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y07a_20161009s

銅鑼灣背後的山叫畢拿山,原有條大水坑沿山流下,直入海中,沿途的耕地灌溉方便,便逐漸形成一客家村落叫大坑村,居民以耕種和打石維生。這條大水坑如今仍在流動,不過在下游,原來的明渠近數十年已加上蓋,如浣紗街原是大坑渠流經處,現能看到的只有平整的路面,整個大坑區也再看不到「坑」了。

相傳1880年中秋節前夕晚上,颱風吹襲,有條大蟒蛇從山上爬進村來,吞食家畜,被村民合力打死於一破屋內。翌日颱風過後,大蟒蛇屍體失蹤,大坑村發生瘟疫,多名村民病亡。有說蟒蛇原是龍王兒子,瘟疫是龍王在報復。有位老翁稱神仙報夢,指火能剋水, 海龍王最怕火龍,可在中秋節連續三晚, 即農曆八月十四至十六,三日舞火龍,便可消災解難。村民照辦,沿襲至今,已有130年之久。

火龍製作考究,全長67米,分32節, 頭重48公斤,先以粗麻繩紮成龍骨,再用稻草(現改用珍珠草)紮成龍身。龍頭由藤條屈曲為骨架,龍牙以鐵片製成。雙眼是手電筒,舌頭是漆紅的木片,帶引舞龍的珠球是個插滿線香的沙田柚。龍全身插滿7萬4千枝線香,舞龍得用上300多人,要有高度默契,即使參與者每年都參與,也要排練5、6次才行,但參與舞龍的不一定必須是大坑居民。從前,節日完畢後,習慣把火龍拋下銅鑼灣避風塘海底,以示「龍歸滄海」,但近年為免污染海水, 需要於深夜用貨車送到焚化爐去,讓舞罷的龍變作「飛龍在天」。

2011年5月,大坑舞火龍被列入第三批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每年吸引了很多遊客前來圍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