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6_20240107_f
400400中學專題
中學專題
2024.01.07
元朗天主教中學
關愛長者 傳達愛
(本報專題)你在剛過去的聖誕節怎樣準備自己,為剛誕生的嬰孩耶穌送上禮物?元朗天主教中學的學生邀請居住在社區內的長者到校,及到訪長者家中為他們送上禮物,把愛與溫暖傳遞至社區中,展現基督的愛,宣布耶穌誕生的喜訊。   其中,學校透過明愛元朗社區中心邀請了超過100位長者到校參與活動,包括遊戲時間、派發熱飯等,長者度過了愉快的下午。五安班學生周詩傑提到在活動中,最深刻的是與長者進行了一個「猜猜我是誰」的遊戲,當中有不同年代的明星相片供長者及學生回答。大約由兩位學生夥拍十位長者同組,詩傑與長者合作無間,並在活動中了解到長者的智慧。   詩傑表示雖然他與長者之間有代溝,但這反而促進他們的合作、互相補充,「黑白相中的明星我不太認識,因為都是以往年代的明星,彩色相片中的明星反而是我所認識的。」他和同學便與長者分工合作,最終正確回答所有的題目, 奪得第一名。   過程中,他學會欣賞長者,例如有長者寫得一手好字;也學懂要有耐性地與長者溝通。   學習照顧長者   對五安班的學生鄧柳清來說,最深刻的則是在活動前,香港明愛為學生提供的講座活動,讓她進一步認識自己應該怎樣照顧長者,例如正確的推輪椅或扶長者下床的姿勢,「我之前也有做過類似的義工服務,但沒有了解得這麼全面。」她相信這次的經歷,也會幫助她再度參與其他的長者義工服務,把關愛傳遞至社區。   在活動中,柳清欣賞長者的投入,並留意到長者喜歡與年輕人互動,「這次的活動拉近了我們與長者之間的距離。」   當日活動的尾聲,學生向長者送上暖烘烘的飯盒。另一位五安班學生余諾恆說自己此前甚少照顧長者,所以一度不懂得怎樣與長者溝通,但也努力做好後勤工作,例如為長者搬飯盒,「長者比我們還活潑,他們的主動反而帶動我更加投入。」   讓學生成為地鹽世光   元朗天主教中學著重推廣天主教教育五大核心價值,期望透過多元化的學習活動,深化學生對價值的認識,幫助他們發展個人潛能。   課程發展組統籌李庚俊老師提到學校本年特別著重核心價值中的「愛德」,所以為學生安排關愛長者的活動,「讓學生實踐校訓『地鹽世光』的精神,在社區內成為鹽和光,為基督作見證。」   為讓學生了解長者的需要,實踐敬老護老的關愛精神,李老師提到學校除了安排長者到學校參與活動外,更安排學生外出探訪及關懷區內的長者,踐行愛德,並於活動前在聖伯多祿聖保祿堂進行培訓。   李老師樂見學生積極投入活動,達致長幼共融,並得到成功感及滿足感,「長者成為了助力,幫助學生成長。」   宗教及道德教育科科主任沈嘉雯老師補充,在活動前,宗教課也教學生關於愛德的聖經故事,鼓勵他們愛己愛人。她欣賞學生在服務長者的同時,也有所得著,其中一些內歛、被動的學生也主動參與服務。該校預計在下學期的四旬期前後,再為學生舉行關愛長者活動,把基督的愛繼續傳揚於社區中。(吳)  
kjy16_20230924f
400400中學專題
中學專題
2023.09.24
天主教培聖中學
人工智能買餸車 以人為本關愛長者
(本報專題)「作為一間天主教學校,我們重視STE M,更重視人的價值和尊嚴,所以我們鼓勵學生善用科技之餘,也要有良好的價值判斷和倫理道德,不要忘記發展科技的動機和初心,是以人為本。獲獎固然重要,但我更欣賞學生從中學會的同理心和關愛長者的熱忱。」郭富華校長在肯定學生的科研成績之餘,也不忘以「明德至善」的校訓來勉勵學生。   走出舒適圈 培養同理心   2019年,中二學生朱兆邦和冼正被學校甄選為創科先鋒,參加由嶺南大學亞太老年學研究中心主辦、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策劃和資助的培訓課程,為參加「賽馬會齡活城市計劃—— 鄉郊樂『屯』『元』2」STEM 設計比賽作準備。培訓期間,兆邦和阿正到元朗牛潭尾村探訪長者和實地考察環境,以了解他們的生活和需要,構思能真正幫助他們改善生活的產品。   「我認為實地考察比紙上談兵的培訓重要,我平時多數宅在家裡,鮮有接觸陌生人,更遑論長者。這次到牛潭尾村與長者交流,除幫助構思參賽作品外,也讓我多了同理心,明白他們在鄉郊生活的困難。」阿正有感而發。   同行的兆邦也有類似的想法:「發展科技的目的是解決民生問題,住在鄉郊的長者好像與世隔絕,我們在構想作品時,首先想到的是解決他們的出行困難。」   該校創科及資優教育統籌陳凱詩老師認為這次實地考察和探訪長者的安排,讓同學走出自己的舒適圈。與長者接觸,除打破他們對長者的刻板印象外,也改善了溝通技巧,最大的得著是更懂得體諒別人和更有同理心。   善用塔冷通 建立團隊精神   同學們發現鄉郊長者外出購物時,只靠一條班次疏落的小巴線,所以每次均會使用買餸車購物大量物品,導致長者手臂痠痛、背痛或肌肉拉傷等問題。因此,團隊設計了一部有自動追蹤功能的購物車,令長者購物時更輕鬆方便。   團隊中每人都有不同的塔冷通,有的善於構思整個設計、有的善於繪圖、有的善於編程,同學們分工合作,有商有量,建立出極佳的團隊精神,令整個研發過程能有序地推進,最終完成了第一代的「免提追蹤買餸車」。   在整個團隊努力下,第一代「免提追蹤買餸車」順利獲得「賽馬會齡活城市計劃—— 鄉郊樂『屯』『元』2」STEM 設計比賽的冠軍及最受歡迎齡活大獎。各同學不斷將買餸車功能提升改良,至今已發展至第三代。這項發明經知識產權署審查後,已取得外觀設計註冊證明書, 亦成功獲批香港短期專利。   設計創新又實用 長者買餸好輕鬆   第三代「免提追蹤買餸車」加入人工智能技術,備有三種不同的運作模式:兩種追蹤模式和手動模式。追蹤模式一,利用買餸車上的主鏡頭捕捉長者的影像,藉紅外線傳感器計算買餸車與長者的距離,從而達到追蹤長者和免提效果。追蹤模式二,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透過手柄上方的鏡頭捕捉長者手掌的影像,並捕捉影像的座標位置,令買餸車跟隨手掌移動,能近距離追蹤長者,即使在狹窄環境也能操作自如。手動模式,是當長者的手靠近手柄上方的紅外線傳感器時,可輕鬆解除追蹤模式, 令買餸車改為手動操作。不同模式適合長者由鄉郊往返街巿和用於街巿人多擠擁的環境。為了切合長者的需要,買餸車更備有雙層設計,上層採用開放式設計,方便長者直接擺放或取出物件;下層設有保溫層,供長者擺放需要保溫的物件。   第三代的人工智能買餸車獲推薦代表香港參加2023年5月17日至18日,於日本東京舉行的「2023 第三十七屆日本東京創新天才國際發明展」,並榮獲金獎。   兆邦和阿正對研發的產品屢獲殊榮均異口同聲地感謝學校和老師的支持:「很感謝學校給予良好的環境、空間和資源讓我們可以專心致志地研發產品;我們雖然研究人工智能,但人工智能絕對不能取代老師的地位,老師對我們的鼓勵和循循善誘,如一個可靠的朋友般扶持我們,成為我們強大的後盾。」(賴)    
kjy12_20230423_f
400400中學動態
中學動態
2023.04.23
喜樂中學 - 動態
玫瑰崗中學體驗學習週   (本報訊)玫瑰崗中學早前舉辦「體驗學習週」,旨在培養學生有更全面的發展。為了將學習融入生活,學生們在一週內參加了各種活動和工作坊,以提昇他們的學習效率,並豐富他們的學習體驗。由於這數年大部分學習都局限在課堂內,全校師生都興奮地迎接了這一週。   對於初中生,該校為他們準備一系列活動,以加強他們的社交技能。中一學生參加了個人成長營,旨在培養他們的溝通技巧和團隊合作精神。中二學生參與了為期三天的「STEM歷奇之旅」工作坊,大多數學生同意工作坊可以激發他們學習科學及STEM的興趣。至於中三學生,他們參加了一個以冒險活動和協作任務為特色的領袖訓練營,隊友們共同克服各項任務的挑戰,從中領會自信心和團隊合作的重要。   中四學生參加了以「探索人生大步走」為主題的活動,體驗不同工作的特色。與此同時,中五的學生到不同地方探索歷史文化。活動內容包括參觀志蓮淨苑和南蓮園池,加深同學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部分學生參加了藝術課程,通過參觀工作坊和博物館,豐富了學生的文化和歷史知識。為了讓學生探索和了解中國建築藝術,部分學生參觀了龍躍頭文物徑和圍村。最有趣的體驗之一是參觀擁有悠久歷史的醬油廠,了解醬油的製作過程。     通過學生和老師的積極參與及回饋,體驗學習週得以圓滿結束。我們深信體驗學習能夠為學生締造無限的學習機會。(教)   天主教伍華中學•傳教士凌君慧分享會   (本報訊)天主教伍華中學倫宗科早前邀請教友傳教士凌君慧到校分享。   凌君慧大學畢業後,曾於廣告界工作15年,後來她得到天主的召叫,決定放棄高薪厚職,前往參與扶貧及傳教工作。   她遠赴印度過簡樸生活,在聖德蘭修女成立的仁愛傳教修女會,服侍一些肢體殘障和智障的女孩,她初時不懂得照顧女孩,無從入手,但因著天主的指引,學懂謙卑地服侍弱勢社群。後來,她更前往非洲埃塞俄比亞及南蘇丹服務,將天主的愛廣傳開去。   凌君慧在外傳教已超過十年,雖然暫時回港,但仍努力為南蘇丹的學校籌款,幫助貧苦學生。   是次分享會令同學深深感受到天主的大愛,身為學生的,應該藉此反省怎樣以天主的愛去感染和感動每個人。凌君慧以刻苦、堅毅及包容的態度去愛別人,令身邊人感受到天主的恩寵。(教)   保祿六世書院中六畢業感恩祭   (本報訊)保祿六世書院早前舉行中六級同學畢業感恩祭暨祈禱室祝聖禮,邀請葛達二聖堂主任司鐸馬崇義神父主禮。   在畢業感恩祭中,馬神父以若望福音第十五章,耶穌對門徒所說的話勉勵畢業同學,要彼此相愛和珍惜過去六年的中學生活,也要在往後的日子善用所學的知識貢獻社會。   禮儀中,馬崇義神父以天主之名降福她們。接著由兩名畢業生代表致辭,畢業生真摯地分享了六年中學生活中,感到難忘的回憶,以及在學校團體生活點滴,彌足可貴。   其後馬神父在校監、校長、修會修女及嘉賓等陪同下,前往新祈禱室進行祝聖禮,禮堂同學亦以歌聲來感謝主的恩賜。(教)   荔景天主教中學•舉辦探訪長者日   (本報訊)荔景天主教中學早前與香港都會扶輪社、家長教師會、聯同長者安居協會葵青區關愛長者大使計劃及南葵涌社會服務處舉辦探訪長者日,活動當日由老師及義工與300多位同學為區內長者送上米、餅乾及麪條等日用品,讓他們感受到愛與關懷的同時,義工亦能從中培養出愛人如己的精神,以身體力行去實踐愛德。   天主教同學會幹事邀請義工與受訪長者一同合照,並於活動後製作心意卡,配上聖經金句「願上主祝福你,保護你;願上主的慈顏光照你,仁慈待你。願上主轉面垂顧你,賜你平安。」(戶六24-26),再於往後探訪時送贈予長者。其中一位曾受訪的長者,出示以往曾收到的心意卡及合照,並感謝該校師生每年的探訪。   該校宗教事務主任顧嘉儀老師透露,「本年度的探訪長者日主題是『荔天傳情45載,攜青敬老榮主愛』,學生藉著是次活動表達對長者的敬意,更令學生感激長者們曾致力為香港社會發展所付出的努力,並一同見證該校在區內教育服務45周年。」   扶輪少年服務團團長楊涴婷同學表示,探訪長者日是該校的傳統活動,從活動中帶出,「凡你們對我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個所做的,就是對我做的。」(瑪廿五40)(教)  
kjy16_20210926_s
400400中學專題
中學專題
2021.09.24
明愛粉嶺陳震夏中學 為社區長者 製作易食軟餐
過節,是一家人團聚,吃一頓豐盛的飯餐。團聚之餘,飯桌上的餸菜亦是一大焦點——魚、雞、菜,甚至是包羅萬有的盆菜,但若長輩牙齒不好、咬不動又怎能盡興?明愛粉嶺陳震夏中學之前跨學科建立「食得有尊嚴」課程,由學生製作了一頓既保持食物的原貌及味道,口感又像果凍般方便吞嚥的「震夏人的愛心團年飯」,期望長者有尊嚴地食得暢快。 這頓飯餐有茄汁三文魚、蒜香西蘭花、白切雞、五穀米飯及花生湯圓,單看菜名和樣貌沒有甚麼特別,但其實它們大有來頭。原來學生運用了食物科技「軟餐」處理,使食物的口感像果凍狀般入口即溶,即使是吞嚥困難的長者都能輕易享受美食。 中四級學生劉冠廷和李晨昊用電子磅、攪拌機、鍋、模具示範製作白切雞的三步曲:  1. 攪拌:把已煮熟的雞肉、凝固粉及水放入攪拌機, 攪拌至順滑沒有顆粒。 2. 加熱:將攪拌好的食材倒入鍋中,加熱至沸騰, 期間不停攪拌直至食材變成流質。 3. 塑形:把加熱後的食材倒入模具,凝固後便完成!  原來要預備這頓飯餐,可涉及多個科目,包括科學科讓學生認識食物的營養價值;生活及社會科教導同學要有同理心;數學科教導比例運用、重量量度;視藝科則講解擺盤設計和拍照技巧。 「如果長者有高膽固醇,我們便安排低脂肪食物,減低他們患上心血管疾病的機會。」劉冠廷說。他在科學科中,學到人體需要的不同營養;而為了加強學生以人為本的思考方式,課程中也構思了一位患有高血壓和吞嚥困難的虛擬人物——黃婆婆,並由學生為她設計出以上餐單。 整個課程中,四至五位學生一組合力製作軟餐,分別負責計算食材比例、烹煮、清理模具,以及擺盤等工序。步驟雖不繁複,但輕微至水的比例或當天食材的不同,便會影響製成品的口感,所以學生邱麒霖指在數學堂上,會學習比例運用, 來製作出適合長者的食物質感。「如果太多水,便不像軟餐,反而像布甸。」 學校設立長者學苑 促進長幼共融 透過食物科學來為長者製作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同時,學校寄望培育學生對身邊的人和事有關愛之心。「從服務長者中,學生能看到生命的重要。」副校長陳立禮指出,學校一直鼓勵學生關愛長者,幾年前成立了長者學苑,為長者舉辦課程,增添長者生命的樂趣;也鼓勵學生參與義工服務,保持長者與社區的交流。 或許就是這些服務,讓學生懂得多一點地關懷長者。學生李筱淇從小與太嫲同住,直至中學時分開,但這並無減少她對太嫲的關心。每星期, 筱淇都會到太嫲家中,陪伴視力、行動力漸差的太嫲到家居樓下公園散步,「我會扶著她下樓梯, 防止跌倒。」參與這次軟餐活動後,筱淇也打算日後為有吞嚥困難的太嫲,製作一頓適合的飯菜。 「只要我們付出一點,就可以令他人的生活更美好。」校長何應翰提到香港人口老化,但服務長者的資源相對不多,所以校方會多鼓勵學生關愛長者,並學得尊重他們。而這次軟餐活動,便可以在基本的飲食問題以外,讓學生可以多想一步,改善長者的生活。(吳)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