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3a_20230108_fade
400 400 醫社同心 2
醫社同心
2023.01.06
從2022走到2023
已經踏入2023年,不同人對時間的過去有不同的感受,有些人感到時間過得很快,也有些人覺得時間很難過。回想2022 年,確實很多人都感到是困難的一年,不但是成年人,連青少年和兒童也受影響,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持續,影響全球人類的健康。這個疫情已經發生了三年,於2022年在香港的疫情較嚴重,雖然不同國家對疫情的控制已經放緩,但是踏入2023年,這種病毒仍然存在,疫情還沒有完全停止。在這些年間,大家已經習慣如何應付疫情帶來的生活改變,無論在心態上或實際行動上,很多人已經建立了不同程度的調節,這些改變令大家逐漸適應不同壓力對生活上的影響。   從前的新年,大家都會說出新年願望, 定立新年計劃,但經過了這些年世界的改變,又回想從前很多設立了的計劃,可能因為個人問題或環境因素,不能實行。當未能達成計劃時,又會產生壓力。另一方面,世界上有改變是難以預計的,當發生時也難以短時間內改變。當大家認為可以做一些事情,以自己的能力去改變時,可能事與願違,人的能力實在有限,不應讓自己認為個人努力便可完全處理所有事情,有時需要與他人合作,也需要保持謙卑的心,對天主保持信德,時常祈禱,依賴天主的幫助。   沒有對來年設定計劃,並不一定是悲觀和不進取的做法,大家仍可選擇保持正面的生活態度,就是珍惜每一天,好好感受每一天發生的所有事情,並保持感恩的態度。另外,可以留意自己去年有沒有不良習慣,對個人的發展和生活構成一定影響,有沒有曾經嘗試改變這些壞習慣而不成功。知道不良習慣後,嘗試看看有沒有其他方法處理。很多家長提出孩子投放太多時間在電視產品上,以致忽略了學習上的事情,這可能是其中一個例子,要處理不良習慣,並非只針對不良習慣,而是需要考慮建立一些健康的態度和習慣,以達致健康平衡的生活。   重點: 1. 當大家認為可以做一些事情,以自己的能力去改變時,可能事與願違,人的能力實在有限,不應讓自己認為個人的努力便可完全處理所有事情,有時需要與他人合作,也需要保持謙卑的心,對天主保持信德,時常祈禱,依賴天主的幫助。 2. 沒有對來年設定計劃,並不一定是悲觀和不進取的做法,大家仍可選擇保持正面的生活態度,就是珍惜每一天,好好感受每一天發生的所有事情,並保持感恩的態度。 3. 要處理不良習慣,並非只針對不良習慣, 而是需要考慮建立一些健康的態度和習慣,以達致健康平衡的生活。
kjy13a_20221211_fade
400 400 醫社同心 2
醫社同心
2022.12.09
怎樣與孩子過聖誕節
這幾年的聖誕節,與別不同,因為全球受到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影響,以致大部分人減少外出,減少出外購物或用膳。在疫情較嚴重時,到教堂參與彌撒也有一些限制,令節日的氣氛也大大減少。今年的疫情有些好轉,外出的人數也隨之增加,聖誕節快將來臨,究竟今年的聖誕節氣氛會否比近年增加?大家對節日的心情會否有點改變?大家會否期待一些聖誕節慶祝活動?   小時候對聖誕節的第一個印象,就是聖誕老人和聖誕禮物,因為父母講述的聖誕老人故事,讓我深信聖誕老人會為乖孩子送上禮物,後來揭發原來每年的聖誕禮物是父母準備的,一下子好像幻想幻滅了,但仍然開心收到聖誕禮物。除了禮物外,還有聖誕歌、聖誕大餐、聖誕卡、聖誕樹等。後來, 成為天主教徒後,聖誕節多了一個特定節目,就是參與子夜彌撒和聖誕日彌撒。參與這些禮儀,聆聽讀經和聖言,跟隨歌詠團唱聖誕節聖詠,讓我們重新記得聖誕節的由來和真正意義,知道在快樂氣氛背後的意思。   當聖誕節漸漸地成為了不少商業活動的主題時,家長可以重新思考怎樣為孩子安排聖誕假期的活動。最重要的,不是參加聖誕派對,而是經驗真正聖誕節的意義,重視耶穌降生成人的大喜訊,耶穌降生是為了拯救罪人,帶給世人救恩。雖然不是所有人都有基督信仰,但當大家參與任何聖誕活動時, 也可把聖誕節的真正意義,以及耶穌降生的喜訊分享給其他人,讓多些人不只投入商業活動和著眼於收到甚麼聖誕禮物,而是知道節日背後的深層意義。   都市人在聖誕節時難免被消費主義影響,家長可以藉此教育孩子環保的概念,學習珍惜和愛護環境,例如在大食會時不應浪費食物,在交換禮物時不需把禮物過度包裝,以免浪費用紙。   在聖誕節時,大家都會說一句「聖誕快樂」,家長可以跟孩子探討怎樣才是真正的快樂,以及聖誕節與人類的關係。   重點: 1. 參與聖誕節的禮儀,聆聽讀經和聖言,跟隨歌詠團唱聖誕節聖詠,讓我們重新記得聖誕節的由來和真正意義,知道在快樂氣氛背後的意思。 2. 當大家參與任何聖誕活動時,也可把聖誕節的真正意義,以及耶穌降生的喜訊分享給其他人。 3. 都市人在聖誕節時難免被消費主義影響, 家長可以藉此教育孩子環保的概念,學習珍惜和愛護環境。  
kjy13_20221127 af
400 400 醫社同心 2
醫社同心
2022.11.27
如何協助小六學生選擇中學?
每年的11月或12月,小六學生和他們的家長,都會開始忙碌,因為需要準備申請中學。對他們來說,選擇和申請中學,由小學過渡至中學,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這包括了環境、人事、個人責任的改變,也會影響整個家庭的生活模式。從前,當自己是小六學生的時候,沒有太清楚選擇中學和進行申請的所有事情,一切都交給父母處理。隨著社會的改變,今天的小六學生卻有點不同,他們對所有事情的認知及參與度好像提升了,選擇中學對他們來說,更是一個十分緊張的項目。另一方面,今天不少家長對小學生每件事的參與度也很高,表現得十分著緊的。所以,家長不是為孩子選擇中學,而是協助他們作出選擇。   在選擇中學的過程中,學生和家長都有不少考慮因素。一直以來,不少家長都希望學生能夠順利進入一間最理想的中學就讀, 而最理想的定義,就是根據學生一直以來的考試成績,選擇一間學習水平跟學校整體成績相符的中學,考慮因素包括學校的名氣、教育水平、師資、學生的成績和品格、入大學率、課外活動的選擇、學校環境等。其中,不少家長都認為學校名氣和入大學率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因此,不少學生和家長都會以成績為學習的目標,成績愈好,便認為這代表了學生的成功,學生和家長可以開心地在其他人面前分享學生的成績。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種緊張的學習風氣,就是學習為了求分數,考試成績最重要,這無疑對學生構成不少學習壓力。   在選擇中學前,家長可以協助學生做資料蒐集,了解學校的背景、教育理念和學校氣氛,有機會可以參加資訊日,走進中學的環境,跟那裡就讀的學生和任教的老師了解學校的各方面。然後,家長和學生可以根據學生個人喜好、信仰、將來希望參與的考試制度、學校活動的選擇等因素,去選擇一間較適合的中學。家長也可協助學生詢問目前小學老師的建議,了解哪類學校較適合自己的孩子。今天,不少家長參與一些網絡群組,大家一起討論那間學校較好,最終選擇中學都是個人的決定,不應太受其他人的說話或決定而影響。   重點: 1. 在選擇中學前,家長可以協助小六學生做資料蒐集,了解學校的背景、教育理念和學校氣氛,有機會可以參加中學舉辦的資訊日,以作多方面的了解。 2. 家長和學生可以根據學生個人喜好、信仰、將來希望參與的考試制度、學校活動的選擇等因素,去選擇一間較適合的中學。 3. 最終選擇中學都是個人的決定,不應太受其他人的說話或決定而影響。
kjy13_20221113 A F
400 400 醫社同心 2
醫社同心
2022.11.13
電子產品與孩子
新冠疫情發生前,不少家長表達關注孩子沉迷可以上網或遊戲的電子產品(手機、平板電腦等)的問題。疫情發生後,有些家長表示,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情況更加頻繁,更加難以處理孩子這個問題。其實, 這種使用電子產品的趨勢可以理解,因為疫情最大影響時學校需要停課,大家需要遵守社交距離限制,課外活動減少或取消,孩子自然傾向留在家中,久而久之,他們感到納悶,便很容易接觸到電子產品。另一方面, 學校由實體課改變至網上課,學生大部分時間都需要運用電腦,令電子產品成為學生們每天上課必備的東西,令家長感到更難令學生在課堂後遠離電腦。   現今科技進步和環境改變,令這些電子產品在這世界繼續流行,繼續出現其影響力。大家都知道電子產品在現今的生活中, 似乎是不可或缺的,家長需要面對和接受這個事實。電子產品究竟是利多於弊,還是弊多於利,取決於孩子如何應用,假如能夠善用電子產品,可為孩子達到一定的學習效果。反之,可能令孩子的學習受到影響,也有機會影響生活。因此,家長需要留意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日常習慣,例如使用的模式,佔用的時間,以致有否影響日常生活各方面的平衡。假如孩子不適當或過度使用電子產品,家長需要進行提醒,甚至需要進一步介入,以致孩子不會受電子產品的不良影響。   假如孩子過度使用電子產品,家長可以考慮以下的方法,看看是否適用於處理問題。首先,家長可以跟孩子一起檢討,目前使用電子產品的模式和時間,然後進一步跟孩子一起制定行為合約(Behavioural Contract),固定每天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以及進行其他活動的時間,然後訂立賞罰制度,將行為合約張貼在顯眼的地方,作為孩子每天的提醒,希望孩子慢慢調節過往不良的行為,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有些家長認為行為合約沒有效果,於是需要了解原因何在,了解孩子過分使用電子產品背後的原因,是否有些心理上的特別需要,而這些需要未能得到正視或滿足。賞罰制度需要時常檢討,定期調整,以切合孩子的需要。   重點: 1. 疫情發生後,有些家長表示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情況更加頻繁,更加難以處理孩子這個問題。 2. 大家都知道電子產品在現今的生活中,似乎是不可或缺的,家長需要面對和接受這個事實。 3. 家長需要留意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日常習慣,例如使用的模式,佔用的時間,以致有否影響日常生活各方面的平衡。 4. 家長可以跟孩子一起檢討,目前使用電子產品的模式和時間,然後進一步跟孩子一起制定行為合約(Behavioural Contract),固定每天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以及進行其他活動的時間,然後訂立賞罰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