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3a-20131027
icon63
看圖想賞童年
2013.10.27
玩具的魔力
     玩具是每一個人成長的兒童玩伴。無論是八十年代的紙公仔、或是任天堂的紅白機,九十年代的「他媽哥池」、電動四驅車,都為不同時期的兒童帶來無限的歡樂, 並成為今天大人們提起仍津津樂道的往事。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現在的玩具亦變得數碼化,層出不窮。不過,這並不代表生活在古代的孩子缺乏有趣味的玩具。相反,我們的祖先憑著他們的心思和智慧,為一代又一代兒童創造出許多好玩的玩具,有些更是流傳至今。 玩具的俗名是「耍貨」、「耍活」。根據王連海《中國民間玩具簡史》的研究,中國傳統玩具可以分為六大類: (一)節令類玩具:元宵節的走馬燈、端午節的布老虎、中秋節的兔兒爺、燈籠、清明節的風箏等; (二)以裝飾為主的觀賞類玩具:木雕、石雕、泥人、蠟人等; (三)音響玩具:陶哨、撥浪鼓、搖鈴、小鑼鼓、小樂器等; (四)能夠啟發智慧的益智玩具:七巧板、九連環、重排九宮、紙牌等; (五)以戶外活動為主的健身玩具:蹴鞠(踢足球)、跳百索(跳繩)、鞦韆等; (六)可玩又可用,或可以食的實用玩具:糖人、糖菩薩、布虎枕、麪花等。 或許小讀者們只對以上某些玩具有些認識,或甚至是完全感到陌生。不過,我敢相信的不論是任何年代的小朋友,都對玩具有著一份莫名的喜愛。在清代丁觀鵬所畫的〈作太平春市〉,不但描繪了新春農村放鞭炮、表演太平鼓,以及在街上表演的藝人、替人算命的相士等慶祝春節的景象,更有趣的是圖中可見到多位小孩對貨郎兜售玩具, 表現得非常雀躍的情形。例如有小孩看來已從貨郎的玩具籃中,挑選了所鍾愛的玩具,手中搖晃著剛買來的搖鼓;有小孩看到形形色色的玩具,顯得手舞足蹈;有小孩拉著同伴,指向玩具,似是要商討他要買那一件,場面好不熱鬧。 雖然過去在街上售賣玩具的小販,已被今天商店林立的玩具舖所取代,但小朋友對玩具的熱情卻未有所改變。走進大型商場,經過玩具商店,我們仍然可以看到一個又一個小朋友,動也不動地站立在櫥窗外,目不斜視地盯著不同款式的玩具,繼而苦苦哀求父母購買。如果父母慷慨地答應,小朋友便會開心得跳起來,拉著父母跑進店裡付錢;但若然受到拒絕,他們的臉上便會掛著「失望」二字,立即大哭一場。這畫面不單有趣,小朋友一切的表現更正好說明了玩具的魔力從來都不受任何時間、環境、因素所影響。  
kjy01_20130310y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3.03.10
聖若瑟英文小學 橫幅設計比賽 小眼睛看大世界
你可曾想過到俄羅斯,看看屋頂像一個個彩色洋蔥的東正教教堂?你又曾否想像,到瑞典的森林去,在大樹間尋找動物的蹤跡?這些想法未必能當下實現,但一群來自世界各地的義工,透過分享、參與橫幅製作,將他們的語言、文化,介紹給聖若瑟英文小學的同學認識,讓他們認識世界,體驗大同。      (本報專題)配合年度學習主題「關心世界、探索世界」(Care the World, Explore the World),該校以此作今年班際橫幅設計比賽主題。該校並透過非政府志願組織「義遊」,邀請內地、韓國、印尼、瑞典、俄羅斯等十二名不同國籍的義工到校分享國家文化傳統,參與製作橫幅,透過交流,擴闊學生視野,讓他們更了解自己身處的世界。  共建文化橋樑 義工們施展渾身解數,透過影片、語言教學、唱歌跳舞、分享傳統食物等形式,向同學們介紹自己的國家。俄羅斯義工的分享,給就讀六年級的陳冠熹留下深刻印象。「她為我們帶來了俄羅斯木套娃娃,和可用作敲擊樂器的木匙羹」,冠熹解釋,「我從未到過俄羅斯,娃娃和樂器上都有不同的特色花紋,十分新奇有趣。」  五年級的陳銘濤最難忘韓國義工的分享, 「她給我們介紹泡菜等傳統食物,我十分欣賞她雖然英語能力一般,仍盡力向我們講解韓國傳統。」同級的霍韋諺亦認同韓國義工非常親切,他補充,「她教授我們簡單的韓文,印尼的義工亦給我們介紹她們的國家,讓我們知道印尼是一個多民族、多島嶼的國家。」 班代表與義工合力製作橫幅,他們亦有不少體會。六年級生陳偉軒所屬班別的設計圍繞關愛地球的構思,透過樹葉、蝴蝶等自然景物,表達環保信息。「我們作品中的蝴蝶由大家的指模拼湊而成,義工的指模也在其中。」偉軒續道,「這代表所有人,包括香港和其他國家的人民團結一致,合力保護環境。」 四年級同學梁傲則表示,製作橫幅的過程中學習到分工合作。「起初同學們都只負責自己喜歡的部份,進度不太好。」後來義工建議他們分工合作,作品得以更快速度順利完成。作品有一個七彩圍框,梁傲說,「色彩繽紛代表人人都開心快樂,沒有紛爭,世界和平。」 同諾愛護地球 「我們希望在設計中表達,我們也可探索地球以外的世界」,六年級關兆淇表示,因此他們的橫幅繪畫了火箭、流星、隕石等。但橫幅的中央是一雙手輕托著地球,他強調,「同時我們也要由日常生活做起,保護地球,防止她受污染破壞。」 其餘同學當日以同一主題,於教室設計個人彩旗作品。六年級馮瑋軒的彩旗以不同國籍人民,手牽手圍著地球為主體,並以不同語言在作品上寫滿「我愛你」。瑋軒簡解他的構思,「愛是強大的力量,使人團結。只要我們互相愛護就不會有戰爭,愛護環境便不會破壞樹林和生態。」 適逢該校五十五周年校慶將至,受訪同學們表達對創校人耶穌聖心門徒會孫保祿修士的情懷。「我十分感謝孫修士」,瑋軒說,「學校原址是一所別墅,得別墅主人捐出物業給孫修士辦學,加上他多年來的努力,我校才得以開始運作,也讓很多貧窮的小孩子有機會上學讀書。」銘濤接著道,「孫修士是校長,也擔任老師,但他給學生自由空間分享和討論看法,並不是要求所有學生也服從他。」 班際橫幅設計的冠軍作品將成為該校的五十五周年校慶橫幅,於開放日裝飾校園。視藝科主任鄭德明老師表示,校方期望透過活動讓同學有所得著,「義工們均精心安排他們的分享環節,花了不少時間和心思準備。」他補充,「現今資訊發達,媒體亦有不少各國文化相關資訊;但我們希望學生能親身、近距離接觸國外朋友, 交流文化,擴闊他們的視野。」開闊眼界並不是終點,從認識世界到關懷世界,同懷對我們地球的愛,才是將人類聯繫起來的橋樑。(澄)   
kjy01_20121209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2.12.09
奇妙的音符 專訪鋼琴家李嘉齡
踏入將臨期,又是準備聖誕節來臨的時候,相信不少讀者已開始期待今年的聖誕禮物吧!那會是新布偶、新模型嗎?還是最新的電子遊戲?抑或是考試得到好成績?不如到國外旅行?剛由德國返港的年輕鋼琴家李嘉齡卻希望送大家一份更大的禮物:和平的信息。      (本報專訪)相信李嘉齡(Colleen Lee)的名字對本報讀者來說,一點也不陌生。她透過本報英文專欄Magic Mirror,隔星期與讀者分享音樂、信仰、在德國進修的生活點滴和遊走世界各國演出的見聞。剛回到香港,嘉齡馬不停蹄,又準備北上國內演出。 愛 恆久的喜樂 嘉齡每年聖誕節都在聖堂渡過,身為歌詠團成員的她,會練習彌撒和報佳音的歌曲。回想孩童時代的聖誕節,嘉齡笑著憶述,「沒有大餐,也很少外出,因為要準備考試,所以我總會羨慕在假期前完成考試的學生。」儘管如此,小嘉齡仍堅持每年親手製作聖誕卡給父母和身邊的人,「雖然只是一張卡,但我相信他們能感受我的心意;早前更有朋友告訴我,他一直保存著我送的聖誕卡。」 嘉齡的另一個聖誕回憶是媽媽每年也會為準備聖誕禮物而十分頭痛,這誘發她思考:到底聖誕禮物是否必要。「收到禮物固然高興, 但聖誕節的信息是否停留在『開心』這樣簡單?」聖誕節是耶穌基督降生成人,來到我們中間的大日子,我們為此歡欣踴躍,慶祝救主來臨。嘉齡認為物質享受帶給人的只是一瞬間的快樂,真正的喜樂常存,「例如你收到一份有心思、特別為你挑選的禮物,感受到別人的心意、感受到愛,這種快樂才是恆久的。」 歐洲國家每年聖誕節都會舉行聖誕市集,德國更是聖誕市集的發源地。熱紅酒厚重的香料芳香在空氣中飄盪,市集中盡是售賣聖誕蛋糕、傳統小吃和手工藝品的攤檔。嘉齡表示市集的云云商品中,最吸引她的,是人手造的木製聖家聖像。「那些聖像沒有塗上顏料,十分簡樸,但我認為很切合耶穌降生成人的事跡」,嘉齡分享,「耶穌是這麼重要,他卻以卑微的姿態來到我們中間,將愛帶給我們。」 和平 彼此的分享 除了耶穌誕生,嘉齡認為聖誕節亦帶來愛與和平的信息,「這節日提醒我們要以行動實現愛與和平,關心身邊的人,亦應將自己擁有的跟別人分享。」嘉齡的音樂才華毋容置疑,而她亦願意好好利用自己的天賦, 散播和平的種子。今年起, 嘉齡應邀擔任P e a c e International Foundation(香港國際和平基金)的和平音樂大使,為推動和平出一分力。 音樂與和平看來互不相干,嘉齡並不認同,「心情不好的人聽音樂能緩和負面情緒,減少不滿和憂慮。」音樂也能帶來歡樂,「有些貧窮的孩子沒我們幸運,甚至樂器也沒有見過。我的演出令他們十分興奮,給他們帶來喜悅。」但她強調和平並非理所當然,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我們可由小事做起,跟別人分享開心的事、樂於幫助他人,其實每個人都可以做和平使者。」 音樂像是魔法,給人帶來歡樂,也是一種神奇的語言。不同國家以當地語言舉行彌撒,但經文內容相同。嘉齡常到世界各地演出,因此會到不同聖堂參與彌撒。「雖然不明白外語歌詞,但聽到熟悉的聖樂,就知道大家的祈禱意向都是一樣。」音樂,把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拉近。聖誕將至,嘉齡亦向讀者們推介兩首聖誕歌曲:《T w e l v e D a y s o f C h r i s t m a s》和《Wh i t e Christmas》。「前者的歌詞很有趣,希望小朋友能從中發掘聖誕節的真正意義;後者描繪下雪的聖誕節,雖然香港不會下雪,也希望小朋友能藉此曲感受一下白色聖誕的氣氛。」聖誕節快到了,你有甚麼計劃呢?(澄)   
kjy16a-20121118
icon39
與眾同樂
2012.11.18
生活中的音樂片段
音樂與人類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只要細心觀察,無論是街道上行人各式各樣的步伐,又或林蔭大道上狗隻、鳥兒的唱和,都會編織出有趣的交響樂。重覆的節奏,相似的音高,瀰漫著微分主義(minimalism) 作品特色。 微分主義於二十世紀中期嶄露頭角,先見於視覺藝術作品。畫家以最輕微的筆觸,及省卻不必要的格式,用最簡單的素材去創造最大的效果。這是一種簡約美。二十世紀中期城市人享受到都市化、機械化帶來的中產式生活。繁華鬧市,五光十色的霓虹燈,充滿娛樂的生活使一群藝術家有感而發,返回追求簡單的藝術國度。 美國音樂家如Terry Riley及Philip Glass亦創造了一系列以重覆出現的節奏與音型而譜寫的樂曲。微分音樂很容易吸引聽眾,因為這種音樂不斷以類似節奏及旋律層層遞進,同時也會呈現些微變化。可能是某一個音高的上升,或者是其他樂器的加入。這種慢慢提升張力的音樂處理,讓很多電影導演著迷。電影人都渴望以這種風格配樂。熟悉外國著名(非荷李活!)電影製作人及音樂監督的讀者,應該不會對Philip Glass的名字感到陌生。除了微分音樂,他還曾經涉獵不同的現代音樂創作技巧,如序列音樂(Twelve tone serialism)及無調性音樂 (atonal music)。曾經入讀美國茱莉亞音樂學院的他,又獲頒獎學金,於六十年代留學法國,吸收到多元文化,難怪他能創作出多種類音樂。 音樂就在我們的生活中 微分主義音樂另一特色,是要打破傳統西方音樂框架。所有固定的曲式,主題句等沿用多個世紀的「標準作曲技巧」,都不被強調;就像我們仔細聆聽日常生活的聲音。沒有主題句,或重現段落,只有零碎的聲響片段。最近觀看一場水球比賽,發現球員於傳球時,會不經意地製造出一些節奏感。水球於空中飛揚,劃出了一道拋物線,又如旋律橫向線條。這是創作音樂的兩種元素。專心觀看賽事,更發現當對手控球我方回防,所有隊員都以背泳的泳式,均速地退回防守。這讓我聯想到在一個樂隊裡,不同樂手齊奏的段落。這些可愛的聯想,就活在我們的生活中;只要靜心看、聽、想,生命中就會出現很多意想不到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