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中學動態
2023.05.21
喜樂中學 - 動態
德蘭中學•宗教週
(本報訊)德蘭中學早前舉行宗教週,本年度活動主題為「將家庭的愛傳揚開去」。校方希望透過各項活動,讓學生學習主耶穌基督的行實,能以慈悲的心和無私的愛去關懷家庭成員,使家庭團結和睦,亦將這份愛延伸至學校、社會、國家及世界,使世人能感受到天父的慈愛。
該校宗教與靈修事務組在宗教週舉辦多項別出心裁的活動,包括聖經金句書法比賽作品展、書展暨聖物展、攤位遊戲、齊穿玫瑰唸珠及DIY福傳明信片義賣等,所得的善款已撥捐予四旬期捐獻運動,幫助社會上有需要的兄弟姊妹,全校師生踴躍參與,樂在其中。
此外,亦邀請了該校舊生江思維修女,透過座談會形式作生活及靈修分享。江修女分享她青年時期已立志成為護士,到後來她回應聖召的過程,期間遇到父母的反對、母親病逝;在迷惘之際,竟獲得未有信仰的父親支持她回應聖召,讓她感受到這是來自天主的呼喚和引領。透過自身的經歷,藉此讓學生明白與家庭成員溝通要有耐性,也要給予彼此空間。
宗教週已圓滿結束,學校仍會繼續透過不同渠道向學生傳遞關愛家庭的訊息,並鼓勵她們以積極的行動為家庭作出回饋,並將這份愛傳揚開去,在生活中實踐「關愛近人」的精神,讓學生對天主的召叫作出積極回應。(教)
天主教南華中學•宗教活動
(本報訊)天主教南華中學早前舉辦饑饉午餐,主題為「克己.憐憫」,共有65位學生及老師參與。
活動當天,由信仰團體「南華小綿羊」核心幹事主持宗教活動,宗教科老師分享舉辦饑饉午餐的信息,期望從體驗活動中向學生帶出克己與憐憫的精神。
活動期間設有「有獎問答」環節,讓同學掌握當中的學習內容,在場老師及同學反應熱烈。
活動後有同學表示,從未試過這麼飢餓,讓他深切體會到挨餓的感受,雖然這次活動只能享用一個麪包,但獲益良多;亦有同學參與活動後表示,活動十分有意義,明白進行一些節省及克己的行為,能幫助一些有需要的人。看似微不足道的東西,卻能使人受惠。(教)
明愛元朗陳震夏中學中六祝福會
(本報訊)明愛元朗陳震夏中學早前為應屆中六同學舉行中六祝福會,邀請聖葉理諾堂主任司鐸李志源神父主禮。
祝福會上,李神父分享自己以前面對公開考試時的經驗,藉此勉勵同學多祈禱,尤其在心情緊張時,可向考試主保聖若瑟.谷白祈求,他亦鼓勵學生踏出舒適圈,勇敢面對挑戰。
祝福會期間,由中六同學分享他們六年來在校園的生活點滴,並以歌聲勉勵應屆中六同學一同努力,中五同學更為師兄師姐送上臨別感言。最后,同學逐一上前接受神父覆手祝福,並從校長手中接過紀念品。(教)


中學動態
2023.05.14
喜樂中學 - 動態
石籬天主教中學•中六派遣禮
(本報訊)石籬天主教中學早前為中六同學的最後上課天安排連串打氣活動,支持學生應付公開試。
活動當天,早上邀請中六同學寫下心意木板並放置於校園。中午設置點唱活動,同學憑歌寄意,互勉祝福。下午中六各班與班主任在校園留影。之後週會時間於禮堂舉行中六畢業生派遣禮。
中六派遣禮由宋啟文神父、趙貴田神父及校監黃景聲執事主持。禮儀上,中六同學將手上的蠟燭傳承給中一至五的師弟妹,寓意薪火相傳「石天人」持守「謙遜和平」的素質。主禮為中六同學灑聖水,並逐一為應屆中六生覆手,以示祝福及派遣。
另外,中三師弟妹亦製作了金句掛畫,親手染布,金句繡花,為中六師兄師姐送上祝福,學生會亦向中六同學送上小禮物,中六同學從鄭惠兒校長手上接過禮物。中六畢業生代表上台,感謝師長栽培。禮成後,畢業生走到操場,迎接其他同學預先寫好的「祝福紙飛機」,寓意中六同學擁有滿滿的祝福奔向未來,展翅高飛。(教)
德貞女子中學•中六祝福彌撒
(本報訊)德貞女子中學早前舉行中六祝福彌撒及祝福會,由林祖明神父主持,為中六學生送上祝福。
該校趁著中六級學生的最後上課天舉辦活動,祝福會包括由中六級各班分享高中生活片段、班主任與同學真情對話外,今年亦新增「祝福繪馬設計」,邀請全校老師及中一至中五級各班,各設計一塊繪馬,配上祝福語句展示於校園內,連同不同持分者的打氣短片,製作成「給中六同學的祝福短片」,於祝福會上播放,讓學生感受德貞上下一心對她們的支持與鼓勵。
另外,該校亦特別為中六級製作了微電影「一縷陽光」,由身兼校友的副校長負責編劇,與同為校友之教學助理飾演影片中的兩名主角,故事圍繞兩名中六學生面對學業、前路、友情等問題,從中勉勵同學應懷著勇氣面對困難、也要成為別人的陽光,互相扶持與關愛。最後,同學在心聲便條紙上寫上對自己或別人的祝福語句。(教)
梁式芝書院•探訪清潔工友
(本報訊)梁式芝書院早前舉行愛德服務,聯同基督青年行及教友義工在油麻地及旺角一帶探訪基層清潔工友,希望透過是次探訪,同學多了解身邊有需要關心的人,並經驗貧窮。
當日,22位同學與義工分成六小隊,分別在街道、小巷、垃圾收集站向清潔工及執拾紙皮的長者送上物資包及傾談,學生藉著服務,切實地實踐與人分享的精神,縮窄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同學完成物資派發後,就著過程中的觀察、感受及反思進行分享。當中有同學表示,以往從未試過走進垃圾收集站,此刻才經驗到站內地上的污水及異味;亦有同學分享表示,過往以為長期在惡劣環境中工作的清潔工,性情會較急躁、負面,而且不想與人接觸,但今次的探訪令她接觸到工友們的溫柔及樂觀,而且亦樂意在忙錄工作中與同學傾談。(教)


小學動態
2023.05.07
喜樂幼小 - 動態
聖安當小學•宗教周
(本報訊)聖安當小學早前舉行一年一度的宗教周,主題為「愛‧家庭」。學校期望藉著活動,讓學生明白天主教教育五大核心價值中「愛德」和「家庭」的意義,培養學生珍惜及愛護家人,並關愛天主大家庭中的所有兄弟姊妹,謹記耶穌的教導:「凡你們對我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個所做的,就是對我做的。」(瑪二十五40)
宗教周舉辦一連串的活動,其中「聖人故事齊齊讀」活動,由高年級學生指導一年級同學閱讀聖人故事,讓學生體驗服務他人的喜樂。另外,為響應「天主教四旬期運動」,舉辦宗教飾物、「明愛天糧」產品及花卉盆栽義賣和基督小先鋒賣旗籌款等,鼓勵學生克己扶貧,幫助社會中的弱勢社群。此外,還有福音攤位遊戲、宗教書展、「愛心點唱」、「聖經金句齊齊背」等活動,學生皆踴躍參與。(樂)
教區學校聯會(小學I區)• 幼小聯繫交流會
(本報訊)教區學校聯會(小學I區)學校早前合辦「教區幼稚園幼小聯繫交流會」,一共有9間小學、14間幼稚園的校長及教師出席。
在聖家學校校長何麗君帶領祈禱後,天主教教育事務主教代表助理葉介君致辭,表示活動提供交流平台, 讓教區幼稚園及小學同工緊密溝通。
在觀賞9間教區小學與幼稚園近年的幼小聯繫活動照片及片段後,東涌天主教學校校長陳珮珊及教師關綺雯分享了「透過多元化的活動,建立緊密的幼小關係, 促進學生成長」。陳校長表示,該校與幼稚園主要在四方面加強聯繫,包括學術及體育活動、品德培育、參觀校園及教師交流活動,擴闊幼小學生學習經歷。
天主教總堂區學校校長宗藹雯分享「如何透過幼小聯繫,發揮協同效應,持續綻放天主教教育特色,並帶動幼小團體共同成長,向前邁進」,帶領同工思考幼小聯繫的目標和策略。
教區學校聯會(小學I區)主席許加路校長表示, 是次活動令他了解到幼稚園在疫情和移民潮下,面對的人力資源短缺問題,更促使小學校長及同工在這時,積極構思資源共享及支援幼稚園的策略。
天主教教育事務主教代表助理廖慕賢總結時表示,活動令參加者對幼小銜接有更宏觀的看法。(喜)
華富邨寶血小學 •「萬千星輝耀華寶」頒獎典禮
( 本報訊) 為了嘉許表現良好的學生,提昇他們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華富邨寶血小學特早前舉行「萬千星輝耀華寶」頒獎典禮, 邀請校監游勵明修女及家長教師會一眾委員頒獎。
頒獎禮設有超過100個獎項,獲獎人數多達60 人,獎項包括:上學期級學業成績卓越獎、班學業成績優異獎、學科成績優異獎(中、英、數、常)、操行獎及關懷愛心獎,每位獲獎同學獲頒獎狀乙張,個別獎項更獲頒書券,以示獎勵。
頒獎禮中邀請小四至小六各級第一名的學生分享學習心得,鼓勵台下學生在下學期繼續努力,爭取更理想的表現。台下學生反應熱烈,紛紛為上台領獎的同學鼓掌;而他們均表示,希望自己在學期終結時, 也有上台領獎的機會。(少)
教區學校聯會幼稚園組•教師靈修日
(本報訊)教區學校聯會幼稚園組早前假柴灣海星堂,舉辦年度聯校「教師靈修日『1+1計劃』」,主題為「耶穌榮進耶路撒冷」,主講嘉賓為李彩燕;參與者為校董、校長、教師、教友及非教友,總人數共有72 人,其中29人屬非教友。
活動目的是加深參加者對天主教的認識。參與者透過認識聖像畫的歷史背景,了解早期基督徒引用日常生活典故,將冗長的敍述化為簡單純樸的標記,並透過圖像宣導教理。隨後,李彩燕透過分享耶穌榮進耶路撒冷的圖像,讓參與者淺嘗寫聖像畫,並在創作過程祈禱,求主的引領及保持靜默和專注、感恩祝福與不忘的喜樂;最後, 她透過聖像畫默觀祈禱的環節, 鼓勵參與者表達從默觀所體驗的感受。(年)


小學動態
2023.04.30
喜樂幼小 - 動態
荔枝角天主教小學•學生視藝展
(本報訊)荔枝角天主教小學早前舉行「學生視藝展」,於學校展示學生視覺藝術作品,讓學生及家長都能有機會欣賞學生的創作。
學校舉辦視藝展的目的,是展示學生的成就及讓同學互相觀摩;本年更展示不同的視藝作品,有滲入STEM原素的立體打印、3D立體打印筆創作、液壓機械手臂;有與中國文化連結的獅頭創作、水墨畫、新年掛飾;有充滿香港情懷的免燒陶泥作品。同學都能通過藝術創作,展示個人的才能及意念。
學生藝術大使謝嘉豪同學表示,他十分高興能參與「學生視藝展」,當中更有自己的個人畫展。他認為通過藝術展可以令更多同學接觸不同視藝創作,同時在擔任導賞員的過程中,亦令更多同學及家長認識視藝創作,能讓更多同學感受到繪畫的樂趣。(少)
聖家學校•常識科及宗教科合辦活動
(本報訊)聖家學校為了讓學生在課堂以外的地方進行學習,擴闊視野,常識科組及宗教科組合辦活動, 帶學生參觀動植物公園及欣賞宗教電影。
活動當天,學生參觀香港動植物公園,認識園內的花草植物及觀察一些小動物和鳥類的特性。其後30多位師生一起到堅道教區中心,參加由香港培聖會主辦的「聖依納爵傳」電影欣賞會。影片介紹聖依納爵的生平:他由於一次腳部受傷,而改變了他的一生,皈依天主。學校希望透過欣賞電影,能為學生帶出以下訊息:每個人都可以在不同情況下,遇見天主,而祈禱及看聖人傳記是其中一個方法。再者,天主是愛,做錯事時,若能悔改,天主便會寬恕。電影欣賞會後,學校亦為學生分析及講解,釋除學生疑問及初步了解聖依納爵的「靈修」方式。(樂)
香港天主教教區學校聯會(幼稚園組)•教育研討日
(本報訊)香港天主教教區學校聯會(幼稚園組) 於3月10日在東涌天主教學校,為17 間幼稚園教師舉行教育研討日, 主題:「靜觀減壓」。當日總校監廖慕賢、校董黃敏兒、校董李蘇珊、17位校長及245位教師出席參與。
是次活動邀請了明愛全人發展培訓中心的輔導及教育心理學家李劉穎瑩為主講嘉賓,目的是透過靜觀活動讓教師關愛自己的身心靈健康,加強自我覺察力和專注自己內心平靜的狀態,學習用靜觀方法調適內在情緒。
活動分兩部分:上午部分主要是「靜觀伸展」和「身體掃描」的練習,下午部分則體驗「靜觀步行」和「靜觀呼吸」。講者引導參加者心神安頓,在「靜」中去覺察、專注自己當刻的狀態;也從另一角度聆聽和感受內心的聲音,與自己溝通和作出調適。
活動總結時,廖校監和兩位校董勉勵參加者多抽時間練習,關顧和懂得愛自己,身心靈健康才有正能量去關愛他人及學生,繼續在幼教路上作天主的工具。(喜)
西貢崇真天主教學校(小學部)•鹽田梓朝聖之旅
(本報訊)西貢崇真天主教學校(小學部)三年級學生早前到鹽田梓參與朝聖活動。當天由鹽光保育中心的工作人員提供導賞,讓學生了解鹽田梓的文化及當地的自然生態保育。
導賞員向學生介紹了鹽田梓的歷史及特色、自然生態保育、村民的簡樸生活等,導賞員亦帶領學生前往聖若瑟小堂,認識主保聖人聖若瑟及了解聖福若瑟神父曾在鹽田梓的傳教工作,該聖堂亦曾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優良獎」。在導賞的過程中,學生不但認識到鹽田梓是天主教早期在香港的主要傳教地區,而且更欣賞天主的創造,學懂愛護大自然。
「鹽田梓朝聖之旅」是每年三年級學生的恆常活動,配合三年級的級主保(聖方濟亞西西)及宗教課程,過往三年因疫情而沒有舉行,今年學生可以參與,他們都很期待,更珍惜今次可以接觸大自然的機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