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8_20170402s
icon47
創作天地
2017.04.01
創作天地 2017.04.02
蒲公英的旅行 我是一朵美麗的蒲公英,我的花瓣白色,花蕊黃色,我和我的同伴一起,構成一幅色彩斑斕的圖畫。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早上,一陣清新的微風吹來,把我吹到萬里無雲的天空上,然後把我吹到一個小小的公園裡。我看到一羣天真爛漫的小孩子,在綠油油的草地上追逐嬉戲,好不快樂呢! 微風又把我吹到大海上,看到清澈的水底下,有各種海洋生物在海洋裡活動:魚兒在暢泳、海豚在唱歌、鯨魚在找食物,還有一羣海鳥,與我一起在天際中翱翔。 微風繼續把我吹走,吹呀吹、吹呀吹⋯⋯不知道下一次,又會把我吹到甚麼地方呢?真令我期待下一次的旅程啊!  蕭卓懃 喇沙小學 六C 春天在哪裡 春天在哪裡?  春天在廣闊的原野裡!  你給大地帶來生機,  萬物一切欣欣向榮。 春天在哪裡?  春天在神秘的森林裡!  看!古樹的青衣裳,  聽!小鳥吟唱美妙的樂章。 春天在哪裡?  春天在蔚藍的天空裡!  春天降下綿綿春雨,  讓農作物冒出一個個嫩綠的芽。 春天在哪裡?  春天在我們的心裡!  春天代表了新開始,  願我們像春天一樣──永遠有新的嘗試,  以全新的心態迎接每日的挑戰!  梁嫻 聖方濟愛德小學 五C 有弟弟,真好!  當我讀幼稚園時,我看見同學都有弟弟妹妹,我卻沒有,我很羨慕他們。 每當我一個人在家裡看卡通片、看故事書、玩玩具、吃零食,真是十分沉悶,無聊極了!我真想有一個弟弟或妹妹!  直至有一天,弟弟出生了。好啊!我終於有一個弟弟了。弟弟漸漸長大,他會笑,他會哭,他會玩耍……有弟弟真好!  弟弟喜歡模仿我。我寫字時,他模仿我寫字;我玩洋娃娃, 他也玩洋娃娃;我穿裙子,他也要穿裙子……  弟弟六歲時,要升讀小學一年級。那天起,弟弟可以陪我一起上學了,我很開心。小息時,我們可以聊天、玩遊戲、分享食物……有弟弟真好!  弟弟,有了你,我才可以做大姐姐。有了你,我才不無聊。有了你,好極了!弟弟,我很喜歡你,謝謝你!  孫可宜 保良局錦泰小學 六A 第一次乘坐飛機 今天,我比平日更早起牀,因為今天是我第一次乘坐飛機, 目的地是馬來西亞。 我們辦理好登機手續和過關檢查後,就很快登上飛機。我們被引領到指定座位,我坐在窗子旁,可以看見外面的風景,我感到大開眼界。機上還有一個迷你電視,同學曾告訴我可以玩遊戲。飛機起飛的時候,我的心情緊張極了,當飛機離地的時候, 我既興奮又開心,離心力令我感到非常刺激。過了一會,我從窗子望下去,發現很多迷你屋子,好像一顆顆小豆,十分有趣。我看見天空上的雲,好像一粒粒巨大的棉花糖,在我旁邊飄浮,還看見藍藍的天空,好像一片大海洋在天空上翻轉,一切都令我十分好奇,我雀躍得誰也知道我是第一次乘搭飛機。 當我看得投入的時候,有一位機艙服務員向我送上一份兒童紀念品,那是一個十分可愛的迷你袋;那份兒童餐內是我很喜歡的食物,有玉米、薯餅、甜品……我吃得津津有味,真是暢快的一餐!用餐後,我便開啟眼前的電視機玩遊戲,我發現當中有我從沒玩過的遊戲,例如:足球、籃球……原來乘飛機是這麼快樂!  不知不覺地,飛機已經到達馬來西亞國際機場。 我第一次乘坐飛機的體驗,真是難忘啊!  麥晉豪 荃灣天主教小學 五A 多姿多采的校園生活 「叮噹……叮噹……」下課的鐘聲響起,同學們早已成羣結隊地離開,獨留我一人在走廊上。我在母校生活了六年,如今即將離開,不禁回想起美好的回憶,重拾那些年早已淡忘的片段。 走過音樂室,我看見用抹布細心地擦琴的李老師,還有熟悉的桌椅,壁報板上我們歪歪斜斜的字跡、拿了佳績的工作紙都勾起我的回憶。小時候,我對音樂不太熱衷,唱歌也常常走音。但是,老師仍然細心地教我樂理、教我發音。當我筆試不合格的時候,老師並沒有怪責我,只是拍了拍我的頭,和以前一樣關心我、教導我,令我成績有所進步……當我想到這裡時,忍不住流下兩行眼淚。這時候,李老師擦完琴,向門外望去,我趕緊跑開,怕被老師發現。 我一邊跑,一邊拭乾眼淚,跑到視藝室前,我停下腳步,把門打開。空氣中瀰漫著水彩的味道,味道雖然有點刺鼻,但我還是坐下來,用手托著頭,看著黑板發呆。我腦海中,突然閃出很多回憶:第一次拿到高分的聖誕卡片、親手做給老師的敬師卡、被老師挑選作展覽的門神海報……這時候,我感到肩膀被人拍了一下。我睜開眼睛,原來是校工阿姨,我看看手錶,原來已經六時了,我趕緊背起書包,走下樓梯。 我走過教員室,看到杜主任正在教訓幾名低年級的學生,我不禁想起了我們小時候,那時我們很頑皮,年少輕狂,常常因貪玩而觸犯校規,被老師處罰,還給老師留下一個不好的印象。回想起那時的情景,現在覺得十分不智。 我走出校園,回首遙望我那熟悉的母校,在黃昏殘陽如血的照射下,彷彿散發出一點光輝。一想到我即將離開母校,就感到依依不捨,留下了一滴傷感的眼淚。母校啊!你的栽培,你的包容,你的扶持,長存我心。 郭隽 馬鞍山聖若瑟小學 六B 升中準備 六年級學生將會升讀中學,即將面對不同的生活及學習上的各種挑戰。小六學生應怎樣為升中做好準備呢?  首先,在選校方面,我們應加深對每間學校的認識,例如: 我們可以上網搜集資料,也可在中學開放日參觀學校環境;另外,掌握升中選校及面試策略,也是對升上優秀中學十分重要的,例如準備個人檔案,協助面試訓練,也可以參閱升中資料, 比較各間學校的不同之處。 第二,在心理方面,以往經常有中學生因升中後,感到有壓力而自殺。所以當我們面對壓力時,應盡快找尋解決方法,例如找社工或家人傾訴,解決心中的疑難,使自己在升中時期,能輕鬆愉快地渡過。 第三,在知識基礎方面,我們應經常看新聞及留意時事,增加時事上的知識。另外,我們應提高語文水平,例如參加英文班,多看語文類圖書,以在升中前打好語文基礎。 第四,在個人能力方面,我們不應過於依賴父母,而要培養獨立能力,例如自動自覺地完成每天要做的事,證明有能力照顧自己。 總括而言,我們應為升中,做好以上的準備。只要努力,大家便能愉快地升讀中學了。 區百權 彩雲聖若瑟小學 六D When my dad grows up  My dad is forty years old. He can do many things, for example, he can drive a car; he can operate a photocopier in his office. He can also shave his beard but he can’t fly an aircraft.  When he was five years old, he was not a smart kid at all. He couldn’t go to the toilet by himself because he couldn’t pull his trousers up. He couldn’t tie his shoelaces either.  Although he can do many things now, there is something he can’t do. He can’t play puzzle with me because he is always busy. He can’t go shopping with me because he seldom stays in Hong Kong. However I love him very much.    卓駿熙 德信學校 四A
kjy06_20170319sb
happypoint
快樂宗點
2017.03.18
靜觀在教育
在今天的教育制度下,學生有很多功課,要面對不少測驗考試,常常感到壓力,有些學生因未能處理壓力而導致情緒障礙,如抑鬱症或焦慮症,有些甚至出現輕生念頭、自傷或自殺行為。學生有情緒問題時,家長可跟教師緊密溝通,學校一般會安排社工或心理學家跟進,合作處理問題。學生的情緒問題應該盡早識別和應對,但很多時候問題已發展至嚴重程度, 危害學生的生命。所以在提早識別以外, 應該作出預防,除了對學生、家長、教師提供精神健康教育外,靜觀練習是另一選擇。 靜觀(Mindfulness)又稱正念,源自東方的佛學,三十多年前Jon Kabat-Zinn 將這引入臨牀研究領域,研究發現,靜觀可以減少壓力和處理情緒問題。今天,靜觀已被醫生或心理學家採用於處理患者的壓力或情緒問題上。靜觀可透過不同方式進行,例如靜坐冥想、瑜珈動作和身體掃描,集中注意力於目前時刻,當注意力遊走至其他地方時,可慢慢地將注意力帶回目前時刻,過程中不要任何批判。這種靜觀可幫助練習者穩定思維,訓練專注力。 除了臨牀上,靜觀可被應用於學校的學生上,處理學生上課不專心、學習壓力和情緒問題。有不少研究是有關靜觀對學生的效果,綜合這些研究報告,以靜觀為基礎的介入對兒童及青少年有益處,特別是在改善學生的認知表現(Cognitive Performance),以及對壓力的適應能力(Resilience to Stress)有幫助。這些研究報告支持學校引入以靜觀為基礎的介入來幫助學生。除了學生外,今天的教師也是面對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學校也可考慮為教師安排這方面的練習,確保教師們身心健康。
kjy04_20170312sb
prieststory
主教神父修女話當年
2017.03.11
努力去活好生命
最近有不少學童自殺新聞,聖母無玷聖心書院校監鍾妙嫦修女藉今天與剛升中一學生見面的機會與他們傾談,以了解他們的適應及學習情況。看著這群剛由小六升上初中的孩子,修女憶起一段往事……  鍾修女:約二十年前,有一位患先天性皮膚不能愈合症狀的同學考進學校讀中一, 開學前我先與駐校社工作家訪以了解他的需要。第一次見面,只見這位同學成仔全身皮膚泛紅,沒有手指腳趾, 身高亦只有一米。 梓蘊:沒有手指,他如何寫字?  修女:他需要用手臂夾著筆桿才能寫字。我猶記得當時他媽媽說:「醫生於成仔出生後判斷他只能生存兩個月,但成仔現在已十二歲。」母親唯一願望,便是兒子能享受上學的時光,她亦對成仔不上特殊學校的決定表示支持……家訪後,學校師長均贊成要讓成仔享受校園生活,准他不用交功課。而最教我感動的,是成仔身邊的人都會主動留意其需要──他不夠高,木工老師立刻為他打造一個腳踏;要轉課室上堂時,同學又會為他拿書包、腳踏。 鍾修女(閉上眼繼續憶述):還有一件事印象深刻,由於成仔的身體狀況,我們不建議他考公開試,但他卻堅持參加,考試局亦通融讓他加時作答……那幾天考試,成仔從早到晚努力地一筆筆認真答題,最後應考的四科全部合格。 (不少同學聽到這裡已眼眶紅紅)  修女續說:因常常進出醫院,成仔須以七年時間完成別人五年讀畢的課程,但他很享受這七年校園生活…… 其實,每個人也不會知道自己生命的長度,需要做的,就是努力去活好生命。成仔雖然於二〇〇九年離開我們,返回天家,但他堅強、珍惜生命的態度;他母親對他的愛;及他與同學間的友誼,卻永遠活在大家心中。
kjy10_20170305s
icon19
青苗天地
2017.03.04
青苗天地 2017.03.05
假如情感消失了 王嘉儀 嘉諾撒書院 四丙 人生下來就是一副虛殼,而感情則賦予我們靈魂,給予我們去愛的機會。感情也彷如人生的調味料,豐富了我們的人生,帶來一片絢爛的景象。但你可曾想過感情好比一根被無情的火焰所吞噬的蠟燭,明亮的瞬間變得黑暗,瞬間從我們身上,不留痕跡地消失了。 親情,使冰冷的世界變得溫暖,使暗淡的星空變得璀璨奪目。不論是天破曉時的一句「早安」,還是黑夜時的一句「晚安」,都蘊藏著親情之愛。這份恆古不變的親情又是失意時的港灣,總會在我們遇到坎坷時,向我們伸出一雙溫柔的手。但慢慢我們都習以為常, 使它或許漸漸消失,沉入至那恐怖孤寂的海底中一去不復還。若家人間唯一的連繫消失了,家庭會變得破碎。家人間再沒有噓寒問暖,只剩片言隻字。假若親情開始變質,甚至腐爛,父母望向子女的眼神會變得空洞,不再見到舐犢情深,菽水承歡之景。 友情,像一陣風,輕輕沁入我們的心靈。陪伴你渡過多個春夏秋冬,與你編織多個回憶。在你失意的時候,在背後扶你一把。在你傷心的時候,傾聽你的苦衷。在你開心的時候,陪你傻傻的笑。偶爾,不經意的關懷、無意間的幫助、日常的點頭微笑,往往成就一段友情。但如果這陣時而熱烈激情,時而憂鬱纏綿,時而寒冷刺骨的風慢慢消失了,朋友間不再聯絡, 久而久之,他將成為你生命中的一個過客,剩下的只有孤獨的背影。 愛情,是一朵虛幻飄渺的鮮花。當你漫步在群花之中,欣賞著飄舞的花瓣,聆聽著芬芳的氣息;而你的視線卻只停在那一朵飄渺朦朧的鮮花上,彷彿時間在此刻凝固。它點燃了你的生命,為你帶來淚水與歡笑。但如果這朵在你人生中放肆盛開的鮮花,到了凋零的一天,生命便不再擁有色彩,人與人之間便會築起一層層的隔膜。彼此間不再擁有青澀的初戀,不再擁有忐忑的等待,不再擁有甜蜜的相伴,生命變得平凡。 人與人之間以感情作連繫,但隨著人的長大,這份感情開始變淡,漸漸消逝。假如感情真的消失了,剩下的只會是一片灰暗,毫無生氣的世界。其實能夠在茫茫人海中,成為彼此的家人、朋友及情人,已經是很難得的緣份,一定要珍惜彼此間的情意。不要在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我對地鐵縱火案的點點看法 黎梓晴 瑪利諾中學 一C  最近從通識課中,認識到香港地鐵縱火案,我很關心這件事,而我見坊間的評論都是在責怪精神病患者,其實社會可以做甚麼來幫助他們,及防止同類事情再次發生呢?讓我們來探討一下吧。 首先,政府可以調配資源去幫助一些比較嚴重的精神病患者,例如可以多安排一些社工幫助他們,以幫助他們減輕壓力。另外,政府可以透過廣告、海報、雜誌、書刊、宣傳單張等媒介,呼籲人們不要歧視有精神問題的人,要接受他們,接納他們,不要讓他們感到孤單,無助。這有助他們融入社會,減少反社會行為。 第二,精神病患者的家人應該多關心他們,例如對於年老的精神病患者,可以多跟他們談談在老人院的近況,了解在老人院裡,會不會有人欺負他們、有沒有認識新朋友等等關心他們的問題。此外,雙方的關係可以更密切一點,例如放工後或在放假時,多陪伴他們,可以跟他們吃飯、下棋等,以幫助他們減輕壓力,而且家人也應該留意他們多一些、關心他們,例如了解清楚他們的病情,從而去做一些幫助他們的事情,令他們感受到世界上有很多人關心他們,這樣做便可以減輕他們自殺和傷害別人的機率。 最後,社工也可以多探訪精神病患者,與他們傾談心事,例如與他們談談自己的前途,讓他們可以不用害怕面對將來或者前途,不用為自己的未來而擔心,從而減輕精神病患者的自殺傾向。社工更可以通過讚賞他們、幫助他們達成目標,來提升他們的自信與自尊,令他們有成就感。當他們再被別人取笑和歧視的時候,便不會太在意別人的說話。 總括來說,其實社會是可以幫助精神病患者,防止有類似意外事件發生,而且我希望大家不要再歧視他人。希望看到這則新聞後,社會大眾能關心他們而不是指摘他們。只要大家都出一分力,就可以幫助他們融入社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