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愛童心
2023.01.06
蒙著嘴說愛你
最近有一位母親告訴工作員,她的孩子在家人面前活潑多言,但在學校卻一聲不吭、表現判若兩人。於是家長很擔心地詢問她的孩子是否害羞或是言語發展遲緩?工作員建議家長帶小朋友到兒童評估中心作評估,最後小朋友被診斷為「選擇性緘默症」。
當母親聽到這個消息後大為擔心,因為孩子才3歲,她認為孩子只是害羞或慢熱,長大就會變好了。工作員向母親分享「選擇性緘默症」的孩子的焦慮表現(如迴避眼神接觸、不說話、眼神淡漠)只會在某些場合出現,保持沉默是避免說話帶來的壓力。
工作員首先提示母親要學習「蒙著嘴說愛你」,因為媽媽急性子的性格,當女兒不能與他人對話時,便會急忙代答,但媽媽要學習給予充足的時間等待女兒回應,避免過早介入。
此外,母親可以注意女兒在社交情境下的焦慮程度。若察覺其身體語言(如低頭、蜷縮身體等)反映焦慮程度上升,應避免強迫女兒發言,容許她有個人空間及準備好才參與對話及互動。
母親聽完後反思:「原來自己的性格會影響小朋友的成長,而且不經不覺將小女兒與大女兒作比較,甚至在朋友面前怪責小女兒不懂說話!久而久之,把小女兒標籤為『不說話』。」
工作員回應母親:「我很欣賞你的覺察,也看到你很愛女兒,因為要接受評估結果並不容易,但是我們可以透過少說話或身體語言表達對女兒的愛 !」
母親說:「怪不得麥姑娘你之前說可以蒙著嘴說愛你呢 !」
我們對望大笑! 「蒙著嘴說愛你」是表示「I say I love you」 !


愛童心
2022.09.18
開開心心上學去
在幼稚園的新生活動日, 悅兒牽著媽媽的手,滿心歡喜的踏進幼稚園。媽媽原先以為一切順利,怎料小朋友要與父母分開,到課室遊玩時,悅兒拒絕跟老師進入課室,更大哭起來。媽媽十分擔心,亦不知所措。
九月是新學年的開始,父母或許都會擔心小朋友會出現以上的情況,特別是新生。小朋友要離開父母,到一個新環境的時候,難免會感到不安,擔心未知何時再見到父母,亦害怕獨自到陌生的地方,這種情況稱為「分離時的焦慮和不安」。面對小朋友以上情緒,家長可以試試以下的方法。
第一、為上學做好準備。家長可先與小朋友參觀學校,熟悉新環境,亦可與小朋友一起購買上學物資和訂立作息時間表,增加他們對上學的期待。第二、預演上學及接放學的過程。家長可與小朋友以閱讀繪本或角色扮演的形式,與他們預先「上學」。第三、在分離一刻,作一個溫柔而堅定的告別。讓小朋友感受到他的情緒能被理解及接納的,替他們打打氣,甚或給他們一個擁抱,並告知父母會再來接放學,給予安心。最後當小朋友回家後,家長宜多陪伴孩子,了解他們在學校發生的事情,並為他們能做到的事,加以鼓勵。
每個小朋友的適應時間不一,切勿去比較,容讓孩子有自己適應的節奏吧!祝願小朋友在新學年都能開開心心的上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