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2_20170122sa
KIDS
童心童趣
2017.01.21
拆家
和其他嬰兒一樣,女兒由十多個月大開始,就很喜歡從紙巾盒取出一張張的紙巾,她覺得十分好玩。加上健康院護士告訴我, 這活動可以訓練嬰兒的小肌肉,我們就會給她一、兩張紙巾或報紙,讓她在遊戲中學習,當女兒聽到撕紙的聲音,更會發出大笑呢。 女兒十六、十七個月大時,她開始喜歡用手去探索和接觸周圍的物件,例如拆開紙盒、開櫃桶和開關櫃門等等。 記得有一次探訪朋友家,女兒第一次看到火車玩具,她不但沒有把火車沿著路軌推進前行,反而拆去路軌。那時我只有把路軌放回原處,教女兒把火車跟著路軌走。若不是在朋友家,也許會給女兒決定玩法,她或會把一段段的路軌搬來搬去,這已經夠好玩了。 某天回家,我竟然發現女兒的拆件能力, 又一次慢慢地「進化」。她強行拉開了已經加了安全鎖的鞋櫃門,連門鉸也拉爆了。那一刻我真的十分憤怒,不明白這個十七個月大的嬰兒,何來這般蠻力和破壞力,況且那個鞋櫃是「新束束」的。有一刻,我真想把這破了門的鞋櫃丟掉。 冷靜下來之後,我明白:小孩子天生充滿好奇心,也知道女兒不是故意的,甚至她也不知道自己做出了破壞的行為。做媽媽的就只有訓練EQ,要沉著氣和加倍耐心。 之後,我與女兒在閱讀立體書時,女兒不小心撕破了書頁,我也少了生氣;我只好用膠紙修補書頁,同時告訴女兒要愛護它、不要撕破。(雖然她未必明白⋯⋯)做媽媽的唯有自我安慰,當作練習修補手工藝吧。 另外,也因為女兒的破壞力, 我會把日常用品加工成玩具;若自製玩具壞了,也不至太可惜。最近女兒的「新歡」就是一個清洗了的旅行裝噴霧瓶,小瓶子的尺寸恰好讓女兒握著,而她又可用小手打開瓶蓋,然後扭開噴霧頭膠件,一下子可以拆件組裝數次,她差不多每天也把玩著這小玩意。 我也十分享受在旁觀察女兒玩遊戲,也欣賞她的好奇心和探索過程,偶然她會叫「媽媽開⋯⋯」我就幫她擰一下瓶子,她就跟著模仿。 
kjy04_20160515s
喜樂畫室
2016.05.14
老虎的神韻在哪兒?
老虎又叫「大貓」,從外型看,貓彷彿就像縮水版的老虎。但這只是粗略的印象,其實老虎和貓除了體型大小不同,還是有許多區別的。在圖A,我畫了一隻正在咆哮的老虎,你是不可能在貓身上發現這神態和長相的。首先,老虎是體型巨大極危險的猛獸,有些老虎長得比獅子還要壯實,連尾巴足有十呎長,體重六百多公斤。這麼一個龐然大物,卻極善於獵食,跑得快,四肢粗壯,身體厚實,骨骼比貓和豹都要粗壯。我們要畫好老虎,便要強調這感覺和特點。圖A的右上角是老虎的骨架,讀者不妨找出前幾期貓的骨骼圖對比一下,便可發覺貓的骨架較輕盈,有種方便上竄下跳的靈巧風味,老虎的骨架有種向下沉墜的勢能,容易扎穩馬步,準備打架。老虎的下肢骨通常比上肢骨略短,而上肢骨差不多完全給肌肉包裹著,給厚厚的脂肪和皮毛遮蓋,與軀幹連成一體,這骨骼結構令牠特別善於跳躍,外觀卻只露出小腿,身材便顯得特別厚重。《水滸》裡有個梁山泊好漢叫「矮腳虎王英」,這是對老虎身型特徵的最佳解說:老虎給人的印象也是「矮腳」的,貓科動物的「高腳七」不是虎,而是豹。從我在圖A畫出的剪影看,老虎的體型的確有點笨鈍的味道,但這只是假象,牠平時懶洋洋,一旦發作,卻勢凶夾狼。 圖B所畫的,正是老虎發作起來,飛擒大咬的兇惡樣子。我有意把牠的四肢畫得很粗壯。起稿的辦法已畫出在圖的空白處:先用藍線以三個圓圈表示牠的頭、胸和臀(圖1),再用紫線把三者聯結起來並畫出尾巴,定出四肢的走向,標示出老虎的吻部(圖2)。至於張開的血盆大口如何畫?我用綠線在圖4已作了示範。在這稿本的基礎上,便不難畫出正稿(圖3)。讀者不妨按相同的步驟,設計出不同跳躍、衝刺動作的老虎。 老虎的頭和獅子不同,和貓更不同。老虎的鼻骨比顎骨更高,一直長到前額,而不像獅和豹,鼻骨與顎骨高度一致。貓科動物中,貓的鼻骨最短,鼻頭也最小巧玲瓏。虎頭的特徵是個大鼻子,因此,從正面看,老虎的頭是最漂亮的,連獅頭的美感也有所不及。此外,老虎身軀兩側的斑紋並不是對稱的,我們在繪畫時大可隨意些。圖C便是按上述的特點畫出的一隻迎面走過來的老虎。入手時可如圖1,像畫任何貓科動物一樣,先用圓圈和簡單的線條把頭、吻部、鼻子、軀幹及四肢大勢定出來,再如圖2和圖3那樣逐步把造型深化、具體化。到了圖4的步驟,便開始利用斑紋的走向,間接地表現老虎身體各部位的立體感,並且努力把老虎的神態和巨碩的體積感交代出來。在這基礎上加上顏色渲染,突出牠巨大的鼻子,尤其要留意,老虎的臉部有多個部位的毛色是白的,若你全都填了棕黃色,在卡通畫法上並無不可,但若用較寫實的畫法,效果一定失色。 圖D和圖E是把老虎卡通化的兩例。圖D較擬人化,還穿上華服,其老虎的特徵便只能在頭部表現。我的起稿辦法如左。先用三個圓圈表示頭、上顎和下頷,然後突出鼻子,交代好咀巴和眼睛,還替牠添上鬃毛。雖然手法很簡單,卻很易畫出老虎的特色,並令人意會牠有王者的威風,卻又不免外強中乾。圖E則把老虎畫得很滑稽而又窩囊。我在起稿時先用藍線畫兩個橢圓表示頭和身軀,用紫線把兩者聯結起來,讓脖子畫得有點細長,然後加上短短的四肢和尾巴,頭部則突出牠的大鼻子和上顎部位的兩團肉,配上耳朵和稀落的鬍鬚,這造型本身便很搞笑。只要在畫正稿時堅持以嘲笑的態度去處理好所有細節,並留意畫好牠身上的斑紋,一隻傻呼呼的笨虎便呼之欲出。 老虎雖威猛,卻有蠢笨的另一面。由兩千多年前的《伊索寓言》開始,我們的前輩就一直向事物都有兩面性探索。卡通的幽默,不過是充分發揚這饒有意趣的傳統罷了。  
kjy04_20160501s
喜樂畫室
2016.04.30
畫出要點,畫出神韻
貓科動物的骨骼和肌肉結構是大同小異的。在上期,我們參照解剖圖譜,由骨骼到肌肉,先把貓的結構畫出來,簡而化之,然後以這簡單的結構為基礎,畫出了一隻正在走動的短毛白貓。這一期在圖A,我把這貓改畫成橘色的有花紋的貓,然後利用這貓的框架,參考照片,畫出了以大致相同姿態走動的老虎和豹子。本來是打算也用相同的角度多畫一隻獅子的,考慮到這樣畫未免單調,構圖也不好看,畫獅時便改用了另一個角度,讓獅子頭部仍是側面觀,身體卻略轉向正面來。 我沒有把獅、虎、豹的起稿辦法羅列出來。這是因為牠們的畫法,其實和畫貓一樣,分別只在豹的體態會較輕盈,四肢和身形相對會修長些,老虎則厚重些,獅子則更孔武有力。若把雄獅的鬃毛去掉,其實樣子和老虎差不多。但雄獅的鬃毛是牠的招牌裝飾,該怎麼畫,且留待下期談到怎麼畫出獅、虎、豹、貓頭部的不同特點再說。這次我們且集中精力,講這幾種貓科動物身體的特點。從圖A的步驟和效果來看,只要你熟悉貓,理解其結構特點,舉一便能返三,若你能輕而易舉地畫好一隻貓,畫獅子、老虎和豹子便不成問題。 家裡有飼養貓的小讀者,若有空,不妨多留意貓的舉止。貓科動物的動作通常都十分優雅。牠們要做甚麼高難度動作都彷彿輕而易舉,自由自在,這是因為牠們的身體結構充滿彈性,腳掌都有厚厚的肉墊,尾巴就像方向舵,做任何動作都能保持身體平衡,安然著地。從骨骼看,牠們的四肢,尤其後肢,都永遠處於曲張狀態,整個身體有如設計精良的彈簧裝置,如果你對這彈性結構深有體會,並在繪畫時把握住這韻律,努力表現出來,那麼,無論你畫的是寫實的或是卡通化的貓科動物,你便容易抓住要點,畫出神韻。 例如在圖B,我畫了一隻卡通化的獅子。我在起稿時先用藍線畫了兩個圓圈表示牠的頭和身體。獅頭較大,和身體成這樣的比例有點誇張,但也容易特性分明。跟著到了用紫色線補上四肢、尾巴及頭部細節的階段。眾所周知,獅子的臉孔較瘦削,我用直線把牠的兩頰削瘦,把牠畫成有點兇巴巴的擬人表情,鬃毛則處理成圍巾狀,便有點王者風範。而四肢呢,我雖然畫得很省略,但和尾巴聯結在一起,務求畫出很好的彈性,這獅子走起路來便很妥貼。如果把四肢和尾巴畫得直挺挺的,便大煞風景了。 一般來說,動物動作的節奏感和韻律感,最好在起稿的段落便能把握住,否則,到畫正稿時,你的努力便只能在細節上零敲碎打,大體上既無動人之處,令人味同嚼蠟。在圖C,我畫了一隻卡通老虎,起稿的方法和圖B一樣,但即使在這段落,整體的韻律感和動作的彈性便早已交代出來。所以,別小看起稿時簡單的圓圈和曲線,它掌握得好不好,往往成為一幅畫成敗的關鍵。圖D畫的是一隻躺著的豹子,身子拉長了,韻味是在四肢和軀幹體態伸展得特別舒適來表現的,這一特性在起稿的段落便要掌握好。為了交代好牠把身子拉長的舒適感,我在起稿時用一個圓圈表示臀部,兩個並置的圓圈表示左右兩個肩胛,腰部則由兩條弧線把身體接合起來,這新招式很管用。我們起稿時,最好因應不同的物象採用不同的手法。  
kjy04_20160417s
喜樂畫室
2016.04.16
未畫獅、虎先畫貓
學畫和研習任何學問一樣,你要掌握它,先得理解它。任何動物或人體,我們看到的外在形狀都是表象,表象的輪廓變化都很複雜和瑣細,不容易拿捏準確。有人以為,只要功多藝熟,學得久了,眼睛愈練愈敏銳,自能「一眼關七」,把物象畫好畫準。殊不知那只是浮光掠影的在表象兜圈子,等於一味對自己的眼力和智力疲勞轟炸,只可能愈畫愈不得要領。較聰明的辦法是從解剖入手,輔以用一些簡單圖形概括物象外形的瑣碎變化,知道外在輪廓的瑣細變化的來龍去脈,繪畫便容易提網絜領,事半功倍。 感謝動物學家,把世上動物分門別類,令我們對某類動物的共性有了更精到的理解,只要弄通其中一種的結構,同門類的其他動物,便容易掌握其共性,要是能同時又顧及個別動物的特點,繪畫其中任何一種,都易於舉一反三,操控自如。上期我們談過豹子的畫法,豹和獅子、老虎一樣,都屬貓科動物。恰好貓是我們最熟悉的寵物,觀察貓總比接觸獅、虎容易和安全。於是,我們想畫好獅、虎、豹,就不妨先從學好畫貓入手。 動物和人一樣,骨骼是支架,其外型被骨頭決定了百分之六十到七十, 我們畫貓,最好也從骨骼入手。在圖A中的圖1,我先按著解剖圖譜,把側面角度的貓的骨架繪畫出來。雖然我們不打算做獸醫,但這樣認真地畫一下子,令自己對每塊骨頭的樣子和它們之間怎麼透過關節聯結起來,便有個通盆的認識。接著,我便在圖2把骨骼結構簡化:先用紫線畫兩個圓圈表示頭和胸廓。貓的盆骨較小,隨便用個楔形來表示其位置即可,再用一條長長的曲線把脊柱畫出來。請留意,脊椎動物的尾巴是脊柱的一部份, 而牠們的脊骨連著尾巴造成的曲線,常是動態表現的關鍵,繪畫時千萬別掉以輕心。然後再用紅線畫出四肢,貓的動態便活靈活現了。繪畫到這步驟時,要留意肩胛骨,要明白前肢是透過它與胸廓和脊柱相接的,它和盆骨都是四肢著地動物動作的樞紐,繪畫時要小心處理,它們是怎麼起作用的。 動物的外型由骨架包上肌肉形成。因此,要把貓畫好, 還須多懂點肌肉的知識。因為動物肢體的任何動作,都因有肌肉牽引相應的骨骼活動才能做出,因此,學畫者最好知道肌肉的大致結構。在圖3,我參考解剖圖譜粗略地試著把肌肉布滿貓的全身,如此這般地試畫一遍後,加強了對貓內在構造的認識,像圖4般,把貓玲瓏浮突地畫出來,便不再是難事。 為了不讓自己徒增困難,我畫的是一隻短毛而純白的貓,畫時也不必理會毛的走向,只要放鬆自己,讓筆觸順著毛的走勢,把陰影畫出來則可。若要繪畫長毛的貓,也不必刻意地去表現毛的樣子,只要順著想像中毛的走勢,讓筆觸自然地行走,畫出一個大概的印象即可(如圖B)。至於有花紋的貓,也不必太工細地描畫毛色的變化,像圖C那樣略為交代,不是很省事妥貼嗎?至於圖D,則是理解了上述原理後,用最簡單的辦法畫出的不同動作的花貓。到了這一步,不用我再解說,小讀者也能信手一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