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2_20151115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5.11.14
真情歲月 街坊老店 記實攝影師 吳文正 專訪
糧油雜貨店、老茶莊、小攤檔——理髮、修理鐘錶、修衣補鞋、售賣報紙和零食⋯⋯街坊老店,曾留住市民大眾的腳步,凝聚深厚的街坊情誼,維繫牢固的社區關係;老店, 一個香港人愈來愈陌生的名字。 (本報專題)香港公共圖書館藏書中,以商店及香港歷史為分類主題的書本《街坊老店》(2008年出版,中英文),記錄了記實攝影師吳文正為他所熟悉的舊區老店留住一個個寫實的鏡頭、一份份溫馨的友誼、一段段具本土特色的香港歷史。2004年,吳文正獲邀參與香港藝術節「家.不家」(Home and Homeless: Portraits of Families)視覺藝術展,他選取街坊老店為拍攝對象。作為攝影師,他感到有責任用影像保留老店的城市記憶,保存見證著香港社會演變的歷史,同時喚起年輕人關注舊區老店的處境。「很多事物都有一種人情味」,在舊區成長的吳文正,對老社區有一份難以言喻的深厚情誼。 街頭美學 城市經典  街坊老店不同的店面裝潢、貨品特色和銷售習慣等, 細意地散發社區的特色和濃厚的人情味。老店一詞,字面的意思很清晰,離不開地方歷史和民眾的生活,「老店指經歷一段固定年期的店鋪,一百年的、五十年的。無奈, 香港目前的處境,能堅持三十年的也算是老店了。」舊區重建後,大型購物商場盤踞社區主要幹道,迫使街坊老店無法生存,定義老店的年期也相應縮短。吳文正指出老店的定義,重點在於店鋪所經歷的時期。「除了年期,要辨認老店並不難。首要是外貌,其次是經營的手法。單從店鋪裝潢、格局能略知一二。有些店鋪採用前鋪後居的格局,以店為家,以家為店。」 許多的老店門口都掛著金漆招牌,吳文正表示:單靠金漆招牌來辨認店鋪的歷史是不足夠的。「有些店沒有招牌;有些店當年開張時,再沒有錢花費於請人來造個招牌;有些老店地方細小,容不下一個招牌。所以,看不到金漆招牌,也不代表它一定不是老店。再者,有些老店沒有自己的鋪位,例如街道上的小攤檔。」老店最突出的特徵,就是店鋪的名稱。吳表示:「舊時的店鋪名稱都有固定格式,通常都會有個『記』字或者『號』字,又會在店鋪名稱加上老闆的名字。當你在街上見到『某記』、『某號』時,很有可能那就是老店了。」 溫情臉譜 柔韌異彩 走訪老社區,以攝影機記取店主們從容地面對鏡頭, 吳文正跟老店的接觸有著充滿人情味的難忘回憶。「每次拍攝都是愉快的經驗,每天都紀錄不少難忘的回憶。最特別的感覺是老店那種堅持數十年的精神;最大的得著是從這些店主身上,學習他們的自信和真誠。」 小攤檔雖是小個體,卻與市民的生活息息相關,它們的存在說明了部份的香港歷史。一位在街上擺攤子的伯伯給吳留下深刻印象。「那伯伯曾在鞋廠裡工作,他的小攤子有個自製的四方形多功能工具箱。看起來,那工具箱的造工不算好,卻呈現了伯伯的智慧。街頭的環境惡劣,他憑著一雙手修補皮鞋,謀生不容易;伯伯風雨不改,那份堅毅和克苦精神令人敬佩。」 兄弟班、夫妻檔、三代同堂等家庭式合作經營的老店,也曾給吳留下不少趣事,「曾為老店拍攝全家照,為齊集店主的家人而等了一年」,帶著微笑,吳憶述他與一家位於上海街的玻璃鏡店(鏡明相框玻璃)的店主及家人,展開一段難忘的交往。「他們常邀請我到店內喝湯, 寒喧問候。跟他們相處久了,覺得這店的人給我一種非常親切的感覺,彼此像一群相識已久的朋友。」吳也曾碰到被拒絕的時刻,「不是每一間店都會給我拍照,有些店主在我懇求很久後才答應。也有些店主很爽快答應的。我拍照時,他還會說要穿上西裝才上鏡呢!」吳打趣說。     為追尋成長的真實見證,吳文正帶著攝影機訪尋舊區老店,這份追尋也成為他致力推廣本土文化的一份原動力。現時為非牟利機構「文化葫蘆」創辦人及項目總監的吳文正,早前在香港中央圖書館舉辦的專題講座「街坊老店」,分享他多年訪問老店的經驗和老店的故事。「跟這些老店的人接觸,很開心。他們很親切,每個人都是朋友,照相時直接面對鏡頭,沒有矯扭造作,笑得自然和自信。他們為自己能夠真實地面對生活而感到驕傲,那是一種對生命的態度,來得自信而真實。」吳正積極籌劃第二輯「街坊老店」,他期望那些未必看過老店的年輕一代, 多認識本土歷史,「多到老區走走,增強觀察力;多觀察,抱著欣賞和主動關懷的心,了解和尊重老店街坊;認識自己的家,認清處身的歷史。」(熙 / 睿) 
kjy16a-20121118
icon39
與眾同樂
2012.11.18
生活中的音樂片段
音樂與人類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只要細心觀察,無論是街道上行人各式各樣的步伐,又或林蔭大道上狗隻、鳥兒的唱和,都會編織出有趣的交響樂。重覆的節奏,相似的音高,瀰漫著微分主義(minimalism) 作品特色。 微分主義於二十世紀中期嶄露頭角,先見於視覺藝術作品。畫家以最輕微的筆觸,及省卻不必要的格式,用最簡單的素材去創造最大的效果。這是一種簡約美。二十世紀中期城市人享受到都市化、機械化帶來的中產式生活。繁華鬧市,五光十色的霓虹燈,充滿娛樂的生活使一群藝術家有感而發,返回追求簡單的藝術國度。 美國音樂家如Terry Riley及Philip Glass亦創造了一系列以重覆出現的節奏與音型而譜寫的樂曲。微分音樂很容易吸引聽眾,因為這種音樂不斷以類似節奏及旋律層層遞進,同時也會呈現些微變化。可能是某一個音高的上升,或者是其他樂器的加入。這種慢慢提升張力的音樂處理,讓很多電影導演著迷。電影人都渴望以這種風格配樂。熟悉外國著名(非荷李活!)電影製作人及音樂監督的讀者,應該不會對Philip Glass的名字感到陌生。除了微分音樂,他還曾經涉獵不同的現代音樂創作技巧,如序列音樂(Twelve tone serialism)及無調性音樂 (atonal music)。曾經入讀美國茱莉亞音樂學院的他,又獲頒獎學金,於六十年代留學法國,吸收到多元文化,難怪他能創作出多種類音樂。 音樂就在我們的生活中 微分主義音樂另一特色,是要打破傳統西方音樂框架。所有固定的曲式,主題句等沿用多個世紀的「標準作曲技巧」,都不被強調;就像我們仔細聆聽日常生活的聲音。沒有主題句,或重現段落,只有零碎的聲響片段。最近觀看一場水球比賽,發現球員於傳球時,會不經意地製造出一些節奏感。水球於空中飛揚,劃出了一道拋物線,又如旋律橫向線條。這是創作音樂的兩種元素。專心觀看賽事,更發現當對手控球我方回防,所有隊員都以背泳的泳式,均速地退回防守。這讓我聯想到在一個樂隊裡,不同樂手齊奏的段落。這些可愛的聯想,就活在我們的生活中;只要靜心看、聽、想,生命中就會出現很多意想不到的快樂。 
kjy01_20120923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2.09.21
坪石天主教小學 125雙小手 舞動感恩心靈 陶瓷壁畫 傳揚聖經創世啟示
  (本報專訪)新學年,上課的時光重現校園。每天早上,坪石天主教小學的學生甫踏入學校正門,他們的目光很自然受到矗立眼前,面積約2.6米乘2.9米、構圖可愛的大型陶瓷壁畫所吸引。壁畫上,800多塊的小泥板代表著125位剛畢業的六年級學生的心思。這群學生現已升讀中一,展開新的學習階段;他們在離開母校前,動手參與陶藝製作,合力製成這幅大型陶瓷壁畫,卻是充份地流露內心對母校悉心培育的謝意。  每個生命都是天主的祝福 在天主教學校的校園生活裡,小學生除了吸收知識,建立良好的品格,更有機會認識天主,學習比學科知識更重要的生命智慧,從而發現和感受天主是充滿著愛的創造主。細看這幅偌大的壁畫,壁畫構圖的設計意念取材自聖經《創世紀》第1至2章的記述:天主用灰土創造人,即原祖父母亞當和厄娃,天主向人的鼻孔內吹了一口生氣,人就成了一個有靈的生物。在聖經課裡,四位受訪的學生(見左圖,左起)趙倩雯、蔡欣晴、姚雅詩和梁志剛從老師口中,早已認識這段聖經的記述。倩雯驚歎地說:「天主的創造,實在奇妙!」藉是次製作壁畫,現正在彩虹邨聖家堂參加主日學的欣晴,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天主賜給我們生命,這是一份恩賜呢!我覺得傷害生命的人是多麼可惡啊。」 剛過去的學年,該校安排全體六年級學生在視覺藝術課堂裡,參與三次陶藝工作坊,分別進行起稿、製作和上色的工序。四位學生首次接觸陶藝製作,樂在其中。志剛體會到團體合作的精神,學生分工合作,在800多塊小泥板上,塗上配對的顏色,為了拼湊出完整構圖,大家小心翼翼,不容有失。雅詩說:「真是小學階段裡難忘的經驗!我們每一位同學的參與都十分重要,我能想像,若失掉一塊小泥板,陶瓷壁畫便有所缺失了。」  是次製作陶瓷壁畫的過程中,陳淑儀校長和視藝科科主席周海思老師與學生共享陶藝樂。陳校長欣慰地表示:校舍部份樓層的走廊牆壁,全是學生的手繪壁畫,這些都是以天主創造世界為主題的合作成果:「本校校舍屬舊式『火柴盒式』的設計,我願藉有限的校舍空間,傳揚天主教信仰的信息,於是與視藝科和宗教科老師商量,並聯絡視藝製作公司,促成製作壁畫的活動。」陳校長更指出牧民助理關兆林為設計主題及構圖,給予具建設性的意見,使構圖既富創意,又能夠忠於聖經的記述。活動中,平日佻皮活潑的學生都安靜下來,專注聆聽導師的指示,學生的表現令周老師喜出望外。言談間,陳校長流露對每位畢業學生的疼愛:「雖然每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個性都不一樣,但他們都願意發揮個人的力量,積極參與製作壁畫,他們的熱誠使我十分感動。」(仨 /睿)(下接第二頁) 在陶藝工作坊,學生徒手接觸陶泥,這種經驗既新奇,又有趣。當中34位學生不忘花心思設計,精心製作11件作品,藉此送贈親臨畢業典禮的校監、校董和嘉賓。四位受訪學生懷著感恩的心情,細述作品的設計意念。   「母校培育我成才,恩重如山;我十分愛護學校,更珍惜小學的學習歲月。」   「母校好比一棵大樹,樹上的蘋果就是學生。大樹為我們遮風擋雨,保護我們,我藉作品表達我對母校的愛意。」   「天主藉聖經祝福學校裡的老師和同學,我們應多讀聖經,明白天主的道理。玫瑰花代表畢業生對學校的謝意,我們感謝老師的厚愛。」     「作品中的三棵小樹苗代表學生,老師就像農夫一樣,悉心照顧小樹苗,讓我們汲取足夠的養份,茁壯成長。我期望自己長大後,貢獻社會,不會辜負師長們對我的期望!」       
kjy02_20120916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2.09.14
伍華小學鄧秀麗老師 沉醉藝術海洋
  (本報專訪)六月中旬,天主教伍華小學視覺藝術科科主任鄧秀麗老師獲頒本年度「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嘉許狀(藝術教育學習領域)」,這消息令全校師生感到鼓舞!鄧老師接受本報訪問,她欣喜地說:「我認為獎項的意義在於本校視藝科的教學方向獲外界肯定!」 大學時期,鄧秀麗老師修讀新聞系,曾任記者,及後投身教育界:「初到本校,我已被安排教授美勞科,即現今的視覺藝術科(下稱為視藝科)。我不是讀美術出身的,公餘時,我在香港教育學院修讀學位教師教育文憑課程,主修美術,這時,我逐漸對藝術產生濃厚的興趣。」鄧老師孜孜不倦,為了擴闊個人視野,更在香港理工大學完成了三年的藝術及設計教育學位課程(Art & Design in Education):「我相信不斷進修和接觸藝術,有助我帶領學生認識藝術。在理工大學讀書的日子,我慶幸曾跟隨兩位講師、本港藝術家蕭競聰和李慧嫻學習,對我影響深遠。當時,本校李淑儀校長同意讓我在校內展覽我的裝置藝術作品,作品的設計理念源自全體六年級學生進行匯報的資料,匯報的主題圍繞教育統籌委員會(即現今的教育局)推行教育政策改革提倡『愉快學習』的宗旨。 鄧老師回顧在該校執教鞭十七年的日子裡,為四至六年級學生推行視藝科專題研習的計劃,是她教學生涯裡難忘的經驗:「最初,我教導學生認識視覺元素,為學習欣賞藝術作品奠下基礎。我為學生介紹西方藝術家,讓他們從而了解藝術作品。我認為生活就是藝術,藝術就是生活,何不讓學生從日常生活的物件入門?於是我想到了本地藝術家,他們的作品富有本地色彩,就這樣,我在計劃裡加入了認識本地藝術家的元素。」翻開桌上數本為各級學生設計的視藝科小冊子,資料詳盡,圖片豐富,能想像鄧老師為搜集和整理資料,花了不少心思和時間;她更製作簡報,加深同學對學習主題的印象。 是次獲頒「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嘉許狀」,言談間,鄧老師多次流露對校長和同事們的謝意:「校方的支持相當重要,為視藝科提供發展的空間。與視藝科老師們同心協力工作,更獲得其他科目的老師的認同,那份滿足感很大。 」鄧老師經常鼓勵學生採取主動的態度,把握不同接觸藝術的機會:「多年前,我為高小學生介紹本地視覺藝術家黃國才,我提議他們可以在互聯網上找到黃先生的電郵地址,直接請教他。後來,一位學生走來跟我說:老師,我已跟黃先生聯絡了,可否請他到學校舉行講座?」小學生的積極態度,促成了學生與藝術家在校園裡會面的機會,令鄧老師既感動又驚喜。她認為相對其他科目,在視藝科裡建立的師生關係較輕鬆:「我們著重學生在過程中的得著,引導他們創作,探索表達作品的各種方式。師生互相交流和分享,這情景好比一幅美麗的構圖啊。」 藝術有助提升青少年的素養和內涵,鄧老師說:「天主創造天地萬物,藝術就是讓人學習欣賞身邊的事物,開闢創意空間。例如每一片葉子都呈現不一的形狀和色調,我們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葉子;想一想,可以運用書包拼砌葉子的形狀嗎?這種正面的欣賞態度,也可應用於待人處事方面。」鄧老師指出藝術並不是一門深奧的科目,只要大家放慢腳步,靜心觀察周遭的事物,不難發現每天的生活都被藝術包圍著:「當然,最理想的境界就是生活與藝術融為一體,兩者互相影響。藝術世界猶如海洋般廣闊,值得我們不斷探索和認識。」(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