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2_20221204 f
400400中學動態
中學動態
2022.12.04
喜樂中學 - 動態
方濟家庭舉辦•學校教師發展日   (本報訊)方濟家庭學校早前舉行教師發展日(圖),來自四個修會共14間學校,包括中、小、幼近700位教職員,透過網上直播相聚,一起聆聽天主的聖言和各校的分享。   是次參與修會的屬校包括由方濟會(小兄弟會)關辦的聖文德書院、聖文德天主教小學、慈雲山聖文德天主教小學、馬鞍山聖若瑟中學、馬鞍山聖若瑟小學;瑪利亞方濟各傳教修會:聖羅撒書院、聖羅撒學校、聖羅撒幼稚園;天神之后傳教女修會:聖嘉勒女書院、聖嘉勒小學、聖嘉勒小學(幼稚園部);聖母痛苦方濟傳教女修會:聖母無玷聖心書院、聖母無玷聖心學校、聖母無玷聖心幼稚園。   當天大會邀請譚錦榮神父以「從方濟角度看天主教教育五大核心價值」主講。譚神父分別主講聖方濟及真理、聖方濟及義德、聖方濟及愛德、聖方濟及家庭、聖方濟及生命。席上譚神父主持禮儀,最後以祈禱及祝福作結。大會還安排了盧山修士於聖若瑟小學為外籍老師主持英語網上講座。   這次發展日由馬鞍山聖若瑟中學負責主持,其他學校透過視像即時參與和分享,體現了方濟大家庭的精神,透過譚神父主講和各校分享,讓大家有更深的認知和反省。   活動中,方濟家庭歡迎了104位新教師的加入,並向服務滿20年的九位教師致意。 (教)     西貢崇真天主教學校(中學部) 祝福花地瑪聖母像及其他聖母擺設   (本報訊)西貢崇真天主教學校(中學部)早前為校內新建設的花地瑪聖母像及其他聖母擺設舉行祝福禮儀(圖)。   該校以「聖母一生陪伴耶穌」為題,將聖母領報直至聖母懷抱耶穌聖屍的片段,以不同藝術形式展現,如祈禱室玻璃彩繪、壁畫及聖殤像等展現出來。校方期望藉著不同的聖母擺設於校園不同角落,時刻提醒師生:聖母以至父母皆願意伴隨子女左右,一起度過生命每一刻。   祝福禮儀由甘寶維副主教主禮、包俊偉神父及校監潘子光神父襄禮,全校師生聯同蒞臨的嘉賓,包括教區教育事務主教代表龔廣培、主教代表助理陳順清、葉介君、楊美熙、學校事務顧問盧詠琴及大約20位友校校長,一起領受祝福。 甘寶維副主教在講道中鼓勵學生效法聖母,將祝福帶到身邊每一個人。   該校的天主教同學會幹事預先錄製片段並於當日帶領導賞,讓師生和嘉賓更深入認識校園聖母設置的意義;並結合宗教及道德教育科課程,加深學生認識聖母的事蹟。(教)     學校牧民工作者•專業發展聚會   (本報訊)學校牧民工作者協調小組與教區青年牧民委員會,早前假天主教伍華中學合辦學校牧民工作者專業發展聚會(圖),並於同日在善導之母堂舉行感恩祭與派遣禮,多間來自修會、明愛及教區中、小學約120位學校牧民工作者出席。   聚會中,有出席同工主動分享成為學校牧民工作者的經歷;教區青年牧民委員會青年牧民幹事雷詠茵分享「學校牧民工作五大元素」,鼓勵學校牧民助理多接觸在校內不顯眼或被忽略的學生,用心聆聽他們的需要,讓他們感受到愛。   學校牧民工作者協調小組主席楊美熙介紹新一屆的學校牧民工作者協調小組組員,雷詠茵簡介本年度學校牧民工作者聚會的內容及青委會為學校牧民助理安排的交流平台。   感恩祭與派遣禮上,主祭的甘寶維副主教勉勵學校牧民工作者常懷信、望、愛三德。他期望學校牧民助理能藉主的力量,見證自己與主經驗的愛,在福傳路上擔任「開心使者」的角色。(教)
kjy10_20201018_s
400 400 喜愛小學動態
小學動態
2020.10.16
喜樂小學:動態 2020.10.18
聖家學校•小天使派遣禮  (本報訊)坪洲聖家學校於10月8日早會中,舉行小天使派遣禮。校方趁著聖母玫瑰月的開始,希望能讓學生效法聖母關愛及聽命的精神。 「小天使」計劃分別設有關愛小天使及祈禱小天使,關愛小天使主要是關顧小一及小二學生,於功課及行為方面的需要;而祈禱小天使則協助加強學校祈禱氣氛,他們會於小息時在「祈禱角」當值,並教導學生唸經及劃十字聖號。 當天的派遣禮首先由教師簡單介紹小天使的工作,然後聆聽福音有關聖母接受作救主耶穌母親的使命。校長何麗君勉勵學生要效法聖母,聽命及謙遜的態度,努力做好小天使的任務;她並為參與小天使計劃的學生掛上名牌,代表領授委任職務。(年)  方濟家庭學校•教師發展日  (本報訊)方濟家庭學校於9月30日舉行「2020 年方濟家庭學校教師發展日」,活動由方濟會伍維烈修士及其團隊主持。由於新型冠狀病毒關係, 本年教師發展日以短片講解形式進行,參與學校各自於校內進行活動。 參與學校包括:聖文德天主教小學、慈雲山聖文德天主教小學、聖文德書院、聖母無玷聖心學校、聖母無玷聖心書院、聖母無玷聖心幼稚園、馬鞍山聖若瑟小學、馬鞍山聖若瑟中學、聖嘉勒小學、聖嘉勒女書院及聖嘉勒小學暨幼稚園。 伍修士在短片中指出基督成為人,並立下榜樣, 讓各人知道如何做人,又以言辭訓導人,「如何」及「為何」做人。因此,方濟傳統建立了其獨特的人類觀,指出人的不同向度:關係性、獨特性、整體性及歷史性。 短片除了概括方濟人類觀的內容,同時亦提供藝術探索活動, 讓教師藉活動連繫個人生活經驗,以至於教學當中,體驗「如何」及「為何」做人。(喜)  仁德天主教小學•開學祈禱會迎復課  (本報訊)為迎接新學年恢復實體課,仁德天主教小學於9月29日全面復課的第一天舉行開學感恩祈禱會。因新形冠狀病毒關係,祈禱會改以直播形式進行,每班有兩名班代表到禮堂參加。 校監成啟明神父引述善牧為羊捨掉自己性命的福音(若十10-16),勉勵學生要努力學習,效法耶穌成為善牧,以幫助他人為己任,以行動實行愛的使命, 讓各人在彼此關愛中面對各種困難。 校長陳善科引用聖德蘭修女拒絕穩定捐款的故事來提醒學生,安穩的生活會使人不懂得面對突然出現的逆境,習慣生活在不穩定中,反讓人學會感恩惜福,懂得在面對逆境時,依靠天主能給予的能力來克服難關。 禮儀結束前,學生向天主許下承諾:明白生命由主創,彼此互相尊重,一起做個仁德好孩子。(少)  西貢崇真天主教學校(小學部)• 開學祈禱會   (本報訊)西貢崇真天主教學校(小學部)於9月30日舉行開學祈禱會,學生在課室觀看直播。 開學祈禱會的主題也是學校本年度的學習主題「愛天主,愛鄰人」。當天的福音提醒師生要「全心、全靈、全意」愛天主,以及愛近人。校長馮家俊勉勵學生,要在生活中遵守天主的誡命:愛主愛人, 將愛帶給身邊的人。 祈禱會上,學生更向上主承諾在新學年裡,除了努力學習外,更會主動關心家人和身邊的每一個人, 實踐天主的誡命,愛主愛人,把好行為奉獻給天父。最後,校董潘子光神父降福全體師生 。(樂)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06a_20160619s
icon89
校園隨筆
2016.06.18
服務學習
今年適逢學校50週年,透過慶典活動,師生得以重溫建校歷史。1956年方濟會會士張尊賢神父帶領一眾小兄弟,於九龍塘模範村建築了簡陋的課室,為當時橫頭磡等木屋區的難民子弟提供教學,修會一直秉承會祖聖方濟的教導,以「微末心、兄弟情」的靈修思想配合中國優良的傳統及文化精神為平民辦學,特別照顧貧苦和弱小的學生,實踐有教無類的精神。當中雖然歷盡困難與挑戰,但在上主的眷顧中,均能一一克服,並發展至現時的鳳德村校及慈雲山校。 創校神父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實在令人感動。他們不計較付出,盡心盡力為學生服務,以行動實踐福音「人子來不是受服侍,而是服侍人」(《瑪竇福音》20:28)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在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的福澤下,我們教導學生感恩之餘,亦透過在校內推展「服務學習」,把神父的「服務精神」延續下去。 經校方規劃後,共成立了十個制服及服務團隊,將全體小四至小六學生編入隊伍,在不影響整體上課節數的情況下,每週撥出一節課堂讓學生去實踐服務與學習。已成立的服務團隊有童軍、交通安全隊、紅十字會般的法定制服團體;也有公益少年團、少年警訊等的服務隊伍;及基督小先鋒、小方青等宗教團體。上述團隊由全校老師參與帶領,透過多樣化的訓練活動及服務體驗,讓學生感受服務為自己和他人帶來的喜悅,豐富他們個人的學習經歷,實踐愛主愛人服務社群的精神。 每逢服務學習日的早上,同學們均穿上整齊的團隊制服,精神抖擻地進入校園,從自信滿滿的眼神中,透露出他們對參與活動的渴望與期待。 五年級的偉傑,平日都需要老師風紀們提醒注意校服整潔,就連請他綁好鞋帶也要費盡唇舌;現在的他卻穿著熨得筆直的童軍制服,腳踏光亮皮鞋參與步操中。常常欠交功課和遲到的健強,正在參與學校清潔服務,別看他平日粗心大意,但是禮堂的壁柜經他洗刷後,光潔如新。在三位社工的爭取下,我們成立了紅十字會B團,並由社工們專責帶領,成員全部都是有特殊學習及照顧需要的孩子;以往的他們根本沒有機會入選學校制服隊伍,在社工們的循循善誘下,他們亦有機會身穿制服參與訓練,外出參與活動和探訪社區,老師和學生的成長實在令人鼓舞。 一次在帶領學生參與聖文德堂的「方濟廚房」義工服務,令人印象至深。從前在家中鮮有做家務的同學,可以為來吃晚飯的長者洗菜、盛飯和抹餐桌等,真是難得的機會,是次服務令他們樂在其中,並學懂幸福來之不易,深深感受到父母家人對自己的愛,學會感恩。活動中,同學與老人家傾談,並受到長者們的讚賞,大大鼓舞了同學,爭相報名參與下次服務。 「服務學習」的其中一個目的是希望讓學生透過參與社會服務而從中學習及成長,一方面提升學生個人素質,更提升其公民責任感。經過一年的推行,學生無論在自理能力、紀律訓練及參與服務,都有顯著的進步;作為天主教學校,我們更肩負傳播天主福音的使命,學生透過參與服務,學習天主的教導,樂於助人及關懷弱小,並能實踐福音精神,以慈悲的天主為榜樣,在日常生活中度日處世,像聖父一樣慈悲滿懷。 但願我們以「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言》22:6)的聖訓,走我們當行的路。 作者為 慈雲山聖文德天主教小學校長  
kjy01_20160508s_0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6.05.14
慈雲山聖文德天主教小學 50週年金禧校慶 謙誠智慧 服務學習
(本報專訊)上月初,慈雲山聖文德天主教小學五十週年金禧校慶前夕,幾名六年級學生在林偉才校長和老師的帶領下,在某天課餘時間後往聖文德堂的「方濟廚房」服務,吳嘉雯和楊佳新也有份參與。兩位學生從前在家裡鮮有做家務,對於今次難得有機會為來吃晚飯的長者洗菜、盛飯和抹餐桌等,她們感到既新鮮又珍惜。 嘉雯說:「那個電飯鍋可以煮出供六十人吃的米飯,我們要四位同學一起合作才可以完成洗米,當中兩個人扶著電飯鍋,另外二人在洗。」佳新說參加的同學都很熱心,人人都爭著去服務。「從這次服務中,我見識到堂區義工那份無私助人的精神,有些教友在家中預先煮好一些小菜拿到這裡分給長者吃,很有心思。」嘉雯眼見來吃飯的長者都是獨個兒前來,而自己平常在家裡則有父母、兄弟姊妹相伴,讓她感到要學懂知足。   多服務 助成長 這兩位同學都對信仰甚有熱誠,佳新正在堂區上慕道班,而嘉雯早於嬰兒時期已領洗,一年前,她隨父母由內地移居香港入讀該校,「校園到處充滿宗教氣息,掛滿與信仰、主保聖人和會祖相關的相片和掛飾。我一直都想在天主教學校唸書,更了解信仰。」她們均從校園生活和每次服務的點滴中領會辦學團體「方濟會」的互相精神。 林校長表示,校方用了兩年時間去規劃,並成立了十個服務團隊,將全體小四至小六學生編入隊伍,團隊中有如童軍般的法定制服團體,也有如基督小先鋒般已有現成團服的服務團體,亦有新成立的團隊,如佳新參加的「文德小導遊」(為訪校嘉賓介紹學校)、嘉雯參加的「小方青」(認識方濟精神後去度簡樸生活)。校方還在不影響整體上課節數的情況下,每週撥出一節課堂讓學生去服務,上學期全校學生在校內清潔,下學期高年級開始踏出社區,夥同社福機構服務弱勢社群。   微末心 兄弟情 林校長說:「服務的習慣是要慢慢培養的,現在學生普遍的自理能力稍遜,如推行服務學習將有助成長,還有助他們學懂感恩,與辦學修會的『微末心、手足情』精神很配合。」他指有關課程會以信仰價值作指引,再結合德育和生命教育等元素。他見平時頑劣的學生,穿上制服後,就變得自信、認真,「這是一份認同和肯定,如到方濟廚房服務的學生,本來從沒做家務,當天他們聽過簡單講解後,已掌握到怎樣服務,做得頭頭是道,得到很大的成就感。」學生可透過服務作自我學習,並在見聞中觸動心靈。 該校校訓「謙誠智慧」的拉丁原文為Ubi Humilitas.Ibi Sapientia,出自學校主保聖人聖文德(St. Bonaventure 1221-1274),意思是「那裡有謙誠,那裡有智慧」,以示聖文德秉承修會會祖聖方濟的精神,謙虛誠摯地在神前、人前求學和求道。根據學校的歷史記錄,上世紀五十年代,方濟會士張尊賢神父目睹貧民子弟失學者眾,遂設立平民識字班,其後擴展為「模範村天主教小學」。1966年遷校至慈雲山,易名「聖文德小學」。2000年,政府撥地予辦學團體在慈雲山所興建的全新校舍落成啟用,使原本的上、下午校分拆到兩所校舍推行全日制,新校為「慈雲山聖文德天主教小學」。林校長自言透過服務學習有助發揚張神父的服務精神。目前該校有教無類,融合了不同學習需要的學生,校方的卓著表現,獲教育局推崇為資源學校,讓其他學校借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