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1_20200426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20.04.24
疫情下博物館停開 網上認識 非物質文化遺產
(本報專題)在疫情下,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暫停開放博物館及停辦活動。但即使不到博物館,我們身邊亦有不少「非物質文化遺產」(下稱「非遺」),涼茶、港式奶茶以至粵劇,都反映香港及鄰近地區的文化,值得我們停下腳步,欣賞並保育這些文化。 甚麼是非物質文化遺產?  根據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非遺指「被各社區、群體,有時是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份的各種社會實踐、觀念表達、表現形式、知識、技能,以及相關的工具、實物、手工藝品和文化場所」, 這包括手藝技術,以及實物工藝品。 非遺深承載了前人的歷史,反映民間智慧及其精神面貌,因此,保育工作可以讓年輕一代了解前人的生活。 生活上有哪些非遺?  香港首份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的四百八十個項目,可分為五個類別:口頭傳統和表現形式;表演藝術;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以及傳統手工藝。 有指感冒初起、生痱滋、咳嗽或濕氣重,可以到涼茶鋪喝杯涼茶紓緩症狀。在香港已有百餘年歷史的涼茶,是「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方面的非遺。 而在表演藝術方面,粵劇便是其中一個非遺項目,它糅合了文學、戲劇、曲藝、舞蹈及武打,是以粵語演唱和念白的戲曲,唱腔、化妝和曲譜等都蘊含著豐富藝術價值。粵劇亦會作為地方酬神、打醮等宗教活動的「神功戲」,具社會及文化價值,因此,它於二○○九年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原來,在茶餐廳內亦有非遺,那就是「絲襪奶茶」(港式奶茶)!絲襪奶茶是由殖民地時代的英式奶茶,經過百年的演變,成為餐廳常見的飲品。經調配茶葉、煲茶、撞茶、焗茶、撞奶等步驟製成的絲襪奶茶,反映香港飲食文化的中西交融, 以及市民的生活和飲食的面貌。因此,港式奶茶製作技藝,獲列為非遺中傳統手工藝。(吳) 
kjy01_20190113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9.01.11
聖羅撒學校 跨科學習 帶領高小學生 認識中國傳統
(本報專題)當學生身處於二千多年歷史的建築群中,猶如置身古代去體驗前人的生活。聖羅撒學校逾一百位小六學生於剛過去的十一月二十一至二十五日到西安考察,作跨科學習,認識當地文化與歷史,並參與領袖訓練活動,返港後在校園舉辦展覽,並當小領袖分享見聞。 在這次西安之旅中,學生前往兵馬俑複製工廠、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華清池、秦皇陵、西安博物館、小雁塔、大雁塔廣場、鐘鼓樓廣場等地方,他們返港後整理所學,分為中文組、英文組、數學組以及視覺藝術組別,以展覽帶出西安旅遊景點與文化色彩,並於十二月中開放給學生及家長參觀。 製作三百多件兵馬俑 學校內重現歷史場景 在這次展覽中最突出的,莫過於全級學生共同製作近三百二十個兵馬俑,並由視覺藝術組合製兵馬俑坑於校內展出,務求讓參觀者如同置身於兵馬俑博物館之中,讓同學欣賞文物的壯觀面貌。 視藝組學生黃靖茹表示,為求迫真,兵馬俑坑後排設置復修區, 展示於運送回港期間遭破損的兵俑,「有如仿製在兵馬俑博物館中所見的面貌」。 該組另一學生陳希琳於展覽期間向來賓介紹馬俑製作過程:先以鐵線造成馬形肢架,再用報紙球包裹塑造成肌肉,以膠紙穩固馬的軀幹,再用黏土及泥塑工具造成四肢與五官部位;兵俑則於西安的兵馬俑複製工場製作,以泥土及兵模製成。希琳說,每位同學均製作兩兵一馬,共三百多隻兵馬俑梅花間竹排列。 學習成為小領袖 親歷其境認識歷史 該校舉辦的西安之旅展覽中,中文組以展板記錄五天的行程, 並以平板電腦展示網誌,向來賓分享學生見聞。中文組的陳貝翹同學形容,西安的遊歷令她感嘆於文化遺產的偉大,「尤其是看到秦陵兵馬俑的世界八大奇觀,同學目睹也嘆為觀止」。她表示親身到西安認識二千年前秦國的歷史與文物,加深認識中國歷史,「親身體驗好比單單看書本,印象更深刻」。 英文組的吳芊慧與同學製作英文版的西安旅遊小冊子,把景點介紹翻譯成英語,於展覽期間教導同學讀音。芊慧表示在網上搜尋資料時須加以查核,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便向老師請教,「現場景緻壯觀,令我想再了解多一點」。她說,當走進華清池,認識唐代唐玄宗和楊貴妃使用過的溫泉遺跡時,場面令她難忘。 數學組的學生陳立鍶與另外二十多位同學介紹西安的氣候變化,立鍶說:「西安氣候很冷,日間只有三度,晚間跌至負七度。」另一組員陳卓嘉同學運用數學科的列表與複合棒形圖,對照香港氣候,顯示西安冬季的寒冷氣溫。 該校課外活動主任曾少萍老師指出,周年計劃以「培養學生領袖素質」為學習方向,故此整個旅程也著重領袖培訓,要求學生展示經驗。而西安的地理環境能幫助學生加深認識中國的歷史與文化,她指高小學生以跨學科學習培養學生共通能力,配合跨學科學習,讓學生走出課室認識歷史文化,「學生需要多嘗試和表達, 才能應用所學」。 兵馬俑 西安的秦始皇帝陵兵馬俑坑發現於一九七四年,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陵內陪葬的三個兵馬俑坑成品字形排列,總面積兩萬多平方米,坑內放置與真人真馬一般大小的陶俑、陶馬七千餘件,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資料取自: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小五級學習粵劇藝術 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 另一方面,聖羅撒學校小五級的跨科學習透過認識粵劇的中國傳統戲曲,融入中文科、音樂科、視覺藝術科等課程。學生認識粵劇的歷史;創作劇本;學習唱、做、念、打的基本表演方式;製作粵劇髮飾;創作白欖等。 該校參與「傳承『動』起來:香港小學中華文化課程設計與推廣」,獲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教育研究所「優質學校改進計劃」協助該校教師策劃活動,四班共一百一十三位小五生於一月二十六日校慶日演出《穆桂英》、《竇娥冤》、《孫悟空借扇》及《花木蘭》。 負責老師吳美賢副校長表示,粵劇已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學生能藉此認識整個粵劇製作過程,喚起學習興趣,同時傳承這中國的文化藝術。她又說,學生學習以沙的、鑼、鼓等作為配樂,並學習白欖創作,能加強藝術與音樂培育。 有份飾演穆桂英的學生張曉暄介紹花旦必用的頭飾「片子石」以及製作技巧,「共有七塊放左前額的頭髮上,用上金線抽出棉線,再插入鐵線造出花奔圖案」。她喜歡簡約花卉,在學習製作片子石時她揀選荷花,代表純潔。白欖創作方面,她說須配合三字句、五字句及七字句,並要求押韻,她會在網上搜尋相關句子作參考靈感,創作時配合故事內容,難度高但學習過程甚為有趣。 負責《竇娥冤》劇本寫作及旁白的鄧凱蕎說,同學的演出令她很滿意,創作過程甚有滿足感。凱蕎說,校方安排學生到油麻地戲院看粵劇,令她對粵劇有新的看法,「過去認為粵劇只適合長者觀賞,不適合兒童,不過花旦化妝後很漂亮,吸引我去繼續認識」。(高)  非物質文化遺產 目前全港共有四百八十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其中粵劇、涼茶、長洲太平清醮、大澳端午龍舟遊涌、香港潮人盂蘭勝會、中秋節——大坑舞火龍、古琴藝術(斲琴技藝)、全真道堂科儀音樂、西貢坑口客家舞麒麟和黃大仙信俗的二十個項目,已被列入更高門檻的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的十個本地項目。(資料取自:康文署) 
kjy07a_20180520s
icon59
香港故事
2018.05.18
刨花油、茶仔頭和線臉
老香港的橫街窄巷常見理髮檔,主事多為男性,也有女性當家的。有些檔口只為女人服務,師奶阿婆愛在這兒剪髮美容。人們把這些女師傅叫「梳頭婆」。 以前,阿婆和馬姐(終身不嫁的女傭) 最愛在洗頭後,用刨花油塗在頭髮上,認為這樣頭髮才貼服柔亮。那時常有小販挑著楠木沿街叫賣,有人買就刨幾片,買回後用水泡出黏性即可用。但要有更好的性能,便得拿個瓶子幫襯師傅買刨花油。據說製作刨花油不難,但步驟繁複,將楠木刨出來的薄片剪成絲狀,浸泡一週後,與茶籽油混在一起絞碎,攪攪停停,幾天後將之隔油,擠出的液體便是刨花油。以前沒有洗髮液,人們洗頭也不用肥皂而用茶籽,即是老年茶花結出的果實,曬乾後壓製成砧板般的樣子沿街叫賣,叫「茶仔頭」。用時砍下一角泡水,隔去沉渣,叫「茶籽水」,用來洗頭很清爽, 但有這經驗的人如今起碼八十歲了。 線臉是自古相傳的女性美容方法,又稱纏臉、絞面、拉臉線,即用細棉線拔除臉上的汗毛。據說有些地區的女性從小便有線臉的習慣,也有些地區把線臉當作出嫁的指定俗例,結婚時要做線臉儀式,稱為「修容禮」,通常由長輩主持,又稱「開臉」。線臉前,先在臉上塗上海棠粉,令汗毛變明顯。師傅用口咬住線的一端,再用雙手將線交疊,在客人臉上前後推動,利用線與線的交疊,將臉部汗毛脫掉。近年,有些美容店推崇天然護理,不但介紹茶籽油,還提供古法線臉服務。也有些上了年紀的婆婆在街頭巷尾給人線臉修眉。據說線臉時,汗毛多的地方,有輕微的疼和灼癢,但拉完之後,皮膚光光滑滑的,很舒服。以前線臉只限於臉部和頸部,現在,有些美容院也提供「線」去手、腳、頸背和腋下雜毛的服務。 2014年,線臉被政府納入香港首份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 
kjy01_20180128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8.01.27
鹽田梓導賞團 飽覽鹽田風光
(本報專題)文化葫蘆主辦、鹽光保育中心協辦的「鹽田梓導賞團及曬鹽技藝工作坊」於一月十三日舉行,導賞員帶領參加者認識島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並參觀客家村落,了解客家傳統及文化。 事不宜遲,我們坐上街渡,向鹽田梓村出發吧!  鹽田梓村有三百年歷史,開村先祖是一對陳姓夫婦,設田曬鹽為生。我們上岸後, 已經看到一棵百年老樹,原來客家傳統生女兒會種樹,待她長大嫁人時便會斬去作嫁妝。而這棵老樹大抵是當地人遷走時沒有砍伐。 沿著小徑,我們來到已成為鹽田梓文物陳列室的澄波學校,館長從村屋找尋一堆文物,分成四大類:農耕、生活盛器、日常擺設及課室用品。導賞員笑言當時有傳教士在這裡傳教,他們天文、地理、英文無所不精,所以很多人慕名而來讀書。 走上梯級,是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獎」的聖若瑟小堂。它以紅色為主,中國人認為紅色是喜慶的顏色;而在西方則象徵殉道者的血。導賞員還講解為何以聖若瑟為主保聖人:客家人篤信風水,故此當時海盜認為此地必定是好地方,便決定上島洗劫。誰知無論早上或晚上,他們都看到一名白髮蒼蒼的老人怒目而視,只好放棄離開。村民知道後,認為這是大聖若瑟顯靈,便流傳故事至今。當地村民現時每年會回來慶祝聖若瑟主保慶日,並舉行村民大會。堂內還有聖福若瑟的聖像,紀念他曾到此地傳教,他亦是唯一曾在香港傳教而被教廷封聖的聖人。其後,大夥兒還參觀小聖堂遺址、陳志明副主教故居及活泉井水。 文化葫蘆高級項目主任鄭鳳嫻表示,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資助組織推廣本土文化,舉辦了多個體驗工作坊、導賞、觀賞劇目、展覽等,希望市民認識非物質文化遺產,亦明白傳承的意義,「例如圍頭話,再不保存便會失傳」。她說:「香港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四百八十種,我們主要挑選較代表本土文化及配合大眾口味的項目。」而揀選鹽田梓作導賞團,除了因為當天在西貢舉行香港電台《吾土吾情》節目啟動禮外,還可介紹曬鹽、主保瞻禮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她認為平衡傳統及發展的最重要因素是教育,讓年輕一輩知道傳統文化的重要,並會為此覺得自豪、有歸屬感,認同是香港的獨有文化。 既然稱為鹽田梓,我們當然到全港唯一鹽田參觀。平時吃東西需要鹽的調味,但你知道鹽是怎樣製造出來嗎?讓我們一起看看流水式分池的產鹽過程。  1. 鹽場按當年模樣復修,現在潮漲時,海水會經水閘流進儲水池。 2. 用水泵把水泵到蒸發池,待2-3天,把水引到另一個蒸發池,一些沙泥雜質已經沉到池底。 3. 當至第三個蒸發池時,池底鋪上瓦片,有效傳熱。這時的海水鹹度已達百分之十,成為高濃度海水(俗稱滷水)。 4. 當滷水鹹度接近28度,會讓其過濾並流入結晶池,鹽份開始大量釋放。 5. 由於鹽粒會沉澱於池底,鹽工需要用工具把鹽粒堆成小堆,讓水份瀝乾流走。 整個製鹽過程需要陽光、微風、乾燥的天氣配合,大概十四日便能收成。但若天氣持續不佳,則大概一至兩個月才可完成。若要製成可食用鹽,更需人手再次過濾。  鹽工用心用力去經營,製造來自大自然的純天然鹽,本來已經含有足夠營養。但市場上買一包鹽要多少錢?工廠大量製鹽時,為了追求成效而加熱海水再蒸發,過程中會流失礦物質,故須添加營養劑。 不妨幻想一下,自己平時究竟吃了甚麼?(妤)  參加者分享 鄧潤金 鄧婆婆於十年前曾到鹽田梓,當時小村仍未復修,「以前的鹽田很混亂,沒人打理,跟現在很不同」。這是她第一次看曬鹽技藝,印象十分深刻,希望政府支持保育, 「如果不保育,這些傳統技藝便會消失」。 黎子樂小朋友一家 黎媽媽指:「兒子看過有關食物材料怎樣來的書籍,很感興趣,所以他知道鹽是怎樣製作,但這是他第一次親身體驗,還可以嘗試剷鹽。」黎爸爸希望兒子見識傳統工種和體驗,同時他發現古人很聰明,見識到他們的傳統智慧。「很感謝鹽工回來復修,不然不但小朋友,我們也不會知道這技藝。」他表示不太認識非物質文化遺產,都是聽導賞員講解才知道,直言民間團體及政府宣傳不足。「這些傳統文化需要包裝宣傳,讓青年親身體驗箇中樂趣;如果沒有渠道, 他們就沒機會接觸。」他笑言自己很享受去感受傳統文化的過程,期望能繼續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