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1_20201018_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20.10.16
九龍灣聖若翰天主教小學 跨學科學習 培育環保心
( 本報專題) 對比以往只能在課堂和書本上認識環保和數學知識, 九龍灣聖若翰天主教小學在跨學科學習中,讓學生親手製作「太陽能環保船」,在「再生能源水道」上試放小船,校園內又設有小型無人機練習場, 讓學生透過這有趣玩意認識數學知識。這一切都是希望學生能綜合和應用所學知識,引發他們的好奇心和自主學習。 學校為培育學生愛護大自然,近年在跨學科專題研習中便開展「太陽能環保船」主題, 跨學習領域教育主任吳宇傑說,學生要自行搜集資料,認識污染對海洋生物的影響;參觀海洋公園多認識海洋生物,培養他們對動物的愛心。 「再生能源水道」上放環保船 回到學校,學生便測試不同環保物料,選擇合適的來製作船身,並加上太陽能板和發泡膠等基本材料。學生黃湞陽製作環保船時, 用上包水果用的發泡膠、吸管等物料,船身前方則用上豆腐花盒,以收集海上廢物。她說,在搜集資料過程中,得悉有海龜把海中垃圾膠袋當作水母,吃過後不幸身亡,她希望更多人關心自然生態。 而學生謝天賜最初選擇材料時,只在環保船船頭裝上膠袋,期望用作收拾垃圾,但是測試時發現載不到垃圾,最後他把膠碗放入袋中,才成功。他又試過放五個樂高船員在船上但船身過重無法前行。最終,在環保船的設計上,他放了一塊寫有「No rubbish in the sea」的字牌,「希望這個橫額,提醒人們海洋應該是沒有垃圾的,減低海洋污染」。 這跨學科學習也涉及宗教科,當中,學生認識到環保主保聖方濟,郭頌瑩同學說:「聖方濟說所有動物、海洋生物都是他的親兄妹,所以要愛惜牠們,不要令牠們有一絲傷害。」她說,用廢棄物料製作環保船,減少耗用材料,可減低對大自然的污染。 在常識室內的「再生能源水道」,水道中可提供光、風力和水力,模擬海洋環境;學生製作「太陽能環保船」,船身太陽能板儲存足夠光能後,船隻便可在水道上航行。 學習操作無人機 扣連數學知識 此外,學校亦教學生無人機編程, 要學習如何使用平板電腦制定無人機路線,控制起飛,穿過航拍環和障礙物等,最後要成功降落終點。 馮健剛主任說,無人機的課程內容與數學知識相關,學生在設計無人機路線時,要運用角度、座標、三維空間等數學概念。兩位小六生陳澤仁及關政浩訪問時協助操作無人機,其中關政浩說,第一次為無人機編寫三角形的路線時,在程式中輸入了60度,但卻飛了一個六邊形出來,後來才知道其實編程時要輸入三角形的外角。馮主任說,原本課程中沒有涉及外角的概念,但在校本課程中,學生可生動的學習外角的知識,讓數學概念應用在活動之中。 此外,校內「STEM學園」中還有許多學習設備,例如虛擬實境(VR)和擴增實境(AR)的器材。學生只要戴上顯示器, 便可以安坐在校園內出訪各地,欣賞不同的名勝古蹟。五年級的吳芷蕎和黃穎欣早前便製作了主題公園的虛擬導覽,介紹園內的大街與遊樂設施、餐廳等,再在場境中加入照片,介紹景點。  學生在正規課堂外,小息時也可以到訪STEM 學園,例如利用不同零件砌出電筒、錄音機、車等成品,在校園生活中不斷學習。 九龍灣聖若翰天主教小學校長胡艷芬指出,跨科專題研習也結合天主教教育核心價值。例如本學年六年級研習主題為「智慧城市」,讓學生構思如何改善市民的社區生活,胡校長說,例如當社區內有很多垃圾,或是看見社區設施不方便某類小眾人士時,學生便要想辦法去解決;讓學生在學習中關心社會與環境。(吳)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16_20201018_s
400400中學專題
中學專題
2020.10.16
聖貞德中學 教師鄭加略 培訓學生成為科藝創建師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聖貞德中學鄭加略老師親手製造感應式自動酒精搓手液裝置,他又拍片分享研發過程:由只裝上酒精,後來改良配件,如彈簧強弱、轉向器力度、摩打推動方法,再組裝成可使用啫喱狀搓手液的裝置。他向STEM教師分享經驗,期望能把相關科技知識傳遞開去。 這位「科藝達人」鄭S i r 原來也是YouTuber,多年來他在YouTube頻道,拍下了300多條影片分享科研經驗,讓觀眾嘗試著手去製作成品解決生活問題。 近年學界興起STEM(STEM與STEAM 見下表),聖貞德中學設立了「創客學會」, 培訓學生成為「科藝創建師」(STEMaker)。鄭Sir是該校「STEAM教育」主任,他強調Maker要服務他人,「以科技知識與設計意念製作生活用品,解決生活上甚至消閒娛樂的需要」。 至於STEM教學,他說是要培育出學生的設計思維:先發掘問題,再搜集資料,尋求解決方法,之後製造、測試及評估。過去他最滿意的作品,是教學生製作「萬向車」(Mecanum Wheel)。業界認為數學最難應用於STEM教學之中,但萬向車卻可用上數學的概念:「這車的車輪套用數學三角函數S i n的方程式,再配合物理、編程等原理,靈活在狹窄空間左右前行旋轉和八字型行走」,他指車輪通常適用於泥頭車和輪椅之中。 培育學生 服務人群 本身亦是音樂主任的鄭Sir,他在教學上的第一件STEM作品是自製牧童笛:以立體打印技術設計笛嘴,由學生透過電腦知識計算音孔位置。他更憑此課程獲得2016學年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 鄭加略熱愛創作科技產品,九年前他為學校研製電腦管風琴,並在課程加入管風琴音樂欣賞和作曲研究。他說,當年製作電腦管風琴成本在二萬港元內,至於傳統管風琴價值可達數十萬以至過百萬港元。他把技術帶到香港、澳門以及中國內地的教會,正好回應作為Maker服務他人的需要。 過去四年,鄭Sir 有一半時間跳出聖貞德中學,借調到教育局與學界分享教學經驗。去年9月起,他協助教育局拍攝「我是一個Maker」系列, 定期上載影片與師生分享作品, 包括無線Voice Kit (智能音箱),通過語音指令音箱播放音樂、報天氣或設定鬧鐘等;利用「環境傳感器」自製「流動天文台」,探測溫度、濕度、氣壓等。 他說老師當上YouTuber,是要引起學生興趣:「學生看到我研發與時事有關的產品時,他們也有興趣嘗試跟著做。」投入創客教育多年,他說「即使是失敗的作品,也可『做中學習』(Learning by doing)」—— 這經驗學習法也是教育家杜威的理念。(高)  STEM 是推動創意的教育, 它代表科學(Science)、科技(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及數學(Mathematics)  各英文譯寫的首字母縮略詞。推動STEM教育是配合全球的教育趨勢,以裝備學生應對社會及全球因急速的經濟、科學及科技發展所帶來的轉變和挑戰。STEAM 教學則再加上A,即融合了科學、科技、工程、美術及數學科目。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04b_20190616s
CatholicAgent
教友特工
2019.06.14
小實驗 大挑戰(下)
在本科畢業後,我有幸到醫學院深造,學習更多更深入、更先進的醫藥科學知識,踏上見習科研人員之路。先前在理學院學習基礎科學知識固然重要,在醫學院更能將所學習的應用到病人身上。 在研究院內,我不止學習生物醫學的理論和相關的實驗技巧,更要涉獵統計學和生物訊息學的範疇。自2005年人類基因圖譜測序完成,公共基因數據庫提供基因大數據,我學習了電腦編程和數據發掘方法,分析基因數據,以完成關於胃癌的研究課題。這項研究雖然找到和胃癌有關的基因靶點,但距離臨床應用還有一條漫長的道路。 研究細菌與胃病 畢業後,我留在醫學院工作,參與了一項更貼地的研究項目:研發非侵入性胃部幽門螺絲菌的檢測方法。 感染幽門螺絲菌會引致胃炎,以及胃潰瘍。胃部長期發炎甚至會演變成胃癌。當時檢測幽門螺旋菌主要靠內窺鏡檢查。內窺鏡檢查是入侵性的,需要切取胃部組織去檢驗,而且插入內窺鏡喉管會令病人不適。因此有需要研發一種準確可靠、非入侵性的幽門螺旋菌血液測試方法。由於涉及病人血液樣本,這項研究開展前需要得到臨床研究倫理委員會的批准。 參與這個研究項目,讓我走出實驗室,到內窺鏡中心與病人接觸,並邀請幽門螺旋菌感染病患者提供血液樣本。收集血液樣本是一個守株待兔的過程,有時候剛好那天接受內窺鏡檢查的病人並沒有感染幽門螺旋菌,或者病人在我解釋完收集血液樣本的原因及血液樣本的用途後,仍拒絕提供血液樣本。經過幾個月的努力,終於收集到足夠的血液樣本,並從中分離出血清部份,利用免疫分析方法, 去檢測幽門螺旋菌。 可惜經過反覆測試,調整實驗方法後,這個幽門螺旋菌血液測試方法的準確度及敏感性仍然未如理想。我學會了誠實面對實驗結果,絕不可以急功近利,竄改實驗數據,弄虛作假,而要使用客觀的統計方法,理性分析實驗數據,從而得出一個科學客觀的結論。這樣才對得住捐獻血液樣本的病人,對得住良心,對得住天主!  (全文完) 
kjy01_20190519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9.05.17
深井天主教小學 馮朗老師 以音樂與科技 教英文
(本報專題)天主給予我們每人不同的才能,有些人擅於唱歌,有些擅長運動,有些則精通電腦科技;深井天主教小學英文科主任馮朗便運用自己的音樂才能與電腦知識,去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時候,我們都曾想像「我的志願」是甚麼、將來的我會是怎樣的人。馮朗說他並非從小便立志成為教師,雖然他大學時修讀英語教育,但成為教師的志願,是大學二年級時萌芽。當年,他初到小學實習,意識到與學生溝通時的愉悅,來自「以學生的思維和角度與他們聊天」,故此便希望可以帶更多新事物給小朋友。 馮朗認為,小學生不像中學生般有面對公開試的壓力,「不用趕課程、操練試卷」,於是他除了跟著課程教授,「還在課堂上播歌曲和影片等」。 修讀特殊教育 應用到大班教學 大學畢業後,馮朗便到英國諾丁漢修讀特殊教育碩士課程。他說這課程最大的得著,就是「幫助有特殊學習需要(SEN)學生的方法,但其實這方法適用於所有學生」。他舉例說,老師會為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播放更多影片,但其實普遍學生都喜歡這種教學方法。故此,他便把在英國學會的教學方法,應用於大班教學中。 回想小時候學習英語,馮朗說平日愛聽英文歌曲、看外國劇集,以及閱讀書籍。在小學六年級時,他便開始閱讀二百多、三百頁厚的《哈利波特:神秘的魔法石》,用電子字典機查書中生字,並記在簿上,以便重溫。 他說是從爸爸身上感染閱讀習慣,爸爸下班回家後,便會手持書本閱讀, 「閱讀的時候會笑」。這引起馮朗思考:「我在閱讀中也會找到樂趣嗎?」他自小一起閱讀不同書籍,深深體會這份閱讀樂趣,「爸爸等候看醫生時都在閱讀;所以我去看醫生前,都會帶著一本書」。 尊重學習自主  讓學生選曲學歌詞 在馮朗念中三時,外籍教師在英語課上播艾薇兒(A v r i l Lavigne)的歌曲《Sk8er Boi》,讓學生聽歌的時候填上歌詞。馮朗認為,「在課堂上講授娛樂的事物」,方法新穎,而音樂更可讓人放鬆。他說「朗讀同一篇文章十次會沉悶,但聽同一首歌十次並不會悶」,而每次聆聽都會比之前領悟更多的內容。 馮朗懂得彈奏結他,也喜歡「披頭四」樂隊(Beatles)的歌曲,所以在上學期的英文課上,用結他彈奏披頭四樂隊的歌曲,並由學生來演唱。他認為這樣學生可以「從歌詞學習文字的感覺,而不像教科書般平鋪直敘的教英文」,在一些生活化的文化題材下, 如一些與愛情、戰爭及和平相關的歌曲中學習語文。 他認為在學習的過程中,要讓學生自主,才可以提升學習動機。故此他在深井天主教小學下學期的英文課堂中,讓學生選出喜歡的外國歌曲並在課堂上播出,以寫出歌詞、分析歌詞的意思。他說,「學生希望聽艾倫沃克(Alan Walker)的歌曲,而這就是他們的學習動機」,所以更容易投入其中。 電腦科善用教材  學生為編程式雀躍 馮朗除任教英文,亦兼教電腦科。在兩年前,他進修一個編程課程時,第一次從導師口中認識「Micro:Bit」,「它的外形讓我想起小時候的數碼暴龍機」。Micro:Bit是微控制器,也是電腦教育工具。他說,Micro:Bit與其他編程軟件不一樣,在編程後可直接運用於實體上,電路板會顯示內容。而後來在遠赴英國與當地教師交流途中,他首次接觸當時尚未在香港普及的Micro:Bit,而一位英國教師亦送贈了三塊給他。 回港後,馮朗邀請了幾位五、六年級的學生,舉辦一項三天的課程。學生首次見到Micro:Bit的時候都十分雀躍。在馮朗簡介了數句後,學生便主動上網鑽研更多相關知識。「我沒有逐一告訴他們該怎樣做,因為當他們有興趣,便會自動學習」。當天學生自行在網上已找到相關資料,並學懂一些簡單的編程。 許多編程的資訊都要用英語寫成,馮朗指因為學生對編程感興趣,都會主動閱讀相關資料。除了認識課本以外的生字外,在編寫程式的時候,學生亦要運用「First」、「Next」、「Then」等次序詞,並會學懂「If……would」等文法結構,從學生的興趣著手,讓他們學習英語。 相信少年各有才能  帶領學生參與展覽 「學生各有不同才能,我會嘗試從各方面給予他們成長機會。」馮朗記起曾經一位學生因與同學爭執而心情不好,站在走廊不願回課室。他說這位學生雖然語文成績不好,但在電腦課堂上非常主動學習。當刻,馮朗便邀請該學生到電腦室,跟他說:「你可以寫一個程式給老師看嗎?」在學生寫程式期間,馮朗在旁啟發他:「為甚麼這圖案會動?」「為甚麼你選擇這個圖案?」在對答中,學生亦開始冷靜下來深思,開解心結。 在早前舉行的學與教博覽,馮朗便讓學生介紹自己的創作,分享校內成果。他說,若然學生在某領域上有所成就,他們便會有動力繼續學習,鑽研更深。除了校內活動,他亦帶領學生外出參加比賽及展覽。他與深井天主教小學校學生參加了兩年的「學與教博覽」,把學生的發明帶到展覽中,與此同時,學生也運用Micro:Bit 製作智能家居產品,如智能雪櫃。在展覽的過程中,學生需要向其他學校的教師和外國的教授,「用中文和英文簡介作品」,培養溝通技巧。(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