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1_20240114_f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24.01.14
郭怡雅神父紀念學校
多元智能月
(本報專題)在一個上課天的下午,郭怡雅神父紀念學校的學生手持著老師提供的線索四處尋找,原來他們在進行宗教遊蹤活動,只要找到線索中的目的地,向老師朗讀出指定的聖言,便能成功獲取「金蛋」,得到下一個線索,「我們只要集齊五個金蛋,便能得到禮物。」四年級學生梁一善興奮地說。   郭怡雅神父紀念學校早前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多元智能月」活動,在上課天的下午時段就著不同學科主題,為學生安排多元化的活動,課程統籌主任凌琳老師說:「透過動手做或體驗式學習的活動,促進學生的多元學習及啟發學生多元智能的發展。」   以上提到的宗教遊蹤便是配合宗教科的活動,宗教及價值教育統籌主任陳珮芬老師稱,藉活動讓學生認識校園內的宗教布置,例如聖經壁畫、聖像,並同時學習不同的聖言,豐富學生的宗教學習。   四年級學生鄧雅軒表示,在活動中,他與同學需要分工合作,尋找金蛋的下落,「可以合作, 學習到團結的力量,很有趣。」雅軒又表示,會把聖言放在老師最後派發的金蛋內,「有時會拿出來讀一下,更加增進對宗教的認識。」   遊青衣 寫作文章 在多元智能月內,還有不同的活動,例如中文科的戲劇活動、體育科的欖球活動、音樂科的敲擊樂體驗、數學科的百變玩具活動等。   在中文科活動中,五年級學生黃子澄在老師的帶領下,前往青衣海濱長廊,沿途與同學以平板電腦拍下四周發生的事、風景,並在工作紙中記錄所見所聞。「我看到有人跑步,聽到小鳥的吱吱聲、嗅到花草樹木的香味,老師又帶我們行石春路,我感受到凹凸不平的石子。」   子澄與同學一起遊走公園為作文做準備,她形容這次經驗難得, 鼓勵自己多觀察身邊事物,令文章更寫實及豐富。帶領學生進行是次活動的中文科主任吳淑儀老師沿途引領學生留意身邊的環境,她表示有學生見到石春路,也見到有人拍攝婚紗相, 她欣賞學生的投入參與,使在作文中有更深刻的感受。   發揮創意搭建大廈 學習數學知識   在數學科「大廈建築師活動」中,學生需要用紙張搭建一棟高40厘米的大廈,六年級學生嚴准悠表示,在過程中她與同學分工合作,「我負責畫出平面圖,其他組員負責填色、剪貼。」為了達到老師的要求,准悠稱在過程中也遇到困難,而要與同學不斷修改。所以當完成這次的創作後,她感到有成就感,這引起了她對設計的興趣,希望將來能成為一名建築師。   與准悠同組的六年級學生顧颽澂認為,活動中最困難的是畫出正方體,但為喜歡視藝創作的她來說,這次活動讓她有機會發揮創意及創造力,所以當最終製成一棟高約43厘米的大廈模型,也令她有成功感。她喜歡學校有關多元智能月的安排,使她能接觸欖球、敲擊樂等不同活動,豐富她的學習生活。   數學科主任羅愛蓮老師補充,是次活動深化學生對數學科的學習,她又表示由於活動有趣,增加了學生的學習動機。   幫助學生發展塔冷通   郭怡雅神父紀念學校一直推動全人教育,校長蔡偉傑表示學校著重讓學生快樂地學習。他提到每位學生都有不同的塔冷通,期望在多元智能月中,透過多元化的活動創造空間讓學生有動手做的機會,發揮所長,「將學習遊戲化,也將遊戲學習化,讓小朋友在遊戲過程中學習,並能學以致用。」   該校位於南昌的新校舍將於2025年啟用,蔡校長期待新校舍落成後,成為體藝樂動校園,進一步配合學術課程,讓學生有更多發展學術、藝術、體育及創意的機會,讓學生有更具系統的學習。(吳)  
kjy16_20231112new_f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23.11.12
周守仁主教履任樞機求恩彌撒
「在上主面前每一位都是平等被愛的,因為我們和萬物眾生都是在上主的愛內受造的。無分種族、文化背景、性別、年紀、經濟或教育背景、有或無宗教信仰、政治或其他不同取向,包括性小眾、善人或罪人、我們個人的喜歡或鄙視的人等等,都是以上主神聖的肖像所造的。在十字架的大愛內被救贖了,在這個愛的使命中,我們作為天主子民的就要成為上主愛的橋樑,為修和共融努力。」 —— 撮自11月4日「天主教香港教區周守仁主教履任樞機求恩彌撒」講道。   齊來認識周守仁樞機的牧徽 帽子:鮮紅色 穗子: 鮮紅色穗子: 共三十條,分左右兩邊,各五層十五條,呈金字塔形。 周守仁樞機的樞機牧徽內容與其主教牧徽的內容相同。 周守仁樞機的樞機牧徽的主要顏色是鮮紅色,樞機穿著鮮紅色作為殉道者鮮血的標誌,它與宗教、奉獻和犧牲有關,這是因為作為樞機,必要時,會為自己的信仰作證,「流血」亦在所不辭。              青年教友對周守仁樞機的祝福 在11月4日舉行的「天主教香港教區周守仁主教履任樞機求恩彌撒」中,約20位來自不同堂區的青年擔任輔祭,以下是部分參與禮儀的輔祭青年對周樞機的分享及祝福:   彩雲聖若瑟小學學生 黃紀朗: 周守仁樞機非常關心長者、青年及弱勢社群,我為他晉陞樞機感到非常開心,他靠著努力邁向今日的崗位, 他是用心為大家服務。周樞機向來積極幫助弱勢社群,我希望周樞機繼續關心弱小。   聖方濟各堂青年教友 劉彥彤: 我之前輔彌撒都有見過周樞機,他曾經在講道中特別提到年輕人的讀書壓力, 可見他一直關心青年。此外,今天(11月4 日)他邀請了很多少數族裔、青年和弱勢社群參禮,也見到他很關心社會。我會為他祈禱,希望天主繼續賜予他領導能力, 協助教宗處理事務,並帶領信眾更加團結地讚美天主。   聖安多尼堂青年教友 廖嘉懿: 周樞機關心每一隻羊,重視每一位青年。他之前亦有到訪多個堂區,很多青年都很高興可以見到他,這份接觸讓我感到很有希望。他擢升為樞機後, 責任更大,所以祈求天主繼續保佑和帶領他。   聖母無玷聖心書院學生 林希玥: 我之前在聖堂和學校的彌撒都見過周樞機,感覺他十分貼地,關心教友。我希望天主賜予他力量,帶領香港教友繼續相信天主,努力傳揚福音。  
kjy10_20231112_f
400 400 喜愛小學動態
小學動態
2023.11.12
喜樂幼小 - 動態
東涌天主教學校•慎終追遠憶先祖   (本報訊)東涌天主教學校的中文科與德育及公民教育組,於重陽節前舉辦了一個名為「慎終追遠憶先祖」活動,讓學生認識傳統節慶的意義和價值。   當日節目豐富,在早會,由學生朗讀《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於午膳時,播放重陽節廣播劇;之後在操場進行了一個名為《慎終追遠憶先祖之賞菊大會》,教導學生欣賞菊花的形態及菊花在中國的象徵意義。當日參與活動的學生可以一邊飲用菊花茶,一邊欣賞菊花, 甚至可以繪畫菊花,學生表現得很雀躍,對活動充滿新鮮感。(樂)   瑪利諾神父教會學校(小學部)•瑪利諾日   (本報訊)瑪利諾神父教會學校(小學部)把每年傳教節前的星期五訂為瑪利諾日,全校師生於本年10月20日,一同慶祝瑪利諾日。   早會時段,校長及老師跟學生重溫美國天主教傳教會(瑪利諾神父)來華傳教及在港建校的歷史,帶領學生以感恩之心感謝以往為學校付出的神父。之後,學生透過攤位遊戲,了解校徽的含義,認識過去曾任校監的神父。另外,低年級學生以簡單材料自製小唸珠,高年級同學帶著IPad,走訪學校聖母園及祈禱室,完成與宗教相關的不同任務。   學校於下午舉辦聖人造型比賽,參賽同學除了扮演聖經人物外,還會介紹所扮演人物相關的事蹟。參賽同學和家長透過此活動,加深對聖人的了解。而其他同學都能從參賽者的介紹中,認識不同的聖人。   全校同學即時投票選出的三位得獎同學,還代表學校於傳教主日參與「教區傳教節慶典2023─聖人catwalk show」比賽。同學們表現十分投入、興奮,整天活動在一片歡笑聲中完結。(喜)   荔枝角天主教小學•健康學習日   (本報訊)荔枝角天主教小學於10月17日舉行「健康學習日」,主題為「脊柱健康,眼睛健康」及「慶祝杭州亞運,展望巴黎奧運」。藉著學習脊骨及眼睛構造,讓學生認識保護脊骨及眼睛的方法,恆常注意脊骨及眼睛的保健。   活動中,學生認識亞洲運動會及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歷史意義,明白奧林匹克的體育精神。學生還可以親身體驗不同運動項目,例如:地板冰壺、劍擊、賽艇、攀登……更加入STEM元素,運用不同應用程式,進行體感運動,讓不同年級的學生體驗運動的樂趣。   學習日當天,學生投入學習保護脊骨及眼睛的方法,期望同學能建立恒常做運動的習慣,並將奧林匹克的體育精神融入生活中,建造一個更團結及和諧的社會。(年)   天主教聖瑪加利大幼稚園•諸聖節活動   (本報訊)為讓學生明白諸聖節的意義及認識不同聖人的芳表,天主教聖瑪加利大幼稚園於10月31日舉行諸聖節宗教活動。   活動包括觀看聖人的卡通片、遊戲、唱歌等等。今年特別讓兒童認識聖德蘭修女及聖方濟各神父,教導兒童從日常生活中學習聖人,懂得幫助別人、關愛貧窮的人、為他人祈禱、愛護大自然及愛身邊的人,以及表達願意學習他們跟隨耶穌,把愛傳給身邊的人以達致校訓「愛人如己」。   兒童及家長分別扮演了耶穌、聖母、聖德蘭修女、聖方濟等聖人。他們亦扮演「幫助我們的人」,整個活動充滿著喜樂與愛,演出者能說出聖人的好行為及願意為身邊的人祈禱。而扮演「幫助我們的人」也表達出樂意為他人服務,做一個愛主愛人的好孩子。(少)  
kjy01_20231029_f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23.10.29
天主教聖母聖心小學
手鐘合奏 演出動人旋律
(本報專題)一套手鐘就像是放大了的鋼琴琴鍵, 由多個不同音階的手鐘組合而成;而在演奏中的手鐘隊隊員,則彷如鋼琴上的一雙手,他們每人負責二至四個音階,只有合作才能譜出優美的旋律,因此,手鐘隊的每位隊員都是同等重要。天主教聖母聖心小學六年級學生賴穎妍學習手鐘經已三年,她提到手鐘最吸引她的就是這份合作精神。   穎妍提到最初學習手鐘的原因,是好奇於這樂器的演奏方式,之後慢慢投入其中。她的哥哥在畢業前也是手鐘隊隊員。   一隊手鐘隊的成員人數多寡,視乎樂器有多少個八度而定,以三個八度為例,便會有10至15位成員。穎妍提到學習手鐘最大的得著,便是學習到如何與隊友團結及合作。此外,她亦學習到堅毅。由於在每首樂曲中,隊員負責的部分都不同, 所以如果在排練及表演中需要請假,老師便需要在另請同學練習。穎妍有一次需要在同一天前往兩個地方表演,她為了不影響原定的安排,堅持完成兩場表演。雖然那天最終忙至下午二時許才能吃午餐,但她仍然感到滿足。   隊友完美配合 演奏樂曲   觀眾聆聽手鐘的美妙音樂時,也能欣賞到表現者的完美配合。五年級學生吳予祺形容手鐘是一件優雅及溫和的樂器,演奏者動作的優雅程度, 也會影響樂器的音色及觀眾的感官。   她因著對音樂感興趣,並曾在學校活動中欣賞過手鐘表演,希望認識更多,遂在三年級開始學習手鐘。原來長度愈長的手鐘產生的聲音愈低, 反之亦然。予祺表示高及低音階的手鐘都有不同的演奏技巧。她喜歡手鐘的優美音色,在眾多演奏過的歌曲中,特別喜歡《When we are living》及《Love Divine》。   疫情下,手鐘比賽多以拍攝影片的形式進行,學校早前因應校慶活動,也為手鐘隊拍攝表演片段。予祺提到該次經歷十分難忘,因為過程中為了呈現最好的視覺及聽覺效果,連續拍攝了一個多小時。她最終觀賞到影片的效果時,感到很有成功感。   培養堅毅 、負責任的精神   該校的手鐘隊逢星期一進行恆常練習,在比賽前也會利用小息時間進行練習。「手鐘是令人做到優雅動作的樂器。」五年級學生鄧梓恩說。除了在學校的練習,同學亦十分自律地在家中練習。若家中沒有手鐘怎樣練習?梓恩表示,他們會利用空水樽,再跟隨老師提供的音樂練習演奏手勢。   在手鐘活動中,梓恩很高興能認識更多志趣相投的朋友,與他們交流音樂技巧,一起進步。她也提到在比賽及表演中,有助她提高自信,享受每一個演奏時刻。   該校的手鐘隊成立至今已15年,多年來贏得多個聯校比賽獎項。音樂科統籌、手鐘隊負責教師羅雅麗表示,最初成立手鐘隊的原因,是她在校外也有參與手鐘活動,當時學生較少機會接觸這項樂器,「手鐘很特別,只有一班人在一起,才能演奏出旋律,是一個合作性十分強的樂器。」   學校近年在低年級的音樂課中,會先讓學生認識手鐘,之後學生在三年級便可報名加入手鐘隊。學校亦發展出手鐘A隊及B隊,其中B隊成員的水平相對於進階程度。兩隊的成員亦有比賽及表演機會, 如校內的畢業禮及成果展示日等,讓他們從中學習及成長。   在排練、表演及比賽過程中,羅老師見證學生培養了堅毅及負責任的精神。她提到雖然學生每次要站著進行一個多小時的訓練,但他們從不抱怨或氣餒,回家後也會勤加訓練。她亦高興見到有學生在活動中,找到自己在音樂上的夢想,畢業後繼續學習手鐘或參與音樂活動。(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