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3a_20230521_f
400 400 醫社同心 2
醫社同心
2023.05.21
孩子學樂器
眾所周知,音樂可以陶冶性情,是一種良好和健康的嗜好。音樂也是一種跨越年齡、語言和地域的東西,任何地方和不同背景的人,都有機會接觸音樂和參與其中。音樂是學校課程中的一個項目,也是其中一種課外活動,因此受到不少家長的關注。從前,學習音樂並不常見,有些家庭甚至視之為奢侈嗜好,但是近年來,學習音樂愈趨普遍, 很多家長都會安排孩子學習樂器,成為學生們在學習以外需要兼顧的另一種技能。有些家長說安排孩子學習鋼琴是不足夠的,需要學習多一種樂器,才能滿足學業的需求。   在這樣的氛圍下,學習樂器變成了一種責任,跟建立興趣和嗜好很不同。興趣是讓孩子開心、愉悅的事情。但是,當學習樂器成為了一種責任時,而家長對孩子學習音樂的成績抱有一定期望時,孩子可能會感到壓力,可能將學習樂器視為像學校課程的科目一樣,需要達到一定的程度,需要定期表現一些進步。要確認學習音樂的成績,家長便希望孩子考級,在一些家長的眼中,愈早考到八級便代表成績愈理想,甚至乎需要考到演奏級,家長亦希望孩子能夠得到在台上表演樂器的機會,因為這些經驗和成績都讓孩子的履歷加分,也提升了孩子的競爭力。   當家長鼓勵孩子學習樂器時,應該留意孩子的興趣。不少孩子在催促下學習樂器, 可能一開始便感到很大壓力,對其產生負面印象。雖然能夠在考級中得到成績,但當考完所有級別後,孩子有機會認為任務已經完成,之後不再練習,也不再感到有需要接觸樂器,其實這是十分可惜的。在安排孩子學習樂器時,家長不應太過以成績目標為本, 應該了解孩子的興趣,嘗試讓孩子接觸不同跟音樂有關的東西,讓其選擇自己較喜歡的樂器,希望在過程中能夠對音樂培養興趣, 在不需家長催促下都能自動自覺地練習,久而久之,孩子便能對音樂產生長期的興趣, 不再是一種責任,也不再是作為學生的一種要求,這樣便能從學習樂器中得到更多。   重點: 1. 當學習樂器成為了一種責任時,而家長對孩子學習音樂的成績抱有一定期望時, 孩子可能會感到壓力。 2. 當家長鼓勵孩子學習樂器時,應該留意孩子對這有沒有產生真正的興趣。 3. 在安排孩子學習樂器時,家長不應太過以成績目標為本,應該了解孩子的興趣,嘗試讓孩子接觸不同跟音樂有關的東西,讓其選擇自己較喜歡的樂器。
kjy13a_20230507_f
400 400 醫社同心 2
醫社同心
2023.05.07
孩子的拖延問題
不少家長都為孩子的拖延問題,感到困擾和煩惱。例如,孩子放學後需要完成功課,但是他們一直不做,直至家長晚上下班回家後,經過多番催促下,才能勉強完成。有時候,孩子有一些功課不需要短時間內遞交,老師給予一個限期,但是孩子總是不會預先進行,把開始做的時間不斷拖延,直至臨近遞交限期才勉強進行。除了工作以外, 有時候甚至連日常生活的事情也會拖延,有些家長為催促孩子吃飯、刷牙、洗面、洗澡,也需要花上九牛二虎之力,有時甚至跟孩子出現口角和爭執,才能令孩子完成他們基本需要做妥的事情,家長為孩子的拖延問題總是摸不著頭腦,有些甚至帶孩子見精神科醫生,因為懷疑他們的腦袋出現問題。   拖延是一個行為表現,暫時未被界定為一種精神科的疾病,但是,假如問題持續或嚴重,可能跟一些精神障礙有關,需要考慮帶孩子向醫生求診。當家長開始發現孩子有拖延問題時,可以作出詳細的記錄,監察問題所在及嚴重性,以及拖延如何影響日常生活,家長也可向學校老師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行為出現的初期,家長可以跟孩子詳談,了解背後的原因和想法,看看有沒有個人問題或環境因素可以調節。另外,家長可以嘗試檢視過去的管教方式,然後嘗試調節,加以鼓勵和獎賞,甚至應用一些調節行為的方法,看看拖延問題有沒有得到改善。   拖延問題的背後,可能是孩子患上某些精神障礙,也可能是精神障礙的警號。當孩子出現拖延行為時,家長需要留意他們有沒有情緒上的問題,例如抑鬱、焦慮等。當孩子感到抑鬱時,可能在日常的生活節奏上表現得緩慢和喪失動力,甚至不想進行日常活動。當孩子感到焦慮時,對進行事情缺乏信心,進行事情時可能感到緊張擔憂,甚至逃避。另外,長期的拖延行為,可能跟其他情況有關,例如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這種情況通常由小時候開始,孩子不願意處理難題,遇到困難時缺乏耐性,甚至把事情拖延。另外,強迫症也是另外一個原因,家長需要留意孩子有沒有重複的想法和行為。假如家長應用了不同方法,仍然未能處理孩子的拖延問題,便需要向精神科醫生、臨床心理學家或社工求助。   重點: 1. 拖延是一個行為表現,暫時未被界定為一種精神科的疾病,但是,假如拖延的問題持續或嚴重,可能跟一些精神障礙有關,需要考慮帶孩子向醫生求診。 2. 當孩子出現拖延行為時,家長需要留意他們有沒有情緒上的問題。 3. 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強迫症可能是拖延行為的其他成因。    
kjy13a_20230423_f
400 400 醫社同心 2
醫社同心
2023.04.23
孩子的過重問題
不少家長或長輩都會認為孩子食得是福,害怕孩子吃得不夠,以致營養不足,導致長得不夠其他孩子高,有時候甚至自己不吃,也會留給孩子吃。但在吃的同時,家長有沒有留意過孩子的體重和身型?家長有沒有定時為孩子量度體重?明顯的過重問題, 可以從目測體型來估計。但是,不是所有過重的情況都可由觀察體型而知道的。在糧食充裕的社會裡,過重或肥胖問題,是大家值得關注的情況。要了解孩子有沒有過重或肥胖問題,首先需要定時量度孩子的體重和身高,看看他們的體重有沒有超標,以及他們的生長速度,然後留下記錄。   假如孩子出現過重或肥胖問題,家長首先要了解孩子的飲食習慣,有時候孩子在家中的飲食習慣看似正常,但是在祖父母家時的食量可能有分別,另外,也需要詢問孩子在正餐以外有沒有進食其他東西,除了知道食物的種類外,也需要知道食物的用量。然後,家長可跟孩子分析他們每天的飲食習慣,和導致體重上升的原因,討論處理體重問題的方法,看看在飲食習慣模式中有沒有調節的空間。假如孩子很貪吃,每次有機會吃的時候都難以控制,家長可以設定一些獎勵計劃,設定一個理想的體重指標,假如能夠達到這指標,便可給予一些獎勵以作鼓勵。假如家長不懂得怎樣調節飲食分量,可以考慮請教營養師。   除了調整飲食習慣外,家長需要留意孩子有沒有定期運動的習慣,假如沒有,家長需要協助孩子一起建立,可從簡單的運動開始,而家長也可考慮陪同孩子一起進行運動,以增強孩子的動機。假如孩子一直有運動的習慣,便需要考慮如何調節運動的強度和頻密度,以配合調節體重的需要。有時候,無論孩子如何調整飲食和運動,也難以調節體重,這可能跟身體狀況或其他疾病有關,可能需要向醫生求診,找出體重過度或肥胖的背後原因,以制定相應的介入方法。   重點: 1. 定時量度孩子的體重和身高,看看他們的體重有沒有超標,以及他們的生長速度,然後留下記錄。 2. 假如孩子出現過重或肥胖問題,家長首先要詳細了解孩子的飲食習慣。 3. 除了調整飲食習慣外,家長需要留意孩子日常有沒有定期運動的習慣。 4. 如果無論如何調整飲食和運動,也難以調節體重,這可能跟身體狀況或其他疾病有關,可能需要向醫生求診,找出原因,以制定相應的介入方法。  
kjy13a_20230402_f
400 400 醫社同心 2
醫社同心
2023.04.02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同理心(Empathy)是能夠將自己放在別人的處境位置,體會別人的經驗、想法和感受。同理心可以分為幾部分,首先是認知(Cognitive)意思是了解別人的想法,從別人的處境想事情, 就是角色取替( Perspective Taking),換位思考;第二部分是情緒(Emotional),是感受別人所感受的,可能出現與別人感受的相關情緒; 第三部分是富有同情心的同理心(Compassionate),是行為上的,向有需要的人提供實際的幫助。   同理心跟同情心(Sympathy)有一些相似的地方,但實際上是不同的。同情心是在情緒上與別人產生更多共鳴。相對於同理心,同情心較為被動,從自己本身出發,假如別人產生某種情緒,自己也可產生那種情緒,當中包括慈悲,有點像從上對下的憐憫,希望盡快找出方法解決問題。同理心是從別人的處境出發,當中有慈悲心和尊重, 以平起平坐的姿態去了解和感受對方。   同理心是十分重要的,因為這可促進建立更健康和有效的社交聯繫,也能幫助我們調節自己的情緒,管理自己的感受,對處理困難處境和壓力情況很有幫助。另外,同理心也可促進更多幫助別人的行為。在成長中,家長都會關注孩子的情緒管理、個人行為和社交生活,培養同理心有助這些方面的發展。   家長可以學習怎樣建立孩子同理心,首先家長需要對孩子有同理心,主動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從孩子的處境出發想事情, 也要建立一個模範榜樣,對別人都需要有同理心,孩子可透過觀察家長的行為中學習。另外,家長可以跟孩子一起閱讀繪本或圖書,或跟孩子一起觀看電影,然後討論角色的情緒,讓孩子對識別情緒和情緒管理有更深入的體會。家長也可透過假裝遊戲去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同理心的建立,不是一兩天的事情,需要更長的時間,也需要很多的耐性。   重點: 1. 同理心跟同情心有一些相似的地方,但實際上是不同的。 2. 同理心是十分重要的,因為這可促進建立更健康和更有效的社交聯繫,也能幫助我們調節自己的情緒。 3. 家長可以透過不同的方法,去培養孩子建立同理心。 4. 同理心的建立,需要時間和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