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7_20221211_fade
400400體藝傳情jpg
體藝傳情_中學
2022.12.11
順利天主教中學羅銘楷
重拾跆拳道 律己自強
「Turn the pain into power」(將痛苦轉化為力量)是順利天主教中學中六生羅銘楷形容自己在跆拳道上的心聲,他說:「只要把所有認為辛苦與困難的事情轉化為力量, 定能做到自己想做的事情。」   羅銘楷現年18歲,5歲開始學跆拳道,現時是香港跆拳道協會青訓隊成員,十多年來學習跆拳道的經驗,教他學會專注、堅毅與不放棄的精神。的確,一切得來絕不容易。   銘楷年幼時性格好動活躍,他更形容自己是個「多手多腳」的孩子,「家人帶我到公園玩, 見到小朋友時,會上前推他們,覺得這樣很有趣,明知這是頑皮的行為,卻難以控制自己。」   直到升至幼稚園高班,老師察覺他的行為有異,經診斷證實是ADHD,患有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家人在老師建議下安排他幼稚園高班開始學習跆拳道,希望從中改善行為問題,最初教練示範踢腿動作,他一看便愛上,後來接受跆拳道「搏擊」項目的訓練,學會步法後嘗試進攻,也對搏擊愈來愈感興趣。   從跆拳道學會忍耐與自律 銘楷認為搏擊自由度高,變化多,為達到目標,他專注於練習跆拳道的另一項目「品勢」,希望能獲得綠帶後晉升搏擊考試,他逐漸發現學習品勢令自己學習忍耐與自律,當中須具備樣式的準確度及氣勢,要著重手、拳、腕、肘等上肢動作,而不是單靠蠻力,只顧向前進攻。   銘楷小三考獲綠帶,小六考獲品段(少年黑帶),中二因學業成績欠佳,因而有兩年暫停跆拳道訓練, 直至中三時, 他在Instagram見到兒時一起學習跆拳道的朋友已先後加入港隊的少訓或青訓行列,「他們在跆拳道的成就,令我也想在跆拳道有好成績,便主動向母親提出希望重學跆拳道。」   他在中四再次接觸跆拳道,技術明顯落後,為盡快回復體能與技術,只好勤加操練,每週四天進行訓練,每次三小時,疫情嚴峻時運動場館關閉,他則與教練到觀塘海濱花園,帶備了頭盔、拳套等基本裝備,在街頭練習;週日他在街頭跑步大約八公里以鍛鍊氣量。   銘楷終於在去年,獲香港跆拳道協會選拔為男子青訓隊成員,「我明白自己比別人落後,更要努力練習,並要時常提醒自己要盡力做好,即使落選也是給予自己一個經驗。」   他在校內活躍於不同的運動,他是學校足球隊及手球隊的中堅份子,現時更是足球隊隊長。他剛於本年8月參與閃鏘跆拳道錦標賽的男子58至63公斤級的賽事,奪得季軍, 他說透過運動發現自己的強弱項,「我善於主動進攻,但是只顧進攻忽略防守也成為我的弱項。」他不時提醒自己,要攻守得宜, 防守訓練也能提升他的專注力。   銘楷期望他日可以代表香港出賽。學校亦以他在體育卓越表現的能力,推薦他申請「多元卓越獎學金」,校長李婉萍指出,欣賞銘楷對運動的熱情與投入,她指出銘楷對運動的熱愛與堅持,以其才能及努力可以成為學生的榜樣,正好反映他實踐出該校推動的核心價值之一——克盡己責。   現時銘楷正努力準備中學文憑試,也在所屬跆拳道協會擔任教練,教導五至十歲兒童的跆拳道技術,希望藉著自身的經驗,向兒童傳遞紀律及尊重他人的精神。(高)  
kjy06_20190324s
DoctorSSworkerParentsHeart
醫.社父母心
2019.03.22
ADHD的迷思
我的孩子已經12歲了,學校的成績和社交都可以,但在家中,卻喜歡說幼稚的話,家長聽了便著他不要這樣說,他會停一會,但很快又會繼續, 請問這是否ADHD的病徵? 需要服藥嗎?   我可以肯定地答覆這位家長:如果按照你的敍述,你的孩子沒有ADHD的徵狀;但從這家長的擔心,可以看出家長對孩子的成長是如何的緊張,由於ADHD好像是熱門話題,很多家長便把孩子的行為連繫到ADHD 上,因而憂心忡忡,懷疑自己孩子患上此病。 其實,我在這信箱提過很多次,如果懷疑自己的孩子有甚麼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與學校老師談談,交流一下孩子在家和在學校的行為,那就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孩子的狀況,不要胡亂猜測,圖增家長的擔心。 至於這家長的問題,我打算從兩個角度去看,首先從家長的角度,當家長看見自己的孩子長得比自己高,就估算孩子應該已經長大,對孩子的期望與要求便隨之而增加,例如要求孩子對功課曉得自動自覺,或對家中一些事務作出承擔; 可是,如果再看孩子的實際年齡,只是十一、二歲的小伙子,他的自動自覺能去到甚麼程度呢?他可承擔的事又可以有多大呢?所以,我奉勸家長不要單看孩子的身高,去評論他的成熟度。上面的家長沒有提及他的孩子說了甚麼幼稚話,如果說的不是家長期望的話,那家長得留意是否對孩子有太高的期望。還有,現在家庭中孩子的數目很少,很多時甚至是獨子或獨女,孩子是寵壞了的一個,因此,他們與父母交談時,總以細小的角色說話,於是,父母便覺得孩子是長不大的,這時,家長就要檢討對獨子獨女的態度和要求。 其次,我試從孩子的角度看這情況,他可能是向家長撒嬌或者以為父母喜歡聽到他們這樣說話,家長可以留意他與同學、朋友是否用同樣的語氣說話,如果是的話,就要予以糾正,如果不是的話,就要檢討一下,為何在家長面前會是另一個人?  其實,家長關心子女是正常不過的事,但必須牢記,當發現孩子有甚麼問題,應立即找老師或其他專業人士傾談,切勿胡思亂想,杞人憂天,增加自己的煩惱。 徐邦雄 十二歲的孩子,假如學業和社交沒有出現問題,只是喜歡說一些幼稚的話,這未必是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的情況。家長和老師可以多加留意孩子說幼稚話的內容,以及頻密程度,也可評估孩子說幼稚話的動機。有些孩子日常的說話很正常和成熟,但間中卻會說一些幼稚的話,特別是在很多人面前出現這樣的行為,目的可能是標奇立異,以一些特別的方法突出自己,吸引家人、朋友、老師或同學的關注。在孩子說出幼稚話的時候,假如身邊人出現很大的反應和回應,孩子的原意便會得到滿足,這會強化這種說幼稚話的行為,令孩子將來更容易以類似的方式,來獲取其他人的關注和反應。要處理這種行為,身邊人的做法是不要作出任何回應,不要因這些幼稚話而關注孩子,在這種處理下,孩子的問題行為應該會逐漸減少和消失。 這情況有另一個可能性,就是孩子不停地說幼稚話,頻率較高,給人一種說話過多的感覺。有些孩子在課堂中,或不容許高談闊論的地方不停說話,騷擾其他同學的學習,為課堂的秩序構成混亂,假如出現這種情況,孩子有可能是患有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的患者,除了出現專注力缺損和過動的症狀外,患者也可有衝動控制的困難,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往往表現衝動,一想到的事情便立即去做,一想到的說話便直接講出來,沒有理會環境的許可和規則。這種行為令身邊人覺得孩子不遵守規則,喜愛搗亂,結果是孩子不受其他人的接受,老師可能因此而懲罰孩子,把這看成是品行行為處理,卻忽略了背後患有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的可能性。不停的懲罰,卻未能改變孩子說幼稚話的行為,這樣家長便應盡早帶孩子見精神科醫生,安排評估和討論治療計劃。  黃宗顯
kjy06_20190310s
DoctorSSworkerParentsHeart
醫.社父母心
2019.03.08
學前兒童會被確診為ADHD嗎?
三歲的小朋友可以診斷為ADHD (「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患者嗎?他會有甚麼病徵呢? ADHD可以預防嗎?   在過去的信箱中,我已述說了ADHD的病徵,現在我再簡單的再說一次。ADHD是「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的英文簡稱,英文的長寫是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指的是大腦運作與一般人有明顯的差別,因而引致集中力不足及控制情緒能力較弱,尤其有發怒及衝動情緒,由於這個原因,導致學習、社交及生活出現負面的影響。此病的成因尚有待醫學界研究,因此並沒有預防的方法。 在不同的研究中顯示:每100名學童中,有3至7人患有ADHD,而男女的比例估計4比1至9比1。有專家指出女孩子的病徵比男孩子輕微,因而較難察覺, 所以較少被家長及老師察覺而作出轉介。 有報導指患此症的兒童年齡愈來愈小,原因是家長及老師漸漸關注子女和學生的成長,在孩子很早期便作出轉介。如果家長發覺孩子的專注力不足,上課時經常離開座位,騷擾其他同學,學業成績強差人意,就應與老師商量一下,是否需要轉介作評估。 然而,很多家長經常捕風捉影,拿著一些有關的報導來對號入座,指自己的孩子出現了這樣和那樣的徵狀,便懷疑自己的孩子患上ADHD,因而憂心忡忡,我希望家長不要這樣,如果真的有懷疑,不妨找老師,健康院的姑娘和社工商量一下,看看是否需要轉介作評估。 這位家長問到三歲小朋友,可以診斷到是否患上ADHD? 這問題我留待黃醫生為你作答,但我要指出,家長的擔心我非常理解,但今天的醫學和相關服務的發展,對有關病者的治療,已有相當的成效,因此,如果一旦被證實患有此病症,也不要太擔心或不安,必須依照醫生的治療計劃進行,方可收到滿意的成效。 徐邦雄 大部份患有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的孩子,都是在小學時得到診斷, 可能因為由幼稚園轉到小學後,開始有更多較組織性的學習,孩子也開始需要完成功課習作,更要面對測驗考試,上學時有更多規則,要求孩子跟從遵守, 也需要他們培養主動性、規律和紀律,這種種要求比幼稚園時需要的更多,在這種學習成長環境下,有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的孩子的徵狀表現更加明顯,他們會感到壓力更大,達不到要求時,更容易感到挫敗感,自信心和自尊心也因此下降, 令孩子更不喜歡上學,甚至對學習和上學出現厭惡的情況。另外,小學老師有長期教導孩子的經驗,他們會較容易懷疑或辨識孩子有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便會告訴家長,建議家長盡早帶孩子找精神科醫生,進行評估及治療。 相對於小學生來說,幼稚園孩子被診斷患上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的機會較少,因為在幼稚園,學校對孩子的要求不會太高,即使孩子有功課,都是一些比較簡單的,所以家長教師未必容易察覺孩子有問題。另外,假如孩子有這種發展障礙,在學前期的表現主要是多動和衝動,很少會出現專注力不足的情況。因此,三歲的孩子也有機會被診斷患上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 只是徵狀和表現跟小學或中學生的可能有點不同。 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這發展障礙是沒有方法預防的,假如家庭中有其他成員有這情況, 家長應該提高警覺,細心觀察孩子的情緒行為表現,有懷疑時盡快帶孩子向醫生求診,假如診斷患有這情況,應該及早治療。  黃宗顯
kjy01_20181021s_0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8.10.19
來,擦乾我們孩子的眼淚
(本報特稿)青少年的精神健康近年備受關注,公教報喜樂少年於九月二十七日假天主教新民書院舉辦講座「來,擦乾我們孩子的眼淚」,邀請本報《醫社父母心》專欄作者精神科專科醫生黃宗顯及資深社工徐邦雄,與家長、老師等分享個案,讓參加者更了解孩童精神健康及行為問題,以及相關處理方法。 徐邦雄回應主持文秀慧提問,談到為何主題是「來,擦乾我們孩子的眼淚」,他說孩子的眼淚源自家長和學校的期望與壓力, 所以望能透過講座讓家長及教師明白小孩的處境,從個案中留意孩子出現的徵狀,方能協助孩子釋放壓力,度過愉快的童年。   使用手機真的不能嗎?  現今人人手機在身,不自覺長時間使用手機,講座中黃宗顯醫生提及一過度使用手機的個案。案中男孩十歲,常長時間使用電話,影響學習,家中祖母阻止他使用手機, 男孩出現暴力行為以反抗祖母。家人見此情況才帶男孩求診。 徐邦雄表示「這類個案現今常見,請家長留意是否合適向孩子提供手機,因為小學生本來就不需要」;這個案中,家長要注意孩童長期使用電話的同時,有否影響人際關係發展及了解孩子使用手機的內容,方能針對問題。 黃宗顯則表示,此類個案初期可以用行為治療介入,「如以獎勵制度,當孩子完成某些特定條件,如:完成功課或學習目標, 方可使用手機一段時間」;但部分人士不適合這方法,就要靠醫生評估再作其他治療。 黃宗顯補充,世界衛生組織在最新出版的精神病診斷指引,加入一種名為遊戲障礙(Gaming disorder),反映出精神健康狀況受使用手機的影響,不論成人或兒童都應節制地使用手機;但也要留意,小孩長期使用手機可能源自社交焦慮,在日常的社交生活遇有問題,把生活圈移到網上虛擬世界作逃避,所以家長要多了解小朋友的生活狀況,才能準確判斷問題成因。   增加親子時間 陪伴孩童成長 答問時段,參加者多問及使用手機的問題,黃宗顯澄清「醫學界未有就此訂下界線」,一般認為到孩子心智成熟,有自制能力,如中學階段,讓孩子使用手機會較合適;然而這「不能一概而論,如孩子的專注力及自制力不足,亦不應讓手機成為他們的隨身物品」。 另有家長發問,「子女認為使用手機或上網可與其他人保持接觸及了解最新潮流玩意,如被限制會落伍,與朋友出現隔膜」, 徐邦雄答 :「家長在這情況下要以身作則,不能著小孩不要用手機,自己卻只顧著用手機。小孩是家長的一面鏡子,小朋友的行為多反映家長的日常生活」。徐又提醒與朋友傾談的話題可以十分廣泛,非單單只有潮流一面,家長可與子女多參與遊戲活動或閱讀,擴闊視野,這亦有助孩子少用手機。 兩位講者一致認為,若家長能多陪伴孩童成長,這有助他們抵抗逆境及建立健康的精神生活。他強調照顧孩子是父母的共同責任,不能把責任單方面放在媽媽身上。   學習障礙普及 須對症下藥 講座中提及的另一個案是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ADHD)。黃宗顯強調「患有ADHD的小朋友,服藥後行為及學習情況有所改善,成績因此亦有進步,但不代表這類藥物可令小朋友變得聰明,這是嚴重錯誤的觀念」,家長不要讓沒有病的小孩服食這類 藥物。從近年報導可見,有藥房在未有要求醫生處方信的情況下出售抗抑鬱藥血清素(治療ADHD藥物),有違《藥劑業及毒藥條例》要求 。  孩子受情緒困擾 如何陪伴他們?  這個案的主角是一位十四歲的女學生, 由社工與家人帶她求診,她要求單獨見醫生。後來發現她身體部位有刀痕,情況令人擔憂。 徐邦雄從前也遇到不少相似個案,他表示「自殘背後動機複雜,要準確了解背後原因,有可能為情、亦有機會以為可以紓緩壓力」 ;黃宗顯補充,要留意「『界』手是出於自殘還是有自殺傾向,作為醫生有責任分析清楚」,黃宗顯亦呼籲家長和教師,遇有這情況一定要小心處理,盡可能立即安排當事人求醫,醫生會重視這類個案並提供協助,以免出現輕生的情況。 由於個案與抑鬱症有關,黃宗顯提醒「要留意抑鬱症多在中學時期或較後出現」。抑鬱症是近年常見的情緒障礙,他解釋「如患者年紀較少,多數有遺傳影響」, 家人要多與小朋友溝通相處,以了解他們的情緒反應變化。 信仰的幫助 主持最後問到,在支援情緒問題上,信仰是否有幫助?徐邦雄認為,信仰能提供信心與動力,讓當事人克服當中的困難和起伏。黃宗顯說,信仰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他在治療時會問病人有否信仰,因為信仰也是一個合適的切入點去幫助病人。(游)   會場 問與答   問:三歲小朋友經常鬧脾氣,問她想要甚麼,又不回答我們,只會大哭。請問這是情緒上的甚麼問題?  黃宗顯:若小朋友鬧脾氣的情況嚴重,父母應盡早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替小朋友進行評估。經常鬧脾氣可以是發展障礙的一種表現,其一可能性便是自閉症譜系障礙。三歲的小朋友已可進行一些評估。 問:五歲小朋友與三歲弟弟相處有困難,經常搶弟弟的玩具,甚至打弟弟。我們該怎樣處理?  徐邦雄:小朋友之間的爭執十分正常。家庭是一個學習的地方,讓人有規矩地與人交往。面對這樣的情況,家長不用緊張,而應為孩子訂立規則,進行公平的裁決。 問:甚麼時候應諮詢心理學家? 甚麼時候應諮詢精神科醫生?   黃宗顯:如果是希望為小朋友求「診斷」,便應向醫生求助。心理學家主要是進行評估和心理治療,精神科醫生也能進行其中大部分評估;但部分評估,精神科醫生需轉介給心理學家,如智能評估(即IQ測試),便要轉介給臨床心理學家;讀寫障礙評估也要轉介給臨床心理學家或教育心理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