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2_20231203_f
400 400 愛火燃燒校牧心
愛火燃燒校牧心
2023.12.03
播種 | 上主自會照料
播種   突如其來復常的一年,回想當初因為暑假延遲同時亦要準備新一學年,只好帶著疲累的身軀和期待的心情開始這一年,因為終於可以與學生在學校裡見面。   在過去的三年,大家都隔著螢光幕,彷彿各人都不太懂得與人相處,同學們不習慣面對面,老師們卻想要追趕腳步,安排不同的活動補償給學生。不過,更重要是大家在忙碌中能有喘息的空間,就讓大家好好適應,一同經歷不同的第一次。   其中最珍惜的是每星期一次的午膳聚會,這原是Katso幹事的例會時間,需要我提醒大家準時到達,商議不同的事情,籌備活動等等。起初大家都會有點不願意、有的忘記了,但後來卻變成互相提醒,又會結伴到來,成為了大家的習慣,因為當沒有議程時,這就成了大家暢所欲言的時間。   一年過去,我們創下了每個星期一見面,從未流會的紀錄。或許天主總會有自己的工作,「因為那裡有兩個或三個人,因我的名字聚在一起,我就在他們中間。」(瑪十八20)在大家心中播下了種子。   天主教郭得勝中學   廖家兒 本欄由教區學校供稿,總結學校牧民助理於2022-2023年度的體會   上主自會照料   我加入牧民工作已經三年了,今年的工作真是多姿多彩。由於可以實體上課,免除網課的限制,很多活動可以再次進行。從明愛賣物會、聖誕節、四旬期運動、復活節、義務工作、朝聖等,學生也可以一齊參與。這不但可以加深學生對天主教信仰的認識,培養學生參與社會愛德工作,亦有助學生的心靈成長。   在籌備及參與這些活動時,看到學生從最初的觀望態度,到後來積極參與及投入,給我起了鼓舞作用。讓我明白與學生同行, 給予支持和鼓勵,肯定他們的付出,對他們的成長是非常重要。而我亦從他們身上得益不淺。   雖然從事牧民工作已經三年,對我來說我還是一個新人。以往是負責辦公室行政事務,所以對牧民工作是完全陌生。工作地點由辦公室變為學校,需要與學生接觸。開始時因為擔心不知道該如何與學生溝通,如何將信仰融合於工作中,幫助學生認識信仰。所以懷著戰戰兢兢的心情,踏進牧民工作的領域,慢慢摸索。幸好我遇到一位能包容、接納我不足的宗教科主任。他不厭其煩指導我如何處理牧民工作,與學生溝通,使我能夠繼續向前走。   我加入牧民助理工作的行列,可以說是回應天主的召叫。因為舊公司裁員,所以賦閒在家有一段時日。偶然從公教報得知有學校招聘牧民助理,抱著一試的心情應徵而幸被取錄。我相信是天主的安排,使我能夠成為祂卑微的工具。成為牧民助理後,我最大的得益是與天主的關係更親密。透過工作所接觸的事物,看到天主的臨在。我將一切交託給祂,因為「上主自會照料」。(創二十二14)   天主教新民書院   蔡雯斐 本欄由教區學校供稿,總結學校牧民助理於2022-2023年度的體會  
kjy13_20231126f
400 400 悅學
悅學愈樂
2023.11.26
堅持努力,勇往直前不怕難
  人生,就像一場賽跑,需要奮力前進。每年陸運會,我總會應同學之邀參加師生接力賽,純為陪伴同學投入其中,能得獎就是意外之喜。今年與三位中四同學組隊,竟以不錯的成績取勝,令人興奮又驚喜。經分析了解,我認為成功的關鍵在於平日的努力與堅持。因為我們四位隊員在每週都參與定期的運動訓練,相信就是平日的付出累積了實力,使我們在賽場上脫穎而出。   正如一句名言所說:「每天只進步0.01%,一年下來實力就可成長37倍。」成功不是突如其來的奇蹟,而是靠著每一天的不懈堅持。另一方面,當面對困難時,我們亦要毅然向前,不退縮。斐理伯書3章13至14 節也有這樣的提醒:「我只顧一件事:即忘盡我背後的,只向在我前面的奔馳,為達到目標,為爭取天主在基督耶穌內召我向上爭奪的獎品。」在生活道路上,我們要學習專注當下,盡力面前,方能獲得最終成就。   從這次接力賽的經驗,見證了平日堅持與努力的重要性。寄望各位年青人能懷著勇往直前的精神,堅持努力,不怕挑戰,勇敢前進,並信靠主,追求我們的目標,最終必獲得喜樂和滿足的人生。
kjy01_20231119_f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23.11.19
大角嘴天主教小學
沉浸式學習 豐富學生的學習經驗
(本報專題)你認識龍舟活動的由來及意義嗎? 大角嘴天主教小學三位學生在「VR CAVE」內拿著船漿,隨著哨子聲一響,便與同學一面喊「一二、一二」,一面同步划動船漿, 與熒幕中的選手比賽,五年級學生關彩晞表示, 與同學合作的過程十分有趣,也使她對相關中國文化,有更深刻的認識。三位學生在「智趣樂遊區」內,進行VR CAVE及其他活動後,紛紛表示活動深化他們在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   「智趣樂遊區」是該校小禮堂改建而成的多元化學習區域,小禮堂以往是家長接學生放學的等候區,或是學生集會、小息休息的地方。但為豐富教學活動,學校於本學年新增了沉浸式「VirCube」器材、電子互動工具「BUTTONS」及VR互動體感遊戲工具「SilverMOVE」三種電子學習工具,為學生提供趣味十足的學習體驗, 教師也可以仔細留意學生的學習進度,調整教學步伐。   沉浸式VirCube是一個有270度開放式空間的虛擬世界,配合VR CAVE為學生提供不同學科的主題活動,例如在教導中國文化時,老師便曾與學生進行龍舟、舞火龍活動等。彩晞之前也進行過舞火龍活動,「這令我更加深刻記得這文化的意義及特式。」   置身古代世界 理解古詩情境及氛圍   課程主任許湘江補充,除了以上活動外, 在中文科教授古詩時,亦曾與同學在VR CAVE 內「穿越時空」經歷詩人寫作時的環境,感受他的內心世界,進一步認識詩中所描寫的情景及氛圍。他又舉例在常識科教授人體器官、消化系統、循環系統等時,學生也就像走進人體內親自觀察與學習。副校長潘偉強補充:「這就是沉浸式學習的好處,讓學生能置身其中般,不斷探索。」   掌握學習進度   在VR Cave旁的電子互動工具「BUTTONS」,在電子屏幕出現不同問題時,學生便要鬥快按下顯示著正確答案的按鈕,例如當屏幕顯示「端午節有哪些應節食品」,學生便要盡快從眾多答案中,找出正確的一個。BUTTONS配合VR CAVE一起使用,除了進一步深化學生的學習, 也測試學生對該課題的了解程度,讓教師更仔細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資訊科技主任謝家毅老師表示,學生在遊戲中不自覺地學習,也提高他們的學習動機。   在智趣樂遊區內的「SilverMOVE」,把學生運動時的表現,即時反映在遊戲世界中,讓學生們感受到運動的樂趣。SilverMOVE亦是兩位四年級學生羅巧澄和梁曉嫣最喜歡的活動項目。羅巧澄表示,踏單車時可以與同學同時進行比賽,「我平時不常運動,但在活動中可以一邊踏單車,一邊玩遊戲,有更多的樂趣。」梁曉嫣也表示在活動中能與同學比賽,燃起了她對運動的興趣,「我喜歡在智趣樂遊區的活動,可以幫助我的學習。」   配合不同學習差異   「每一位小朋友的學習模式都不一樣,有些可能只要聆聽老師在課堂上的教學,便會明白。但有些小朋友需要透過影像、動態形式來學習。」校長周德輝說。為照顧學生的學習差異,配合每位小朋友的學習特性,周校長提到學校一直善用校內空間,優化教學工具,增加學生的學習動機,幫助學生掌握學習內容。   周校長說:「小朋友一見到(智趣樂遊區內的活動)就興奮。」他表示學校將繼續優化教學設備,及強化教師的教學效能,使學生的學習生活更加多元化及效率,例如增加各科目在BUTTONS的題目庫,也計劃與學生進行VR朝聖之旅,讓學生走進VR CAVE中就如置身在不同聖堂中,也深化學校的宗教教育。(吳)  
kjy16_20231119_f
400400中學專題
中學專題
2023.11.19
聖類斯中學
藉人工智能 實踐價值教育
(本報專題)創新科技發展乃大勢所趨,香港教育近年也引入更多創科學習元素,例如編程、工程、人工智能等,天主教學校若能結合科技與天主教教育五大核心價值,豈不是更加有意義?聖類斯中學的三位中六學生,便運用人工智能及編程技術,設計名為「M.I.A.」(Medical Intelligent Aid)的機械手,旨在讓長者透過與機械手互動,鍛煉肢體動作及減少孤獨感。   香港近年被評為全球最長壽的地區,據資料顯示,65歲及以上的長者所佔的全港人口比例,將在未來10年升至接近全港人口的三分之一。面對人口老化問題,聖類斯中學的三位學生郭子謙、李卓賢和余昀達明白不少長者獨居及行動不便,使身心容易出現健康問題,所以M.I.A.主要有三個模式,讓長者鍛煉手部動作及與聊天機械人(chatbot)聊天。他們憑M.I.A.奪得由香港浸會大學聯同香港人工智能及機器人學會主辦的「AI x HK OpenCup 2022」創新人工智能比賽的冠軍。   學生余昀達介紹M.I.A.的三個模式時說,第一個模式由M.I.A.跟隨用家的手部動作,第二個模式則是由用家跟著做出M.I.A.的動作,令長者活動手部肌肉及關節。第三個模式則是讓用家輸入文字與聊天機器人交流,照顧長者的身心健康。   代表香港出賽 與亞洲選手交流   學生郭子謙提到最初設計M.I.A.,是受到一位醫生校友的啟發,「他在去年暑假參加活動時,詢問老師可否用機械手幫助病人。所以,我們最開始為機械手編程時,並沒有打算參加比賽。」後來,三位學生及教師知悉上述比賽後,便決定完善機械手,成為作品「M.I.A.」。   在比賽前,三位學生邀請了校長易浩權博士及校監陳鴻基神父,聆聽他們的演說,更邀請了陳神父試用M.I.A.,得到校方的支持與鼓勵。   三位學生首次組隊參賽, 便獲得如此卓越的成績,郭子謙表示,由於每位組員負責不同崗位,例如編寫程式、設計作品外觀、撰寫作品敘述,分工明細,合作無間。他們早前也憑M.I.A.獲得「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的銅獎,將於12月代表香港,參加亞洲賽事「APICTA Awards」, 與其他亞洲國家的選手較量,互相交流。   除了參加比賽,學生李卓賢補充,他們之前亦到該醫生校友工作的診所,為他安裝M.I.A.,並教導使用方法,供病人使用。他表示見到機械手在醫療層面能真正幫助別人,使他感到滿足。   鞏固校訓精神   協助推動學校發展人工智能學習的電腦科主任郭尚賢老師,是次帶領三位學生創作M.I.A.,他約在兩年前留意到人工智能的發展,於是向學校申請成立「AI Lab」,提供相關書籍、機械人等,豐富學生的學習。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天都接觸人工智能,AI Lab主要讓學生有空間進行報告、準備比賽。」郭老師又提到,參與人工智能活動的學生每天午膳時候,都會聚集在A I Lab交流學習進度或進行活動,包括與學校新添置的機器人下棋。   社會各界對人工智能的爭議不斷,易校長提到學校在人工智能的教育上,潛移默化地灌輸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學生正確地使用相關技術。   「價值教育是需要行動及實踐出來的。但在疫情時,探訪安老院、賣旗、義賣活動都暫停,在培養學生天主教教育五大核心價值時,面對很大的限制。」易校長談到,學校近年的關注事項是透過課程或課程外的教學, 鞏固校訓精神「學問與虔敬」。他期望藉著學生在人工智能上的發展,或在比賽中獲獎,能給予其他同學一個正面的作用,思考如何透過科技,幫助及關愛他人。   近年,不時出現學童輕生的新聞,三位同學本學年再度參加了「A I x H K OpenCup」比賽,以關注年輕人的身心健康作為主題,期望透過設計幫助他們勤做運動,抒發生活上的各種壓力。易校長總結: 「這也呼應辦學團體(鮑思高慈幼會)的精神,關顧青少年 。」(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