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2-20120624
icon16
潮流無極限
2012.06.24
我思.我寫
  兩年的時間轉眼過去。這段時間裡,在《喜樂少年》與大家分享音樂趣事、報導、流行音樂、電影音樂與音樂創作的資訊,有點像撰寫教學資料或活動報告。因為讀者群大部份是中、小學生,執筆時便很自然地經常用年青人的角度,閱讀自己的文字,避免出現難以明白的音樂術語,與含糊不清的論點。 這些年,我誠心感謝編輯積極的協助。在文字創作上,有些詞語、句法,都要麻煩她來糾正。還有工作單位共事的老師們,他們是一群可愛的讀者。他們除了跟我分享每次細味文章後的感受,中文老師更與我熱烈討論,談談寫作,表達白話中文時更言簡意精。坦白說,我感受到幸福。大家都很愛護及支持我。我自己也感覺到用中文書寫時,已較往日流暢,更能具體表達自己心中所思。這種進步,製造了空間,並給予我膽量去嘗試不同題材,由音樂創作到古今樂曲介紹。這樣,更能照顧不同讀者群的音樂背景及口味吧。 離別,生命裡下一個樂章的前奏 閱讀上期李嘉齡小姐(「音樂真善美」專欄)的文章時,內容提及離別,並回顧過往兩年的寫作。這時,我腦海裡浮現了海頓的《離別交響曲》——作曲家與當時效力的宮廷樂手離別,海頓譜了此曲以茲紀念。那怕只是一個暫別,音樂家都是多愁善感的。每一次的深刻經歷,都能引發一個創作意念。雖然離別時傷感,同時,我們的生命亦將展開新的旅程。暑假過後,同學們會長高、升班、上中學等。與其停留在過去的回憶,為何不善用暑假,做一些很想嘗試而在學期中又沒有時間去忙的事情?也可以展望將來,多點期盼,想像開學後時怎麼樣子。噢!大家是否突然注滿了動力呢? 重聚,對未來充滿期盼的憧憬 生命中,有很多事情都是不能預料的。如二十世紀的俄國作曲家,他們不會預料到當君主專制政權被推翻後,新上場的社會主義政府會大肆插手藝術創作?並對藝術品進行審批?諸多干預的政策,無疑驅使大量藝術人材流亡海外,部份客居他鄉的音樂家並沒有因此氣餒。如拉克曼尼諾夫(Rachmaninov)及蒲可哥菲耶夫(Prokofiev),他們在海外期間,創作了大量經世作品。在沒有政權的限制下,藝術作品風格大放異彩!所以,如果懂得如何面對逆境,隨後的道路就能容易走下去。 筆者最近也經歷了一些人生的起伏,失去了一位自己真誠對待的知己好友。傷心之餘也需要反思,並學會如何面對。我發覺播放一些莫扎特的交響樂唱片,可以紓緩心裡的痛楚。這些傷口終會有一天結疤。細聽莫扎特音樂中的簡潔旋律,輕快的節奏,就能想像一扇光輝之門在面前徐徐打開,令人再次對未來充滿希望!新學年的專欄,我會跟大家繼續分享音樂及我的音樂經歷。形式方面,讓我在這裡製造一些期待吧!    
kjy01_20120520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2.05.20
教育先驅 惠澤柴灣 天主教明德學校 恩情60載
  (本報專訪)小學階段往往是人生中最令人懷念的日子,兒童從幼稚園踏入小學,正式展開學習的新階段:與同學間建立真摯的友誼,接受老師們循循善誘的教導,感受校園生活的樂趣,兒童從中培養良好的品德,逐漸建立人生的方向。本報記者走訪天主教明德學校,與數位分別畢業於1960年代、1980年代、千禧年代的校友及本屆畢業學生見面,一同穿越時空,懷緬小學生活點滴。   愛人如己 薪火相傳  天主教明德學校是柴灣區歷史最悠久的小學,本年慶祝創校六十年。該校原名為瑪利諾小學,由美國天主教傳教會(瑪利諾神父)會士(已故)文顯榮神父(Father Stephen B. Edmonds, M.M., 1911-2005)於1952年創辦。翌年,學校易名為瑪利諾(明德)小學校。天主教香港教區於1975年接手管理該校,校名改為香港柴灣明德小學,直至2006年該校師生遷入校舍原址隔鄰的新校舍,學校易名為天主教明德學校至今。採訪當天,該校丁德貞校長帶領記者登上校舍最高的樓層,俯望鄰近的舊校舍(現為法國國際學校校址)。舊校舍是一座以花崗石建成的平房,風格與別不同,校園內到處是翠綠嫣紅的花草,難怪校友們對舊校舍情有獨鍾。 該校自去年五月已積極籌備慶祝學校鑽禧的活動,而校慶活動的高潮為於今年五月十八日舉行「明德60鑽禧:感恩祈禱暨第五十七屆畢業典禮」,並邀請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湯漢樞機主持祈禱聚會,該校舊生會則於晚上舉行「明德60鑽禧聚餐」,歷屆校友、榮休師長、在校師生聚首一堂。丁校長說:「本學年,我們將校慶活動與學校課程和學習活動融合,如中、英文科組為高年級學生舉辦的徵文比賽,得獎作品將刊登於鑽禧特刊內。2006年師生告別舊校舍,我們在新校舍的禮堂外,矗立『明德之光』(右圖背景),以樹象徵延續本校精神。」 現就讀該校六年級的阮崇暐和周彤有份參與校慶話劇,並在感恩祈禱暨第五十七屆畢業典禮中演出,二人深感榮幸和興奮。校慶話劇結合音樂、舞蹈和多媒體的元素,崇暐擔當劇中的主角,帶領觀眾回顧學校過去的人和事。該劇當中一幕,崇暐碰到一群現已畢業的學兄學姊,從與在他們的對話中,感受到學校悉心培育莘莘學子,讓學生在成長路上發揮個人潛能。在劇中,周彤飾演本屆畢業生代表:「參與演出的本屆畢業生並不多,我有幸被老師挑選成為一份子,十分難得。而且,當日更是我們本屆畢業生的大日子呢!」崇暐表示雖然心情興奮,但想起即將離開母校,難免有不捨的感受。   春風化雨 啟廸童心 校友老師沈珮珊偕三位畢業於2003年的校友陳鈺冰、王家寶和許嘉雯接受訪問,沈老師曾教導這三位女孩子,她們現今已經長大成人,在不同的大學裡讀書,進入人生另一個學習階段。是次相聚,大家談起往昔的校園生活,快樂無比。三位同窗好友,自小學畢業後,各散東西,但這份純真的友誼把三人緊緊聯繫起來,她們每月總會相約見面數次。鈺冰懷念母校校園:「每天上學,我們踏入(舊)校舍,經過拱門,走在小徑上,小徑旁栽種植物和樹木。夏天時,到處蟬鳴聲;秋天時,地上布滿松果。」 三位女孩子與其他同屆畢業生一起參與是次校慶話劇,嘉雯說:「去年十二月,我們回母校參觀開放日,獲老師邀請參與校慶話劇。時光飛逝,我還記起曾參與母校50周年校慶的舞蹈演出,轉眼間,母校已踏入60個年頭了!」家寶補充說:「我在綵排時,遇見曾教導我們的小學老師,回想起與老師相處的片段,師長們關懷備至,至今仍感到十分溫馨。」 沈老師於80年代畢業於該校,1995年重返母校任教,現在她更是舊生會的幹事:「我和弟妹均曾在本校讀書,我對母校的感情深厚,這也是我選擇在這兒教書的原因。當年,校內宗教氣氛濃厚,我最喜歡上宗教課,聆聽聖經故事。舊校舍內設瑪利諾女修會的宿舍,我們經常在校內遇見修女們。」沈老師指出學校另一特色是在六年小學生活中,每位學生需三年在上午時段上課,三年在下午時段上課,老師亦每年跟從學生調配上課時間,此學制沿用至學校轉為全日制為止。    
kjy01-20120506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2.05.06
聲影情意交流融會 學校電子學習試驗計劃 中小學分享初階段成果
 (本報專訪)全港獲選參加「學校電子學習試驗計劃」(下文稱為試驗計劃)的中、小學及特殊學校,超過六十間。本學年至今,試驗計劃已在各學校推行了達八個月,本報記者走訪兩間有份參與是次試驗計劃的天主教小學和中學 —— 嘉諾撒培德學校及荔景天主教中學,校長、家長和師生,一同分享電子學習的經驗和感受。   培德學校 友校合作 提升學習興趣 嘉諾撒培德學校聯同三間天主教小學(天水圍天主教小學、油蔴地天主教小學(海泓道)和白田天主教小學)參與是次試驗計劃,計劃名為「匯通英情教育」(Blending Formal and Informal Learning in Schools with Situational Activities),在計劃中的首年,學習對象為小一學生;三年後,試驗計劃將推展至小學三年級。   早於2011年2月,四校英文科老師已積極進行協作會議,一同規劃課程內容及制定合作計劃和會議日程。四校跟香港城市大學多媒體及互聯網技術創新應用中心(AIMTech Centre)緊密合作。該中心在資訊科技範疇上作出支援,為學生提供一個互動學習模式的學習平台。採訪當日,該校兩位負責試驗計劃的英文科老師陳沛珊和陳仲兒配備手提電腦,即場簡介試驗計劃的課程內容及教學方法。公教老師陳仲兒指出:本年課程共分八個單元,四校老師在編寫課程內容時,滲入宗教倫理的元素,配合學校宗教課。陳沛珊老師亦是宗教科老師,她舉例說明:「每個單元共有兩篇主要課文(Main Text),學生透過動畫、歌曲、朗讀課文、討論和遊戲,學習英文。當中一個單元為例,教導學生認識世界,我們在課文完結時,也會帶出天主創造天地的信息。」   本學年開學前,該校為一年級學生的家長安排講座簡介試驗計劃。兩位家長張張思梅和鄭黎惠如表示:女兒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提升了不少。鄭太說:「最初,我協助女兒在家中使用電腦溫習及完成英文科功課,如輸入學生密碼等。現在,女兒已可自行使用電腦溫習了。她在我指定的時間內使用,一般不會超過半小時。我認為在電子學習和傳統學習的模式之間,應取得平衡。」張太與女兒一同溫習,意想不到電子學習為她們帶來不少樂趣:「女兒喜歡與我一起進行課程中的電子遊戲,學習英文。電腦的英語發音能輔助我教導女兒英文生字的拼音。」   除了使用課室裡的電子白板外,在特定的英文課堂中,一年級學生分成小組,四人一組,一同使用手提電腦上課。陳沛珊老師說:「我們安排學習能力不同的學生組成小組,她們在課堂上互相幫助。」每月,四校老師進行協作會議,除了設計和發展課程和相關教材外,也分享教學經驗。由於四校位於不同的區域,學生的背景和學習程度也不一樣,各校亦相應地調整練習內容。四校老師現正籌備二年級的課程內容和教材,陳沛珊老師自言從設計和發展課程和教材的過程中,獲得成功感;陳仲兒老師愉快地說:「雖然工作量增加了,但我從其他老師身上,學習了不同的教學方法和經驗,獲益良多。」    該校余佩琴校長表示三年多前,校方已積極推行電子學習,她期望是次試驗計劃有助學校繼續發展電子學習的領域,老師亦能從中學習掌握應用這種教學模式:「計劃中,電子學習平台能幫助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老師可以因應學生的能力,分派深淺程度不同的功課。此外,這個教學系統能記錄每位學生的學習進度,老師可藉此監督、了解和促進學生的學習表現。」   2011/12學年至2013/14學年,教育局為提升學生透過使用電子媒體學習的能力,撥款推行「學校電子學習試驗計劃」(Pilot Scheme on e-learning in Schools)。試驗計劃以學習為重點,為期三個學年,以便全面涵蓋一個學習階段。藉此計劃探討如何在不同學校推行電子學習以照顧學生學習差異,及學生應如何實行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試驗學校成為研究及發展中心、試驗平台及改革推動者,使電子學習在學校得以持續進行。  
kjy01_20120325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2.03.25
天主教聖母聖心小學慶金禧 愛的足印 善牧良師 身教啟廸童心
  同學們,誰創辦了你所就讀的學校?何時創辦?在重溫學校歷史片段的同時,你能體會創校的師長們,為培育兒童及青少年而默默耕耘的心思嗎?   (本報專訪)天主教聖母聖心小學在慶祝創校五十周年之際,全體師生最近踏上一條尋根之旅,從現時位於大埔富亨邨校址,步行至位於大埔墟運頭街的舊校舍,即聖母無玷之心堂。1960年代初,當時擔任聖母無玷之心堂主任司鐸、已故的宗座外方傳教會桑得嵐神父(Rev. Narciso Santinon, PIME, 1916-95)有感於區內漁民子弟的需要,利用聖堂有限的地方和資源,開辦聖母聖心小學(私立小學)。創辦之初,由沙爾德聖保祿女修會梁志修修女,擔任首位校長。   飲水思源 珍惜前人心血 1962年9月,開學天,十七位一年級學生首先加入聖母聖心小學的大家庭;這學年的下學期,七位二年級學生入讀該校。學校隨後每年加開一個班級,直至六年級,並於1969年獲政府資助;及後,因區內學位需求增多,學校利用聖堂部份地方作為課室,上下午校共開辦八班,學生多達三百多人。該校於1991年遷往富亨邨現址,新校舍提供優良的學習環境,容納更多學生上課。 去年底,大埔聖母無玷之心堂慶祝建堂50周年,該校林貴蓮校長忽有靈感,構思是次「尋根之旅」活動:「中國人說飲水思源,藉慶祝學校50周年,我希望讓學生認識學校的歷史和創校的源頭。原來,天主教在大埔區的發展已經150年了,這與本校的發展有莫大關係,願本校師生明白傳教士和神父們艱辛的傳教工作,及他們為本區的貢獻。」當日早上,六百多位師生和教職員浩浩蕩蕩地出發,高年級與初小年級的學生手牽手,步行到聖堂,學生分班參觀昔日的校舍,重溫學校發展的歷史。 對於該校四位校友老師來說,這趟尋根之旅別具意義,他們感觸良多。其中兩位校友老師歐慧儀主任及胞弟歐家文主任,分別於1985及1989年畢業於該校,他們的父母當時更是該校的校務員。這個公教家庭與學校,結下不解的情緣。活動當日,歐慧儀主任帶領學生參觀舊校舍:「從前的校舍分為上下兩層,下層由兩個課室、教員室、校長室和校監室組成,上層是聖堂。在上課的日子,聖堂的後部份以流動壁報板分隔,改成課室。那時,同學們都很自律,不會在課室裡叫囂,因為大家都明白聖堂是莊嚴的地方。」一幅在小六畢業茶會中拍攝的照片,令她難忘:「我們沒有禮堂,只在面積細小的課室裡,舉行茶會。我們與桑神父一起分享美味的蛋糕,大家已心滿意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