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4b_20240303_f
400400中學文章
中學文章
2024.03.03
喜樂中學 - 文章
童年的呼喚   童年,是一段純真而美好的時光,它是我們生命中最寶貴的財產,雖藏在心坎處,但當看到兒時的事物時,總能勾起絲絲記憶,在心中泛起層層漣漪,彷彿那一段無憂無慮的美好時光總握在五指之間。   生日,這一天,我獨自去了夜市遊玩,一股熟悉的香味飄過,憑著嗅覺四處尋覓,終於在燈火璀璨下的攤檔中,發現它是一個販賣烤魷魚的攤位。我立時買了一串最大的,但當放進嘴裡時,不知道是味蕾改變 了,還是調味料改變了,總覺得不似兒時的味道。望著手中那串熟悉而陌生的烤魷魚,二話不說把將它扔進了垃圾桶,內心湧著失落的心情,黯然離開夜市了。   正當我拖著蹣跚的步伐,身邊突然出現一個小男孩,差點把我撞到。他手中拿著未吃完的棒棒糖,笑容像天使一般漫燦。他望著攤位上的食物,大聲叫道「媽媽快來, 我要吃這個。」「不行!太熱氣的食物不可以吃啊!」就這樣,婦人拉著小男孩走了。 我看著他不情願離開的表情,嘴裡還在喃喃說道時,他的媽媽一個嚴厲的眼神,就讓他乖乖聽話了。   這一場景讓我不禁笑了起來,憶起兒時的我,對食物是多麼的渴望。畢竟媽媽嚴格管理我的飲食,我想吃一次燒烤是多麼不易。回眸看著扔掉了的食物,猛然醒悟,食物的味道從沒改變只是自己長大了、心態轉變了。   回家路上,有很多分岔口,我再次與小男孩相遇。他的媽媽正跟其他人聊天,當有人向他打招呼時,他又羞澀的躲在媽媽的身後,似乎媽媽是他最堅實的護盾。這一幕,讓我憶起兒時的自己,面對陌生人時,總是感到害怕,不敢面對。當我回過神來,領悟到原來童年教會我們的,是終有一天我 們要成長,要離開父母庇蔭,茁壯成長。   回到家中,媽媽早已經準備好蛋糕為我慶生,嚐了一口蛋糕,顯然沒有兒時的味道。縱使每一次過生日,永遠不會缺少蛋糕和媽媽的陪伴。但兒時的生日我總是滿懷期待,每當開雪櫃,看見裡面的蛋糕,內心特別開心;每當吃到一口蛋糕,那一天的煩惱頓時蕩然無存。可惜,現在吃到一口蛋糕就 覺得膩了。   難道膩的是蛋糕?非也。只是人成熟 了、長大了,在平凡的日子中,童年的赤子之心消磨殆盡。正因如此,我們才想尋回曾經的味道,才會觸景生情。   或許童年就像紙飛機一樣,從一開始的隨風四散各處飄,容易被風吹倒。直到長大了,能御風而行,駕風而起。彷彿與昔日割蓆而坐。但撫心自問,紙飛機的摺法還是和當初一樣,將它拆開依然看見當初的痕跡。當風再次吹起紙飛機時,我們依然可以找到童年的味道,兒時的方向。   利澤潤   天主教新民書院   5D  
kjy13a_20240128_f
400 400 醫社同心 2
醫社同心
2024.01.28
沉迷手機的迷思
自從智能手機面世後,我們的世界出現了十分大的變化,不少家長或老師都留意到孩子出現沉迷智能手機的現象,當智能手機愈普及,沉迷手機的人數也愈來愈多,沉迷手機的問題對孩子的生活甚至他們的家庭構成了顯著甚至嚴重的衝擊。坊間興起了這個熱門話題後,不少專家或學者嘗試深入探討和研究這個難題,希望找到箇中的原因,並找出有效的應對方法,也出現有不少教育講座, 希望能夠改善智能手機對孩子的影響。目前雖然不少專家提出了很多不同的方法,但沉迷手機仍然是不少孩子出現的問題,嚴重的甚至構成孩子跟家長吵架或打架,出現家庭關係緊張或破裂,也令孩子的生活發生了嚴重的改變,例如失眠、情緒控制問題等。   當我們把放大鏡放在孩子的身上時,有沒有想過父母或照顧者在這問題中擔演的角色呢?很多孩子的問題,都跟他們的成長環境和經驗有密切的關係。首先,孩子最初接觸或擁有智能手機,都是跟家長有關,即使孩子從朋友或媒體知道有智能手機,假如父母不給孩子擁有一部智能手機,那麼孩子便不會出現沉迷或成癮的問題。另一方面,假如孩子跟父母一起時,例如在吃飯時,孩子大部分時間都見到父母不斷地看著手中的智能電話,沒有跟孩子有任何眼神接觸,減少甚至沒有與孩子作出任何互動溝通,於是孩子便可能感到被父母忽略和感覺孤單,隨而模仿父母玩智能手機的行為,這樣的家庭氣氛發生後,大家都會習慣自己的行為模式, 實在難以改變。孩子十分容易模仿家長的行為,有時甚至認為家長的行為一定是對的。另外,父母可留意會否過度地利用智能手機跟孩子進行平日的溝通,而取代了面對面的溝通,令孩子習慣了某種溝通模式。   當家長發現孩子有沉迷智能手機的問題時,可以先看看自己生活中手機的重要性和影響程度,個人應用智能手機的習慣。家長應該留意平日跟孩子相處時,有沒有將智能手機的優先性放在孩子之上,也不應過度倚賴智能手機作為日常溝通的模式。另外,家長亦需要根據孩子的個性、個人的問題以及自控能力,決定何時可放心地給孩子一部智能手機。   重點: 1. 假如孩子出現沉迷手機的問題,這可能跟家長的問題有關。 2. 假如家長出現沉迷手機的問題,孩子可能會作出模仿,甚至認為家長的行為是對的,漸漸養成難以自控的習慣。 3. 家長平日跟孩子相處時,應該放下智能手機,珍惜跟孩子一起的時間,不應被智能手機取代面對面的溝通。  
kjy12_20231210_f
400 400 愛火燃燒校牧心
愛火燃燒校牧心
2023.12.10
悔改 | 天主的引領
悔改   在中六感恩祈禱禮中,一位男同學蹣跚地走到講台,準備讀出致謝詞。他的神情並沒有那種高材生的驕傲或自信,反而眼神帶點凝重。   他打破了靜默的氣氛,說道:「還記得初中的時候,我每一個星期被記一個缺點,每一個月要見一次家長,每一個學年要擔心自己會不會要退學……我迷失了方向。」雖然我不認識他,但是我可以想像到當時的他是一個如何的學生,因為他形容的那學生跟現在就讀中一的一個男生很相似。唯一不同的是,我想像不到中一頑皮的「他」怎可能在六年之後可以像眼前台上的「他」散發出這份成熟的味道,還有勇氣在所有人面前承認自己的過錯。   再聽他的分享,我才明悟到,平日看到老師們在教員室「頻頻撲撲」,在繁忙的教學中花時間處理突發事情,面對學生的不足時也只是「遲於發怒」,耐心地教導學生們,原來他一直是知道的,而老師的堅持也是使他重新找到方向的原因。我未見證過一個學生六年間可以有多大的轉變,但聽到他由心而發的致謝,我真正明白到人的轉變最需要的是雙方的不離不棄和信任。試想想六年的時間,若果老師或學生輕易因挫敗而向對方失去希望甚或放棄,相信這男同學不會有這樣的轉變,更不可能站在台上向老師分享這樣的感受。   看到老師聽著他的分享時不禁落淚, 我腦海中浮出這句話: 「悔改,悔改,悔改。」聖母曾多次在世界各地向小孩們顯現,特別是在毫不起眼的地方,讓他們向世界說出這個訊息。在這祈禱禮中, 我突然反思到,聖母何嘗也不是這樣對我們不離不棄呢?當我們真正為自己的過失而誠心悔改,她又會因天主的光榮而有多大的喜悅呢?   希望天主俯聽祈禱禮中的禱告,繼續鼓勵更多教育工作者。「你們與我同樂罷! 因為我那隻遺失了的羊, 又找到了。」(路十五6)   麥瑋霆   天主教崇德英文書院 本欄由教區學校供稿,總結學校牧民助理於2022-2023年度的體會   天主的引領   過去的一年是我成為校牧的第一年,也是我初入社會的第一年。這份工作教會我要有責任心。   回憶起過去的這個學期,我對於自己的工作、前路十分迷惘。我還未察覺到,我對工作要有責任心,對身邊的人和事要有責任心,更重要的是開始對自己的人生要有責任心。這一年是被祝福的一年。我在天主的帶領下,以校牧作為我人生中的第一份正職。這一年我幸運地遇上很多「老師」,一些教會我人生知識的「老師」。   不論校內或校外,這些「老師」給予我充足的耐性和包容。即使在過程中有迷失,「老師」們都會及時的拉我一把,把我引領回到正確的軌道上。由起初對學生的陌生到現在開始能成為朋友般的相處,也是這份工作帶給我的成就感。這一年學生和學校都在疫情後重新回到正軌。看著他們錯過的三年,我明白到了錯過就是錯過,我們只好望向前方,盼望在未來一起成長。願我能夠成為一個更好的校牧,一個更好的自己。在天主的引領下,找到自己的方向。   葛安源   長沙灣天主教英文中學 本欄由教區學校供稿,總結學校牧民助理於2022-2023年度的體會  
kjy13b_20231119_f
400 400 愛童心
愛童心
2023.11.19
眼神
就溝通而言,或許讀者們都聽過3-7或55-38-7比例,強調的都是非言語訊息的威力,包括語調、手勢和面部表情等,而眼神亦是其中一項。本文章主要以女童宿舍員工的一份子,分享本人對服務使用者們(下稱「學生」)的眼神的感受和經歷。   眼神的功能多元,不只是訊息的傳遞,更可以是達成同一陣線的意思。群體生活,少不免總有圈子,對人的喜惡更是無限放大。有時候,一個「反白眼」,「眼超超」已能表達不滿。加以他人「瞪大雙眼」,點頭以表示認同時,或許是準備「活動」的開始。當然,能讀懂眼神、整體家舍氣氛和溝通的同工預早介入後,或者能夠淡化她們想「活動」的心。   其中一個院舍員工的職責離不開處理學生情緒。總有些學生較難主動開口分享或傾訴,並以一些小動作引起留意,讓工作員主動介入。曾經,有一位學生離家出走後,要重返女童院舍。重返的第一晚,她看著我的眼神有些奇怪,是楚楚可憐且閃縮的,不像平時的她。我看著她問: 「要唔要傾吓偈?」她點頭。然後, 她眼泛淚光,開始哭訴,原來她擔心其他同學的竊竊私語,會把是非搬弄成事實,破壞他人對她的看法。對女孩子而言,眼神亦是一個求救訊號呢!   毋庸質疑,眼睛是靈魂之窗, 有時候,眼神能些微透露想法和感受。多加留意,或者能及時地給予援助或阻止更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