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3_20131117
icon33
童書的旋律
2013.11.17
明天,我要出生囉!
   家庭來了新成員,小孩難免忐忑, 他們會問:從來,爸媽只愛我一人,如今,他,或她來了,爸媽一定沒時間理睬我。看!甜味的冰淇淋、可愛的布娃娃,還有百變的機械人,從前都只屬我一人,可現在……實在受不了!如何引導小孩接受家中的新成員?最簡單的方法莫如與他們一起共讀生命教育裡,以「接納他人」為主題的圖畫書。同以新生嬰兒為主題的《小寶寶要來了》(上誼)與《寶寶要出生了》(遠流),無不借助小孩的想像,探知新生命的孕育,以至成長中的種種可能。當中雖或從兒童的角度,透視了孩子的特質,但日本圖畫書創作者長谷川義史,則以別出心裁的敘述角度,在《肚臍的洞洞》(遠流)為讀者展示一本嶄新的小寶寶出生日誌。 《肚臍的洞洞》所以讓人耳目一新,誠然憑藉長谷川義史的創意與想像,他以緊密結合的圖文,並雙線的平行敘述角度,一方面借助小寶寶透過肚臍的洞洞的觀照,讓他感受家人迎接新生命的關愛; 一方面又藉著家中老少為小寶寶出生的忙碌,告訴小讀者接納新成員的喜悅。就文本鋪排而言,本書的結構是井然有序,透過媽媽的肚臍,小寶寶先看 —— 哥哥為他做機械人,姊姊為他栽花。爸爸呢?創作好聽的曲子,並勤加練習。其次, 小寶寶藉著嗅覺認識世界 —— 聞到媽媽為了小寶寶的健康,做了一道道美味與營養均衡的菜餚。最後, 小寶寶得聽 —— 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以他為中心的閒聊,一家四口為寶寶的出生所商議的大計,還有還有……寶寶聽到了更遠的世界 —— 風聲、海浪聲、小鳥的叫聲, 以及花開的聲音,原來,美麗的世界正歡欣地迎接寶寶的來到。 創意並非天馬行空,不著邊際, 長谷川義史深明它必須緊扣現實,並指向真實的現世生活。所以,小寶寶「看」到的世界是顛倒的,但當他闔上眼睛在「聽」,世界又平常如昔。創作者留心細節,並予以適切的安排,真教人驚喜連連。再者,《肚臍的洞洞》讓人感到貼心,並經得起再三細讀,那是創作者通過家中老少不同的視點,以至各種滿溢溫馨的細節,讓小寶寶,還有讀者感受到家人的愛與關懷 —— 小寶寶還在媽媽的肚子裡,哥哥已急不及待聆聽他說的話,姊姊則為熊寶寶換尿布,模擬並學習照顧將要出生的小寶寶。爸爸更忙碌了,除了精研育嬰指南,還遍查辭典,為還不知是男是女孩的寶寶想個好名字。媽媽編毛衣,老奶奶準備新衣,爺爺更為了小寶寶的健康,戒菸!以肚臍這個洞洞所引發的兩條內外交錯並行的敘述線索,看以不經意,但處處表現創作者的細意鋪排,為小寶寶的出生,準備了一個和諧溫馨的家庭圖景。 懷抱喜悅,等待小寶寶到來的,不獨小寶寶一家,長谷川義史更借助一個自然環境的跨頁描寫,讓讀者目之所遇,都是家家和樂融融的景象 —— 鳥媽媽不是在枝上孵蛋,便是餵養雛鳥、鴨媽媽領著孩子散步、小松鼠跟媽媽窩在洞裡,還有狐狸寶寶吮吸媽媽的奶汁。再者, 盆中一點綠原不起眼,但在姊姊細心經營,澆水有時下,漸次綻放了一點紅,花蕾的喻意自不待言。書末左頁上方是圓圓的月,下方則是盛放的花,中間寫著「明天,我要出生囉!」文與圖表面似無相關,但又緊扣喻意,新生與團圓,誠然匠心獨運。此外,讀者更不要忘了封底, 一家「五」口固然呼應封面的胚胎,而哥哥、姊姊與爸爸圍攏著媽媽和寶寶, 並送上最貼心禮物的圖像,更突顯了新生命到家的喜悅。與小孩共讀《肚臍的洞洞》,想最能得到潤物無聲的效果,因為在故事裡,小孩看到的是真純與善良, 而新生命所將遇的美好世界,源於我們的接納與包容。    
kjy10_20131117
icon47
創作天地
2013.11.17
2013.11.17 文章 2
   《三國演義》    最近我看了一本中國古代歷史故事書 ——《三國演義》,作者是羅貫中,出版社是風華出版社。 《三國演義》是一部家傳戶曉的中國章回小說,是關於漢末三國亂世。這部小說給人最深刻印象的,一是奸角,二是主角。雖然《三國演義》是一本歷史戰爭小說,但在人物設定上有忠奸之分。 劉備攜民渡江,仁義之情顯露無遺。關羽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華容道義釋曹操,為的只是一個「義」字,當然也是忠的。 事實上,劉備只不過是個善於心計的人,實無太大才學。關羽也只是一介武夫,不然豈會被吳國呂蒙 —— 這個到了中年才習起兵法的武將所敗?他倆能永垂不朽,名流千古,亦全仗《三國演義》這書。再說深點,應該算是靠作者筆下的奸角 —— 曹操,沒有他襯托,又怎能突顯他倆的忠義呢?  這一本書刻劃得最深刻的,除了孔明,便是曹操這花面,一句「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更令他遺臭萬年。使人感到奇怪的是,大多數人只留意到他的奸,卻沒人留意到他的才華。在《三國演義》一書中,我最喜歡的角色便是曹操,不是愛他的奸,而是愛他的才:軍事、政治、用人、權術、文學、智謀各魅力,無一不精。試問又有幾多人做到?縱然其一生中嘗盡失敗過失,但每每都能從失敗中振作,化險為夷,屢敗屢戰,從不氣餒;反觀劉備,夷陵之戰大敗之後便一蹶不振,避居白帝城而終。曹操可算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也。 我第一次看這本書已經迷上了它,我相信,當你們看過後,你也一定會愛上它呢!  鍾德曦 黃大仙天主教小學 六A       《綠野仙蹤》    大家都對《綠野仙蹤》會不陌生吧,它是一本充滿新奇幻想的歷險書,也是我最喜愛的一本書。它主要講述一個名叫桃樂絲的小女孩,被龍捲風吹到一個遙遠而陌生的國度,開始獨立的生活。因為她一心想回到大草原的家,所以想盡辦法。途中,她遇到了想擁有聰明頭腦的稻草人。稻草人渴望找到善良、仁慈的鐵皮樵夫,期待獲得超人勇氣的獅子。他們共同經歷了各種磨練,齊心合力,終於實現了各自的夢想。 《綠野仙蹤》吸引我的不僅是它的故事情節,而且是它帶給我的啟示。桃樂絲是個堅強和勇敢的小女孩。她遇到困難,會冷靜地去面對。相比之下,我經常把瑣碎事情找理由讓媽媽為我做,我自己不願意動腦筋去思考,更不想動手去做 。此外,我又經常自訂了一些學習目標後,剛實行了不久,很快又灰心,半途而廢。假如我是桃樂絲,我一定不像她那樣堅強地克服困難;我知道自己缺乏勇氣,也缺乏去戰勝困難的精神。 我希望我以後能夠像桃樂絲一樣,能夠堅強不懈、勇敢地去面對困難,做一個有恆心、有毅力的人。 (編按:The wizard of oz,鮑姆原著。 〔Lyman Frank Baum, 1856-1919〕)  陳嘉儀 梨木樹天主教小學 六C       〈龜兔賽跑〉    你嘗過閱讀的快樂嗎?我很小的時候,媽媽抱著我坐在她的膝上,她跟我講〈龜兔賽跑〉的故事。當時,我一點兒都不明白這個故事,我只知道小龜最後贏了小兔。到了幼稚園的階段,老師又講了〈龜兔賽跑〉的故事給我們聽,老師告訴我們這是個寓言。那時候,我終於明白為甚麼小龜會贏了小兔。那時開始,我便喜歡看寓言故事了。閱讀就是這樣的,從一些微不足道的小節開始,把人帶到另一境界。 當我上小學時,中文科要做一些課外閱讀的功課。我由那時起,看了很多課外書籍。從此,我看課文快了,做答題也快了,講話快了,知識也廣了。朋友都說我進步得很快,我並沒有驕傲。此時,媽媽告訴我,多閱讀報紙和雜誌會有更大的收穫。我開始努力地練習我的閱讀能力。直到現在,我看完一本小說都不需要花太多時間。我感到很開心, 因為我從未想過自己可以認認真真地看完一部小說。我吸收到作者的文采和手筆,學習到怎樣去描寫一些事情和人物。 閱讀是很重要的,如果我未曾閱讀過,我就感受不到愉快閱讀的樂趣了。 (編按:〈龜兔賽跑〉,古典希臘伊索寓言故事)  易曉禧 玫瑰崗學校(小學部) 六B       校園裡    校園裡,  我用彩筆畫圖畫,  這裡抹一片黄,那裡抹一片白,  這裡抹一片金,那裡抹一片紫,  校園變得真美麗。 課室裡,操場上,  大家一起來上課,  大家一起玩遊戲。 陳子愷 嘉諾撒小學(新蒲崗) 一C                   
kjy13a-20131110
icon63
看圖想賞童年
2013.11.10
無憂無慮的孩童世界 ──「嬰戲圖」
     走過售賣嬰孩用品的商店,我們最常看到的是一幅又一幅活潑可愛的嬰兒海報和照片。然而,別以為繪畫嬰孩,並以此作裝飾是現代社會才出現,其實中國很早時期已有此傳統,到了唐宋時期技巧漸趨成熟,而宋代更是描繪兒童的黃金時期。 在古代,繪畫兒童嬉戲時的畫作,稱作「嬰戲圖」或「戲嬰圖」。畫家以嬰孩為題材,目的是要透過兒童在玩樂中所洋溢著的童真趣味,以及歡樂喜悅、稚拙可愛的模樣,來表現成人對童稚世界無憂無慮的嚮往。有趣的是,在明清以後,嬰戲圖更從簡單的一兩個幼童形象,發展到百多個幼童,並漸漸出現了祈福吉祥的主題,利用圖中孩童天真爛漫的形象,藉以表達歡樂的氣氛。例如嬰戲圖多畫有生肖圖案、各種吉祥器物,象徵多子多福,生活美滿之意,而百多個幼童濟濟一堂的熱鬧畫面,則有著連生貴子、百子千孫的意蘊,流露出人們對子孫滿堂的期望。 清代著名宮廷畫家冷枚(1669-1742) 的《百子圖》,便描繪了一百位調皮可愛的孩子,在亭臺樓閣間互相追逐嬉戲,他們有的手執彩旗,有的在捉迷藏、盪鞦韆、玩木偶和放鞭炮等等,好不熱鬧。而畫中每位小孩的模樣和神態更是各有特色,無一相同,使人們真摰地感受到兒童變化多端的活潑表情。至於百位小孩玩樂的愉悅氣氛,亦使這幅圖畫帶有多子多福的吉祥寓意和太平豐年的想望。 值得注意的是,嬰戲圖的兒童形象更是與當時社會狀況大有連繫。例如在明末天啟、崇禎兩朝,社會動盪不安,民生困苦, 這時嬰戲圖中的孩童都是瘦骨嶙峋,呆板笨拙;而在清朝國力最鼎盛的雍正、乾隆期間,嬰孩的樣貌則被描繪得眉清目秀,姿態多樣,反映了太平盛世的景況。不過,隨著清朝中期嘉慶、道光、咸豐三朝的衰落,嬰戲圖上的孩童卻顯得呆頭呆腦,欠缺生氣, 映照出當時的社會發展。 今天在先進的印刷科技下,嬰戲圖的款式、兒童的形象變得琳瑯滿目。許多父母亦喜歡將子女的照片複製到家庭用品上, 如水杯、月曆、滑鼠墊等。不過,無論時代如何轉變,嬰戲圖都體現了人們對童稚世界的純真追求和傳宗接代觀念的重視。      
kjy04a_20131110
icon53
畫中有話
2013.11.10
充滿層次的向日葵
   還記得上一次介紹梵谷的〈星夜〉嗎?〈花瓶裡的十二朵向日葵〉同樣是荷蘭畫家梵谷(Vincent Van Gough 1853-1890)的作品。原來,梵谷最喜歡的花是向日葵,在他寫給弟弟西奧的信中,就曾經提及向日葵是屬於他的花。梵谷並沒有誇大, 芸芸的畫家之中,他畫的向日葵是最為人熟悉的。 梵谷一系列繪畫向日葵的油畫中,我最喜歡〈花瓶裡的十二朵向日葵〉。黃色的向日葵,以湖水綠色的背景襯托,感覺很柔和。這種顏色配搭,讓我聯想到躺在金黃色的細沙上,看著碧綠色海水的美麗景致。據說梵谷很喜歡黃色,或許向日葵同樣是黃色的,所以深得他的喜愛。大家一起來數一數,油畫中有哪些部份是黃的色?粉黃色、泥土黃色、橙黃色和檸檬黃色等等……不同程度的黃色,讓畫面充滿層次感。 有時,用相近的顏色繪畫,輪廓難免會不夠清晰,但把物件加上外框線,又會失去了活潑的感覺。為了解決這問題,梵谷在局部地方畫上框線。你最常用甚麼顏色畫外框線?黑色?看!梵谷用啡色來畫花瓶和桌面的外框線,另外後方綠色的花蕾用了泥土黃色的外框線,經過細心的顏色配對,讓外框線不致喧賓奪主,但又不失突顯輪廓的作用。 透過〈花瓶裡的十二朵向日葵〉,讓我們明白外框線必須因應需要調節,有時它只會在圖畫局部出現,而調校顏色的濃淡,更有助增加畫面的層次,像梵高筆下的黃色,就有很多層次變化。下次畫圖時,不妨描繪自己最喜歡的東西,從而建立屬於自己的主題;嘗試運用一種主色繪畫,再而以不同的濃淡色彩營造層次,也許,這樣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啊!       花瓶裡的十二朵向日葵,  Vase with Twelve Sunflowers, 1888年8月,油彩、畫布,  約92X73cm,  藏於德國慕尼黑新美術館。      延伸閱讀:  來玩一個遊戲,看看你們能否在畢永.索蘭(Bjorn Sortland)和拉爾斯.艾林(Lars Elling)的《掉進畫裡的女孩》(公共圖書館索書號JJ 9073) 中,找出誰是梵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