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1_20230604new_f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23.06.04
教區學校聯會(小學組)
第八屆數學比賽
(本報專題)來自55間教區小學的400多位數學小精英,於5月20日齊聚九龍塘天主教華德學校,參與香港天主教教區學校聯會(小學組)第八屆數學比賽。學生取得試卷後,便奮筆疾書, 拆解一個個數學難題,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在比賽開始前,參賽學生亦答應教區學校聯會小學組主席黃綺霞校長在致辭中的邀請,成為數學種子,把對數學的興趣及學習心得,帶回學校與同學分享,讓其他同學都能愛上數學科。   主禮嘉賓香港教育大學數學及資訊科技學系助理教授張僑平博士、黃綺霞校長、數學比賽籌委會主席陳善科校長,及大會顧問長沙灣天主教英文中學潘盛楷校長等出席是次比賽的開幕禮。   在開幕禮上,先由陳善科校長領禱,之後, 黃綺霞校長致辭時指出,是次比賽提供平台,讓不同學校的學生切磋及分享數學心得,「希望學生透過比賽能發揮所長,並能夠透過解難,去發展數學能力,培養對數學的興趣,感受數學之美。」   代表香港參與數學競賽   當天,四位參與上年度比賽的學生亦出席開幕禮。他們去年參加教區學校聯會籌備的數學比賽後,被挑選到長沙灣天主教英文中學接受尖子培訓,經過重重選拔後,與另外四位學生組成教區隊伍,代表香港參加IMC國際小學數學競賽2022。   其中,聖方濟各英文小學舊生許岶羽去年被揀選參賽,感到榮幸。他表示自己喜愛數學,所以本學年升中學後,亦繼續參加校內數學活動。荔枝角天主教小學舊生陳樂謙則指出,團體賽較個人賽困難,但在過程中能與隊友一起討論,所以在解答題目及計算出答案時,得到更大的喜悅。   天主教伍華小學舊生王柏喻及聖方濟愛德小學舊生蕭綽橋,期望接下來參加更多數學比賽,拿更多獎項為學校爭光。   比賽當天,參賽者分為低級組及高級組,散布在不同課室同時進行比賽;教師則在禮堂參與由張僑平教授主持的分享會,主題是「照顧學生學習多樣性: 在數學科如何進行差異化教學」。比賽後,部分參賽同學與本報分享學習數學及參與比賽的經歷。(吳)     九龍塘天主教華德學校   五年級 關文諾: 我在二年級開始參加奧數課,喜歡挑戰自己。即使是同一條數學題目也有不同的解法,能訓練思維,所以我喜歡數學。   五年級 鄺睿: 我希望藉著比賽,了解更多自己的不足,再努力去進步。數學要學得好,平時便要努力做卷,熟練不同數學題形。   聖博德學校   五年級 黃鈞琳: 我是學校數隊成員,在課堂上,老師會教授奧數知識, 也與我們溫習歷年試題,準備這次比賽。數學是一門有關思考的課題,思考有助大腦的發展。   五年級 馮進鏗: 我也是學校數隊成員,開心可以代表學校參賽,每次破解數學題目時,都會有成就感,所以喜歡數學。     華德學校   五年級 王穎兒: 為了這次的比賽,我也有操練歷年試題,希望有好的表現。數學很有趣,一條題目也可以有不同方法找到答案,所以在計算到答案時會有成功感。   四年級 李嘉慧: 我在學校參與數學精英班, 老師有時也會揀選我參與校外比賽。數學講求精準度, 要精益求精,所以我很喜歡。     福德學校   五年級 林詩皓: 我喜歡數學,因為它很有趣和有挑戰性。我在學校也有參與數學尖子班,為這次比賽做好準備。   五年級 李浩賢: 我在一年級開始參與奧數班,成功解決難題時會感到舒暢,所以喜歡數學。近年在疫情下少有比賽的機會,所以今次與不同學校的學生比賽,也有些緊張。     初級組團體成績: 油蔴地天主教小學(海泓道)- 冠軍 高主教書院小學部 - 亞軍 樂華天主教小學 - 季軍   高級組團體成績: 九龍灣聖若翰天主教小學 - 冠軍 油蔴地天主教小學(海泓道)- 亞軍 聖方濟各英文小學 - 季軍    
kjy13a_20230423_f
400 400 醫社同心 2
醫社同心
2023.04.23
孩子的過重問題
不少家長或長輩都會認為孩子食得是福,害怕孩子吃得不夠,以致營養不足,導致長得不夠其他孩子高,有時候甚至自己不吃,也會留給孩子吃。但在吃的同時,家長有沒有留意過孩子的體重和身型?家長有沒有定時為孩子量度體重?明顯的過重問題, 可以從目測體型來估計。但是,不是所有過重的情況都可由觀察體型而知道的。在糧食充裕的社會裡,過重或肥胖問題,是大家值得關注的情況。要了解孩子有沒有過重或肥胖問題,首先需要定時量度孩子的體重和身高,看看他們的體重有沒有超標,以及他們的生長速度,然後留下記錄。   假如孩子出現過重或肥胖問題,家長首先要了解孩子的飲食習慣,有時候孩子在家中的飲食習慣看似正常,但是在祖父母家時的食量可能有分別,另外,也需要詢問孩子在正餐以外有沒有進食其他東西,除了知道食物的種類外,也需要知道食物的用量。然後,家長可跟孩子分析他們每天的飲食習慣,和導致體重上升的原因,討論處理體重問題的方法,看看在飲食習慣模式中有沒有調節的空間。假如孩子很貪吃,每次有機會吃的時候都難以控制,家長可以設定一些獎勵計劃,設定一個理想的體重指標,假如能夠達到這指標,便可給予一些獎勵以作鼓勵。假如家長不懂得怎樣調節飲食分量,可以考慮請教營養師。   除了調整飲食習慣外,家長需要留意孩子有沒有定期運動的習慣,假如沒有,家長需要協助孩子一起建立,可從簡單的運動開始,而家長也可考慮陪同孩子一起進行運動,以增強孩子的動機。假如孩子一直有運動的習慣,便需要考慮如何調節運動的強度和頻密度,以配合調節體重的需要。有時候,無論孩子如何調整飲食和運動,也難以調節體重,這可能跟身體狀況或其他疾病有關,可能需要向醫生求診,找出體重過度或肥胖的背後原因,以制定相應的介入方法。   重點: 1. 定時量度孩子的體重和身高,看看他們的體重有沒有超標,以及他們的生長速度,然後留下記錄。 2. 假如孩子出現過重或肥胖問題,家長首先要詳細了解孩子的飲食習慣。 3. 除了調整飲食習慣外,家長需要留意孩子日常有沒有定期運動的習慣。 4. 如果無論如何調整飲食和運動,也難以調節體重,這可能跟身體狀況或其他疾病有關,可能需要向醫生求診,找出原因,以制定相應的介入方法。  
kjy01_20221211_fade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22.12.11
嘉諾撒培德學校
秉承會祖使命125年
(本報專題)嘉諾撒仁愛會修女於1897年,秉承會祖「愛」的使命, 去到香港仔這個漁村,興辦學校、醫院和孤兒院,並在堂區傳授教理,服務貧苦大眾。過去125年,位於香港仔的嘉諾撒培德學校雖然經歷過重建和擴建,但會祖這份愛的使命,一直常存。   嘉諾撒培德學校著重建立關愛和正面的校園文化,為各個年級的學生舉辦不同的關愛活動,包括探訪安老院、賣旗籌款等,希望學生能夠在充滿愛的氛圍下,健康、快樂地成長,以發揚校訓「立己立人」、「愛主愛世」的精神為己任。   五年級學生何寶欣曾經參加「家務小幫手」活動,從做家務中,她感受到父母平日的辛勞,「我負責清洗地板及摺疊衣服,感到很勞累。」   寶欣體會到父母的辛勞, 除了承諾要努力保持家居整潔,也培養了做家務的良好習慣,減輕父母的工作。   六年級學生黎諾汶則參與了線上探訪長者活動。她表示,有些同學在活動中,演唱70、80年代的歌曲,得到長者的共鳴;諾汶則在活動前,上網找尋資料,學習魔術表演,「我把硬幣變走再變回來,長者看到我的這個表演,都十分開心,反應熱烈。」   見到長者的熱烈捧場,諾汶感到充滿成功感;亦期待疫情緩和後,有機會到安老院,親身探訪長者,給他們帶來歡樂。   關愛學弟學妹 除了校外服務,培德的學生也在校內進行不同服務學習活動, 關愛鄰人。當中,該校五至六年級的學生皆要參與「大姐姐同伴成長計劃」,每人配對一位一至二年級的學生,關顧學弟學妹。   「我們在小息時到學弟、學妹的課室檢查他們的手冊,或是陪伴他們玩樂。」寶欣本學年配對了一位一年級學生,開學數個月,他們倆已建立深厚的關係,「有時在樓層碰面,學妹都會與我打招呼。」   雖然要用小息時間照顧學妹,但寶欣一點也不覺可惜,「可以照顧弟弟妹妹,已經是一個難忘的經驗。」   學生熟識學校所屬修會的會祖關愛他人的事跡,六年級學生徐欣樂說:「我也要學習會祖關懷弱小的精神,例如當別人有不如意、不開心時,我便會鼓勵及幫助他。」   她舉例說,一位好朋友曾因為考試成績不理想而悶悶不樂,欣樂除了鼓勵朋友再接再勵,努力準備下次的考試外,又在小息時陪伴她一起溫習,身體力行關懷朋友。   轉型男女校 嘉諾撒培德學校在香港仔屹立125年。副校長鄭秀英也是學校的舊生,回想昔日在小學上課的日子,她尤其難忘修女對學生的關愛。她特別記得修女曾對她說:「你有領導才能,但容易學壞。」然後,修女便邀請她參加道理班,在她心中播下信仰種籽,成為家中第一位教友,「當時一級有90多位學生,但修女都留意到我。這個片段永遠記在我的心中,也影響到我想成為一位教師。」   學校在成立初期,由修女兼任行政及教師工作,主要教導漁民子弟,包括男生及女生,直至上世紀50年代,才轉型為女校。從今個學年開始,學校轉型為男女校,除了走廊和樓梯牆壁塗上新的漆油,二樓的洗手間亦改為男洗手間,歡迎小一男新生。   感恩・傳承 學校以「感恩・傳承・恩寵滿載 培德125」為本年校慶的主題。校長丁芝敏修女說,學校一直隨著時代需要而作出改變。但學校在未來,仍然會繼續努力培育學生,效法會祖在生活中作良好的見證,透過關愛行動,傳揚基督的福音。她亦期望師生繼續秉承嘉諾撒仁愛女修會的教育理念,發揚基督愛的精神。   為慶祝校慶125周年,學生最近在視藝課中製作不同的視藝作品,其中五、六年級學生用冷光線製作魚兒,呼應嘉諾撒修女在125年前來到香港仔,在培德學校照顧每一條「小魚兒」。(吳)  
kjy12_20221113 F
400400中學動態
中學動態
2022.11.13
喜樂中學 - 動態
天主教修會學校聯會周年大會   (本報訊)天主教修會學校聯會早前舉行周年大會,主席郭明英修女鼓勵各教育決策者面對逆境時,要不斷反省,以展現天主教學校應有的面貌和特色,使學校成為充滿仁愛的園地。   周年大會後,隨即由天主教香港教區周守仁主教分享「天主教學校的教育目的——福傳及愛的教育」。周主教指出,可以理解一般學校重視學生成績,但不要過度「催谷」及以成績掛帥,令學生承受過重壓力,形成恐懼及精神健康問題。   周主教指出天主教愛的教育,應以陪伴作策略,照顧不同的需要,以培育學生思考及辨悉能力,在複雜的環境中作出判斷。同時,老師要具備承擔感,作為學生的榜樣,了解學生的需要,以良知和仁慈的心去教育孩子,讓孩子們感受到「愛」和被尊重,從而懂得關心身邊的人。   郭修女感謝天主教香港教區教育事務主教代表龔廣培,以及一眾教育事務主教代表助理,各修會會長,各位校監及校長的支持和出席。   是次周年大會除了報告會務及財政狀況外,並選出四位校長,替補離任的委員及修改會章。主席郭明英修女與龔廣培主教代表,致送紀念品給本年度慶祝學校慶典的學校校監及校長,感謝各學校在社區內在教育工作上所作出的貢獻。   因應歷史因素及環境的改變,部分學校的辦學團體有所變動,修會聯會需要釐清各種情況,確認學校會員身份。透過修訂會章,將能涵蓋所有「仍有天主教辦學理念的學校」,留在修會組織之中,成為不同類別的會員,共同為培育孩子身、心、靈全面、健康成長而努力。   主教代表龔廣培簡介了評量天主教教育幅度的自評工具、天主教學校教師守則的訂定進程及堂區支援學校福傳工作,讓各學校日後聯絡所屬堂區以作安排。   天主教修會學校聯會表示,儘管疫情阻慢了學習的步伐,但正好為不同的辦學團體提供反省和調整機會。(教)   保祿六世書院學生授職典禮   (本報訊)保祿六世書院早前進行授職典禮,校長梁以豪早前向本年度在不同崗位服務的同學授予職務,同日並舉行天主教同學會及宗教活動大使派遣禮及祝福,由聖博德堂主任司鐸范子峰神父主禮,范神父祝願同學在天主的引導下,實踐福傳的使命。   范神父在講道中,勉勵學生們要為成為「世界的光」而準備自己,需要從讀書中獲得智慧。   范神父亦訓誨同學們要以「愛」和「寬恕」來解決生活上的問題。(教)   元朗天主教中學•舉辦韓國舞蹈及泰拳比賽   (本報訊)元朗天主教中學早前分別在韓國舞蹈及泰拳比賽上,冠、亞、季及殿軍,各得兩獎,比賽由該校與凝動香港體育基金協作。泰拳比賽方面,中三學生高美潔取得泰拳踢腿比賽冠軍及拳擊比賽亞軍;趙尉伶取得拳擊比賽冠軍及踢腳比賽殿軍;張釗穎取得踢腿比賽亞軍;中四級的羅雅琳取得踢腳比賽季軍及泰擊比賽殿軍,顏詠詩取得拳擊比賽季軍。   至於韓國舞蹈個人比賽方面,冠、亞、季、殿分別是中三級張凱雯、張倩熙、魏綺珊及梁雪楹。小組比賽方面,中三級張倩熙、魏綺珊獲得冠軍,張凱雯、林雪瑩獲得亞軍,梁雪楹、黃秀虹、孫淑苗獲得季軍,中二級鄧芷琳、鄒曉欣獲得殿軍。   另外,該校早前舉辦公教教師聚會,校長黃見儀與公教教師參與,由瑪達拉上主及聖母之僕修女會眷顧修女主持有關「愛德」的講座。   是次講座主題圍繞分享愛德是甚麼、甚麼是愛德內在和外在的果實,及如何在心裡、言語上、行為上實踐愛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