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3_20130113
icon33
童書的旋律
2013.01.13
敵人派 —— 消滅「頭號敵人」的獨家秘方
  你可能吃過蘋果派、香蕉派、巧克力派,但應該沒吃過敵人派吧? 我猜,你也許連聽都未聽說過。 圖畫書《敵人派》(Enemy Pie)講述了一個如何用美味的敵人派,徹底消滅敵人的故事。主人公「我」是一個小男孩,在球賽中常常輸給小傑,還被嘲笑;小傑舉辦了彈簧床派對,請了「我」的好朋友,卻沒有請「我」參加,所以小男孩視小傑為頭號敵人。 如何才能夠消滅敵人呢?看到小男孩那麼苦惱,爸爸決定出手相助,使用獨家秘方製造美味的敵人派。只要敵人吃了,就會被迅速徹底的消滅掉。但是,前提當然要這個敵人心甘情願的來吃才行啊。於是小男孩為了籠絡敵人,主動邀請小傑和他一起玩了一整天。誰知小男孩竟然發現和敵人一起玩的時候感覺還不錯,他開始有些後悔了,擔心小傑吃了敵人派以後頭髮會掉光光,有口臭或哭個不停。當小傑要吃敵人派的時候,小男孩大聲喊道:「小傑,別吃!這個派很難吃,說不定有毒!」 結果怎樣呢?爸爸、小男孩和小傑都吃了敵人派,敵人派美味極了。神奇的是,小男孩的頭號大敵人果然不見了,小男孩和小傑成了好朋友。 《敵人派》中的人物卡通可愛,頭大大的,身子小小的。眼睛之間的距離很遠,耳朵特別小,嘴巴一笑起來特別大。一切都不成比例,卻十足吸引著小朋友的視線。圖畫中溫馨的家庭布置──窗台的小花,餐桌上的格子布,溫暖的燈光⋯⋯是幸福家庭生活的折射;院子裡的大樹,樹上小小的樹屋,綠油油的草地、鮮花與不遠處的樹木,還有鄰家造型各異的小屋⋯⋯,這樣自然和諧的戶外景觀是小男孩社區生活的寫照。在圖畫部份描繪得如此和諧溫馨的大小環境襯托之下,文字中對「頭號敵人」的討厭與強烈表達,令文字與圖畫之間產生張力。而文字的活潑靈動,與圖畫場景中整體呈現出的寧靜和諧配合得十分巧妙,可以看出繪圖作者泰拉.葛拉罕.金恩(Tara Calahan King)與文字作者德瑞克.莫森(Derek Munson)之間有著很深的默契。 這是一個兒童版「化敵為友」的故事。在成長的過程中,小朋友常會因為與同伴爭奪玩具而吵架,也可能因為玩耍時互不相讓而討厭對方。有時,甚至會沒來由的不喜歡另一個小朋友。如果爸爸媽媽細心觀察,也會發現男孩子、女孩子對「敵人」的討厭,其表達方式也很不同。當孩子告訴爸爸媽媽:他很討厭一個人的時候, 一方面大人不必太過緊張,有時兩個小朋友這一刻在吵嘴,五分鐘後就忘記了,又在一起玩得不亦樂乎。正是在碰撞與磨擦中,孩子們逐漸學習如何與他人溝通並相處;另一方面,爸爸媽媽也應隨時留意孩子的情緒發展,並在孩子「鑽牛角尖」時予以適當的開解與引導,協助孩子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九世紀的幼兒教育思想家蒙特梭利(Maria Montessori)在她的教育著作《吸收性心智》(The Absorbent Mind)中就曾提出教育的任務應是「為兒童的生活、為人的心理發展提供幫助」。 「《敵人派》的主旨絕對是一種道德勸說」,童書作家、兒童閱讀推廣人、也是《敵人派》的譯者劉清彥在評論中如是說: 「然而,好的童書不以『教化』強行小孩向正面價值觀看齊,而是寓教於樂中,潛移默化征服他們的心,使他們自發性的體悟箇中道理」。故事中的爸爸並沒有用一堆大道理,去說服小男孩接納小傑,而是用做「敵人派」這個方法讓小男孩有時間與他不喜歡的人相處。在相處的過程裡,小男孩重新認識了小傑 。 與孩子共讀圖畫書的過程,其實也是爸爸媽媽與孩子共同成長的過程。想想看,爸爸媽媽是否也有敵人呢?要留意的是,父母的言傳身教十分重要──作為父母,你是怎樣面對你的「頭號敵人」呢?  讀完這本圖畫書,你一定知道怎樣做美味的「敵人派」了。有智慧的爸爸媽媽,可能還會發明出很多很多種徹底消滅敵人而屬於你自己的獨家秘方呢!這個秘方,不僅可以幫助孩子,也能幫助我們消滅自己心中的敵人。  
kjy13-20120527
icon16
潮流無極限
2012.05.27
與作曲家對話 ——從作曲家角度,思索音樂作品的處理
  學習古典音樂,除了鞏固演奏技術,還需認識不同音樂種類及時代風格,使演奏的音樂讓聽眾感到「有味道」,同時也忠於原創者的意願。例如學習歐洲巴洛克樂期鍵盤音樂,老師都會指導學生,要減少連音。原來當時十七世紀的鍵盤音樂,都是為風琴或古鍵琴(Harpsichord)譜曲,現在常見的鋼琴還未發明呢!古鍵琴的構造很特別。每個琴鍵都是連繫著一組木槌,而木槌則附於一組琴弦上。每當演奏者按下琴鍵,木槌就會勾(pluck)該組相應琴弦,發出的聲音有點像勾結他線,並不持久。所以,現在以鋼琴來演奏巴洛克樂期音樂,都盡量模仿那種半斷音的演繹,使音樂聽出來較爽快,和聲也不會重疊而變得模糊不清。這是基於作曲家生長時代、背景而作出的考慮。 文藝復興的教堂音樂 巴洛克樂期前的文藝復興時代,社會、文化一片繁華。十六世紀歐洲的商業活動,經歷過由五世紀持續至約十五世紀(中世紀,Medieval)黑暗日子,再度蓬勃起來。當中尤以意大利佛羅倫薩(Firenze)為主要文藝復興活動發源地。而宗教音樂則於羅馬(Rome),在教會支持下寫出輝煌的新樂章。在商業活動的扶持下,各地陸陸續續修建大型教堂;在科學技術初步成就的幫助下,教堂內部的自然音響(acoustic)都計算得很精準。這些周邊因素促使作曲家大量創作宗教音樂,並於宗教禮儀中使用。 現今合唱團於演繹文藝復興時期的音樂,要注意聲量上的控制。因為那時候作曲家並非為大型合唱團創作宗教歌曲。大部份教堂詩班都是很小型,靠教堂內音響設計去把聲音「擴音」。另外,吐字時更要留意元音(consonant),以誇張、清晰為主。否則在強烈迴音下,歌詞便會變得混濁,每個旋律的線條更未能展現,失去了文藝復興音樂的獨特美感。 作曲家的親身演繹 無論演繹文藝復興抑或巴洛克,甚至後期的浪漫主義音樂,我們都是依靠樂譜去把音樂建立出來。當中已失去音樂家於譜曲時的孕育情況、思想及生活環境等資料。所以,有些現代作曲家於指揮自己的作品時,都會跟樂譜指示有出入。主要差異在於音樂速度上。大部份抒情風格樂曲,都不會盲目遵守固定節拍,在時間空間上給予頗大的自由度,音樂的張力有明顯提升。最近,澳洲著名作曲家兼合唱指揮列克(Stephen Leek)來港排練其合唱作品。練習時,列克強調其音樂主要以流動方法去演唱,節奏較有彈性。他的樂曲選材自澳洲詩人的作品,所以需要以朗讀詩句的方法去處理樂曲。此外,他亦分析了一些他的作曲家朋友的樂曲,並以他們的性格去推斷音樂上的意思。 要真實、確切的去演繹一首樂曲,我們必須從作曲家的觀點及其時代背景出發,使演奏能充分展現原創者的時代風格,再注入個人的感覺和了解,去奏出真誠的音樂。          
kjy12a-20120520
Great Books for Children Teenagers 網絡時代,通識閱讀
2012.05.18
時間的皺紋,成長的腳印
   在三度空間中,古人靠騎坐牲畜,以縮短到達異地的時間;今人則可藉乘坐汽車、火車、輪船、飛機,以最短的時間到達目的地;甚至可利用航天飛機,把自己送上太空。 但人類並不滿足於這樣的旅行,超越三度空間的時間旅行,早於文學家的筆下出現,以滿足人們希望超越光速,透過時光隧道,既可看到自己的前塵往事,也可看到人類未來的命運。 時至今日,從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到霍金的宇宙理論,時間研究已成顯學、科幻小說中的時間旅行,已經有了科學的理論依據。 A Wrinkle in Time  《時間的皺紋》是蘭歌( M a d e l e i n e L ' E n g le)經歷兩年被廿六間出版社退稿後,終於一九六二年獲一間出版社答應少量印刷刊行的作品,但翌年即獲美國殿堂童書大獎紐伯瑞金獎( N e w b e r y Medal)。 本故事成功地把時間旅行、超自然溝通、離奇生物等科幻元素,融合於少女成長、怪異事件和聖經金句之中。 故事中的少女梅格(Meg)為了尋找失蹤已久的科學家父親,穿越時空,與邪惡對抗;在拯救弟弟和父親的過程中,學會不逃避,並領悟出愛才是力量,並以此戰勝邪惡。 本書刊行之後,大受少年讀者歡迎,至今仍然流行,皆因其三個故事主題,道盡了年輕人的心聲。 一是故事重申了與別不同及創意的價值,指出了個性重要,人人合模的傷害。 二是故事說出外表往往不可靠,要靠時間和經驗識別。 三是故事啟示年輕人要忍耐,要學會忍受和面對不穩定的情況。 五十年前的作者好像有先見之明,寫下了這個寓意深遠,仍然鮮活的科幻故事。 簡維思同學有翻譯介紹,主人翁少女梅格的個性躍然紙上,值得細讀。 The Time Machine  《時間機器》是生物學家,也是政治評論家威爾斯(H. G. Wells)於一八九五年的科幻作品。故事講述一位掌握了在時間中穿梭行走技術的發明家,到公元802, 701年的世界作探索。 威爾斯的故事不但讓讀者體會科學技術的奇跡,也讓讀者思考時間旅行會帶來的矛盾。   潘韶鏗同學翻譯了簡易本首章,值得一讀。
kjy03a-20120226
icon07
萬卷書上路
2012.03.03
夢想,有多重
  你喜歡上學嗎?喜歡上學的你,必定很享受在學校的學習,以及和朋友相處的時間。若果你很討厭上學,那麼你跟今天這個故事的主角──小奎,可能有著相同的想法,他甚至想盡一切方法,逃避學校的一切學校。可是,他的經歷卻是不平凡,從他的故事中,看看會否讓你對「壞」學生的印象有所改觀? 小奎童年中最快樂的時光,大都在他上幼稚園的時候渡過。他特別喜愛發明,享受利用雙手創造新事物,所以那時他最愛製作手工藝。之後,他幾乎把所有時間都投入到設計發明中,能坐著使用的燙衣板、爬山用的活動鞋跟⋯⋯可是上了小學以後,他的生活每一天都活像「上刑場」一樣,他為了避免做家課,曾試過只抄寫僅一半的作業到家課冊中,至於學業成績,這當然無容置疑,叫人擔憂吧!討厭運動的他,每一次的體育課更讓他吃不消,因為班上的同學總會取笑他沒有甚麼體育細胞,要不是他自願當眾人的「諧星」,總是做出一些惹人歡笑的動作。所以,小奎為自己的小學生涯,留下了兩個驚人記錄。一是在小學六年級的時候兩次留級,二是學校勒令他退學。 被逼退學以後,小奎的父母一方面正為著兒子面臨失學的事情,四出奔走,希望能在新學年開始前替小奎找到一所新學校。另一方面,小奎和他最疼愛的爺爺,渡過了一個難忘的夏日時光。他們二人跟鄰居馬提諾先生一起,開著機器,為屋子貼壁紙和進行維修,對於酷愛發明的小奎而言,這個暑假肯定是美好的。然而,小奎的成績表現,卻讓他的父母只能找到一所專門收納成績和行為不良學生的學校。上學的問題暫時解決了,可是,開學後面對一群「問題」學生和經常缺課的老師,使小奎的父母不得不再另覓一所學校,這次他們決定把小奎送往一所寄宿學校去。 這個決定既是為了小奎,同時亦因為小奎父母的婚姻關係出現問題。向來對學業不聞不問的小奎,竟然為自己作了一個重要的決定:他選擇了一所技術職業學校,因為這裡的學習可讓他一展所長。可是,入讀技術職業學校也需要一定的學業要求,小奎的成績固然不理想,但在爺爺的鼓勵下,他決定親自撰寫一封入學信,希望該校的校長能取錄他入學。他把修改了十一次的入學信寄出後,究竟小奎最終能否順利入讀心儀的學校?與此同時,一個噩耗突然傳來:爺爺正在病危,小奎又會如何面對? 一個醉心於發明的小男孩,經歷了生命中的高低起跌,憑著努力不懈的精神,由一個叛逆的小孩逐漸成長。小讀者們,小奎的故事讓我們學會了欣賞自己,世上沒有甚麼困難是不能衝破。35公斤,一個教我們堅持和奮鬥的數字,相信自己的能力,放飛夢想。作為家長和教師,當我們認定了一個小孩的好與壞,又是否給予他公平的對待和追尋夢想的機會?孩子的理想和潛能既是無窮無盡,關鍵在於放手讓孩子一試;縱使過程中可能會經歷失敗,相信也不失是成長中難得的寶貴經驗。 書名:《35公斤的希望》 著者:安娜.戈華達 譯者:邱瑞鑾 出版社:台北:飛寶文化,2009 適合程度:高小(五至六年級)   (香港公共圖書館可供借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