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1_20181104s_0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8.11.02
華富邨寶血小學建校金禧 鼓勵學生 自主學習 樂學敢創
(本報專題)提到「華寶」,區內居民都知所說的是華富邨寶血小學,該校校長鄒桂芳說:「在我眼中,學生是天主給予的寶貝,各人也有不同的塔冷通。」踏入五十周年的「華寶」,一向著重學生快樂學習,敢於創新,學校期盼每一位學生,能珍惜天主賦予獨特的才能,並加以發揮。 鄒校長說,學校會致力為學生提供不同的創作空間, 多元化活動,「鼓勵學生多思考、創新,不墨守成規,使學習充滿姿采」。 華富邨寶血小學近年致力推動的「科學及科技教育」(STEM),課堂設計方面,包括在常識科與電腦科加入STEM元素,學校設有「STEM 大使」,培訓個別學生,又協助推行課餘活動; 近兩年設有STEM Day(過去名為「科技學習日」),把不同學科的科學與科技元素展示出來。 鄒校長說,科技教育可從玩樂中學習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展現「樂學」;學校的STEM小冊子設自學內容,圖書館加設與STEM相關的書籍,讓學生自主學習,並勇於嘗試創新與探究,達致「敢創」。 全校參與STEM Day  推動科學探究精神 過去兩年學校設立的STEM Day,結合了資訊科技、常識與數學等學科。上學年起,小一至小三級學生分小組進行「積木浮台比賽」,學習力學、結構、平衡等,賽前數學科老師會教授製作積木浮台的技巧,比賽時,學生把玩具車放在浮台上五秒,其中最輕巧的浮台便勝出;小四至小六則運用編程技巧設計遊戲,並得到香港大學有關方面協助學生運用micro:bit在電腦編寫程式,讓學生發揮創意思維。 課程統籌主任鍾苑茵指出,學生先在課堂中學習編程,比賽時可調整遊戲設計, 最終由學生設計獨一無二的作品,「作賽時學生也分外緊張,然而學生也樂在其中」。 小六同學黎一菲本年在校外參與「模型氣墊船」創作大賽中獲得冠軍,她喜歡參與不同的科技活動,這提升了她對數學的興趣。她希望長大後能成為科學家,生產更多發明,「每次參賽都很刺激,也能提升我的創意」,她說過程中會有失敗,但她會努力改良作品;團體合作的精神教她學習不放棄,即使失敗也可再作嘗試。 小六同學周竣濤也有參與不同類型的科技比賽,他於本年一項聰明車比賽中獲得冠軍,他說:「我最喜歡編程,這可鍛鍊腦筋,我會不斷嘗試修改程式,過程很好玩。」他說,創作過程中也要找合適的環保物料裝嵌車身,從中學習循環再生的環保概念。 生活中認識公教價值 過去三年,華富邨寶血小學以天主教教育的核心價值,培育學生常懷感恩,珍惜天主的給予、愛護生命與家庭等價值。 小學本學年以公義與真理為題,貫穿各科組學習,例如在宗教科認識辦學團體耶穌寶血女修會會祖,了解會祖如何敢於嘗試,致力傳教,為服務女青年默默奉獻的精神;並從十誡學習應持守的責任;生命教育課以生活事件的例子切入相關課題等,鄒校長說:「讓學生認識承擔責任、履行公義的使命,以及對天主和近人盡責的義務」。 宗教科主任楊麗莎認為,學生需要多元學習, 例如老師在早會中分享主題,再在課堂與學生深入討論十誡在生活的實踐;這一切都有助學生在潛移默化中認識信仰。 尤以上學年以家庭為主題時舉辦濯足禮,學生為其父母洗腳,代表耶穌為門徒洗腳的故事,帶出愛家庭與服務。小五的鄭思澄同學說,當看見其他同學為各自的父母洗腳時很感動,「回家後我有向父母分享這事,並承諾會幫忙做家務」,以行動孝順父母。 學校見證華富邨五十年成長 華富邨寶血小學於一九六八年創校,首年以華富邨華樂樓地舖單位作課室,名為「寶血第二小學」。至六九年校舍落成後,學校遷入位於瀑布灣道的現址,改名為「華富邨寶血小學」,服務區內學童。至二○○○年該校配合香港的教育發展,把上、下午校分拆為兩所全日制小學,下午校留在原址,上午校遷移至鴨脷洲的海怡半島,名為海怡寶血小學。 鄒校長指出,該校與華富邨同樣已有五十年歷史,校方將於明年三月與華富邨合辦社區活動,與居民分享校園逸事。另外,學校亦派出學生及教師代表,參與華富邨重建計劃,「例如區內用作重建的五幅用地的用途,那一座先搬遷?將來新增的地鐵站的位置在哪裡?師生也可以參與討論」。 校慶設生日便服日 踏入新學年,該校特設「生日便服日」,學生生日當天,可穿便服上課,並會獲贈生日襟章。學生周竣濤說,當見到同學穿上便服,便得知當天是其生日,同學也自然向壽星送上祝福,他也十分期待自己生日的來臨。 另外,每班設置「祈禱天地」,鼓勵學生養成祈禱和為別人代禱的習慣。鄒校長期望學生養成關顧他人的習慣,關愛近人,從生活中帶出天主教教育的價值觀。(高) 華富邨寶血小學 http://www.pbps.edu.hk      
kjy08_20180923s
icon47
創作天地
2018.09.21
創作天地 2018.09.23
我的理想——編程師  我的理想是成為一位編程師。因為我可以做出遊戲和軟件,給別人使用我創造出來的軟件,而且我覺得進行編程好像也很有趣,所以我的理想是當編程師。 要成為一位編程師,首要是具備豐富的英文知識,要有豐富的英文知識,就必須每天日積月累的學習,才可以夢想成真,達到目標。 之後就是要一點一點地學習編程。從現在開始,由淺入深。我先看編程的教程,然後學習基本的代碼,再來是高級的代碼,才進入正式編碼。這樣一點一點、一步一步地學習,在不久的將來,我一定可以成為一名優秀的編程師。 將來我成為一位編程師後,便要做出一個以集通訊、交易、拍賣於一身的交易軟件。只要雙方按下確認,交易物品就可以進行傳送,在傳信的同時辨別物品的真假和品質, 如果品質與賣方敘述的不一樣,甚至物品被發現是假貨的話,將會被退回,並扣除二十點聲譽,扣除一百點後,便不能再使用這個軟件。這個軟件沒有任何問題,將是個完美的軟件。  理想有如人生導航的燈塔,只要你有堅定的意志,就可以完成你的理想,並且有一個「漂亮」的人生。  卓冠成 天主教聖母聖心小學 五A  倒霉的一天 倒霉的一天令我發現原來家人的照顧是這樣無微不至。 今天起床後我大叫:「已經八時了,我遲到了。」一看客廳,人影也沒有。我暗忖:「難道爸媽不理我,自己回公司上班去?」「起床吧!」一把溫柔的聲音把我從惡夢中拉了出來。 「啊!原來是一場夢。」我說。我換好衣服後飛快地上了車。不知不覺已到達學校門口了。此時發現原來我沒穿鞋子回校,我感到非常尷尬;幸好爸媽早已準備好一對後備鞋,雖然很舊很髒,但我還是勉為其難地穿上,因為總比沒穿好。 「叮咚叮咚」第一課節就快開始了,老師著我們把功課拿出來,但是我的書包裡沒有功課,我支支吾吾地對老師說:「我......忘記......帶......功課......。」老師聽後怒髮衝冠,叫我小息留下來。我想這次死定了...... 原以為不會再有第三件倒霉事,誰知,午餐時我竟發現餐盒裡有一條毛毛蟲, 啊!倒霉的我唯有忍著饑餓,一直等到下課好了。 終於下課了,在回家途中,誰知下起滂沱大雨,把我變成落湯雞。此時,遠遠看見一個熟悉的身影,是媽媽,我頓時感動得哇哇大哭。回家後,媽媽並沒有抱怨自己被雨淋濕,反 而著急地問我有沒有事。 今天雖是很倒霉,但令我發現家人的重要,他們時時為我遮風擋雨,照顧我,保護我。  黃煦堯 聖方濟各英文小學 六A 媽媽,感謝你 時間流逝,媽媽的白頭髮一天比一天多,皺紋也一樣,我也慢慢長大了。我常常覺得自己十分幸福,真是三生有幸,因為世界上有很多孤兒被人遺棄,而我就有一個充滿快樂的家庭,所以我應該感恩和報答媽媽,一直以來對我無微不至的照顧,真的是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啊! 每當我補習回家之後,就有一頓看到已經唾涎三尺的晚飯映入眼簾,我每天都吃得津津有味。其實媽媽就像我的天使一樣,每當我難過時,就會給我快樂; 每當我失望,就會給我無限的鼓勵;每當我遇到困難,就會陪著我一起渡過難關。因此,我在將來一定會報答她的。 現在的我雖然只是一個小學生,對於我報答媽媽,還有一大段距離,但我會用心讀書,將來找一份收入穩定的工作,讓媽媽早一些退休,讓我來照顧她。 楊民逸  聖文德天主教小學  六思高 一封給媽媽的道歉信 親愛的媽媽: 最近天氣較熱,您要多注意身體,要多喝水啊! 上個星期天,我做了一件錯事,希望您可以原諒我。 我因一件小事而賭氣,反鎖自己在房間裡,委屈地哭。那件小事便是您教我做功課,我聽不懂,心裡愈發不耐煩,加上煩躁,而您不停地說:「聽懂了嗎?」「你到底是不是在聽?」我心裡的火山爆發了,淚水止不住地決堤。 當時我跑到房間裡,一直在想:「我聽不明白!不要說了!」「我不想聽!不會就不會吧!」事後,一直覺得自己太為所欲為,太過任性了。 看著您頭上長出來白髮,心裡難受極了。其實你可以扔下我不管,但您卻細心照顧我。媽媽,對不起,我錯了!請你原諒我的任性!  祝 身體健康! 女兒 芷希 十月三日 陳芷希 聖文德天主教小學 六思高                        
kjy01_20180311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8.03.10
寶血會伍季明紀念學校 超學科設計 動感校園週
(本報專題)寶血會伍季明紀念學校每年均會舉辦動感校園週,以進行超學科課程統整,發展學生創造力、解難和批判性思考等不同方面的能力。活動今年定於一月二十九至二月一日舉行,並配合學校全年主題「STEM學習多姿采,創意思維顯我才」。 六年級: 強調合作互動 六年級的課題分別有水火箭、雞蛋保衛隊、編程新世代及大腳八競技賽。在雞蛋保衛隊中,學生分別進行四項比賽——雞蛋運輸車、雞蛋大橋、雞蛋炮台及雞蛋裝甲。黎子聰及容鑑言的組別選了雞蛋裝甲,須用報紙及飲管保護雞蛋,完成後由「大力士」用力投擲,若雞蛋沒破便算勝出。子聰表示,他們先包上報紙,再以飲管卸力,最後成功進入決賽,並在決賽中跟另一隊平局。子聰說: 「我們要於短時間內思考怎樣卸力才能保護脆弱的雞蛋,當中需要與人合作的精神。」 而水火箭中,學生先認識原理——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及觀看他人發射的短片。蘇智勇副校長解釋教授時不會講得很仔細,例如只提及機翼的大小會對發射有影響,以留空間給他們發揮創意。  學生四人一組,利用膠樽及文件夾作為水火箭的身及箭頭, 並自行添上裝飾。他們最初均以設計為主,蘇澤怡的組別用手工紙圍著火箭,再加上波波球和鐵線作裝飾,「我們製作時沒有想過要飛得高和遠」。子聰和鑑言的組別則以寶石為裝飾,但在試射時水樽漏氣致發射失敗,「整得多美都沒用。」鑑言笑說。現時他們改良的水火箭, 以輕巧為主,只以手工紙和貼紙作裝飾。 學生有四節課堂去試射及發射,其間嘗試灌入不同容量的水令火箭發射到最高、最遠。麥曉桐表示若水太輕就不能發射,水太重就很快墜地。她以自己組別為例,試射時所用的水剛剛好,但因改良後火箭輕了,而第二次所承載的水和第一次一樣,水火箭便因為過重,只能在地上滑行。 在過程中,曉桐學到團隊合作很重要,她的組別在商討設計意念時便曾出現分歧,「勉強只會破壞感情,也不想浪費時間在爭執上」。澤怡補充,只有兩小時製作,所以少了一個同伴也不行。謝國貞校長認為活動強調出每一位學生都能參與及互動。 眾多活動中,學生都喜歡製作水火箭,曉桐認為雖然身上會沾到水,但從中不單學到牛頓第三定律,還能親身去體驗。澤怡認同:「如果只是以書本講述牛頓定律,學生會不明白,但如果親手造,自然印象深刻。」 五年級:努力嘗試 五年級學生在這週主要製作音樂棒。學生須根據程序在Arduino(單晶片微控制器)板上接駁電線、LED燈、揚聲器,以確保能通過手的擺動而發出不同音調及不同顏色的光。  在製作過程中,馮斯靖形容是考眼力的遊戲,「插電線的洞及標示很小,很難看清楚」。郭展程嘆氣說,自己接駁了六次都未能成功,最後才發現是介面板的問題,不過這經驗令他學到不要放棄。斯靖認為在家沒有材料製作音樂棒,所以雖然製作花很多時間,但值得嘗試。吳思睿認同,因為這個音樂棒是一人一個,可以帶回家玩,但平常上課製作其他機械後,卻要拆除留給下一班。 正因如此,負責研製音樂棒的鍾詠嫺主任播放別人透過Arduino獲獎的片段,鼓勵學生回家拆除電線,重新砌成自己喜歡的東西。陳法睿表示想拆除電線及買更多電線,由爸媽在旁陪伴發明新的東西。他亦希望來年的學習週能繼續砌這類型的機械,為生活增添樂趣。 程麗珍老師表示在學生製作前,與該級有關的老師都要先上工作坊,以了解可能出現的困難。她第一次製作亦需要同事幫忙,最後還是要拆掉所有電線重新接駁。作為班主任的她對學生說:「最滿足是看到亮燈一刻,希望他們感受到成功是甚麼。」 蘇副校表示以超學科主題統合,最重要是讓學生有新鮮感,「以活動為中心有助學科較弱的學生在其他方面如音樂、運動、肢體協調上發展,在經歷不同處境下發展自己特長,並在照顧學習差異上,學會接納和尊重他人;一些活動看似只有玩的意味,其實也講求合作性和堅持」。故此,下課前設有口頭反思溫習每日所學、有甚麼做得好及需要改善的地方。程老師在這段時間會鞏固學生的學習重點,讓他們在玩樂中也記得所學知識。 除了學生學到知識外,老師也在活動過程中進步。鍾主任指,音樂棒的構思全由自己在網上學習及綜合,亦要因應學生程度分拆步驟教導。她認為設計想法很大膽,例如音樂棒的雛型只是乒乓球拍,她感謝校長放手讓老師試造。謝國貞校長提到若有老師建議方案,便會開小組會議去研究可行性及作修訂。蘇副校認為,老師即使遇到難點都會積極想方法解決, 「小朋友要進入未知的學習領域,同樣老師都要經歷這過程」。隨著每年的發展,老師也開始選擇較具挑戰性的活動,提升不同範疇的發展。(妤)     
kjy01_20180304s_0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8.03.03
瑪利諾神父教會學校(小學部) 60周年校慶 發展創新科技教育
(本報訊) 瑪利諾神父教會學校由美國天主教傳教會(瑪利諾神父)於1957年在深水埗區成立,小學部於2009年搬到現時的新校舍,繼續堅持敬主愛人的全人教育使命。努力耕耘六十載, 學校於一月二十及二十一日舉行校慶開放日。 學校校訓「真理、忠貞」與天主教五大核心價值相關,重視學生品德及靈性教育。小學部吳偉文校長向開放日當值的服務生介紹當初修會怎樣關顧身邊人,例如服務痲瘋病院、末期癌症病人等,而學校當初選址的大坑東正是木屋區群。他希望學生一同實踐服務精神,例如學生有「一人一職」、高年級生照顧低年級同學。 四年級生姚卓僑表示當初因看見其他風紀不理會學生周圍跑,而萌生當風紀的念頭,希望維持學校紀律。他憶起上月見到同學奔跑時曾警告說: 「如果你再跑我就告知老師。」同學解釋是因為看見其他同學急步走,為追上他們才控制不到自己。卓僑當時叫同學嘗試深呼吸冷靜,現在他看到那位同學只會在跑步徑上跑,覺得很有成功感。  團結 校方透過是次校慶活動展現出校慶主題「團結.回饋.發展.貢獻」。各項活動凝聚了不同持份者,包括師生、家長、校友、中學部等。例如校友會更新多年來的校友資料,協助學校發出最新資訊,讓海外的校友也有機會回來慶祝參與晚宴,筵開百多席。 回饋與發展 吳校長認為,回饋即是感恩,校友可回母校舉辦講座等作回饋。而今次校慶中,學校鼓勵各持份者捐款支持發展STREAM(科學、科技、探究、工程、藝術和數學)教育,活動包括步行籌款等。他說:「即使學生只是參加步行籌款,也需要人贊助,所以每個人都能回饋,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時間出時間。」 發展創新科技的同時, 學校亦提供為期六年的校本創意課程,「創意要培養 , 如果沒有創新精神何來發明?」吳校長說。課程中配合多元化活動,例如學生要砌出物件拯救扮演國王的校長。 另外,四至六年級學生須學習編程,發展運算思維。陸偉良主任認為這世代的小朋友需要訓練綜合能力,包括解難能力,亦要掌握科技怎樣解決問題。他指:「培養運算思維有三階段,一是電腦編程設計小遊戲、二是製作手機應用程式、三是以機械連繫生活,利用生活物件例如垃圾桶、洗衣機,發揮資訊科技的效能。」 陸偉良主任(左小圖)表示,開放日展示的機械車會跟著既定規劃行走、見障礙物便會停低, 希望小朋友感受編程體驗。他指由於學生只是剛開始接觸編程,這些機械人主要由接受過培訓的老師製作。他認為以遊戲形式吸引學生,會令他們感興趣而不會覺得編程很困難。 卓僑表示下學期會在編程課上學習設計遊戲,「我覺得很有趣,以前我以為電腦只是用來畫圖畫,但原來這世界有編程這發明」。他認為上課時能從玩樂中學習,例如常識科會做實驗,把石灰水加水變成乳白色。 貢獻 吳校長經常提醒校友及學生在學校學會知識技能後,將來貢獻社會、香港、國家,「如果沒有這理念,他們不會分享所學」。他相信藉著籌款能協助創新科技教育的硬件配套及訓練,當中包括出賽機會,讓學生擴闊視野,邁向國際。他表示:「現在資源不足, 或會令學生有想法卻沒機會去嘗試,但我們不能扼殺他們的創意。」他指中學部過往有三位學生是星之子,在發明上勇奪國際獎,他希望小學部能在中學部的根基下發展,學生同樣能代表香港參賽,為港爭光。(妤)  吳偉文校長的話:  吳校長任該校校長剛好十年, 見證小學部搬校址,最深刻是看到學校進步。在硬件上,新校舍比舊校舍大,學生活動能更多元化,球場甚至可同時間進行足球及籃球活動。硬件配套亦可凝聚教職員的團隊精神,因為教員室大得可以坐滿所有教職員,加強同事間溝通及睦鄰關係。另外,推行小班教學令老師與學生關係更緊密,老師能更仔細觀察學生的強弱項;亦可在課堂實行分組學習,提高學生參與度。 校友黃麗君的話:  麗君(右小圖)於2006年小學畢業,她說這是第一次參觀新校舍,覺得很通爽。她興奮地形容:「這裡比舊校舍大三倍, 以前沒有食堂、沒有這麼多層活動室。」 她憶起以往上課時,即使有任何不明白,老師都會耐心解答;今次回母校探望舊老師,很開心當中有些已升為主任。另外,她認為學校提供很多活動,讓學生在讀書以外,能在其他方面得到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