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1_20130324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3.03.24
東涌天主教學校 基督小先鋒 行動顯主愛
一顆顆雪白的糯米糍、一粒粒濃滑的巧克力,還有香甜的糖水、香噴噴的茶葉蛋和色彩繽紛的遊戲攤位…… 這並非嘉年華會,而是東涌天主教學校(小學部)的義賣日。該校每年均於四旬期期間舉行義賣日,鼓勵同學實踐愛德,關顧弱小的人。今年的義賣日有所不同,該校鼓勵全校同學捐出自己的物品義賣,並由基督小先鋒同學設計攤位遊戲及自製食物籌款,將收益全部撥捐慈善機構。    (本報專題)活動中與該校五位六年級基督小先鋒對話,分享他們參與四旬期活動的感想和反省。何婥琳參與製作和義賣食物,「我和同學一起製作果凍和糯米糍,老師另有製作茶葉蛋,各款食物都大受歡迎,很快便賣清了。」義賣日亦使她反思:「雖然活動中有很多不同類型的物品出售,而且很便宜,但我們在購買前應考慮自己有沒有需要,免得浪費,否則直接捐錢反而更能幫助別人。」幫忙主持物品義賣攤位的陳彩瑩補充,「同學們都十分熱心,有些都捐出找續的零錢。」 體驗貧窮 實踐愛德 開朗的周卓嵐表示學校雖是第一年透過學生捐贈籌集義賣物品,但同學反應熱烈,「很多同學都大包小包的帶著物品回到學校,收集到的物品盛滿了不少大箱子呢!」她形容自己參與義賣日的心情,「四旬期是迎接耶穌死亡和復活前的四十天, 在這段日子能幫助別人,我感到特別開心。」她續道:「而且學校在四旬期訂立每週主題,如悔改週、樂捐週等,義賣日便是樂捐週活動;而我在悔改週也有機會反省自己的不足。」 清淡午餐是另一項該校每年舉行的四旬期活動,一連三日,參加活動的同學以一個麪包和一瓶水代替平日的一份午餐。此外,基督小先鋒成員亦在活動中協助派發物資,為同學服務。「午餐只有一個芝麻包和水,老師更提醒我們自己有帶水樽的話便不要取枝裝水了」,溫文的吳子欣回想數天前舉行的清淡午餐。她形容份量比平日午餐少了一半,「肚子不飽,但心裡很滿足。」子欣表示家人認為活動要額外付錢卻吃不飽,因此不支持她參加,「我唯有掏出自己的零用錢參加清淡午餐,而且活動費用都會捐給有需要的人,我也能體驗到他們的生活。」 姿采活動 豐富信仰 四旬期以外,學年中,該校亦為基督小先鋒安排不同的技能訓練、服務和靈修活動,如:日營、訓練營、觀星、祈禱會、探訪老人院、野藝技能訓練等。五位受訪同學亦坦言,當初被豐富活動吸引,是以參加基督小先鋒。第四年參加基督小先鋒的林浚傑表示,印象最深刻、得著最多的活動是兩日一夜的宗教歷奇訓練營。「我們到山上進行睡前祈禱,並以蠟燭照明,在漆黑的戶外,我感受到天主就好像燭光,會帶領我們前進。」 浚傑認為營中活動富挑戰性之餘,亦讓他檢視自己,看到自己的長處和弱項。而彩瑩在訓練營中,對夜行環節有另一番體會,「夜行中我們大部份的同學都矇上眼,要依賴不用矇眼的同學帶領,要相信他們會帶領我們走安全的路。」除了更明白合作的重要性,她表示,「我還學會更信賴耶穌的帶領。」 該校負責基督小先鋒的巫家傑老師表示學校在四旬期舉行不同活動,以鼓勵同學多祈禱、行克己善功,進而反思自己生活,思考如何將自己擁有的和有需要的人分享。「我們希望同學能透過活動,了解耶穌基督奉獻的精神」, 至於基督小先鋒活動,他亦期望成員在活動中認識自己和天主,並從服務和祈禱學會感恩。該校馮立榮校長補充,「我亦希望同學在四旬期活動中,明白為擁有而感恩,從而主動關愛身邊那些條件沒那麼豐富的人。」耶穌曾說:「我實在告訴你們:凡你們對我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個所做的,就是對我做的。」(瑪25:40)(澄)   
kjy01_20130310y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3.03.10
聖若瑟英文小學 橫幅設計比賽 小眼睛看大世界
你可曾想過到俄羅斯,看看屋頂像一個個彩色洋蔥的東正教教堂?你又曾否想像,到瑞典的森林去,在大樹間尋找動物的蹤跡?這些想法未必能當下實現,但一群來自世界各地的義工,透過分享、參與橫幅製作,將他們的語言、文化,介紹給聖若瑟英文小學的同學認識,讓他們認識世界,體驗大同。      (本報專題)配合年度學習主題「關心世界、探索世界」(Care the World, Explore the World),該校以此作今年班際橫幅設計比賽主題。該校並透過非政府志願組織「義遊」,邀請內地、韓國、印尼、瑞典、俄羅斯等十二名不同國籍的義工到校分享國家文化傳統,參與製作橫幅,透過交流,擴闊學生視野,讓他們更了解自己身處的世界。  共建文化橋樑 義工們施展渾身解數,透過影片、語言教學、唱歌跳舞、分享傳統食物等形式,向同學們介紹自己的國家。俄羅斯義工的分享,給就讀六年級的陳冠熹留下深刻印象。「她為我們帶來了俄羅斯木套娃娃,和可用作敲擊樂器的木匙羹」,冠熹解釋,「我從未到過俄羅斯,娃娃和樂器上都有不同的特色花紋,十分新奇有趣。」  五年級的陳銘濤最難忘韓國義工的分享, 「她給我們介紹泡菜等傳統食物,我十分欣賞她雖然英語能力一般,仍盡力向我們講解韓國傳統。」同級的霍韋諺亦認同韓國義工非常親切,他補充,「她教授我們簡單的韓文,印尼的義工亦給我們介紹她們的國家,讓我們知道印尼是一個多民族、多島嶼的國家。」 班代表與義工合力製作橫幅,他們亦有不少體會。六年級生陳偉軒所屬班別的設計圍繞關愛地球的構思,透過樹葉、蝴蝶等自然景物,表達環保信息。「我們作品中的蝴蝶由大家的指模拼湊而成,義工的指模也在其中。」偉軒續道,「這代表所有人,包括香港和其他國家的人民團結一致,合力保護環境。」 四年級同學梁傲則表示,製作橫幅的過程中學習到分工合作。「起初同學們都只負責自己喜歡的部份,進度不太好。」後來義工建議他們分工合作,作品得以更快速度順利完成。作品有一個七彩圍框,梁傲說,「色彩繽紛代表人人都開心快樂,沒有紛爭,世界和平。」 同諾愛護地球 「我們希望在設計中表達,我們也可探索地球以外的世界」,六年級關兆淇表示,因此他們的橫幅繪畫了火箭、流星、隕石等。但橫幅的中央是一雙手輕托著地球,他強調,「同時我們也要由日常生活做起,保護地球,防止她受污染破壞。」 其餘同學當日以同一主題,於教室設計個人彩旗作品。六年級馮瑋軒的彩旗以不同國籍人民,手牽手圍著地球為主體,並以不同語言在作品上寫滿「我愛你」。瑋軒簡解他的構思,「愛是強大的力量,使人團結。只要我們互相愛護就不會有戰爭,愛護環境便不會破壞樹林和生態。」 適逢該校五十五周年校慶將至,受訪同學們表達對創校人耶穌聖心門徒會孫保祿修士的情懷。「我十分感謝孫修士」,瑋軒說,「學校原址是一所別墅,得別墅主人捐出物業給孫修士辦學,加上他多年來的努力,我校才得以開始運作,也讓很多貧窮的小孩子有機會上學讀書。」銘濤接著道,「孫修士是校長,也擔任老師,但他給學生自由空間分享和討論看法,並不是要求所有學生也服從他。」 班際橫幅設計的冠軍作品將成為該校的五十五周年校慶橫幅,於開放日裝飾校園。視藝科主任鄭德明老師表示,校方期望透過活動讓同學有所得著,「義工們均精心安排他們的分享環節,花了不少時間和心思準備。」他補充,「現今資訊發達,媒體亦有不少各國文化相關資訊;但我們希望學生能親身、近距離接觸國外朋友, 交流文化,擴闊他們的視野。」開闊眼界並不是終點,從認識世界到關懷世界,同懷對我們地球的愛,才是將人類聯繫起來的橋樑。(澄)   
kjy01_20130120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3.01.20
無懼歷史洪流 香港仔工業學校77載育人靈
與宋雲龍執事(香港教區終身執事)一同步上樓梯,前往進行訪問的會議室。宋執事為該校舊生,他憶想當年說:「這些樓梯是經過『意大利批盪』的,過了這些年,還是同一個模樣!」七十七年來,港島南區變化甚多,由昔日的漁港成為人口密集的市鎮;香港仔工業學校亦由當年的工藝院,發展為今天主要提供科學和科技相關課程的中學。創校至今,該校致力秉承慈幼會精神,經過近八十年的歲月仍屹立不倒,為香港寫下歷史見證。      (本報專題)上世紀初,有見本港基層孩童缺乏教育,一群社會賢達斥資設立一所工藝院,讓孩童學得一技之長謀生,遂成立香港仔工業學校(舊稱香港仔兒童工藝院),於1935年開課,由慈幼會會士擔任管理和教育工作。當時該區尚未發展,交通不便,故以寄宿學校模式運作,所有學生一律於校內住宿。在規律生活和會士的關愛下,學生茁壯成長。 愛的教育 轉化生命 年幼喪父,母親出外工作謀生持家,宋執事表示自己在缺乏監管下,小時候甚為頑劣, 成績亦差。幸得班主任鼓勵,考入該校小學六年級(小學部於1978年結束)。他是1959年畢業生,在校內寄宿,他補充,嚴格紀律下他學到分辨善惡。當年即使週六日學生也須留校,只有暑假和年假才回家,在校內過著規律的生活。每天六時半起床、七時參與彌撒、放學後參與晚禱、院長訓話、九時多睡覺,學生過著儼如修院的生活,故該校得到「小修院」的別稱。 慈幼會會士們對學生無微不至,宋執事表示在校六年,已將同住的神父和修士當作爸爸和哥哥看待。「當年我們每個寢室有四十張睡床,神長的睡床在四個角落;晚上我們踢被子,他們總會半夜起床給我們重新蓋好。」會士的關懷改變了宋執事的生命,從沒有信仰到認識耶穌,他於中二時領洗;在學期間,他甚至考慮司鐸聖召。雖然最後因照顧家庭的責任而未有成為修道人,天主卻一直在宋執事身上工作;九年前他領受終身執事職務,只因服務和奉獻的心從未間斷,「天主揀選了你,你就必定能到達(祂計劃的)目的地」,宋執事堅信。 愛的延續 因時制宜 七、八十年代隨著香港經濟起飛,南區不斷發展,人口增加、交通改善,學生對寄宿的需求大減,故該校於八十年代取消寄宿部。加上香港經濟轉型,工業及相應的工業教育式微,該校課程亦由當年每天下午安排學生到工房學習木工、電工或金工,逐漸轉為今天配合新高中學制的課程。 該校余立勳校長表示即使學校運作模式一直因應時代轉變,但教育方針始終如一,堅持鮑思高神父的教導。「雖然各人的恩賜不同, 發展的路向亦因而有所不同,但我校希望學生在這裡能夠覓到自己的價值。」余校長亦是該校舊生,於1978年畢業,「青年時期是人成長發展的黃金時間,學校希望裝備學生成為好的成年人,讓他們持守基督徒的價值觀,才踏入社會。」 面對今日貧富懸殊的香港社會,家庭面對的問題愈趨複雜。該校於本學年恢復寄宿部, 期望支援家庭的需要,並透過規律和團體生活,充實孩子的心靈,培育人靈。 現時該校寄宿部分別設四人和六人房間,備有冷氣及熱水等設備,但仍位於校舍二樓,宿生同樣須參加早禱和晚禱,神父亦會於每晚晚禱後給予教導。「晚飯後的活動時間多姿多采,打鼓、唱歌、繪畫、吹口琴都有!」中一生卓展鏵表示,「我最享受的是團體生活,還有畫畫。」展鏵亦於去年十一月開始慕道,「神父的教導讓我開始認識天主教信仰,相信天主!」同級的梁昊生亦表示十分享受宿舍生活,「住在學校很特別,和同學關係變得更密切。」 目前港鐵南港島線工程正進行得如火如荼,期望落成後改善南區交通,除了封路等帶來不便,對學校亦有影響。「我們每個學期也有兩、三次跑橋訓練,是我校傳統」,就讀中五的總領袖生蔡俊杰表示,「但因施工關係, 我們要改到海濱公園跑步,每年一度的跑橋大賽亦要延期舉行。」中四的曾耀均亦認同工程為師生帶來不便,「但我相信南港島線建成後會增加南區的人流,有助更多人認識學校和本區。」該校舊翼校舍已被評定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歷史價值以外,它更是一眾學生成長、生活的家。(澄)   
kjy01_20121216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2.12.16
傳播基督降生喜訊 聖文德天小 聖誕服務
每年的聖誕聯歡會上,一片喜氣洋洋,大家換上便服,大啖派對美食,然後在互祝聖誕快樂的聲音中交換禮物。聖文德天主教小學的聯歡會卻以義工服務為主,全校師生參與,同樣滿載歡樂笑聲,就讓他們分享一下聖誕快樂的秘密吧!       (本報專題)過去的三個聖誕節,該校同學都穿上校服,走入社區,服務他人。「飲食的聚會經常都有,但社會上還有很多有需要的人;藉著聖誕節這個機會服務他們,我認為意義更大」,就讀六年級的黃婉渝表示。今年五年級的陳卓堯亦十分認同,「學校舉行聯歡會的話,只是我們一群學生開心,但透過服務,我們卻可以將自己的歡樂帶給別人。」 心靈喜獲禮物 卓堯去年服務智障人士,和他們一起製作聖誕襪,「有時候他們未必明白你的說話,所以和他們相處需要耐性。」完成後,學生們將糖果放進聖誕襪內送給服務對象,「對我們來說,這些零食只是很小的事;但他們已感十分滿足,我也從他們身上學懂了珍惜一切。」 六年級的楊潔荔當日亦有為智障人士表演舞蹈,「表演前我以為他們不會明白我們的舞蹈,所以並不重視該次演出」, 演出後的體會使她完全改觀。「我在台上看見他們專注地欣賞表演,反應很熱烈,於是我更努力演出」,潔荔道,「我學到認真做好每一件事,因為即使做的是小事,亦有能力為別人帶來喜悅。我以後也會關懷別人,並將愛的信息傳開去。」 婉渝和潔荔今年將會探訪老人院,她們表示會以平等、接納和包容的態度和長者相處。「很多人認為長者很嘮叨、煩人;但我期待透過主動接觸他們,了解他們的內心和日常所需,從而幫助他們」,婉渝滿心期待道。「我們也不應視他們作負擔,而是以更多耐性體諒他們,在寒冬為他們送上暖意」,潔荔補充。 岑展銜是四位受訪同學中年紀最小的一個,今年就讀四年級,但關懷弱小的熱誠,並不比其他同學少。他今年將會服務視障人士,「他們只是比我們少了雙眼,為生活帶來不便,但他們亦有比我們出色的地方。」展銜期望透過活動可以帶出平等的信息。 罐頭滿載關愛 該校由去年起進行「愛心罐頭」活動,鼓勵學生捐贈罐頭食物予食物銀行。校方先在校內收集罐頭,為期兩星期,其後由五年級同學製作心意卡裝飾罐頭,再於聯歡會轉贈有需要人士,希望學生關心社會,樂於與他人分享。今年,在活動的第二天,校方已收集了近400個罐頭。 去年的罐頭捐贈活動為展銜留下難忘經驗。在超市無意中發現一張500元鈔票,展銜路不拾遺,交予超市職員;最後鈔票無人認領,按法例歸展銜所有。但他並沒有自己花掉這500 元,反而買了30多個罐頭贈予「愛心罐頭」活動。他表示媽媽和妹妹本來並不明白他的決定,為此他細心解釋,「我們可能轉眼便花光500元,但為有需要的人而言,這是一筆他們可以賴以為生一段時間的金錢。社會上有很多貧窮和弱勢的人,他們比我更有需要。」 聖誕佳節將至,潔荔認為在將臨期應改善壞習慣,並以期待和喜樂的心,迎接耶穌降臨,「我們亦應實踐愛主愛人,透過服務為別人付出同樣的愛。」展銜接著說:「聖誕節是一個充滿歡樂的節日,我希望可以將快樂帶給別人,讓所有人都過一個快樂的聖誕!」(澄)         校方希望學生由服務自己、服務校園,推展至服務社區,與別人分享耶穌誕生帶給人類的喜樂。不少孩子都是家中的小寶貝,三年前剛開始聖誕服務時,我們也曾擔心學生和家長不會接受這個改變。可是,我們發現學生非常投入,主動參與,即使低年級同學也不怕骯髒,協助清潔運動用品和校園,樂在其中。家長亦願意花時間來參與,令人感動。 聯歡會當日,全校學生參與不同的活動。小一生清潔自己的課室;小二、三同學清潔課室和校園;小四同學在禮堂接待視障人士;小五同學清潔課室及製作愛心罐頭;小六同學部份外出探訪,部份協助低年級同學清潔,隨後為他們表演小玩意。完成當天服務後,全體同學在校內團聚,各自在課室享用簡單食物,分享活動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