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4b_20210411_s
400 400 愛火燃燒校牧心
愛火燃燒校牧心
2021.04.09
克服挑戰
為我來說,2019-2020 學年是一個充滿挑戰、但又很有新鮮感的一年。因為我是荔枝角天主教小學新到職的牧民助理, 以往我是在女子中學服務,服務對象很不同。以往我未接觸過的、或者應該說很少接觸的工作,在這裡都要面對和重新學習。 天主總在我的生活經驗上設一些難度,來到荔天小學,我需要克服其中一些工作。首先我要克服就是:我需要負責很多壁報,並在每月、每週,或固定的時間更換大小不一的宗教壁報,其中一個巨型的大壁報,竟然有6米長,3米闊,第一眼看見時真的把我嚇呆了。在這裡,真心佩服我的上一任牧民助理。 面對這些工作,最初我不知如何著手, 簡直有點冒汗。心裡想:我真的能勝任嗎?我不擅長美術這一科。天主就是在我覺得不足的地方,給我磨鍊,我求天主賜給我智慧與能力,把福音的喜訊,能夠透過每次的壁報創作帶出祂愛世人的信息, 使更多人認識祂,親近祂,祂就是這一位可親可信的天主。經過幾個月來的努力, 我最終能夠克服做巨型壁報的問題,內心真的很感謝天主。 另外一件我最害怕,但又必須要面對的,就是早上要帶早禱,我知道自己要用麥克風的時候,每次都會心跳腳震起來。這又是冒汗的經驗, 我必須把祈禱內容先列印出來,然後讀熟,不然的話,連我自己也不知道說了些甚麼祈禱文呢!開始前,我求天主給我平安的心情,冷靜慢慢祈禱, 因為台下有成千對眼睛注視著這個渺小的我。感謝天主,使我每次都能順利完成早禱。感謝天主,賜我有兩位善良的宗教科科主任,經常給我幫忙、打氣和鼓勵。 由於經歷了這不一樣的學年:社會事件、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以致學生不能正常上課,又為了停課不停學,宗教科於網上發放宗教信息,而我負責宗教故事,透過故事的形式作出生活的反省、祈禱、歌詠,對天主作出回應,以感恩的心讚頌天主。 日日新,又日新,我時常會遇到新的事物,不免有恐懼的情緒,但我知道天主時時與我同在,祂會給我力量去面對新挑戰,給我信心,亦會賜我身邊的天使幫助我,因為這些新事物,不單止能給我成長與勇氣,亦使我更加依靠天主、讚美祂。主說:「我的軛是柔和的, 我的擔子是輕鬆的。」(瑪十一30)  茘枝角天主教小學   吳惠玲 本欄由教區學校供稿,總結學校牧民助理於2019-2020年度的體會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16_20210328_s
400400中學專題
中學專題
2021.03.26
石籬天主教中學 校內慕道團初結果子 同學結伴走信仰路
接近兩年的耕耘終於要結出信仰的果子!石籬天主教中學2019年首次開辦慕道團,在定期的信仰培育和團體生活中,十名學生和舊生終於能夠在今年領洗或領堅振。學生都期待領聖事這個的恩寵時刻。 中六生李慧琳本年經歷人生兩項重要事件,除了備戰中學文憑試以外,也準備領受堅振聖事,以完成入門聖事。 來自中國福建的慧琳生於公教家庭,出生一個月後領洗,小二隨家人來港定居後, 每年也會回鄉渡暑假,有一年暑假,她回鄉時參加聖體聖事培育後初領聖體,但往後一直也未再能完成堅振班。今年,能夠在中六畢業前領堅振,為她是一件圓滿的事。 兒時便播下的信仰種子,也曾遇到阻礙。她記得兒時每晚也會跟隨家人到聖堂參與彌撒或研經,但到了香港之後便少了參加教會聚會,直至兩年前參加學校慕道團,她才可以重拾信仰。 慕道團成員之間的分享和關懷,令她更懂得感恩和珍惜。她年幼時父母離異,由祖母照顧她和弟弟,與父母的關係也變得疏離,「慕道後,我感到耶穌是我的榜樣,讓我學習去愛。」因著信仰,她主動關心長居台灣的母親,「與媽媽分享日常事,傾談後自己也快樂,也令我更珍惜目前與家人相聚的時間。」 校內信仰團體 多吸納學生 這個校內首屆慕道團,邀請了學生和舊生參加,經過一年半的培育,本年共有七名學生和舊生領洗,另有三人領堅振。他們將透過所屬的堂區——聖若望宗徒堂領受聖事,之後會加入堂區新設的青年小組。 對於信仰培育工作,慕道團導師之一的學校牧民助理李詩葦表示,校內有不同的信仰小團體,亦有跟進中一生入學時的信仰情況,因而聚集了一批對天主教感興趣的學生。她說小團體成為了學生彼此分享與陪伴的平台。 從服務中經驗信仰 舊生林浚鏗2019年畢業,現於中文大學讀化學,他便是信仰小團體的受惠者。當年他參加了校內的「愛德服務先鋒」(Service Leader),從服務中接觸信仰,後來又加入了祈禱小組和天主教同學會,中六暑假時, 他與另外三位Service Leader一起留在母校慕道,他喜愛與同學一起祈禱和分享的時刻,又表示朋輩間互相影響與支持,也是認識信仰的動力,「大家由服務開始,到認識信仰,也不會因為畢業而各散東西。」 另一位候洗者中五生梁倚綾,也是因為同學慕道而跟著加入慕道團。近日她在Service Leader舉辦的網上補習班當義工,為區內基層家庭的學童網上補習。她作為大姐姐,在教導學童知識外,也與他們交流生活點滴,「疫情下基層學童在生活和學習上都面對困難,希望藉此陪伴他們,讓他們感到被關懷。」 梁倚綾表示信仰培養她樂於助人,她也為此而感恩;她多謝慕道團成員照顧她,故此她希望能夠透過服務把愛傳開去。 宗教及道德教育組組長謝智明老師說, 過去兩年學校陸續開設不同的信仰小團體, 慕道團是其中之一,他欣賞教師願意撥出時間帶領慕道團,而學生也在老師陪伴下對團體建立了歸屬感。宗教科主任陳瑞琪指出, 能夠見證學生接受信仰後的轉變,例如是建立了正向的價值觀,學懂為他人著想等,她很感動。她期望畢業後學生能延續信仰,也因此學校一直與堂區保持聯繫。(高)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14b_20210328_s
400 400 愛火燃燒校牧心
愛火燃燒校牧心
2021.03.26
亂世中的平安
2019至2020年,是不安穩的一年。當中因為社會事件和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而停課,教師與學生相處的時間並不多。每天看著新聞,報導著每天確診的人數,實在令人心緒不寧。 腦海中滿是疑慮:既擔心疫情的發展,又怕家中各人的安全、學校的衛生防禦工作又做好了嗎?學生有乖乖的在家待著嗎?餘下的課堂怎麼辦呢?各種各樣的事情,令我有點喘不過氣來。 二月……三月……四月……五月… …,學校仍然停課,往日在學校操場可以看到的笑臉,已經有好幾個月不見了,很是掛念,亦因應停課不停學的原則,學校準備了很多學習教材和資源給學生在家學習,因此我亦製作了苦路善工的聲音導航、抗疫填色祈禱比賽、玫瑰經默想聲音導航祈禱等教材給學生;並與學生於電郵裡彼此問候,了解大家的近況。當中有一位學生給我回電郵,他向我道謝,要感謝我在這個時間製作的教材及對他們的問候,使他感到平安,亦在信中提及相信天父很快會能夠讓我們再次在校園見面。看到後非常感動!  天主,感謝祢,感謝祢讓迷失忙亂中的我,透過學生的回信和在電郵中的互相問候以及他們寫的防疫禱文中,讓我得到你上主的啟示,教我要常常依靠你,相信你,你已經替我安排了最好的一切,在亂世中仍能得到平安。也感謝你揀選了我擔當牧民的工作, 期望將來的日子,我能更堅定自己的信德,為主作證,作學生的一個好榜樣。  華德學校   霍翠瑩 本欄由教區學校供稿,總結學校牧民助理於2019-2020年度的體會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14b_20210321_s
400 400 愛火燃燒校牧心
愛火燃燒校牧心
2021.03.19
存在價值
回想起2019年9月,當時從一位教友口中得知有這份小學牧民工作,這職位對我來說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我清楚這份工作是要在小學做福傳,陌生的是我從未曾有過小學的工作經驗。等待是漫長的,由寄出求職信開始,直到收到學校電話可以面試及之後收到聘用電話,我非常感恩,因為是天主的眷顧,讓我可以為主服務。 2019年對每一個香港人來說都是非比尋常的一年,對我來說也是我人生的一個轉捩點。二十年來我由一個滿腦子都是測試標準,以及日日都要對抗生產部同事陰暗面的我,竟走進一所小學當牧民助理, 這個巨大的轉變也實在是十分感謝我家人的支持。 這些年來,我一直都生活在天主的照顧下,每當我在工作上感到難受,有重大壓力,只要我祈禱,天主都必定會用祂的方法指點我應走的下一步。我就是這樣一步一步跟隨著祂的指引,終於找到一份有意義的工作。這份工作令我可以重見人的真、善、美。每天見到同學的可愛笑容,或走過來對我說一聲「早晨!」,都能令我的心情愉快一整天。比起以往的工作環境,大部份同事都是「黑著面」上班,沒有一點笑容,也從不打招呼,相反在這所學校工作讓我感到我的存在價值,而且我的工作對象更是全校學生,令我有機會學習到與小一至小六同學之間的不同相處方法,對有兩名女兒的我獲益不少。 踏入2020年,全世界更加發生了史無前例的大疫症,令全港學校停課多月,在這期間,我校繼續牧民工作,我也協助製作了多條宗教短片,為使學生在停課期間繼續可以接收宗教信息,帶領他們祈禱,讓他們知道縱使在這艱難的日子裡,天主仍然會守護我們,也可以藉祈禱安慰他們不安的情緒。這些短片對於以往只須寫email的我來說真是一個大挑戰,從找材料做簡報、錄音,到最後學會剪片通通都要在短時間製作出來。復課回校後, 同學們興奮地對我說在短片中見到我,還跟我分享短片的內容,我當時真的真的很開心,感謝主讓我獲得這份恩寵!另外, 停課期間,我曾經打電話給教友同學,雖說名義上是問候他們,但他們熱切的回應,也讓我感到莫大的安慰。我深深相信在天主的帶領下,我會得到我所需要的, 祂讓不可能的事變成凡事都可能。 石籬天主教小學   陳嘉寶 本欄由教區學校供稿,總結學校牧民助理於2019-2020年度的體會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