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2_20131208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3.12.08
心繫兒童 精雕細琢
     為期兩天的論壇,活動包括由五位奪得第三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的創作者,劉伯樂、湯姆牛、蔡兆倫、繪者黃志民及陳致元,以得獎作品為題,舉行分場的創作分享及討論。 湯姆牛:與三年級的玲玲相遇 喜歡戴帽子的湯姆牛,帶點靦腆,分享作品《最可怕的一天》的創作過程。「我一直很喜歡畫畫,但我真的很不會講話」,湯姆牛說。他憶述童年,「不知怎的,老師不止一次找我參與演講比賽,但我怎也背不了講辭,每次都表現不好!」他坦言把自己投射到故事裡。 小三女生玲玲是《最》的主角,她對上演講台有莫名的恐懼,就像小時候念三年級的湯姆牛。《最》的前半部份把玲玲的恐懼感放大、想像放大,化成很多的眼睛、不同的怪獸、世界末日般的災難畫面。湯姆牛更安排了一隻小貓,穿插在故事中,「我把牠定型為如影如隨的恐懼,每一頁都有牠出現。」 湯姆牛的另一作品《下雨了》早於第二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2011年)獲評審推薦創作獎。「成長的經歷對我的創作產生無形的影響力」,湯姆牛續道,「創作的構思多來自日常的生活。」三十年後,玲玲晉身成為建築師,還獲得國際獎項。雖然頒獎禮那天,玲玲仍是要上台演講,她還是臉紅心跳;那天,貓兒沒有出現,她更覺得那天是最美好的一天。「這本書不是告訴你不害怕的方法」,湯姆牛解釋, 「看完以後,可能你還是克服不了恐懼,還是要面對很多挫折,但找到了自我肯定,你要相信自己是會有所作為的。」 蔡兆倫:感恩基督徒童書創作人 翻開書本的蝴蝶頁,立時感到似是置身漆黑的世界。這本以黑白對比作主調的書,線條簡潔有力,在色彩鮮艷的童書世界中,顯得份外奪目。精煉的設計技巧,隱含著蔡兆倫積極勤奮的處事態度。談吐含蓄的他早年利用公餘時間,透過台灣成人社區教育,研習圖畫書課,這本書是他的課堂習作。「我從小戴眼鏡,創作時想像一個失明兒童的生活細節,失明人怎樣走樓梯,他對形狀的想像⋯⋯」他坦言當初決定採用黑白兩色,目標是盡快完成作業,同時考慮印製的成本。在一群基督徒童書創作人的定期聚會中,他獲得友愛的關懷和鼓勵:「他們是優秀的藝術家,感謝上帝,上帝給我派來這群天使!若沒有他們的專業建議及出版社的編輯給我機會,讓我不斷反思原先不成熟的構思,也許這本書至今仍躺在抽屜裡。」 黃志民:校園真愛延續創作夢 書獎決審委員唐亞明對《阿里愛動物》的評語,直接指出「作者是在一心一意地給孩子講故事,而不是把心思用在自我表現上⋯⋯不僅故事情節有趣,語言也生動有節奏,還運用了押韻的手法。」為這本書繪畫的黃志民,極有同感。「我一看到這本書的文字稿,便非常喜歡。內容很有趣,作者細意觀察動物的生活,字裡行間清晰地流露她對環保的堅定信念。」 這本色彩鮮艷的書,設計獨特,有不少富動感的跨頁,營造豐富的想像空間(船的航程、阿里爬山洞等)。在台灣國小執教三十多年的黃志民,談到他跟小朋友相處的經驗,喜形於色。「在學校裡看到小孩子的動靜態,這些都是我繪畫的素材。我喜歡跟小朋友玩,這份不老的童心對創作極有啟發。」曾受美術專業訓練的他,喜歡看電影和紀錄片,「這些興趣培養我理解和吸收文字所描繪的情景後,腦海呈現電影般的情節。繪畫時像個電影編劇,把每個鏡頭定下來,把細節做成小樣書,再跟出版社討論。」 頒獎台上,偕黃志民一起領獎的是代表作者黃麗凰的彭維昭,她是作者的女兒。「維昭是我的學生,她念小學時,母親來校當家長志工(義工)而彼此認識。」2009年黃麗凰病逝前,黃志民一直關注維昭的成長。維昭現時當上小熊出版社的編輯,延續母親的事業。(澄 / 睿)  
kjy16b-20131124
icon49
巧手巧思
2013.11.24
環保儲物樽
   
kjy03_20131027
icon33
童書的旋律
2013.10.27
碧雅翠絲.波特的傳奇人生
 2 0 0 7年,一齣有關碧雅翠絲.波特(Beatrix Potter, 1866-1943)的傳記式電影 —— Miss Potter(中譯《波特小姐比得兔的故事》) 公映。電影突出她追求獨立自主的人生,以及開展事業的旅程,呈現了波特不平凡的生命。 電影以倒敍的手法拍攝波特,先寫她獨個兒在美麗的英格蘭湖區(Lake District)的山坡上一邊寫生,一邊訴說自己的故事: 自己與世俗格格不入,世俗期盼的未婚女子應當的行為,不包括像她一般,帶著作品到出版社自薦…… 然後,畫面回到1902年的倫敦,波特在至少被六間出版社退稿之後,決定自資出版童書The Tale of Peter Rabbit (中譯《小兔彼得的故事》),並因為反應熱烈,她帶著畫稿來到願意重新考慮出版該書的腓特烈.沃恩公司(Frederick Warne & Co.)商談。出版商要求全彩色印刷,但波特擔心這會提高成本。她非常著緊書的大小和售價,因為書本太大,不方便小讀者;售價太高,大眾難於負擔。看到這裡,心想波特的堅持,會否惹來再次退稿的命運?幸好,問題最終能夠解決,童書順利出版,而且馬上成為暢銷書。 我想,假如波特再次碰壁,她也不會就此放棄!不然,她早就甘於困囿於那個女性只求找個好歸宿的維多利亞時代,聽從母親的話,與介紹給她認識的男子結婚,而不是承受著女性未婚的壓力。電影透過父母和波特的日常相處,反映了她從小被灌輸「女大當嫁」、「門當戶對」才能得到幸福的觀念。在母親眼中,波特是個「固執的女孩」,總不明白她為甚麼對動物和繪畫充滿興趣。然而,《小兔彼得的故事》的成功,給波特帶來很大的鼓舞,她終於有機會向母親證明,不一定要選擇走母親的路——不是與貴婦朋友喝茶,便是在家中指揮僕人。 電影中穿插了不少波特的兒時回憶,生於富裕家庭的她,有很好的家庭教師。波特與弟弟養了許多寵物,房間就儼如一個小小動物園。波特愛繪畫,又有藝術天份,觀察入微,筆觸細膩。電影中出現了她以第一隻養的兔子班傑明﹙Benjamin)寫生的場面。為了表現波特的童心和她筆下充滿生命力的動物角色,影片中的彼得兔、青蛙吉先生、母鴨潔瑪等人物,有時以卡通動畫的方式表達,牠們會眨眨眼、會蹦蹦跳跳、還會和波特開玩笑,波特更會跟牠們說話呢! 在波特童年至青少年階段,一家總會在湖區避暑,她就像出籠野獸,盡情地跟動物和花草樹木打交道。湖區的風光成了波特靈感的泉源,對她的作品帶來深遠的影響,她大部份的故事都以湖區為背景,這些優美的景色都能在電影中一覽無遺。 追求真愛的波特在39歲那年,答應編輯諾曼.沃恩(Norman Warne)求婚,儘管母親看不起來自藍領階級的諾曼而反對婚事。可惜天意弄人,諾曼不久病逝,波特深受打擊,同年,她購買位於湖區的丘頂農場(Hill Top),並隱居於此。她愛在湖區生活, 和純樸的農民相處。當時,由於城市化的發展,大量農地分割出售予地產商。在電影中,就交代了波特在農地拍賣會競投的一幕,波特以高於市值多倍的價錢擊敗地產商,因而招來地產商的教訓,指責她「太感情用事, 破壞了發展地王而獲利的商機」。在波特眼中,市值不代表價值,她向地產商回了一句:「一個人傑地靈的地方,應該要為後人好好保護,不容破壞才對!」 最後,波特能透過版稅過著經濟獨立的生活;她超越了父母那種依賴豐厚遺產的生活方式,走自己的路。到了晚年,她更全心投入保護天然資源的工作上,運用自己的財富不斷收購土地和農莊,並在死後交予和她保育理念一致的「國民信託基金」(The National Trust),為後人保存了4000英畝(約1600個標準足球場)的珍貴土地,將湖區純樸優美的民情物貌與後世分享。 由童書作家到環保分子,波特堅持走一條與俗世不同的路,要不是波特珍視土地, 愛惜下一代,我們都不能看到湖區百年前的景觀。直到今天,你仍可以在英國湖區探尋小豬柏郎(Bland)走過的十字路口,牧羊犬凱普(Kep)到過的酒館,當然還有波特在丘頂的故居。 在電影上映同期,《波特女士小兔彼得的誕生》剛好出版,這本小開本與電影互相配搭,讓我更了解波特一段可敬的人生。  
kjy01_20131006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3.10.06
傳承方濟精神 尊重萬物 聖文德天小 有機耕種
蘿蔔、番薯、西瓜、生菜、粟米、皇帝菜、辣椒……各式各樣的蔬果並非來自超級市場,而是出產自方濟會屬校聖文德天主教小學的有機園圃。該校的一群小農夫為農作物澆水施肥,付出汗水和勞力。收成以外,他們也與大自然建立了手足情誼,收穫滿滿。   (本報專題)到校與五位已擔任小農夫一年的小六同學訪談,他們熱烈分享耕種過程中的感受和體會。「看著蔬菜一天一天生長,我十分高興」,王諾霖形容,「我覺得自己像個小老師, 看著植物像學生般成長。」 珍惜天主創造 「我們用魚肥、花生灰、牛骨粉等有機肥料為農作物施肥,起初覺得它們很不討好,但其實它們比化學肥料健康,也不會破壞地球生態」,諾霖續道。「聖方濟認為大自然是我們的兄弟姐妹,而地球也是天主的創造,我們應該好好珍惜她。」 吳卓琪與諾霖十分要好,她認為擔任小農夫得到很大成功感,「吃自己種的菜感覺特別甜, 加上可以把收成帶回家,與家人分享,非常開心!」卓琪補充,「其中一次,媽媽用了我種的蘿蔔煲湯,我認為特別好喝。」 耕種的過程亦給同學們留下不少難忘回憶,羅梓琪表示在園圃見到蚯蚓時,本想消滅它, 「但導師阻止了我們,並告訴我們蚯蚓能翻鬆泥土,有利植物生長。」她笑道以後也沒有消滅蚯蚓的想法。朱銘權亦難忘一次下雨天的經驗,「雖然那天下雨,但我還是跑到園圃去澆水,幸好植物沒有因此枯萎。」他認為所有收成都是小農夫的心血,「我們流了不少汗水,從中也有不少得著。」 行動感染他人 結合耕種的經驗和對聖方濟生平的認識,林朗傑別有一番體會。「因為天主的緣故,方濟願意放棄財產,度清貧的生活。我相信我也可以作出改變,過環保的生活,並以行動感染身邊的人,就像方濟感染了佳蘭。」 該校張偉菁校長表示,學校乃方濟會屬校,希望學校能實踐方濟精神,故於十三年前已開始在校內推動環保,讓學生從體驗中學習,並積極鼓勵學生參加校內外與環保相關的活動。「有機耕種外,學校亦設堆肥機、微風發電機、太陽能板等設備。」校方更期望透過學生與家人分享收成,傳揚環保意識。「希望由學生開始,影響家庭、影響社會」, 張校長表示。(澄)       校監夏志誠神父  談方濟與環保 天主是造物主,出於愛,祂創造萬物。方濟也是這樣相信,但他亦強調我們和其他受造物有同一的父親,不論是人、動物、植物抑或是石頭,彼此也是兄弟姊妹。我們能以「微末心, 手足情」來表達方濟的環保精神。「微末心」代表謙卑,這份謙卑來自深刻的信仰體會,因而明瞭天主是大父,祂創造一切;這份信仰連結我們和萬物間的「手足情」。 環保意識應來自這個心、這份情,背後有信仰深度,而非只流於節儉和實用主義。水、大地、環境等都是天主的禮物,我們應與萬物有情,這樣才能真正的尊重萬物,尊重它們原來被創造時所有的尊嚴;它們本來的價值不只是「被利用」。正如方濟在《造物讚》中稱水為「水姊妹」,水也是我們的家人。我們當然要喝水,我們並非不能運用這些資源,但喝水時我們能不能懷有感恩的心?我們又有沒有珍惜她?  在校內推行有機耕種也是根據方濟的生態觀,希望培育同學對天主謙卑,對萬物的手足情。有機農作物當然健康,但有機耕種也是對大地的尊重,因為化學品會破壞泥土,使大地不能持續發展,破壞天主創造的面貌。我們期望同學看見土地的持續發展,明白這是天主所願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