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小學動態
2023.05.14
喜樂幼小 - 動態
寶血女修會屬校•教師發展日
(本報訊)寶血女修會於早前在寶血會思源學校舉行「屬校小學及幼稚園教師發展日」,主題為「心靈綠洲」,由羅乃萱太平紳士擔任主講嘉賓,講解當教師因工作、家庭或疫情等,感到有負面情緒和精神壓力時,學習自我調節,回復身心靈健康。
首先,由寶血會總會長區綺雯修女致辭,並以歌曲帶領參加者祈禱,祈求當老師在生活及教學中遇上困難時,得以藉天主聖神的帶領,克服一切障礙。
第一節講座開始前,羅乃萱帶領教師做熱身運動。接著,她剖析了教師受壓的成因、指標及精神受壓的警號,並以生活實例及親身的體驗,為教師提供簡單而健康的減壓方法。她鼓勵老師只要「改變思想、正面積極」,一切難題也可以迎刃而解。
第二節講座是向教師介紹適應處境的方法。羅乃萱提供了不同的自我激勵方法,鼓勵老師不但要學習愛自己,還要懂得管理時間,預留空間給自己,保持身心靈健康。(樂)
深井天主教小學•教師朝聖之旅
(本報訊)深井天主教小學早前到西貢鹽田梓進行教師朝聖活動。活動當天,教師下船後便一同前往聖若瑟小堂舉行感恩祭,由校監張樂天神父主祭。
彌撒講道中,張神父多次提到︰「耶穌一定在這裡。」張神父提醒參禮者不要用自己的私心,而要用最單純的心,用「心」與耶穌相處。
感恩祭後,由聖嘉祿學校校監陳傑楹擔任導賞員,在聖若瑟小堂內跟教師講解聖堂及聖福若瑟神父的歷史。其中,陳校監提到聖福若瑟神父的名言︰「愛是世界上唯一人人都懂得的語言。」她期望教師經此朝聖之旅後,能牢記此名言,把愛帶給學生,使學生亦能把愛帶給其他人。
之後,陳校監帶領張樂天神父、校長周詠詩及全體教師步行至島上各景點參觀, 包括︰澄波學校、雙子亭、玉帶橋及鹽田等,讓教師認識鹽口梓的歷史及文化背景。(年)
聖伯多祿天主教小學•校運會
(本報訊)聖伯多祿天主教小學早前在香港仔運動場舉行第25屆校運會。當天由校長林慧雯主持鳴槍禮,運動員代表在槍聲下起步,為校運會揭開序幕。
當天共舉行46項賽事,除了田賽及徑賽項目,學校還邀請家長、兩間幼稚園的學生到場,分別進行親子競技比賽及幼稚園競技接力邀請賽。
校監伍國寶神父及林校長在閉幕禮上,讚賞運動員努力完成比賽,並勉勵他們要繼續以運動員堅持不懈的精神面對未來的挑戰。林校長同時感謝教師、職工、家長義工及工作人員在校運會的付出,使賽事得以順利進行。(喜)
德貞幼稚園•創校百周年嘉年華暨啟動禮
( 本報訊) 德貞幼稚園於4月16日舉行「德貞創校100周年嘉年華暨啟動禮」。當日於校園的戶外大草地舉行啟動禮儀式,各屬校代表、家長及師生出席參與,共同見證喜悅時刻。
啟動禮後,便正式開始嘉年華活動。當日設置了多個攤位遊戲、幸運大抽獎、學校定向及學校歴史回顧等,更設有彩色繽紛的拍攝場景,讓每一位參加者也能盡興,很多校友們更特別回校參與,順道和同學老師聚舊問好,一起感受校慶的熱鬧氣氛,盡興而歸。
今次100周年校慶,以「德貞承主愛,信望綻光芒」為主題。學校期望繼續秉承辦學團體耶穌寶血女修會「犧牲、修和、與弱小者同行」的精神,致力培養學生六育均衡的發展,祝願德貞繼續發光發亮,致力為莘莘學子提供優質的教育,展開學校百載新里程。(少)


中學動態
2023.04.30
喜樂中學 - 動態
聖言中學•中六畢業祈禱會
(本報訊)聖言中學早前在中六同學的最後上課日,假學校禮堂為中六同學,舉行中六畢業祈禱禮儀。
禮儀由校監張明德神父主禮,以及宗教及倫理科科主任張興灝神父共禮。禮儀結束前,每位中六同學逐一領受神父的覆手祝福,並接受學校為同學準備的畢業證書封套。感人的氣氛瀰漫著整個禮堂。
張明德神父引用禮儀福音中「鹽與光」的比喻,勉勵同學離開校園後,要活出鹽和光的特質:鹽要有鹹味,才能發揮其功效;而光要照亮身邊的人,使其他人都能感覺到光,所發出的熱力。
禮儀結束後,同學返回自己的課室,與老師及同學們作在校園內的最後話別,互相勉勵。(教)
梁式芝書院•中六感恩日
(本報訊)梁式芝書院早前在學校禮堂,舉行中六感恩日,本學年的中六同學在過去的三年,度過了風雨飄搖的高中歲月:學生出席在鏡頭下的開學典禮、口罩下的新同學、虛擬背景前的科任老師,更在三年來失去在運動場上和健兒們的競賽,也未能與同窗把臂郊遊的時光。
感恩日上,校監溫國光神父為中六同學舉行祈禱會,並於席上降福學生,期望考生懷著校訓「主為我佑」的精神,面對文憑試。
溫神父指出,在人們感到最軟弱的時刻,求恩更別具意義。同學在校監的鼓勵下,寫下自己的願景,並逐一呈獻給天主。而吳小玲校長亦勉勵同學時說:「不可預期正是無限契機」(All unknown and uncertainties imply endless possibilities!) 。(教)
聖羅撒書院•靈修日
(本報訊)聖羅撒書院早前為中二及中三的公教同學舉行靈修日活動,主題為「大自然與我——聖方濟」,藉此活動,讓同學更深入認識聖方濟亞西西這位聖人。
當日同學於校園進行「覺察」靈修活動,包括讓同學體驗覺察靜行,感受身體,特別是雙腳於慢行時,每一個微妙的動作,覺察自己身體的存在。其後,同學亦從覺察進食中,透過嗅覺和味覺細嚐和欣賞食物。在分享環節中,有同學分享在過去很少這樣放慢腳步,專注每一個身體動作,這是一次新鮮的體驗,讓自己感受深刻。
隨後,同學出發前往馬鞍山聖方濟堂,沿途經過公園及海濱長廊,藉視覺及聽覺的體驗,感受城市中也有大自然的鳥聲、海浪聲、翠綠的植物及遠處的群山。接著,同學參觀聖方濟堂,透過堂區導賞人員的介紹,認識到聖堂的設計、畫像等都反映著方濟的精神,並更了解聖方濟亞西西的事蹟及芳表。(教)
香港天主教修會學校聯會 小學及學前教育組靈修日
(本報訊)香港天主教修會學校聯會早前假嘉諾撒小學(新蒲崗),舉行小學及學前教育組公教教師靈修日,來自38所學校的校長、老師約330人參與。
靈修日主題為「共同建設學校這個家」,當天邀請潘銘智神父擔任神師,潘神父在講座中指出,學校就是一處特色的家,教育工作者需要用愛感染同事和學生。這個家更是贏取別人尊重的地方,同時要印證「愛心和信德已成為行動的準則」。
席上,潘神父提醒一眾教師,在建設這個「家」的時候,要先檢視自己的內心,這樣才能容納最美善的天主。他表示,老師更可以學習聖方濟沙雷氏,運用想像力默想天主的臨在,以溫和、謙遜及簡樸的態度服務學校,那麼,最終定可贏取別人尊重,使學校成為一個家。
感恩祭上,潘神父以福音「浪子回頭」的比喻提示參加者,在天主的家工作,要身在福中知福,而靈修日就是召叫大家回到天父的懷抱。公教老師擁有天主兒女身份,同時亦是學校的核心、活石,在接受天父無條件的愛時,亦有責任將愛分享給他人,以包容、接納及寬恕的態度,一同努力維繫學校這個家。(教)


愛火燃燒校牧心
2023.02.24
信任和認同
上學年疫情緩和時,同學們每天都能愉快地回校與摯友見面,甚或享受實體課堂,與老師互動學習的樂趣。與此同時,本校的宗教大使也能於每天的早會時段,帶領全體同學向天父呈獻感謝、讚美和祈求。在這學年中,最感恩的事情當然是邀請到葛達二聖堂的主任司鐸馬崇義神父,到校主持開學感恩祭和聖誕節祈禱禮。
聖誕節後疫情反覆,因此,同學們又回復網課學習。雖然有很多活動因疫情而取消,但本校的信仰小團體「基督小先鋒」,仍能於疫境中繼續透過網上聚會,讓同學在信仰上獲得滋養。此外,又能透過早會時段向學生分享「瓜達盧佩聖母」、「基督君王節」、「救主慈悲主日」及「耶穌與十二門徒」等宗教課以外的宗教資訊。牧民的角色除了籌辦恆常的宗教活動外,陪伴學生也是一個極具意義的任務。親近學生,分享他們的喜與憂,當他們遇到挑戰時給他們打打氣,雖然半天上課可陪伴的學生不多,時間亦有限,這正好讓彼此更珍惜這份聯繫。在別人眼中,學生得到牧民的陪伴愛護實在幸福,其實牧民得到學生的信任和認同,才是工作上最大的推動力呢!
楊玉華|天佑小學
本欄由教區學校供稿,總結學校牧民助理於2021-2022年度的體會


悅學愈樂
2023.02.12
KATSO Family
學生時代的我曾參與很多不同的課外活動:女童軍、籃球隊、美術學會、學生會等⋯⋯我都曾是當中的一分子, 那些比賽、營火會、籌備活動的難忘經歷仍然深刻。現在回想,我參與時間最長及為我成長最重要的一定是「天主教同學會」(Katso)這個信仰團體。自中五領洗後,我就開始加入中學的Katso, 到升讀大學上莊都是選定Katso,仍記得那些開會後與「Kalalyst !」的同伴們在中大泳池旁月下促膝談信仰談生活一二事的美好時光。現在作為老師,也是Katso必然的一員,負責陪伴及帶領不同的小羊在信仰及心靈上成長。感恩在Katso中遇上的每一位,在我生命不同的階段,與我同行共成長。
Katso其實不只是一個信仰小組,Katso是一個以主為父的大家庭。我總覺得Katso中建立的情誼微妙卻特別親近。也許是因為我們在當中不是以活動及比賽為目標,而是從信仰核心價值出發,當中有較多的生活分享及信仰反思。我最近被邀出席一位Katso舊生家晴的婚宴,從當天中一的小羊,到今天亭亭玉立, 見證她踏上人生另一階段,心中滿感動。從她婚禮影片中,出現似曾相識的畫面,婚禮地點就在每年我校開學禮必到的聖堂,而領經及輔祭都是那些年伴她一起成長的師姐及閨密, 感觸良多。相信天主就是透過Katso大家庭微妙地連結了我們每一位,希望我們都能繼續在這個充滿愛的團體中成長及承傳,讓我們的信仰有所成長,成為地鹽世光,為祂作見證。
同學們,你加入咗Katso未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