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1_20120304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2.03.04
鴨脷洲聖伯多祿天主教小學 賢師言傳身教 溫暖人間
  校園的鐘聲劃破了寧靜的早晨,鴨脷洲聖伯多祿天主教小學的校舍內,一百二十多位學生整齊排列參加早會,以祈禱展開學習的一天,邁向成長路上新的一頁。   (本報專題)時光倒流四十四年前,在石排灣邨山坡上,已故的李宏基主教及覃文華神父創辦了石排灣聖伯多祿學校(即鴨脷洲聖伯多祿天主教小學的前身),為社區內的學童服務。當時,上、下午校分別開辦十九班和十七班,翌年,全校共有四十八班,學生達二千多人。   良師職志:扶助幼苗成長 踏上不同樓層的梯級,鴨脷洲聖伯多祿天主教小學副校長王國強偕本報記者,參觀校舍每一個角落。今年,已在該校執教鞭二十八年的王副校長,細說學校的變遷:「從石排灣邨校舍至鴨脷洲邨校舍,學校為負起教育使命,幾經風浪。」細數當中的轉變,歷史可見證石排灣聖伯多祿學校,默默伴隨社區二十九個年頭。校方獲悉政府當局於1997年清拆石排灣邨,同時接獲當時的教育署(現今的教育局)通知,學校將隨著屋邨清拆而停辦,全體師生即時向有關當局爭取新校舍,最終與教育署達成協議,遷往鴨脷洲邨繼續辦學,學校易名為鴨脷洲聖伯多祿天主教小學。 時代改變,學校隨著社區的發展,為學生作出相應的支援。課程主任林淑儀在該校任教十五年,她說:「除了照顧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外,本校大部份的家長均需要上班,父母對子女的支援較少,學生在放學後獨自流連,我們特別關注這些同學。」老師們對學生無微不至的愛,對剛於本學年上任的黃玉嬋校長來說,尤為感動。該校現僅有十二位老師,在黃校長的心目中,這兒的老師很愛學校:「每一位老師對校內一百二十多位同學均瞭如指掌,老師們愛孩子心切,對他們成長的每一步都相當重視,如大部份六年級生的家庭沒有資源參與校外的升中模擬面試,全體老師於是為學生舉行模擬面試,與家長商量選擇學校的事宜。」   家長心聲:感激老師愛護 學校與家長關係密切,共同肩負培育幼苗的重任,盡在這次訪談中可見。該校三位家長(見相片,後排左四至六)張蔡麗娟、張張嘉露和歐陽景偉特別騰出時間,到校接受本報訪問。談到師長們全心施教,為了學生和家長的好處不辭勞苦。三位家長均願藉此機會,感謝學校各位師長。  張蔡麗娟的兒子張靖嵐就讀該校三年級,她分享感受時一度落淚:「我為靖嵐能入讀此校感高興,我曾十分擔心兒子的學習情況,老師不但包容我的兒子,更耐心教導他,他的學習態度和行為改善了不少,我也被老師的愛心所感染。當我感到束手無策時,老師支持和關心我們的家庭。」 五年級生張芷柔的母親張張嘉露指出,經常可以從微小的事情上看到老師們的愛心:「芷柔的兩個姊姊都畢業於此校,我對學校的感情深厚。老師們循循善誘,發掘芷柔的潛能,鼓勵她參加課外活動,從而提升自信心。家長們需要工作賺取生活,老師們主動聯絡家長,讓我們了解子女的學習情況,這樣的支援減輕了我們不少的壓力。」 歐陽景偉的兒子歐陽家樂,自四年級時入讀該校,在受訪老師的口中,家樂是一位經常笑臉迎人的男孩子。歐陽景偉感激學校讓兒子在愉快的環境裡成長:「我尤其欣賞學校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有教無類。我看到家樂的改變,他以往的學業成績平平,自信心不足,但自從入讀此校,他得到老師的鼓勵和栽培,今年更參加了朗誦比賽,獲得優良的成績,重拾自信!」 (下接第二頁)    
kjy03a-20120226
icon07
萬卷書上路
2012.03.03
夢想,有多重
  你喜歡上學嗎?喜歡上學的你,必定很享受在學校的學習,以及和朋友相處的時間。若果你很討厭上學,那麼你跟今天這個故事的主角──小奎,可能有著相同的想法,他甚至想盡一切方法,逃避學校的一切學校。可是,他的經歷卻是不平凡,從他的故事中,看看會否讓你對「壞」學生的印象有所改觀? 小奎童年中最快樂的時光,大都在他上幼稚園的時候渡過。他特別喜愛發明,享受利用雙手創造新事物,所以那時他最愛製作手工藝。之後,他幾乎把所有時間都投入到設計發明中,能坐著使用的燙衣板、爬山用的活動鞋跟⋯⋯可是上了小學以後,他的生活每一天都活像「上刑場」一樣,他為了避免做家課,曾試過只抄寫僅一半的作業到家課冊中,至於學業成績,這當然無容置疑,叫人擔憂吧!討厭運動的他,每一次的體育課更讓他吃不消,因為班上的同學總會取笑他沒有甚麼體育細胞,要不是他自願當眾人的「諧星」,總是做出一些惹人歡笑的動作。所以,小奎為自己的小學生涯,留下了兩個驚人記錄。一是在小學六年級的時候兩次留級,二是學校勒令他退學。 被逼退學以後,小奎的父母一方面正為著兒子面臨失學的事情,四出奔走,希望能在新學年開始前替小奎找到一所新學校。另一方面,小奎和他最疼愛的爺爺,渡過了一個難忘的夏日時光。他們二人跟鄰居馬提諾先生一起,開著機器,為屋子貼壁紙和進行維修,對於酷愛發明的小奎而言,這個暑假肯定是美好的。然而,小奎的成績表現,卻讓他的父母只能找到一所專門收納成績和行為不良學生的學校。上學的問題暫時解決了,可是,開學後面對一群「問題」學生和經常缺課的老師,使小奎的父母不得不再另覓一所學校,這次他們決定把小奎送往一所寄宿學校去。 這個決定既是為了小奎,同時亦因為小奎父母的婚姻關係出現問題。向來對學業不聞不問的小奎,竟然為自己作了一個重要的決定:他選擇了一所技術職業學校,因為這裡的學習可讓他一展所長。可是,入讀技術職業學校也需要一定的學業要求,小奎的成績固然不理想,但在爺爺的鼓勵下,他決定親自撰寫一封入學信,希望該校的校長能取錄他入學。他把修改了十一次的入學信寄出後,究竟小奎最終能否順利入讀心儀的學校?與此同時,一個噩耗突然傳來:爺爺正在病危,小奎又會如何面對? 一個醉心於發明的小男孩,經歷了生命中的高低起跌,憑著努力不懈的精神,由一個叛逆的小孩逐漸成長。小讀者們,小奎的故事讓我們學會了欣賞自己,世上沒有甚麼困難是不能衝破。35公斤,一個教我們堅持和奮鬥的數字,相信自己的能力,放飛夢想。作為家長和教師,當我們認定了一個小孩的好與壞,又是否給予他公平的對待和追尋夢想的機會?孩子的理想和潛能既是無窮無盡,關鍵在於放手讓孩子一試;縱使過程中可能會經歷失敗,相信也不失是成長中難得的寶貴經驗。 書名:《35公斤的希望》 著者:安娜.戈華達 譯者:邱瑞鑾 出版社:台北:飛寶文化,2009 適合程度:高小(五至六年級)   (香港公共圖書館可供借閱)    
kjy01_20111113_0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1.11.13
賴頴鋒 以手寫心 遨遊文字世界
  (記者手記)新學年開始了,本報記者再次走訪香港島、九龍、新界區的天主教學校,接觸校長、老師和學生。每次校園訪問的經驗都是獨特的:師長的叮嚀和鼓勵,學生的興奮和喜悅,這份讓人快樂的情誼,又豈是萍水相逢的偶遇呢? 每一期《喜樂少年》的誕生,背後的準備工夫可不少呢!一週復一週,出版工作總是與時間競賽。本報工作團隊辛勤地工作,期望追趕緊迫的工作時間表,維持充滿活力、資料豐富又均衡的內容。透過文字工作,我們以愛關懷兒童,與讀者建立關係;我們願與青少年在成長路上同行,分享生活的苦與樂。在本報的「創作天地」和「青苗天地」,更能看到學生們對文字的熱誠,文章中流露他們坦率純真的一面,雖然素未謀面,無形的友誼卻由此建立...... 熱愛寫作 抒情懷 今年剛升讀初中、畢業於深井天主教小學的賴頴鋒,在小學階段幾乎每星期都會投稿至《喜樂少年》,並屢獲選刊登於「創作天地」。校內老師和同學曾在《喜樂少年》閱讀他的作品。十月初,頴鋒和深井天主教小學的潘惠玲老師於第十二屆世界華人學生作文大賽香港賽區中,分別奪三等獎及優秀指導獎。本報記者趁此機會訪問師生二人,分享寫作過程的樂趣。 訪問在深井天主教小學進行,頴鋒偕父母重返母校,心中別有一番感受。憶起小學生活,頴鋒感謝中文科潘惠玲老師的指導:「是次獲獎作品的題目是〈再見!我的良伴好友!〉,我借月亮的陰晴圓缺,抒發與六年同窗好友離別之情,潘老師曾翻閱我的初稿,並給予意見。五、六年級時,潘老師鼓勵我們以小組形式寫作循環日記,我原沒有寫日記的習慣,這樣有趣的訓練有助我細心觀察日常生活,尋找寫作靈感。」他認為獲獎是意外收穫,在過程中發揮寫作能力,完成文章,他已感滿足。 感謝父母 伴成長 兒童的成長猶如栽種小幼苗,需要父母和師長的悉心照料。頴鋒的父母賴天保和麥淑嬌夫婦對兒子愛護有加,更從小發掘兒子的寫作興趣和潛能。當日,賴太帶來一本文件夾,收集了頴鋒自小學三年級始、曾獲報刊刊登的作品,她微笑說:「我們發現頴鋒在一、二年級時,經常思考生活中有趣的題目,於是,我們鼓勵他寫作,以文字記錄心中所想,想不到寫作成為他的興趣。」溫文有禮的賴先生熱愛古詩,頴鋒早受薰陶,兩父子一起欣賞詩歌,頴鋒更將所學習的唐詩引用於自己的文章中。賴先生難忘兒子所寫的〈小草〉一文(本報曾選載),欣慰地說:「那時,我剛教導他認識詩人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意想不到,兒子以此詩為題材寫作文章,表達頑強鬥志的信息。」 談到文字創作,頴鋒輕描淡寫地說:「日常生活點滴都是靈感的來源,如在街上看到小鳥、家裡飼養的小魚、媽媽教導我包餃子的片段......一切都是隨心而來的。此外,我認為多練習有助提高寫作能力。」他喜愛閱讀,特別是小說及散文,父親為他推薦優良讀物,如朱自清的作品,讓他從文章中學習寫作:「有份量的作家用字優雅精煉,表達豐富的情感,我應向他們多多學習!」頴鋒表示對近年中學會考的中文作文試題感興趣,認為可以小試牛刀,嘗試寫作不同形式的文章,挑戰自我。(仨)   老師心聲 在潘惠玲老師的心目中,頴鋒是一位勤奮謙虛的小男孩:「他在學習過程中非常認真和用功,虛心發問,更會感謝老師的幫忙。我留意到頴鋒寫作的潛質,鼓勵他參加校外作文比賽。」 潘老師曾收到頴鋒寫的信,分享心事,使人印象深刻。她欣喜地說:「良好的家庭培育讓兒童健康成長,頴鋒的父母關心兒子的身心發展,更十分信任老師。」潘老師寄語喜愛寫作的年輕讀者:多閱讀,多觀察,多練習,寫作能力才會有進步。  
kjy02_20111009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1.10.09
慢遊我城 重新探索城市生活
  每一個城市都擁有不同的個性和特徵。在每日的尋常生活中,你可曾以探索的眼光,細心觀察自己所身處的城市?   (本報專題)每年,不少中、小學和特殊學校參加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觀眾拓展辦事處舉辦的「學校藝術培訓計劃」。仲夏的一個晚上,荃灣大會堂文娛廳內人聲鼎沸,四間中、小學和特殊學校的師生在後台,為戲劇培訓計劃的結業演出作好準備。當中有份參與演出的柴灣角天主教小學的學生感到心情緊張,因為經過整學年的戲劇訓練,他們展示學習成果的時刻終於來臨了。   「2010/2011學校藝術培訓計劃」中的戲劇培訓計劃,以「『慢』遊我城」為主題,引導學生觀察生活,表達「戲劇源於生活」的概念,共有十三間中、小學和特殊學校參與,合作藝團是本地的新域劇團。柴灣角天主教小學共有二十一位四至五年級的學生參與計劃,來自劇團的導師每星期到校一次,為學生進行戲劇培訓。   該校負責老師何嘉怡指出:「導師透過劇場遊戲引起學生興趣,刺激學生的創作思維,教導學生表達自我情感和演戲技巧。在遊戲中,導師引導學生留意在城市中日常生活的細節,並以漫畫、文字的形式表達。我們收集這些作品,作為劇本的藍圖。」劇中敍述兩位主角在香港遊玩時遇到的人和事,並發現香港人富有人情味的一面。   提起這次結業演出,該校四位學生鄭守博、蔡樂晴、區曉晴和馬嘉璐,不約而同地露出可愛的笑容。樂晴說:「排練時,同學常常鬧著玩,但在正式演出當日,大家都表現認真,不敢怠慢。」導師活潑的講授方式,為課堂增添不少樂趣。曉晴想了想,說:「有一次,導師跟我們進行名為『玻璃屋』的遊戲,我們模擬處身於玻璃屋內,輪流為玻璃屋添置傢俬,這遊戲訓練我們的想像力和記憶力,很有趣呢!」四人均認為接受訓練後,除了學習與別人合作外,個人的自信心和表達能力也增強了不少。    另一位負責老師江慧婷說:「在計劃結束前,新域劇團為我們安排交流活動,與參加計劃的小學配對,互相觀摩對方的戲劇演出。我相信學生能從中學習欣賞別人演出的長處。」守博補充說:「友校位於青衣,學生們以這個社區作為專題研習的題目,並訪問青衣的居民。透過學生們的演出,增加了我對青衣社區的認識呢!」(可)     學校藝術培訓計劃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觀眾拓展辦事處,每年均與本地具藝術教育經驗的專業藝術團體合作,推行「學校藝術培訓計劃」(School Arts Animateur Scheme)。計劃以學校為基地,為學生提供為期七至十六個月的系列式藝術培訓和導賞活動,讓他們發揮藝術潛能和創意。康文署自二千年成立以來,全港累計有五百一十六間中學、小學及特殊學校曾參與此計劃,2010/11學年參與全年計劃的學校達八十七間,參與學生約六萬人。     你知道嗎?   本報記者走訪位於荃灣的柴灣角天主教小學,讓我們一起認識荃灣區吧!   荃灣位於新界西部,由於海灣水淺,多年前名為「淺灣」,而「荃灣」一名即由此演變而來。在一八九八年,荃灣鄉村及「舊墟集」的人口大約只有三千人。五十年代初期,隨著柴灣角一帶各工業廠房陸續開設,荃灣才踏入重要的發展階段。七十年代初,香港政府通過荃灣發展計劃,進行大規模填海工程,並興建多個公共屋邨及基本建設。直至八十年代初,荃灣區議會才正式成立,是香港最早成立的區議會之一。近年,區內不斷興建私人屋苑及商業大廈,但仍保留不少特色建築物,如三棟屋博物館和圓玄學院等。   (資料來源部份取自網頁:http://www.gohk.go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