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6b_20161002s
happypoint
快樂宗點
2016.10.01
為何停不了
那天,在港鐵車廂中,見到一名男小學生,沒有坐在母親旁的空位,卻手握着扶手圍繞着不停轉圈,有時更將雙腳放在扶手上,企圖攀爬。看着眼前的他不斷轉圈,一定會感到頭暈眼花,在他面前坐着的媽媽也不想看到,於是索性緊閉着眼睛。接着,這男孩走到媽媽跟前,不斷叫「媽媽」,然後問了很多「為甚麼」,令媽媽感到煩惱和困擾,最終高聲罵他說: 「兒子,你每天不停問我這麼多問題,完全沒有給我清靜的時間,令我不能再忍受了,可否立即停下來嗎?」於是,小男孩沒有繼續發問,卻走回扶手不停轉圈,令媽媽再次緊閉雙眼。 以上類似的情況,可能發生在不少家庭中,很多家長自然認為這是由於孩子頑皮所致。面對這種情況,家長便會責罵孩子,甚至懲罰他們。過了一段時間,孩子仍然在家走來走去,吃飯時不能安坐,不斷離座,要家長三催四請才返回座位吃飯,不久又離座了,每餐飯就像與孩子對抗的一場「戰役」。除了吃飯外,做功課也是另一場「戰役」,在補習老師的協助下,孩子比其他同學用上更多的時間完成功課,因為常常夢遊和不能專心,不能安坐做功課。 後來,經學校老師建議下,家長帶孩子見精神科專科醫生,經過詳細評估後,確定診斷是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隨即開始藥物治療,數星期後,孩子的問題出現顯著改善。對很多家長來說,頑皮與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 是難以分辨的,前者的孩子可能因適當的教導而有所改善,後者屬於發展障礙,純粹管教上的調節未必能令問題完全解決, 實際上需要醫學治療。假如家長認為孩子頑皮,整天動來動去,不能安靜下來,影響了他們的家庭和學校生活,跟一般孩子有異,用了很多方法也不能處理,可考慮尋找醫生作評估,發展障礙不應拖延治療,以免影響孩子的生活。 
kjy06b_20160925s
happypoint
快樂宗點
2016.09.24
怎樣選擇課外活動
開學不久,學生安頓了學習事情後, 課外活動老師或不同學會的負責人,開始向學生們介紹各式各樣的課外活動。記得我就讀小學時,學校沒有太多課外活動, 媽媽在外安排我學習小提琴和繪畫。升上中學後,學校有不少學會,舉辦了很多課外活動,記得中一時我已決定參加一些學會,初中時也會問問父母的意見,之後幾年都是自己選擇的,選取自己有興趣的,而且參加的項目越來越多,中六時更担任領袖角色,組織課外活動給其他同學。課外活動是學業以外一個非常重要的項目,對子女成長和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力。 對小學和初中生的課外活動選擇上, 父母的意見有主導性和決定性,究竟父母應根據甚麼準則協助子女作出選擇呢?  一、目的 父母應該教育子女在選擇課外活動上的正確目的,包括發展興趣潛能、善用餘暇、拓闊生活圈子等。曾聽過有些家長希望子女能夠參加一些有「價值」的課外活動,使他們在升學上的優勢增加,更易進入「名牌中學」或「名牌大學」,以此想法來選擇課外活動是不理想的。另外,也不應以「人做我做」的模式來選擇,別人的選擇未必適合自己,不要令課外活動成為子女的壓力來源。 二、喜好 父母不應根據自己的喜好指引子女選擇課外活動,而應了解子女的喜好和興趣, 讓子女充分享受課外活動,避免視活動為苦事。可讓子女在參加課外活動過程中, 分享感受和有趣經歷。 三、組合 越多不同的課外活動,令家長學生更難選擇,家長可考慮引導子女選擇「一動一靜」的活動,例如音樂和運動,這組合令孩子有多方面的發展。 四、時間 除了學業和課外活動外,學生應有充足的休息時間,不應選擇太多的課外活動, 因為這可令學生感到疲倦,使他們休息時間減少,久而久之可能對課外活動生厭。 
kjy06b_20160918s
happypoint
快樂宗點
2016.09.15
開學起跑線
每年九月是全港學校的開課日,也是父母最忙碌的日子,特別是由小六升讀中一的學生家長。 升讀中一,是學生人生中的大事,更是家長人生其中一個最緊張的時刻;子女未開學,家長已進入緊急狀態,需要預備很多事情,開學後又開始擔心子女的適應、學業成績、在校活動等。今天家長的表現,跟十年前的不一樣,一方面他們更加投入子女在校的生活,另一方面可能造成更多擔心和焦慮的問題,這或許跟教育制度和社會風氣有關。 開學後, 所有中一學生都要面對新環境,他們有一定的適應能力,隨著時間的過去,他們都會漸漸習慣,所有陌生的事情都會變得熟悉,不安的事情也會慢慢地安頓。一般情況下,家長應該適當地關心子女,對他們懷有信心,給他們充足空間自由發展。假如家長對子女每事擔心和質疑,即使子女原本有能力處理自己的事情,也會打擊他們的自信心,久而久之,可能增加家長與子女之間的衝突, 也可增加子女對父母的依賴性,嚴重影響子女的獨立發展。 假如希望子女有快樂的學校生活,家長需要了解教育的意義。假如家長認為子女接受教育,最終目的是在公開考試中達到優良成績,被著名大學取錄,將來成為專業人士,有豐厚薪金,生活無憂,這想法是實際的,但意義狹窄。假如擴闊眼光, 知道上學不是只求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習做人,跟別人溝通相處,在各方面提升自己,「求學不是求分數」這句話歷久不衰,教育的成功與否,學業成績只是其中一個指標,還有很多其他更重要的因素。 讓我們將一個學年比喻為一項跑步賽事,九月為起點,六月是終點。比賽中一定有同學跑得最快,亦有同學跑得最慢, 跑出最佳成績的當然值得高興,跑得最慢的也不等於失敗。因為跑得較慢的,可在賽道上有更多時間觀察四周環境和發生的事情,可經歷更多障礙物帶來的困難與挑戰,在抵達終點一刻,跑得最慢的,可能是經歷最多的一位;這賽事的經驗,有助學生在將來另一賽事中的表現。人生有很多場這樣的賽事,成功的關鍵不在乎跑得有多快,反而跟過程有更大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