kjy02_20140126

古琴,既是中國最早的彈撥樂器之一,也是結合音樂、木藝、漆藝、篆刻和詩詞的藝術。古琴更是不可多得的歷史載體,它已有三千年歷史,基本形態和結構與宋、明朝的琴相去不遠。加上中國近百年的政治和歷史因素,無獨有偶,香港成為古琴藝術保存和傳承的基地。

 


 (本報專題)2003年,古琴藝術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成為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古琴並不只是一具樂器,當中更蘊含斲琴(「斲」音琢,古人稱造琴為斲琴)、造絃、彈琴等藝術。古琴世界,意境音色清雅,內涵卻也豐富多采。
朽木成材 巧手造琴
每張人手製作的古琴都是獨一無二,而且斲琴的過程非常嚴謹,任何一個步驟有絲毫不完美,都會影響琴的音色。斲有劈、削的意思,斲琴過程繁複,分為九個步驟:尋、斲、挖、鑲、合、灰、磨、漆、弦。
斲琴人先尋得三十年以上、已自然風乾的木材,再利用鋸、斧、刨等工具將木材根據琴的式樣斲削,並挖出共鳴腔。完成琴坯後需鑲上琴的不同配件,塗上多層漆和灰、經多次打磨,最後才能上弦調音。
一般而言,製作一張琴最少需要一年時間。生漆和鹿角灰調成的漆有一特點,在潮濕的天氣才能乾透,因此斲琴人秋冬挖琴,春天上漆,至少要由秋季至夏季一年時間才能完成製琴。然而,灰漆乾透後會變硬,保護木質,可使琴更為堅固,這也是不少年代久遠的古琴出土多年不腐,至今仍可彈奏的原因。
薪火相傳 宏揚傳統
弦也是琴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琴不論式樣, 共有七根弦。中國傳統中一直以絲為絃,好的琴絃要從七、八千條蠶絲中精挑細選、經過繁複的工序才能製成。明代以前不少琴人會自製琴絃,明朝開始市面上才開始有琴絃出售。
隨著科技發達,鋼弦開始普及,但其音色響亮,與絲絃的清婉剛柔截然不同,因此琴人還是偏愛絲絃。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香港這片福地成為傳承古琴藝術的中心。內地政治動盪,不少琴家南遷來港,例如浙派琴家徐文鏡。後來六、七十年代發生文化大革命,內地的琴藝發展更停頓下來。在港堅持親手斲琴五十年的蔡昌壽師傅,便是師承徐文鏡老師。
蔡師傅造琴多年後,加上經歷大病,他於1993年開班授徒,重新興起古人自彈自斲的古琴文化,希望將完整的古琴教育保存和傳給後世。至今,蔡師傅共有三十六名徒弟,他們年齡職業各異,但相同的是他們每個週末都風雨不改,到蔡師傅的工作室斲琴彈琴。古琴的藝術也一如古代的「口傳心授」,在香港繼續發展成長。(澄)

 「香江琴緣」展覽
展覽分為「說琴」、「傳藝」、「匠心巧手」和「薪火相傳」四個展區, 讓入場人士從多方面了解古琴歷史和藝術。
展期:即日至三月十日
地點:香港文化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