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3_20131013
icon33
童書的旋律
2013.10.13
橋樑書 溝通你和我
隨著電子科技的日新月異,現代的兒童幾乎一出生,就身處於聲光紛繁的世界。電視、手機、動漫、電玩⋯⋯強大的傳播媒介影響了孩子的閱讀習慣,相形之下,連閱讀兒童圖畫書,都成為一種古典的閱讀選擇。喜好圖像應該是人類的天性,對於學齡前、尚不具識字能力的幼兒來說,圖畫書中有趣、精美、富敘事性的繪圖,更是吸引他們進入閱讀世界的主要誘因。 現今的兒童圖畫書發展日臻成熟多樣,圖文已能表現多元的面貌和主題,對於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有很大的幫助,但是對於邏輯分析思考方面,的確有其局限性。許多家長和老師因而擔心,如果孩子長期只仰賴圖像閱讀,對於更上一層的知識如何深入學習?畢竟學問的累積和文明的傳承,還是要仰賴抽象的文字閱讀,一步一步來奠定基礎。 西方的童書針對不同年齡層, 有細緻的分類, 其中「橋樑書」(bridging books)的功能就是為由「圖畫書的少字多圖」漸進至「純文字的青少年文學」而設計,也就是一種由圖畫書過渡到文字書的銜接書籍。其中由艾諾. 洛貝爾( A r n o l d L o b el)所創作的「青蛙和蟾蜍」(Frog and Toad)系列四書,共有二十個關於這對好朋友的生活趣事,修辭優美的文字充滿哲思,不僅是兒童必讀的橋樑書經典之作, 也深深打動成人讀者的心。 在《青蛙和蟾蜍 ─— 快樂時光》(Days with Frog and Toad) 中有一個故事「單獨」(Alone),蟾蜍發現青蛙在門上貼了一張紙條,表明想要獨處一下,擔心不已的蟾蜍做了許多想讓青蛙開心的事,結果青蛙說:「我『本來』就快樂啊!而且我『是』非常的快樂啊!今天早晨我一睡醒,就感到好快樂。我快樂是因為陽光燦爛,我快樂是因為我是一隻青蛙。我快樂是因為我有你這個朋友。我想要獨處,是想要好好想想每件事是多麼的美好!」一個能自處、知足的人, 懂得欣賞自己,也感恩他人的善意,這是人際間最美好的互動。 「I Can Read」系列書確立了橋樑書以簡短精煉文字,表現完整內容情節故事的形式,幫助小讀者更有信心的跨越閱讀的門檻,邁向獨立自主的閱讀旅程。《小豆芽的生命寶盒》(文:管家琪,圖:貝果, 信誼)依循這種理念,由台灣本地的作者創作圖文,並以貼近本土兒童的生活故事為主,將閱讀對象設定為六至十歲,全書字數約三千至四千字之間,圖文各半。書中主角小豆芽的姊姊擁有一個神祕的「生命寶盒」,媽媽也有個「生命抽屜」,小豆芽會在她的生命寶盒裡放進甚麼寶貝呢?這個故事傳遞了生命成長中的溫暖和喜悅,小讀者從中會思考甚麼才是分享和感恩的真諦。 橋樑書由「圖圖文」、「圖文文」的比例,漸次增加文字的含量,進而發展至「文文文」的作品。除了本土的原創橋樑書,許多翻譯自外文的作品也豐富了橋樑書的種類。心情沮喪的大樹對自己的學校生活感到挫折和不滿,他明明很喜歡老師和同學, 卻總是惹得大家生氣,老師要他好好反省,「換顆心,想一想!」真的可以「換心」嗎?日本作家梨屋有枝的《換心店》(小天下),以奇幻的情節,引導小讀者重新審視自己的內心,唯有真正認識自己,才會擁有尊重珍愛他人的心意。 橋樑書是一座架接圖畫書和文字書的橋,小朋友累積的字彙和閱讀的經驗愈充實,就有能力閱讀更多樣的文類,豐富他的知識、語感和文學品味,進而能以此分析和了解更抽象的思維,發展細膩的同理心,成為一個有自信的終身愛閱者。其實每一本書都是橋樑,溝通了人我的情感,交流了彼此的生活和文化,和孩子共讀好書,藉書來分享彼此的生命觀點,這就是最幸福的時光。  
kjy07a-20131013
icon67
創作沙龍
2013.10.13
大嶼山一天遊
《大嶼山一天遊》一文記述作者跟家人一起暢遊大嶼山兩個著名的景點 ── 寶蓮寺和大澳。在文章的第一段,作者既簡單地交代「時地人事」等基本資料,又運用「風和日麗」、「天朗氣清」、「壯觀」和「寧靜」等詞語描畫當天的天氣和將要遊覽的景物,成功地醞釀了歡愉的氣氛。 在第三至第六段,作者帶領讀者跟著他首先乘坐「昂坪360」,從高空欣賞大嶼山壯麗的景色,接著參觀古樸的「昂坪市集」、雄偉的「天壇大佛」和充滿水鄉情調的「大澳」。林同學運用步移法引領讀者跟著他一起順序遊覽,讓人如置身其中,有目不暇給的感覺。 林同學描寫景物十分細膩,讓景色活現在讀者眼前,同時又能刻畫出個人的感受。他善用「近寫」和「遠寫」;例如他寫在「昂坪360」能近觀「翠綠的大樹、連綿不斷的山巒」,也看到遠處「白雲堆砌起來的圖畫非常美麗」,景色教人「心曠神怡」和「沁人心脾」。他筆下的天壇大佛「眉如初月、慈顏微笑」,給人「和藹可親」的感覺。 作者描寫景色時,很善用四字詞語,予人言簡而意不盡的感覺, 例如描寫大澳海產豐富時,他便使用了「林林總總、琳瑯滿目、數不勝數」等。 在最後兩段,作者總結了他對一天遊的整體印象和感覺,歡愉的心情可說躍現紙上,讀者們都能深刻地感受到他們一家的喜樂。 總的來說,本文內容充實、描寫細膩、用詞精煉、結構完備, 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上乘作品,可作為小讀者的學習對象。 大嶼山一天遊  今天早上風和日麗,天朗氣清,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到大嶼山,一睹大嶼山那美麗的景色、壯觀的天壇大佛,還有寧靜的大澳漁鄉。 大嶼山位於香港島的西南面,是香港境內最大的島嶼。因為大嶼山遠離市區,所以成了香港人度假、休閒的好去處。 早上十時,我們來到了昂坪360乘坐纜車登山。在車上,我們俯瞰纜車下一棵棵翠綠的大樹,連綿不斷的山巒,令人心曠神怡。向前面遠眺,香港國際機場非常壯觀,一架架飛機,像玩具一樣在天空上飛翔。仰望天空,白雲堆砌起來的圖畫非常美麗,沁人心脾。 接著,我們來到了昂坪市集。市集中的房子,仿照古代建築風格而建成的。走在市集中,各種各樣的仿古建築給人一種寧靜致遠的氣氛,讓人樂而忘返。 然後,我們一家人到了夢寐以求的天壇大佛。大佛眉如初月, 慈顏微笑,讓人有一種和藹可親的感覺。寶蓮寺裡的飯菜香噴噴的,讓人垂涎三尺。而且,那兒三十七根花梨木柱上,刻有二百六十八字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真是令人嘆為觀止。 最後,我們來到了充滿風土人情的東方威尼斯——大澳,那裡有許多用木頭搭起來的棚屋,也有許多林林總總的海產,琳瑯滿目,數不勝數。我們乘坐小船穿梭在這大街小巷之中,也深深感受到大澳的漁鄉風情,大澳可真不愧為「東方威尼斯」。 今天,我感覺非常開心,因為,我觀賞了青山綠水,感受到仿古建築的美麗,還體驗了大澳的風土人情。 同時,我也覺得大嶼山可真是一個集旅遊、美食、學習和體驗大自然的好地方。 林智豐 香港仔聖伯多祿天主教小學 六D      
kjy03_20131006
icon33
童書的旋律
2013.10.06
Relieur 不買書,也不賣書的手藝人
一本散開了的舊書將有怎樣的命運?在熱衷消費經濟的當代社會,大抵給當作廢紙棄置吧了!誰會想到花錢、花力氣修補它?然而,《書的手藝人》裡的蘇菲,她實在不捨那本散開了的圖鑑,她要把它修好。不過,到哪裡去修補?賣雜誌老闆提議:「那就拿到Relieur先生那裡去試試看吧!」Relieur是法文,是「再一次重新裝訂」的意思,但也可以用來形容以專業手工裝訂,修補舊書的人,即伊勢英子《書的手藝人》中「書的醫生」。今天,我們或許不容易在街頭巷尾找到修復舊物的行業,但創作者不單復現日漸式微的手藝, 還藉著女孩尋訪修補圖鑑的經歷,重新建立人與書的關係,讓讀者明白「書是超越時代的,它可以一次又一次的閱讀」。 不過,也有人認為《書的手藝人》不適宜放在童書架上,因為五十六頁的內文,較一般兒童圖畫書的篇幅長,實在考驗小讀者的耐性。再者, 伊勢英子所描繪的古老行業,似乎較能切中成人的懷舊情味,並不緊貼孩子的生活趣味。然而,只要隨著蘇菲的腳步,走進Relieur先生的工作室,然後再聽創作者為她設計的一句話:「哇!東西堆得亂七八糟」,一位七歲小女孩的形態就在伊勢英子的筆下表露無遺。 此外,《書的手藝人》雖無起伏跌宕的情節,但從蘇菲為散開了的圖鑑,去尋Relieur先生修復,中間穿插Relieur先生一段小時候隨父親學習修復書籍工藝的回憶,最後以蘇菲成為植物學家告終,創作者真切的從兒童角度出發,並借助女孩追根究柢的精神,發展出與Relieur先生一段活潑的互動:  塗上漿糊固定好。 糟糕了,我最喜歡的洋槐樹那一頁忘記放進去了。 放心啦!我不會忘記。 叔叔,你有打掃過這裡嗎?  甚麼東西放在甚麼地方,我都清清楚楚。你看吧!要做封面的紙板就放在這裡。 在法國,印刷業因為不能兼做裝訂業,於是,能運用六十多項手工技術來裝訂、修補舊書的古老行業才能留存下來。可惜的是,時代的無情,人情的冷漠,像Relieur 這種手藝人,在巴黎已經不超過十人。因此, 《書的手藝人》最感動我的, 是Relieur先生父親留給他的話 ——  書裡面記載著很多、很重要的知識、故事、人生和歷史,我們不只要牢記在腦海裡,並且要代代傳承到久久遠遠,這就是Relieur這個工作的價值。 有60多種手工要親手一一去做,最後還要在書背上用金箔打上書名,全部都做好了,這就是一流的Relieur啊!做完這些工作,不必留下姓名。 在各行各業中,能站在台前的只有少數,Relieur先生正是其一,但他明白自己的價值與存在的意義。借用書中蘇菲與Relieur先生的對話 ——  能告訴我你的名字嗎?我叫蘇菲。叔叔,你呢?  就叫我Relieur叔叔好了。 孩子承傳父親手藝,並謹守父親忠於書的誠心與信諾,以「魔法的手」給舊書重新注入生命,讓愛書的蘇菲重新擁有她最愛的圖鑑,並終於成為一位植物學家。默默耕耘的人也許終不見聞,但他的堅持、他的力量,無聲,但有力地存在,而曾經撒下的種子,總有一天發芽成長,最後變成一傘濃蔭。就這樣,讀者很容易就明白書中的小盆栽的象徵意義。 以兒童圖畫書為例,站在台前的是作者、是畫者,但統籌其事,穿梭往還於兩者間,是默默耕耘的編輯,但他們永遠居於幕後,隱身在鎂光燈不到的黑暗處。近日,觀賞了日本電影《字裡人間》,編輯五校辭書,把指紋都磨蝕了。辭書出版當日,編輯已在籌謀修訂,可笑乎?可敬乎?敬業樂業始於對自我的了解與肯定,Relieur先生如是,《字裡人間》的三代編輯如是。 找到人生的道路,並堅持永久前行,不論顯達,這就是生命的意義。    
kjy02_20130929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3.09.29
向故事國出發!莊世瑩 牽孩子手 細讀童書
(本報專訪)「閱讀一直是我人生中重要的好朋友之一」,莊老師從小就愛看書,在大學研讀文學科系,也非常喜愛兒童文學。在成為母親之前,她已在心裡想著:「將來我一定要和我的孩子一起分享閱讀故事的快樂!」 聽故事的快樂 莊老師和家人在英國牛津生活過三年,她表示當地無論是學校或社區,都蘊含著豐富的兒童文學資源。她舉例說明,「公共圖書館的職員會親切地為孩子講故事,給他們推薦館藏;童書專門店每週都安排各種說故事活動,讓小朋友從小就有親近作品和作者的機會。」 她念念不忘每一張孩子聆聽故事的笑臉,而當時台灣也尚未有這樣的風氣。這一切都促使她推廣親子共讀繪本,並在二千年加入小大繪本館。她四處講故事,同時也書寫童書評論、推介,還創作繪本故事。 到故事國的路途中,發生了不少令莊老師難忘的感動事件。其中,她大學剛畢業時,隨山地研究隊到台東做問卷調查。大人們到山上工作,白天的村子裡只剩下老人和小孩。她領著一群小孩遊戲,又把自己知道的故事一個個說給他們聽。「對從未離開過山村的布農族小朋友來說,每一個故事都猶如天方夜譚,他們的大眼睛閃動著驚喜的光芒」,莊老師遙想當年。她續道,「我第一次感受到城鄉的差距,但故事可以幫這些小孩裝上翅膀飛翔。」 七年前,莊老師和其他故事媽媽到育幼院和小朋友共讀繪本。這些育幼院的孩子各有背後的故事和創傷,他們不習慣身體和目光的接觸。「剛開始時,小朋友和我們之間似乎隔著一道隱形的牆,但隨著一次次的共讀和擁抱,繪本拉近了我們的距離;後來,小朋友們總是迫不急待的選好書,要我們為他們講故事。」這次經驗中,她更深刻體會到每個孩子都有閱讀的權利、享受聽故事的快樂,他們都不應該被剝奪擁有這些機會。 小大讀書會是台灣的一個非牟利讀書會,由兒童文學工作者林真美發起,已有二十一年歷史。它的二十多個讀書會遍及台灣,並在台中設有小大繪本館,收集一萬四千冊繪本,至今仍以創會時推廣親子共讀的初衷為宗旨。但家庭外,小大讀書會的服務對象更擴及兒童醫院、育幼院、原住民部落、弱勢社區等,「希望能服務更多兒童,也為兒童權益的相關議題發聲」,莊老師補充。 讀繪本的感動 繪本依據孩子的特質和需要設計,是用圖畫為孩子說故事的童書,充滿樂趣之餘,亦甚具啟發性。但從中得到啟迪的, 還有成年人。問及她最喜歡的繪本,莊老師回答說:「太多繪本都是我的『最喜歡』,每一本和我相遇的繪本,都在人生的某個時刻給予我啟發和感動。」 仔細考慮後,莊老師選出三本圖畫書。第一本是《小兔彼得的故事》,她敬佩作者波特女士的創作精神,用彩筆證明了女性的獨立自主。「而可愛調皮的彼得兔, 幾乎就是每個擁有好奇心的小孩的原型。」另一本是《野獸國》,「這是一本我百看不厭的作品」,她解釋道,「它時時提醒我:每個小孩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他們的情感和情緒都要受到尊重。」 最後一本是《大猩猩》,莊老師直言自己在書中看到了童年的自己, 還有隱藏在內心的夢想和希望。「一本好繪本能跨越國界、地域,感動不同世代的人心;我期許自己不管是說故事,或是寫故事,都能傳遞這樣的繪本的力量。」 台灣自九十年代中後期,民間紛紛成立各種讀書會,其中以尊重兒童為前提的親子共讀讀書會,也因新一代受過高等、民主教育的媽媽們積極投入,在台灣遍地開花。莊老師認為每個社會、地區,都會因文化條件不同,發展出各具特色的讀書會。「台灣親子共讀讀書會的演變必定和香港不同,我無法為香港家長提出方向,但是擴大經驗的交流,一定有助推動親子共讀。」 在莊老師眼中,香港是一個高度國際化的地區,也是一個發展變動快速的城市。「如果成人願意放慢腳步和孩子同行,一起手牽手到故事國去遊歷,親子間必定會經由共讀凝聚情感、形成共識」,她深信。(澄)  ( 莊世瑩為本報專欄「童書的旋律」特邀作者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