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0_20230205_f
400 400 喜愛小學動態
小學動態
2023.02.05
喜樂幼小-動態
柴灣角天主教小學•新春正向Fun享日   (本報訊)適逢新春佳節來臨,柴灣角天主教小學於1月14日上午舉行「STEAM@新春正向Fun享日暨升小一家長講座」。是次活動廣邀小一至小三的家長及學生、幼稚園學生及其家長一同參與,場面熱鬧非常。   當天先由準小一生及家長打頭炮,家長參與「升小一家長講座」的同時,幼稚園學生參與「i-floor動感互動遊戲」及「『正』在祝福宗教活動」。他們透過參觀校園,觀賞學生獲得的獎項、參與互動遊戲,及與師生互相交流溝通等活動,進一步認識學校。   此外,當天的節目豐富且多元化,教師安排了一系列攤位節目,內容囊括STEAM、語文、數學、手作、體感運動、學生作品展覽等,讓家長、學生都玩得盡興。協助活動進行的高年級學生也藉著幫忙布置及帶領攤位遊戲,學習去服務他人,充分活出基督關愛別人的樣式。(年)   天主教聖安德肋小學•中國文化日   (本報訊)天主教聖安德肋小學在1月17日舉辦中國文化日,主題為「名勝古蹟耀中華」,讓學生認識中國古代建築物,並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及習俗。   本年度,學校與外間機構合作,為學生設計不同的學習活動。當天,師生穿上中國傳統的華服參與各項活動,包括互動話劇欣賞、攤位遊戲、揮春製作、建築物小手工設計、賀年小擺設等。雖然當天天氣寒冷,但學生全情投入,即使戴著口罩,臉上仍展露出期待和充滿好奇的小眼睛,學校每個角落都洋溢著歡樂的氣氛, 大家都帶著福樂滿滿的心情離開校門。(樂)   秀茂坪天主教小學・中國文化日   (本報訊)秀茂坪天主教小學於1月19日舉行中國文化日,以「天除虎疫去,主寵兔眉揚」作為主題,盼望新冠疫情隨虎年離去,迎接兔年的來臨。   當天的活動豐富,先由校長葉春燕聯同幼稚園校長及校友一起鳴放彩炮,為活動打響頭炮。緊接下來的就是學校獅藝隊的精彩表演,陣陣鑼鼓聲為活動增添熱鬧的氣氛。   很多同學都穿上極具新年特色的華服回校,在台上展示及介紹漂亮的華服。學校亦準備了以「認識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主題的攤位遊戲,透過活動讓學生對各種非物質文化遺產,例如:粵劇、傳統中醫藥文化、天后誕等,有更深入的認識。(喜)   東涌天主教學校•新春嘉年華   (本報訊)為了讓學生感受春節的歡樂氣氛及認識中國傳統的民間工藝及表演。東涌天主教學校聯同東涌天主教幼稚園於1月19日舉行「兔氣揚眉賀新春」新春嘉年華。   當日活動內容十分豐富,節目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攤位活動,當中有香包製作、麪粉公仔、書法書簽、剪紙、雜耍體驗、舞獅體驗、糖畫糖等;第二部分是觀賞雜耍表演;第三部分是剪綵及舞龍表演。全體師生聚首一堂,既能一同慶賀新年,又能透過活動認識中國傳統文化,為校園生活添上無限色彩。(少)    
kjy16_20221106 f
400400中學專題
中學專題
2022.11.06
香港鄧鏡波書院
保育非物質文化遺產 傳承下一代
(本報專題)八名青年透過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下稱非遺)的保育,去欣賞及珍惜傳統文化, 天主教徒學生李曦賢說:「明白萬物也由天主創造,藉著關注非物質文化遺產,讓我明白更需要保育及珍惜其價值。」學生期望透過保育,世代相傳現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以確保非遺的生命力。   根據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被各社區、群體,有時是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社會實踐、觀念表達、表現形式、知識、技能,以及相關的工具、實物、手工藝品和文化場所。   香港鄧鏡波書院八名中四學生於上學年參與由香港中華文化發展聯合會主辦的「歷史文化學堂──非遺零距離」比賽,派出三組作品均獲獎項,包括李曦賢、利景希、黃孝賢及李泓羲在「茶樓點心與蒸籠」專題報告獲得亞軍;陳業林及張祖爾在「海陸豐麒麟」專題報告,以及勞健朗及賴浚維以「麒麟」為題的手工╱ 模型作品比賽上獲優異獎。   茶樓文化 懷念推車仔情懷   「蝦餃、燒賣⋯⋯叉燒包、奶皇包⋯⋯」上茶樓品茗、吃點心,職員推著點心車叫賣,茶客上前圍著點心車挑選點心;天還未亮,點心老師傅以精湛的手藝,在茶樓廚房製作粵式點心,讓早上到茶樓的食客能夠品嘗熱騰騰的點心。你有沒有經歷過這種情景?該校作「茶樓點心與蒸籠」專題報告的學生,在研究茶樓文化時親身到茶樓品茗,他們形容,現今茶樓品茗文化漸趨息微下,形成一種「頻臨絕種」的體驗。   同學們分別到兩間傳統茶樓——蓮香樓和蓮香居考察後,蓮香樓剛於本年8月宣布結業。他們在接受訪問時表示,在茶樓「買少見少」的情況下,甚至即製點心的傳統手藝也減少,不少酒樓已改用在工廠製成的急凍點心。   住在蓮香樓附近的利景希說,平日甚少到茶樓品茗,主要是家人感到茶樓不及新式酒樓整潔,當他進行專題研習而到茶樓品茗,卻發現在茶樓有不少香港文化特色:茶樓樓高兩層,下層賣餅,上層飲茶,推點心車叫賣及焗茶盅等風格,這些是他在新式酒樓難以看見的特色。   根據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的資料顯示,「茶樓點心製作技藝」以及「蒸籠製作技藝」早於2014年納入香港首份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組長李曦賢表示,在研究上述傳統文化時,才發現「點心」一詞早在唐朝出現,他對於這非遺連繫著每一代人,希望能繼續傳承下去。   黃孝賢及其餘組員也不是修讀中國歷史,在考察非遺的飲茶文化過程中感到很有趣,「我喜歡了解點心的歷史,例如蘿蔔糕出現於抗日戰爭,中國人痛恨日本人,稱他們為『蘿蔔頭』,將蘿蔔剁成蓉,並加以煎炸,成為蘿蔔糕⋯⋯這是很有趣的歷史。」   學生父親傳授紮作工藝 傳承後代   在香港,不少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傳統手工藝隨著時間逐漸息微,其中碩果僅存的麒麟紮作傳統工藝,曾有資深紮作師估計,在香港現只有大約30位麒麟紮作師。在另一專題報告「海陸豐麒麟」中,學生訪問紮作師傅對於保育麒麟紮作的看法, 紮作師慨嘆現今青年追求創新與高科技, 對於保育文化不感興趣,他認為麒麟是中國傳統文化,必須承傳,然而在愈來愈少人認識此工藝下,憂慮技藝總有一天會消失。   住在長洲的學生勞健朗的父親一直對麒麟紮作感興趣,並有多年麒麟紮作的經驗,勞健朗年幼時常見到父親在傳統節慶如太平清醮傳統活動前,忙於紮作海陸豐麒麟。這次他在比賽中與隊友賴浚維以「參半麒麟」為題,參與手工藝的製作, 特意把麒麟紮成一半,只見麒麟的骨架, 另一半已貼上紗紙及上色的麒麟完成品, 帶出紥作麒麟的四個步驟——「紮、撲、寫、裝」:即是先紮骨,遂貼紗紙,後施彩、裝飾。   勞健朗表示,希望藉此讓公眾了解麒麟紮作的過程,同時邀請眾人共同創造未完成的麒麟,吸引大眾了解紮作的傳統工藝。   勞健朗先得到父親教授紮作技巧,再回校教導同學,組員賴浚維首次接觸紮作工藝,他說學習過程中遇到不少困難,例如難以貼穩紗紙,製作每個部驟也要十分細心才能完成。至於參與「麒麟」專題報告的陳業林及張祖爾,從文字帶出麒麟紮作過程、麒麟的由來、紮作傳承等問題。   張祖爾及陳業林在專題報告中提到麒麟象徵吉祥,相傳民間有驅邪趕鬼、麒麟獻瑞之說。在研習時他們從觀察同學製作麒麟紮作,更了解紮作技藝的傳統文化。   電台錄廣播劇 宣揚非遺   同學在「茶樓點心與蒸籠」及「海陸豐麒麟」專題報告上,獲選為50支優秀隊伍的作品,學生早前到新城知訊台錄音,稍後於電台節目中播出。   利景希表示,透過廣播劇形式,闡釋一個家庭到茶樓飲茶時閒話家常,帶出茶樓和點心的歷史,並引用蓮香樓的歷史和建築設計,喚起聽眾重視茶樓與點心的文化遺產。該校中史科主任李曦璇指出,學生在不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中進行考察與探究,深入了解傳統文化的價值,並將傳統保存下來。(高)
kjy16_20220306_s
400400中學專題
中學專題
2022.03.04
天主教培聖中學與元朗天主教中學兩校 合辦歷史文化考察
(本報專題)在元朗區不同的村落,聚居了不同族群和擁有獨有建築,區內歷史文化資源豐富,其中屬於香港首條文物徑的屏山文物徑是鄧族的聚居地之一,可窺探新界的傳統面貌及宗族生活;而同樣是鄧族發源地、位於錦田的水頭村,村內不少古舊建築更被評為法定古蹟或一級歴史建築。天主教培聖中學及元朗天主教中學兩校學生化身成「元朗區多元歷史文化考察大使」,走進具百年歷史的建築群,在區內探索源遠流長的歷史故事。 兩校去年合辦的「探古尋元」元朗區多元歷史文化考察大使計劃,此計劃得到香港樹仁大學、香港教育大學,以及教區人文學科教育委員會支持,由大學教授及大學生培訓20多名中學生成為導賞員,並帶領小學生進行社區歷史深度考察,活動吸引八間小學共70多位小學生參與,參與攝影、短片及導賞路線設計比賽。 香港首條文物徑 由天主教培聖中學步行約10至15分鐘便抵達屏山文物徑,14位中一至中三學生在法定古蹟鄧氏宗祠認識箇中歷史,也到清暑軒親嘗古人建築設計的智慧。導賞員中二級生施心怡說:「我們去年七月底到屏山考察,當時天氣炎熱,進入寺廟已滿頭大汗, 當抵達清暑軒待三至四分鐘,便立時感到清涼,流汗也停止了。」 公民教育副統籌教師伍億浩指出,學生親身考察時,感受古代樓宇建築的獨特地方,例如學生親臨清暑軒體驗天井建築的功用,參與過後才能感受到文化的底蘊,驚歎古人的建築智慧。 另一擔任屏山文物徑的導賞員中二級生鄧韻姿認為,透過活動更能認識自己居住的地方,她從中觀察到在屏山不少宗祠的中央設有天井,除了儲備雨水,也有防曬及消暑用途,她與家人居於錦田的圍村,生活多年也鮮有聽聞有關圍村的特色,「每到農曆年三十至年初二也會隨家人到宗祠拜神,初一會茹素,卻一直不知道原因,在認識有關歷史後,才了解這是圍村人的傳統。」 施心怡說,在家附近也有留意古舊的建築物,然而一直沒有考究其用途:除拜祭祖先外,也用作學習及住宿之用;而每次進入也要遵守傳統的習俗,例如進入祠堂時,要分清楚「男左女右」,男士以左腳先行去跨過門檻,女士則用右腳,也不可以雙腳踏在門檻上,這樣做是不尊重祖先;在宗祠內不可大聲喧嘩,桌椅也不能亂碰等。 該校的歷史科教師杜展周表示,考察大使計劃推出後,已為中一歷史科的中國傳統文化承傳單元,引入屏山文物徑作為校本教材,讓學生認識圍村歷史與文化特色,課程亦加設中、英文及烏都語字幕,以照顧非華語學生需要。 元天中設虛擬導賞 位於元朗錦田水頭村的二帝書院建於清朝道光年間;又名知稼堂的泝流園,由錦田鄧氏二十七世祖鄧權軒於18世紀末年興建;也有供奉鄧氏歷代祖先的廣瑜鄧公祠等。該校礙於疫情,學生未有機會前往實地考察,遂以虛擬導賞,展示水頭村各項的建築特色。 元朗天主教中學地理科科主任及人文學科領域統籌何家健指出,16名修讀地理、中史、歷史,以及旅遊與款待的高中生製作簡報,當中加入了地理科的實地考察技巧,例如教導學生閱讀地圖,以Google Map規劃路線,「當要為長者設計旅遊路線時,從地圖中找出活動起點,沿途觀賞路線的行程,也要顧及當日的季節與氣候,時間限制等」, 讓學生活用人文學科的元素。 天主教培聖中學助理校長洪昭隆指出,藉著活動讓學生認識整個中華傳統文化的承傳。他表示會繼續舉辦相關計劃,屆時主題圍繞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的認識。(高)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01_20211024_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21.10.22
福德學校演藝教育課程 讓學生在台上發光發亮
(本報訊)福德學校相信每位學生都是主角,人人能在台上發光發亮。學生在六年小學生涯裡,最少有12次在禮堂舞台上表演的機會;他們會跳舞,演戲劇、做大戲、表演魔術等。為甚麼學生如此多才多藝?  原來該校設有校本演藝教育課程,為不同年級的學生,安排每個學年20節演藝課堂;並在學期末舉辦成果展示日,邀請家長到校參觀。由小學一年級至六年級,六年的課程涵蓋三個範疇:  • 一和三年級:舞蹈課 • 二和四年級:戲劇課 • 五和六年級:自選演藝課 一年級的舞蹈課由校內教師任教,每班除了有基本舞蹈訓練外,亦會學習以下一種舞蹈:中國舞、現代舞、爵士舞或土風舞。四年級生岑婉詩回想剛升上小一時,便跟演藝教育科統籌教師楊婉柔主任學習現代舞, 即使過了三年,一說起當年的表演,婉詩便立刻用雙手做起拉弓的動作,跳起「1A小戰士」的舞步,可見課程在她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楊主任補充說,學校亦外聘導師教授三年級的舞蹈課, 包括現代舞、KPOP 或HIPHOP等;本年度三年級上學期,學校便安排四節課堂,讓學生學習中國民族舞,也從而認識中國的民族特色。 戲劇課 學習觀察與模仿 舞蹈課程以外,學生另一個必修課程是戲劇,戲劇課統籌教師陶葆霖說,學生在二年級時學習基本的舞台知識,例如舞台術語、演劇時需注意的地方,「教導他們從生活中觀察及模仿」;在四年級主要學習戲劇創作,讓學生參與劇本創作、編寫故事內容及製作道具等。 五年級的陳焌橋去年在戲劇課中,便與同學排練講述德蘭修女的戲劇,他們更錄影了戲劇,並在暑假前的成果展示日中播放影片。 為了準備這影片,焌橋要兼顧鏡頭前後的工作。他擔任小導演,向參演的同學提出建議。為了表達出德蘭修女關顧弱小時慈愛的一面,焌橋便與同學一起細心觀察德蘭修女的相片。到其中一幕提到德蘭修女餵小朋友進食,焌橋便提醒飾演修女的同學,要有媽媽餵小朋友吃飯時的情感。他又在片中親自飾演印度小朋友,於樹下聽德蘭修女讀書。同學互相幫忙,最終製成了一段逾八分鐘的影片。 11個自選演藝課 讓學生發展潛能 為了讓學生有不同體會,並根據興趣和發展潛能,五年級學生可以按意願選擇不同範疇的演藝課程。在本學年,校方便設11個課程供學生選修其一:  1. 搞場大龍鳳之「唱做唸打」學大戲  2. 英文戲劇組 3. 小演員訓練班  4. 跨媒體影視創作 5. HIP HOP街舞演藝組  6. 魔法學堂 7. 獅藝特訓組  8. 來現代,舞吧!  9. 「童行」戲劇舞工場  10. 動作電影巨星工作室 11. 歌聲伴你心 六年級生王文慧去年修讀了「搞場大龍鳳之『唱做唸打』學大戲」課程,讓小時候會與嫲嫲看粵劇的她,一嘗演粵劇的感覺。 蘭花指、丁字步、空拳……文慧一一訴說著不同粵劇動作,雖然這課程最開始只是文慧的第三志願,但經過去年的學習後,她便喜歡上大戲,亦希望更多同學認識這非物質文化遺產。 至於六年級生凌宇沂,去年選擇了「動作電影巨星工作室」課程,不要輕看她年紀輕,自幼習跆拳道的她,如今已是跆拳道二段黑帶,她選擇這課程時,原來是希望可以學習不同門路的功夫。 六年級生邱榆林則選擇了「HIP HOP街舞演藝組」, 幼稚園開始習舞的她,尤其喜愛現代舞中的多元面貌和活力,她更希望長大後能成為舞蹈教師。 活化60年歷史麻石屋 作活動室教舞蹈與話劇 福德學校於2009年起,把演藝教育納入正規課程,而課程仍在持續優化的過程中。校長黃健超認為,演藝教育對學生的整體發展有幫助,亦讓他們看到自己在不同方面發展的可能性。 本年9月起,校內一幢具60多年歷史的麻石屋,改建成多用途活動室後啟用,也讓學生在此上舞蹈課和戲劇課。 這麻石屋曾經見證著教會的傳教工作和學校學生的成長:曾經是製麵廠, 用麵粉製作麵條再派發給有需要的街坊;用作福德幼稚園校舍,服務區內兒童;作為明愛的貨倉;供外傭過渡期內暫住的宿舍等。 今天,這麻石屋亦再一次轉型, 成為培育學生成長的園地。(吳)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