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5_20210131_s
400400中學動態
中學動態
2021.01.29
喜樂中學 動態 2021.01.31
天主教新民書院•網上祈禱會及綜合音樂會 (本報訊)天主教新民書院於去年12月22日舉行網上祈禱會及綜合音樂會。 音樂會中,天主教新民書院邀請了本地樂壇新組合DisCover作為表演嘉賓。 組合DisCover的成員以音樂和自身的經歷勉勵學生,雖然面對疫情的不利因素,但為了追尋夢想,仍然抱著堅定的信念,大踏步向前邁進,他們希望學生面對困難時亦能保持信念和為夢想而努力,為全校師生上了不一樣的一堂課。 該校每年舉辦年度綜合音樂會,雖然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全校師生未能夠共聚一堂,但學校透過網上直播,讓學生的歌聲在寒冬中帶來了溫暖和希望。(教)   明愛屯門馬登基金中學•歌詠小組向社區人士獻唱 (本報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下,明愛屯門馬登基金中學歌詠小組12月於網上錄製歌詠,與區內天主教小學和社區人士分享,為抗疫疲勞的身心洗滌疲憊,向辛勤勞作的人們送來天主的祝福。 歌詠小組原本計劃於去年底同公教教育小組,親自到區內的天主教小學分享,但現在因疫情而改變形式。 小組由六至八位來自不同種族的學生組成,停課前每星期兩小時的排練中,除了練習聖詠,亦會學習舞台呈現技巧、聲音運用和樂理知識;他們也參與綵排時的選曲、編曲甚至歌曲演繹上互相討論。(教) 德貞女子中學資訊日  (本報訊)德貞女子中學於去年12月12及13日舉行學校資訊日,以網上直播方式舉行家長講座,讓家長更了解辦學理念和教育夢想,又安排小學生參與網上升中模擬面試。 資訊日設有網上教室,其中科學科的「小科學家基地」、視覺藝術科「 UV 滴膠飾物創作坊」、日文科「摺出好新年」等(圖)均受學生歡迎。學生取用由校方寄出的材料包,再依照教師網上教室的教授和示範,透過視像互動交流學習。 另外,該校將推出「德貞360VR校園遊踪」,屆時學生透過立體虛擬實境導賞,親自遊歷校園的每個角落及各項設施,讓社區人士即使在家抗疫仍能置身於校園當中。(教)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16_20210131_s
400400中學專題
中學專題
2021.01.29
天主教喇沙會張振興伉儷書院 視覺藝術展 展示學生的成長
「剛升上中學時,小息我常常在走廊追逐;中二時我不專心上課,被罰放學留堂…… 中五是文憑試前最後放鬆的一年,在球場與同學流下汗水;最能代表我的中六生活,便是補課。」六年中學生涯轉眼即逝,天主教喇沙會張振興伉儷書院中六學生盧天寶,以六張最能代表他校園生活的照片作總結。 這六張黑白主調的照片,是他以《校園》為題的作品,於去年底學校舉辦的第19 屆「初象(First Impression)視覺藝術展」中展出,與大眾分享他的創作。 六張相重溫校園生活 盧天寶邀請同學入鏡,前往校園不同地方:課室、走廊、球場拍攝。當中,球場是課室以外最常出現的場景。原來盧天寶不但熱愛藝術,也是一名運動健將。小息時他會留連球場與同學打籃球,放學後每週兩三天他也要參加排球隊訓練,「我在這裡練習, 曾在這裡與同學發生爭執, 也曾一同歡笑」,於是他在作品中記下了這個灑下汗水的地方。 藝術展展出中六視覺藝術科15份學生作品。展覽以「浪」為主題,慶祝學校踏入金禧年,也象徵學校的藝術教育發展如海浪般,隨著社會環境與藝術潮流而變化,所以這次除了展出畫作外,也有多媒體藝術品— 結合影像、聲音和裝置去表達學生的概念。 多媒體創作 見《深淺》 章天男的視像作品《深淺》用投影機投射牆上。在這約一分鐘的作品中,他拍下電子琴的黑白琴鍵,再用電腦軟件製作出扭曲了的琴鍵。然後,他親自彈奏和音作背景音樂,以營造出平穩而沉悶的氣氛。 「每個顏色的色調都有深淺,有其獨特的價值。」說明人不用透過模仿或盲從他人,倒要去發展自己的才能,「就像現在不少人會去補習,但其實補習未必適合每一個人。例如學英文時,我較喜歡獨自研究每個字的意思。」 個人經歷是學生創作的來源,陳朗騏的作品《虛與實》便把個人孤單的狀態和朋友拍拖的經歷融入作品之中。 作品的主題是愛情,「黑白照片代表現實;暖色照片代表虛構。」黑白的獨照展現了他的孤單與寂莫,暖色照片則邀請戀愛中的朋友拍攝。這兩組照片不斷重複後,再播放彩色照片,象徵虛構的畫面漸漸成真。 黑白 暖色《虛與實》 《虛與實》值得一提的是,相片中一名女生的眼睛要被覆蓋,「去代表虛構,所以不知道她的樣子。」起初,陳朗騏想過以後期製作去遮蓋女生的眼睛,後來發現煮核桃糊至大滾時、糊漿爆開的一刻能呈現他想要的拍攝效果,於是努力準備。可惜,拍攝時「核桃糊太快爆開,拍不到想要的效果」。展覽臨近,他只好用網上塑材,「雖然不成功,但這也是我的學習過程。」 視覺藝術科科主任姚泊敦說,多媒體藝術是學校近年的發展方向,以配合愈來愈多大專院校開辦相關課程。學校亦一直支持學生在藝術方面的發展,鼓勵他們把個人感想或對社會環境的反省,轉化為藝術作品題材。學校每年又合辦聯校視覺藝術展,與各界分享學生的創作。(吳)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01_20191201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9.11.29
「浮遊之樂」藝術節 利用海洋塑膠垃圾創作
(本報專題)美麗的海洋佈滿塑膠垃圾、鯨魚屍體胃部被發現有逾五公斤的塑膠廢棄物⋯⋯看到這些新聞時,你有甚麼感受呢?使用塑膠製品的確為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大的便利,但你有否想過這一時三刻的方便,會為環境、或同住在地球上的動物,帶來多大的破壞及影響?  根據環境保護署的「香港固體廢物監察報告」,廢塑膠在二○一七年仍然是香港都市固體廢物的第三大成份,每日有二千一百二十四公噸,佔了都市固體廢物中的兩成。若要從源頭減少塑膠垃圾,實有賴各人改變生活習慣,除了自備購物袋外,自備餐具、餐盒、杯子和不鏽鋼飲管等,代替即棄的外賣用品,也能減少製造廢物。 為了讓公眾更親近大自然,思考個人與水之間的關係,藝術團體「誇啦啦藝術集匯」剛於十一月初,一連兩個週末在大嶼山的沙螺灣村,舉行第二屆大型戶外藝術節「浮遊之樂」,以「水」為主題在海邊演出互動體驗劇場、展出裝置藝術、舉辦故事及手工藝工作坊等,與參加者探討水的主題和「浮游」的意義。雖然展覽經已結束,但當中的環保信息值得繼續細味。  英國藝術家 作品反思極端天氣 藝術節中,其中一件高達七米、由藤和棄置膠樽等製成的海龍王裝置藝術《龍王》豎立在沙灘上。創作這個作品的藝術家,是來自英國的兩姊弟Sue Hill和Pete Hill;他們去年亦為第一屆的大型戶外藝術節,在沙螺灣製作地標雕塑作品《千里眼》。 本年,這兩位藝術家徒手使用藤和棄置膠樽,製作這海龍王裝置藝術。Sue透過大會網站指出,在與村民討論不同的中國傳統文化,以決定創作主題時,曾構思過使用「十兄弟」、「孫悟空」和「美人魚」等,但後來當他們知道有關龍王的傳說後,紛紛認為海龍王象徵「權力、力量、運氣」,而最終嘗試製作代表面對極端天氣、海平面上升、塑膠污染的廿一世紀海龍王。 Pete是跨界別視覺藝術家及極地科學家,他指出在沙螺灣逗留期間,看到海面上飄浮著許多膠樽、零食包裝等塑膠廢物,所以最終決定加入海面上撿到的塑膠,來製作這藝術品。 細小塑膠微珠 構成海洋污染威脅 沙螺灣三面環山,每到秋冬,北風便會把大量沙石隨海浪帶到沙螺灣,而傳說這裡一帶盛產海螺而得此命名。 第二件裝置藝術「海的控塑」便於村內的一條小溪展出,該小溪的上流放著一塊大膠片,然後隨著溪流展示出塑膠的分裂。這個裝置的藝術家及設計師李樹勳指出,這跟人平常看到在小溪的塑膠產品一樣,在上流時大多完好無缺,但隨著水流至下流時便會逐漸分成微小的碎片,散落在不同角落。 李樹勳並指出,雖然海洋裡的微塑膠小得幾乎看不到,但它們卻是會影響著新生魚類的發育,甚至是影響著整個生態的發展。因此,他便藉這個藝術品,呈現出放大一百、一千倍的微塑膠,讓參加者反思塑膠與大自然。 事實上,海水除了滿佈膠樽、膠袋等塑膠垃圾,去年香港大學一個關於地球科學的研究便顯示,香港超過六成的海水樣本,都含有塑膠微珠;研究人員認為這些微膠塑珠是來自磨砂膏和牙膏等個人護理或美容產品。研究指因為塑膠微粒十分細小,在污水處理過後,仍然會有大量流入海洋,而去年在香港沿岸每平方公里的海域便找到約三十八萬粒微珠,反映海洋遭受污染。 藉展品感受與水關係 反思水資源浪費問題 除了以上兩個展品,藝術節上亦有一個外表如水滴般的《水濂洞》。這作品以竹為製作材料,由本地裝置藝術家及建築師陳建國和譚偉霖共同創作,以美學方式呈現不同國家的用水量,讓參加者感受人與水的關係,反思水如何以有限的生命為人類奉獻,及水資源浪費的問題。 「誇啦啦藝術集匯」是一個雙語學習劇場及非牟利藝術組織, 致力於培育年輕人,而是次大型戶外藝術節為小朋友舉行工作坊, 如「小船工房」,讓參加者以木造螺旋槳及橡皮圈製作及發動小船;亦有「精靈藍藍大冒險」尋寶之旅,讓參加者與家人一同在村內探索,利用自然環境為遊戲增添樂趣。(吳) 
kjy01_20190113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9.01.11
聖羅撒學校 跨科學習 帶領高小學生 認識中國傳統
(本報專題)當學生身處於二千多年歷史的建築群中,猶如置身古代去體驗前人的生活。聖羅撒學校逾一百位小六學生於剛過去的十一月二十一至二十五日到西安考察,作跨科學習,認識當地文化與歷史,並參與領袖訓練活動,返港後在校園舉辦展覽,並當小領袖分享見聞。 在這次西安之旅中,學生前往兵馬俑複製工廠、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華清池、秦皇陵、西安博物館、小雁塔、大雁塔廣場、鐘鼓樓廣場等地方,他們返港後整理所學,分為中文組、英文組、數學組以及視覺藝術組別,以展覽帶出西安旅遊景點與文化色彩,並於十二月中開放給學生及家長參觀。 製作三百多件兵馬俑 學校內重現歷史場景 在這次展覽中最突出的,莫過於全級學生共同製作近三百二十個兵馬俑,並由視覺藝術組合製兵馬俑坑於校內展出,務求讓參觀者如同置身於兵馬俑博物館之中,讓同學欣賞文物的壯觀面貌。 視藝組學生黃靖茹表示,為求迫真,兵馬俑坑後排設置復修區, 展示於運送回港期間遭破損的兵俑,「有如仿製在兵馬俑博物館中所見的面貌」。 該組另一學生陳希琳於展覽期間向來賓介紹馬俑製作過程:先以鐵線造成馬形肢架,再用報紙球包裹塑造成肌肉,以膠紙穩固馬的軀幹,再用黏土及泥塑工具造成四肢與五官部位;兵俑則於西安的兵馬俑複製工場製作,以泥土及兵模製成。希琳說,每位同學均製作兩兵一馬,共三百多隻兵馬俑梅花間竹排列。 學習成為小領袖 親歷其境認識歷史 該校舉辦的西安之旅展覽中,中文組以展板記錄五天的行程, 並以平板電腦展示網誌,向來賓分享學生見聞。中文組的陳貝翹同學形容,西安的遊歷令她感嘆於文化遺產的偉大,「尤其是看到秦陵兵馬俑的世界八大奇觀,同學目睹也嘆為觀止」。她表示親身到西安認識二千年前秦國的歷史與文物,加深認識中國歷史,「親身體驗好比單單看書本,印象更深刻」。 英文組的吳芊慧與同學製作英文版的西安旅遊小冊子,把景點介紹翻譯成英語,於展覽期間教導同學讀音。芊慧表示在網上搜尋資料時須加以查核,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便向老師請教,「現場景緻壯觀,令我想再了解多一點」。她說,當走進華清池,認識唐代唐玄宗和楊貴妃使用過的溫泉遺跡時,場面令她難忘。 數學組的學生陳立鍶與另外二十多位同學介紹西安的氣候變化,立鍶說:「西安氣候很冷,日間只有三度,晚間跌至負七度。」另一組員陳卓嘉同學運用數學科的列表與複合棒形圖,對照香港氣候,顯示西安冬季的寒冷氣溫。 該校課外活動主任曾少萍老師指出,周年計劃以「培養學生領袖素質」為學習方向,故此整個旅程也著重領袖培訓,要求學生展示經驗。而西安的地理環境能幫助學生加深認識中國的歷史與文化,她指高小學生以跨學科學習培養學生共通能力,配合跨學科學習,讓學生走出課室認識歷史文化,「學生需要多嘗試和表達, 才能應用所學」。 兵馬俑 西安的秦始皇帝陵兵馬俑坑發現於一九七四年,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陵內陪葬的三個兵馬俑坑成品字形排列,總面積兩萬多平方米,坑內放置與真人真馬一般大小的陶俑、陶馬七千餘件,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資料取自: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小五級學習粵劇藝術 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 另一方面,聖羅撒學校小五級的跨科學習透過認識粵劇的中國傳統戲曲,融入中文科、音樂科、視覺藝術科等課程。學生認識粵劇的歷史;創作劇本;學習唱、做、念、打的基本表演方式;製作粵劇髮飾;創作白欖等。 該校參與「傳承『動』起來:香港小學中華文化課程設計與推廣」,獲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教育研究所「優質學校改進計劃」協助該校教師策劃活動,四班共一百一十三位小五生於一月二十六日校慶日演出《穆桂英》、《竇娥冤》、《孫悟空借扇》及《花木蘭》。 負責老師吳美賢副校長表示,粵劇已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學生能藉此認識整個粵劇製作過程,喚起學習興趣,同時傳承這中國的文化藝術。她又說,學生學習以沙的、鑼、鼓等作為配樂,並學習白欖創作,能加強藝術與音樂培育。 有份飾演穆桂英的學生張曉暄介紹花旦必用的頭飾「片子石」以及製作技巧,「共有七塊放左前額的頭髮上,用上金線抽出棉線,再插入鐵線造出花奔圖案」。她喜歡簡約花卉,在學習製作片子石時她揀選荷花,代表純潔。白欖創作方面,她說須配合三字句、五字句及七字句,並要求押韻,她會在網上搜尋相關句子作參考靈感,創作時配合故事內容,難度高但學習過程甚為有趣。 負責《竇娥冤》劇本寫作及旁白的鄧凱蕎說,同學的演出令她很滿意,創作過程甚有滿足感。凱蕎說,校方安排學生到油麻地戲院看粵劇,令她對粵劇有新的看法,「過去認為粵劇只適合長者觀賞,不適合兒童,不過花旦化妝後很漂亮,吸引我去繼續認識」。(高)  非物質文化遺產 目前全港共有四百八十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其中粵劇、涼茶、長洲太平清醮、大澳端午龍舟遊涌、香港潮人盂蘭勝會、中秋節——大坑舞火龍、古琴藝術(斲琴技藝)、全真道堂科儀音樂、西貢坑口客家舞麒麟和黃大仙信俗的二十個項目,已被列入更高門檻的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的十個本地項目。(資料取自:康文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