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0b-20140112
icon69
濃情走過30年.學校宗教教育系列
2014.01.12
莊稼多,工人少
    在天主教學校推動宗教教育是公教教師的使命,耕墾心田,預備兒童和青年接受救恩的喜訊,轉化他們的心靈, 按福音的精神生活。因此,「學校應盡一切力量幫助教會達成教授教理的使命,且盡可能的延聘資歷最佳的宗教老師。」(《天主教學校》52) 宗教老師不單傳授真確的宗教知識,其信仰生活是基督的見證,信徒的模範,以言以行活出信靠、喜樂、犧牲、寬恕、仁愛。宗教老師要「相信所閱讀的、宣講所相信的、生活所宣講的」,這樣才會吸引人認識耶穌,其教導亦具有感染力。「教會確保天主教學校的教導和教育都是基於天主教信仰的原則,而且是由一些教義正確、生活誠實的老師來傳授。」(參閱《天主教法典》第803條;《東方教會法典》第632及639條)     香港有二百七十多間天主教學校,超過十七萬的學生,公教教師約三千人。「莊稼多,工人少」,公教教師在教授宗教科和培育信仰上的確面對很多的挑戰。我在大學和教育學院主修的都不是宗教科,開始任教時信心不大,恐怕傳授錯誤的教義。坊間沒有教科書、教學資源、習作,一切都要教師自行編寫和搜集。教學過程配合學生的日常生活,靈活的教學法和緊貼時事的教材是不可或缺的,這些都為我帶來不少的壓力。幸好,當年教區學校宗教科科主任委員會給予我莫大的支持, 來自二十多間教區中學的宗教老師,同心合力推動宗教教育,為宗教科課程、教學資源、教學設計、習作和試題、信仰培育活動等,慷慨分享各校的經驗和資源,舉辦聯校專題講座,就推動宗教科的困難和發展方向,互相交流,彼此協助。在教學的過程中,個人的信仰亦成長了不少。     教區近年成立了「宗教及道德教育課程發展中心」,製訂了一套十五年的課程綱要,出版了教科書和教師用書, 建構了網上資源平台,舉辦教學分享會,給與學校宗教教宗不少的支援。教育要求專業,宗教教育的發展更要向專業邁進:鞏固學校領導和校政的信仰幅度、推動宗教課程、教師專業發展、教師的信仰及靈修深度。期望有更多公教教師裝備自己,樂意成為宗教教師。(五之二)    
kjy10a-20140112
icon22
綠滿窗前
2014.01.12
介紹幾個 部首
    這陣子經常聽到少數族裔投訴學中文很困難的聲音。聽了心裡總有點不舒服。中文真的這樣難學嗎?     我常覺得倘學得其法,難度必定會減少。學習語文首先要渡過識字這一關,清代文字學家王筠寫過一本學童識字課本《文字蒙求》,此書的序文中指出:「人之不識字也,病於不能分,苟能分一字為數字,則點畫不可增減, 且易記而難忘矣。」說明學童識字難,是由於不懂得把文字加以分拆的緣故,如果知道一個字可以分拆成幾個單字,那麼就不易寫錯筆畫,而且容易記憶了。本文嘗試介紹三個部首 —— 欠、斤、殳,看一看認識這些部首,是否有助於掌握字義。     欠字,下面是人字,上面像人的口氣。 指一個人張口呼氣。現在「打呵欠」,「欠伸(意思是指打呵欠和伸懶腰)」等詞,仍然用這字的本義。而與欠構成的字,頗多還保留了由口出氣的意思。比如,吹字(口出氣)﹔歌字(用作動詞,是詠唱的意思,歌詠當然要由口出氣)﹔ 歐字(詠唱的意思,與謳字相通。「歐歌頌讚」,亦有人寫作「謳歌頌讚」)﹔欣字(高興而笑的意思)﹔歎字(歎氣,當然要口出氣了)﹔欷歔(感慨而歎氣)等等。     斤字,像一柄斧頭。中學課文《孟子.寡人之於國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林木不可勝用也」,其中的「斤」字乃用這字的本義。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有「斫榛莽,焚茅茷」二句,「斫」字從斤,不用看註釋, 都可猜想必定與砍伐有關。其他例如斧字;斬字;斷字, 都與斤字的本義有關。     殳字,此字粵音音殊,是古代兵器,有學者以為這字像人持兵器。《詩經.伯兮》「伯也執殳,為王前驅」中的殳字,用這字的本義。而與殳構成的字多與擊殺、擊打有關。例如,毁字;毃字;毆字;殺字,等等。     執筆忘字是一般人的通病,如果認識每個字的部首含意,相信這情況會改善。        
kjy10_20140105
icon67
創作沙龍
2014.01.05
2014.01.05
中學生為甚麼要學習中國歷史 胡文文 明愛元朗陳震夏中學 二B  我們為甚麼要學習歷史呢?我認為可以從兩個角度去分析,從歷史的功能來看,歷史可以令人以史為鑒,為人類指導未來,因此歷史可以為個人及團體帶來很大的作用;另外,歷史可以增強民族的自尊心及自信心,故歷史可以為國家帶來很大的作用。 先討論以史為鑒,指導未來。很多人都希望可以掙更多更多的錢,那如何才能出人頭地,成功賺取更多的金錢呢?古今中外都有很多名人成功在社會上揚名立萬,賺取很多的金錢。福特、巴菲特、李嘉誠等等的著名例子不就是市場營運和人力資源管理課程中的經典案例嗎?人類在日常生活中的耳濡目染、言傳身教,這固然重要,但如果有人將這些寶貴的遺產及經驗加以整理及保存,然後傳播於世,那對很多人來說都會受益無窮,因為歷史就是前人的經驗及教訓。 另外,有不少人提到歷史的人為性,他們認為記載歷史的人, 很多時會加入自己的主觀意見。對於這個問題,我認為教授歷史的老師應該培養學生一種獨立思考的能力,而對於主觀的意見更要特別留意,學習歷史要注重的是分析過程,而不是結果。比如說曾國藩,你說曾國藩是壞人還是好人呢?儘管你下了結論,但又有甚麼意義呢?曾國藩是壞人還是好人根本毫不重要,其關鍵是我們要學習他一些值得學習的地方,正所謂去其糟粕,取其精華,這才是我們學習歷史的目的。 再者,學習歷史能加強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我個人認為我們不應該盲目崇拜自己的國家,中國幾千年的智慧傳統是由前人所遺留下來的,因此我們要對先賢抱著崇敬之心,我們需要根據已有的知識文化,繼續努力不懈改進,為自己的民族繼續亮一點光,發一點熱。而且從實效的角度看,學習自己國家的歷史,的確有效增強人們對自己國家的歸屬感,有著一定的凝聚力,國家才能有更好的發展。 總括而言,學習歷史可以令我們了解前人的美德及智慧,除了知道過去外,更重要的是知道如何運用已知的智慧去創造更美好的未來;因此,古今中外的所有聖賢,都是我們的良師,歷史絕對是人生的一面鏡子。 因此,我認為香港中學生必須學習歷史。    中國歷史該不該成為初中課程的必修學科?這是近日教育界熱烈討論的話題。胡文文同學嘗試從初中學生的角度,論證和說明初中學生修讀中國歷史科的意義和重要性。 寫作論說文其中一項主要的目的,就是作者發現社會上有不少人對某個議題的看法跟自己的不同,所以透過文字說理,論證個人的見解最為恰當,遊說別人同意,並放棄跟作者不同的看法。要達到這個目的,作者適宜在篇章開始時,便營造客觀討論的氣氛,不少作者多先引導讀者思考議題,然後才提出一己的觀點。胡同學善用引導讀者思考的方法,他在文章起首便運用「設問法」,引領讀者思索:中學生為甚麼要學習中國歷史?然後提出本篇的兩個分論點:以史為鑑和增強民族自信心。 在第二段和第三段,作者首先用正面論證的方法證明「以史為鑑有助促進人類進步」,他論證中外古今成功人士的案例是人類很有價值的經驗,研習這些例子對後人有益。然後,他再使用「反面論證」駁斥「歷史的人為性」問題,並舉例說明避免在史實中滲入主觀意見的方法。 確定第一個分論點後,作者在第四段再論述另一個分論點: 學習歷史能加強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這部分主要從理論和經驗兩方面立論,強調「從實效的角度看,學習自己國家的歷史, 的確有效增強人們對自己國家的歸屬感,有著一定的凝聚力,國家才能有更好的發展」。 在最後兩段,作者總結學習歷史讓人類懂得運用自己的智慧去開創美好的將來,歷史「絕對是人生的一面鏡子」,因此「香港中學生必須學習中國歷史」。文章的結論鏗鏘有力,教人無從置疑。相信絕大部分讀者,都會在思想上給作者同化,完全同意作者的見解。   一篇成功的論說文,必須論點清晰聚焦、善用不同性質的論據、論證有條不吝,作者能把自己的意見解說得深入透闢,教人心悅誠服。胡同學的作品具備了上述的條件,值得初中同學學習和參考。
kjy13a-20140105
icon63
看圖想賞童年
2014.01.05
我們唱過的 「金曲」
「氹氹轉,菊花園,炒米餅,糯米團, 亞媽帶我睇龍船,我唔睇,睇雞仔,雞仔大, 捉去賣,賣得幾多錢?」不知道讀者們有沒有唱過這首童謠?對於我這個大朋友來說,它卻代表著我的童年回憶。因為它不但是我小時候第一首從媽媽口中學會唱的童謠,亦是我和一群小學同學在操場上玩樂時必唱的「金曲」。 童謠並不是近代社會的產物,其歷史甚為久遠。據春秋戰國時代的道家典籍《列子》所記載,《康衢童謠》是中國最早的童謠。不過,有人認為這首所謂的遠古童謠是偽作的, 相反,童謠的最早歷史應追溯至《國語.鄭語》中記載的《周宣王時童謠》。儘管如此, 童謠也有了近三千年的歷史。然而,童謠在明代以前卻只是政治鬥爭的工具,有著濃厚的政治意識,而並非如我們想像般是為兒童而設。直到明代以後,社會才產生了一批真正反映兒童生活的童謠,甚至開始創作和收集真正意義上的童謠。而明代呂坤在1593年編成的《演小兒語》便是現存中國最早的兒歌專集,收集了包括山西、河南、山東、陝西等地流傳的四十六首兒歌,並著重趣味與教訓兼重。 可是童謠一直發展下來,並未完全脫離政治的色彩。在中華民國時期,名為《國民革命歌》的童謠,便盡顯當時的時代局勢,歌詞寫道:「打倒列強,打倒列強,除軍閥,除軍閥;努力國民革命,努力國民革命,齊奮鬥, 齊奮鬥。打倒列強,打倒列強,除軍閥,除軍閥;國民革命成功,國民革命成功,齊歡唱, 齊歡唱」。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亦出現了不少以政治為題材的童謠,例如孩子們在跳橡皮筋的時候,常會唱的兩首童謠:「江姐江姐好江姐,你是人民的好江姐,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來一個毛澤東,很革命的,跳得頭髮都散了」還有,「爺爺是個老紅軍,爸爸媽媽都是解放軍,姐姐參加紅衛兵,我也參加紅小兵,全家都是毛主席的兵」。當然,這些童謠似乎主要是為了政治目的,而多於為兒童提供趣味。   來到今天,隨著流行曲的魅力大增,它已經不再只屬於成人的音樂,而從小朋友口中, 我們所聽到的歌亦非只有童謠而已。因此,近年來社會有不少熱愛傳統文化的人士,都對童謠的消逝表示擔憂。的確,童謠代表著每一個成人的美好童年回憶,我們並不能讓它無聲無息地消失的。那麼,回頭想一想,讀者們又聽過哪幾首「金曲」?而在古人的《嬰戲圖》中,多有孩童觀賞植物與戲弄小動物的畫面,但假如加上他們圍在一起唱童謠的景象,又是怎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