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6_20220320_s
400400中學專題
中學專題
2022.03.18
寶血女子中學 疫情下推動電子閱讀
(本報專題)第五波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再次令全港學校未能實體上學,近日更要提前放特別假期,寶血女子中學為使學生能度充實的假期,向全校推動電子書閱讀, 學生只要擁有平板電腦或智能電話,便可以隨時隨地輕鬆閱讀電子書。 寶血女子中學多年來已在全校推動閱讀,定時在各科組推動閱讀及獎勵活動,剛在本學年校方參與香港教育城「e悅讀學校計劃」,訂購了200本電子書,身兼語文及閱讀推廣組組長的司徒美儀助理校長指出,在三至四月的特別假期中鼓勵學生在家閱讀,包括每月最少閱讀一本書籍並提交閱讀報告, 作為閱讀基準,並設有閱讀獎勵,學生每月完成兩本書籍可獲銅獎,三本可得銀獎,四本或以上獲得金獎,「學生從閱讀中擴闊視野、培養自主學習,發展獨立學習的能力。」 電子閱讀生動有趣 「相比之下,電子書較傳統紙本書籍更生動有趣,好些電子書更設有聲音導航令內容更吸引。」在閱讀獎勵中獲得金獎的中五生陳煒喬喜歡閱讀散文與小品文集,每次睡前抽出半小時閱讀一至兩篇散文,現在網課學習讓她在家享有更多時間,每天花上一小時閱讀。 疫情下留在家裡難免感到生活沉悶,愛看科幻小說的中四學生袁煒琳表示,她在家中閱讀電子書,除了可解悶外,小說有趣的情節有置身其中的感覺,「可以跟著主角的腳步置身歷險中,閱讀時也培養推理及解難能力」。 「e悅讀學校計劃」設有不同的閱讀組合,事前由各科主任協助選書,學生可透過不同科目作延伸學習;學生除了恆常閱讀中、英文書籍,每學科也要完成閱讀課業。閱讀組合包括中國古典名著系列、英文經典系列、現代經典作家系列等,書籍類別包括文學小說、語言文字、自然科普、人物傳記、文化藝術、社會科學等。 閱讀體驗學習 給無緣出生的你 另外,該校每學年均推出閱讀體驗學習,在學期初定下閱讀主題,並為學生揀選與主題相關的書籍,例如本年是該校辦學團體耶穌寶血女修會創會100周年,校方遂以「耶穌寶血女修會百年誌慶」為閱讀主題,內容圍繞修會「犧牲、修和與弱小者同行」的修會精神,透過閱讀進行一系列的體驗學習。 逾50名女生在紙上寫上以「給無緣出生的你」為題的祝福語後, 再將紙條摺成心型,隨後到柴灣天主教墳場的天使花園考察時,將心型字條獻在墓園上,有分參與的中五生鄺曉晴寫下感想時說:「我很感恩和愧疚, 因為有些在母胎中不幸夭折的胎兒沒有機會出生,不能探索這個世界的美好。我感恩自己能夠順利出生、平安健康地成長。我誠心希望這些無緣出生的嬰兒,能在天國開開心心地生活下去。」 該校在本學年為中五學生舉辦生命教育閱讀活動, 首先安排學生閱讀《無言老師》,內容講述一位母親堅持誕下沒有頭骨嬰孩,出生十小時便離世,捐獻遺體作醫學研究,以及以死亡和生命為主題的《生死教育講呢啲》書籍,再到天使花園考察。 對於失胎議題,中五生許鎵敏最初認為失胎或墮胎問題很普遍,她也對失胎沒有特別感受,後來她看過由學校推薦與生命相關的書籍,再到天使花園考察後對生命有另一體會,「原來失胎的家人經歷未能出世的嬰兒會是這樣傷心,當我到天使花園,看到眾多胎兒安葬在此,亡者父母在孩子的名牌放上小玩具作陪伴,使我很感觸,在體驗中明白尊重生命與愛惜自己的可貴。」 上述活動是本年度「耶穌寶血女修會百年誌慶」閱讀主題的閱讀體驗學習活動之一,圖書館主任及宗教倫理科科主任師欣欣表示,透過閱讀進行一系列的體驗學習,包括生命教育、社會服務、修會歷史等主題, 以實踐「犧牲、修和與弱小者同行」的修會精神。 鎵敏從中回想到該校辦學團體寶血會成立初期已照顧修院門外的棄嬰,把嬰兒視為自己的孩子去照顧,讓她體會到,天主教一直幫助這群弱小者,而教會致力爭取為未滿24週胎兒得到妥善安葬,「正是實踐修會的犧牲、修和與弱小者同行的修會精神。」 另一中五生張嘉怡對於《無言老師》一書印象深刻,讓她明白無言老師不分年紀也可作出貢獻;她從不同層面認識生命教育,體會到生命的脆弱, 並透過修女的無私奉獻,感受到「修會不求回報,並體會上主對人的愛。」(高)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16_20220313_s
400400中學專題
中學專題
2022.03.11
西貢崇真天主教學校(中學部)走出課室 設立昆蟲研習徑
(本報專題)「天主祝福他們說:『你們要生育繁殖,充滿大地,治理大地,管理海中的魚、天空的飛鳥、各種在地上爬行的生物!』」(創一28)在西貢崇真天主教學校(中學部)的昆蟲研習徑掛上此經文的橫額,提醒學生人類是大自然的好管家,讓學生認識科學時,也能感受天主創造的奇妙。 西貢崇真天主教學校(中學部)於去年11月新設的昆蟲研習徑,被喻為是學校的後花園,場內種植鮮豔奪目的植物,因而吸引蝴蝶前來採花蜜,也會發現地衣反映空氣的潔淨,科學科教師吳熙文指出,藉著研習徑讓學生走出課室,學習保育昆蟲及科學知識。 昆蟲研習徑包含了科學教育與生命教育的元素,其中為中一綜合科學科配合電子學習元素,學生透過應用程式辨認昆蟲和植物,而在昆蟲研習徑種植多種蜜源植物,用來吸引蝴蝶及昆蟲,例如龍船花的花蜜吸引蝴蝶幼蟲;也種植馬利筋,它是蝴蝶幼蟲的美食,幼蟲會吸食植物的汁液,吳熙文說:「當遇上繁殖的季節,便會吸引蝴蝶前來。例如在三至四月,或十至十一月的時期, 天氣回暖也是蝴蝶繁殖的好時節。」 教導學生保育環境 在昆蟲研習徑,會發現20多種蝴蝶,數目佔全港蝴蝶比例約十分一,除了常見的紫斑蝶、美鳳蝶、木蘭青鳳蝶外,更吸引不少罕見蝴蝶,有尖翅銀灰蝶、紅蝶、鳳蝶、素弄蝶等。而在研習徑也是蝴蝶繁殖的理想地方,不少蝴蝶幼蟲及蛹會在研習徑出現,學生藉此觀察昆蟲的成長,也為昆蟲提供良好的孕育環境。 「蝴蝶翅膀上色彩和斑紋是由翅膀上的甚麼組成?」答案是鱗片,進入該校時,會發現校內也有不同的科學遊戲,例如在校園不同角落設有二維碼紙,學生以平板電腦掃描二維碼,便可看到科學知識的問題;學生在昆蟲研習徑以Seek應用程式拍照去辨識物種,當找到一個物種可獲得襟章。吳熙文老師認為,這有如Pokémon GO去捉「精靈」,鼓勵學生從遊戲中學習,認識科學。 中一生林煒燃在綜合科學科的辨認生物課堂中,時常走出課室到昆蟲研習徑發掘生物,她學習運用應用程式拍照去辨識物種,再搜集成動植物圖鑑,她說這種學習模式有趣又好玩,「當找到昆蟲後,透過應用程式去認識牠的名字,其物種的特性,在不同季節時昆蟲繁殖的數量及其物種的罕見程度等,讓我了解牠更多。 躬耕於西崇 從耕作學會謙卑 「耕作時要彎下腰翻泥種植,此動作有如鞠躬,希望學生明白許多食物也來自泥土,我們要對大自然常懷謙卑的心,包括對農夫、對土壤,以及對天主心存感謝。」該校去年11月為中五學生舉行「躬耕於西崇」活動,吳熙文說,學生藉著種植去學習心靈教育,活動由科學科與心靈教育組合作,然而礙於疫情下學生未能回校,現暫由教師及職工協助澆水。 中五學生鄭駿霖表示,活動初期在校園種植車厘茄,他把車厘茄命名為「Don't Give Up」(不要放棄),特別面對疫情的不確定性,他希望「可以奉獻給所有人也要永不放棄,一直向前,因為每人也可以茁壯成長,無懼風雨。」原本待車厘茄收成後,給予家政科同學作烹煮食材,現在疫情下未能回校,便交由教師及職工澆水,當他看到老師定時傳來車厘茄成長的相片,也感到很有成功感。雖然未及收成,好些蕃茄已被雀鳥吃掉,吳老師認為即使如此,也可以視為把食物奉獻給大自然。 鄭駿霖選修生物科,他認為西貢充滿著大自然氣息,也引發他對生物科的興趣, 「我住在西貢,這裡空氣清新,小時候常見到不同昆蟲,更見過螢火蟲出沒,這裡與在市區很不一樣,令我對西貢的每個生態足跡也感興趣。」(高)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15_20211205_s
400400中學動態
中學動態
2021.12.03
喜樂中學 動態 2021.12.05
嘉諾撒培德書院•宗教活動 (本報訊)嘉諾撒培德書院於11月12日邀請慶禮院製作室團隊,到校與中四學生進行信仰分享及DIY工作坊。 慶禮院製作室創辦人李守政以個人的信仰歷程為核心,分享天主在其生命不同階段的召叫,藉此讓學生明白每個人都有獨特的天賦才能,以及從上主而來的不同召叫,學習欣賞自身的優點和接納個人的限制。縱然學生此刻可能還未找到人生方向,但講者鼓勵學生應繼續前行,勇敢嘗試,無需與人比較,始終會找到屬於自己的精采人生。隨後慶禮院負責人陳蝶兒教授學生製作娃娃吊飾「阿才」,學生都十分投入。 李守政表示,他樂於與青年人分享信仰,在這信望愛三德充滿考驗的年代,冀望能將希望及喜樂的種子,帶到每一個黑暗的地方,為天主的大愛作見證。(教) 明愛元朗陳震夏中學•薈藝博文升中資訊日 (本報訊)明愛元朗陳震夏中學早前舉行「薈藝博文升中資訊日2021」,區內多間小學的學生、家長及社會人士參加。開幕禮由校監李劍華及校長歐陽麗琼致歡迎辭。他們陪同主禮嘉賓主持啟動禮後,便是由六位中三級STEAM TEAM學生編程設計的無人機匯演。 當天節目豐富,包括才藝表演、校園透視、導賞團元朗區小學籃球技巧競技賽、STEAM工作坊、升中模擬面試,以及校園特色活動體驗等。參加者在STEAM工作坊製作加農炮發射台及學習操作Tello Talent無人機;又在面試技巧講座後,參與模擬面試。 此外,星級家長講座邀請了資深廣播人麥潤壽主講,他指出父母要與子女溝通,保持良好關係;減輕子女壓力;並要「放手」,信任子女,給予他們犯錯的機會和空間,以陪伴取代權威式教訓,與子女並肩同行。歐陽校長在活動中提供選校錦囊時說,要重視子女特質,亦要了解不同學校的特色。(教) 天主教鳴遠中學•STEM WEEK (本報訊)天主教鳴遠中學早前舉辦「STEM WEEK」,讓初中學生在一週內體驗不同的STEM項目,當中包括「3D設計與機械臂」、「人工智能App的設計」、「無人機組裝與編程」、「電動車體驗」、「浸入式仿真環境體驗」、「LED遊戲設計」和「鐳射雕刻設計」。 在活動中,學校秉持著「全犧牲、真愛人、常喜樂」的辦學精神,邀請區內小學教師或家長在特定時段,攜同子女到校參與工作坊。校長袁玉蘭希望透過STEM WEEK不同攤位活動,啟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其日後可作深入研究。學校亦期待舉辦更多多元化學習活動,以促進全人教育為目標,協助校內莘莘學子開拓視野、擁抱未來。(教) 陳瑞祺(喇沙)書院•生命教育課程 (本報訊)陳瑞祺(喇沙)書院26位中四學生與喇沙會修士、宗教科教師和牧民助理,於11月9日到訪位於香港跑馬地的天主教聖彌額爾墳場。是次活動是該校中四生命教育課程的一部份,藉著這次到訪,讓學生反思生命的意義。 當天,三位墳場義工接待員與學生分享墳場的歷史、一些名人故事和他們的個人經歷。之後,學生在喇沙會的墓園獻上花束,感謝為喇沙會奉獻一生的眾位修士。活動完結前,柯仲庚修士(Michael Cua)帶領參加者以祈禱作結。(教)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14b_20211205_s
400 400 愛火燃燒校牧心
愛火燃燒校牧心
2021.12.03
力行仁愛與公義
天主,感謝祢,感謝祢安排了我在華德學校當上牧民助理的工作。雖然疫情還未能受控,但人們的生活亦漸漸重回正軌,學生們亦正式重返校園的生活。雖然市面好像回復了,但仍有不少受影響的人。天主,求祢幫助他們。 上個學年的生命教育主題是「感主慈恩力行仁愛與公義」,目標是要讓學生在生活當中主動關愛別人,謙虛地彼此服務、照顧有需要的人,正苦惱在停課時間,如何讓學生實踐關愛的行動,突然又一次發現,天主給了我最好的安排。 相信很多人都因為疫情的關係,在資訊科技上的知識都進步不少。我便是其中一個。在疫情期間,小學停課或只上半天的課,原本安排的彌撒、基督小先鋒及其他宗教活動都未能在校進行。於是我利用學生放學後的時間,用ZOOM與學生舉行了教友聚會,並製作了一系列可以在網上進行的活動給學生。 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與基督小先鋒進行了隔空傳情大行動,是次活動是與明愛中心合作,對象為低收入、有需要的家庭,我與學生們用ZOOM的形式互相策劃如何服務、互相討論贈送的物資、及自畫心意卡。最後我和三位同學一起將收集好的物資一同送往明愛中心。 在中心內我們見到幾位受助的對象,學生與他們互相問候、談天,雖然只是短暫的相處,卻見到學生幫助人時的自信、渴望幫助別人的光芒。當然受助者與學生的互動,在他們臉上真情流露的笑容,從心內感受到他們得到快樂和滿足。這一切我看在眼裡,一切都是天主奇妙的安排。 今個學年也許會遇到未知的境況,但我確信一切,天主已給了我最好的安排, 期望將來的日子,我更能堅定自己的信德,為主作證,作學生的一個好榜樣。 華德學校   霍翠瑩 本欄由教區學校供稿,總結學校牧民助理於2020-2021年度的體會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