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1_20151101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5.10.31
絲弦扣心 箏情流露 林櫻古箏藝術團十周年
輕撥琴弦,運用抹、勾、掃、搖……等不同的指法,雙手聯彈,十指在箏柱間輕快跳躍,錚錚鏦鏦。表演台上,兒童古箏藝術團、少年古箏藝術團⋯⋯不同組別的林櫻古箏藝術團成員,都像林櫻老師一樣跟古箏結下不解之緣,還有綿綿情意。   (本報專題)二○○五年四月,「林櫻古箏藝術團」(以下簡稱「古箏團」)成立,由林櫻擔任音樂總監。林櫻老師透過古箏培養兒童及青少年對中國音樂的興趣,「念完中學,我立志把古箏成為我生活和生命的一部份。我喜歡古箏清脆如流水的音色,喜歡它多變的技巧。」林櫻老師的教室裡,四名古箏學生均表示彈奏古箏的過程很愉快,由起步至踏上舞台演出和比賽,她們自信地與觀眾分享學習音樂的樂趣。 音樂心靈 巧手齊奏 古箏團在十年間發展至三個樂團:古箏藝術團、少年團及兒童團。現已升讀中六的古箏團團長張莉怡,念小二開始學習古箏,她很喜歡古箏團的團隊精神,「我們一起練習時,團員間互相學習,出場演奏前亦彼此鼓勵。」現代箏曲《幻想曲》是莉怡最喜歡彈奏的樂曲, 「《幻想曲》的音調變化多端,展現出幻想世界的特質——天馬行空、出奇不意,剛好配合我愛幻想的性格。演奏樂曲的同時,隨著音調的變化,我的心情也會跟著音調產生不同的起伏。」學業上,莉怡正面對升學的壓力,「學習古箏加強個人修養和毅力,也可以幫助我減壓。」一份情感的交流更是驅使她愛上古箏的原因,「彈奏古箏,似是找到一個傾訴的對象;愛上古箏,因著它音色優美,好像我投入多少情感,它就以同樣的感情回應我。」 另一升讀中四的藝術團團員劉蔚祺八歲起跟隨林老師學古箏,現已達到演奏級水平的她說很喜歡演出,每次完場的一刻,她感到努力沒有白費,得到外界肯定而建立信心。蔚祺最喜歡的樂曲是《春到湘江》,「這是一首很優雅的樂曲。」樂曲在腦海中奏起,蔚祺有感而發,「如果古箏在我的生活中消失,我會感到很空虛。古箏擁有外在美和內在美,它吸引著活潑的我在彈奏時,安靜下來。」 念中二級的陳詠霖三年前看到古箏團的年度演出「箏情流露」,受到台上的琴音和服飾吸引而學習古箏,去年加入兒童團。詠霖最難忘的經驗是首次與另一成員參賽時,憑著彼此的默契,最終獲冠,「我們在同一部古箏合奏,講求合拍,從中加深彼此的友誼。」就讀小學五年級的梁靖彤,小二起跟隨林老師學習古箏, 她很渴望有一天能成為兒童團團員,「我喜歡學習古箏,樂曲很悅耳。」她指箏曲的旋律有趣、多變,燃起她的學習興趣。   古箏團剛於九月四日在香港大會堂音樂廳舉行「2015箏情流露」十周年音樂會演出,當晚由林櫻老師與八十名學生演奏,音樂會邀請樂隊、舞蹈團、粵曲愛好者等同場演出,以二胡伴奏、鋼琴和電子琴伴奏、粵曲演唱等配合古箏合奏。林老師亦召集十多名舊生組成「舊生會」等音樂愛好者,同場演出,「音樂,應是與所有人分享的,無分國界,這是創團時已定下的目標。」古箏團將於十一月一日在港島區明愛賣物會上演出,向公眾宣揚中國音樂的美和學習樂趣。(高 / 睿)  古箏團每年舉辦「箏情流露」音樂會,每次引入不同的音樂元素:結他、中國舞蹈、粵曲、合唱團、流行歌曲、笛子等,林櫻說:「音樂多元化以喚起學生的興趣,要把樂器傳承,須了解學生的喜好,才得以發展。」演出有助學生盡顯所長,累積經驗。林老師更重視培養學生的品格,深信每名學生應享有平等學習音樂的機會,「我現在的教學方針,是小學時受到老師有教無類的精神影響。」 音樂無間 有教無類 小學時就讀聖安多尼學校(下午校)的天主教信徒林櫻表示,她小時候的學業成績並不出眾,至高小才加入學校歌詠團。升讀中一後,她偶然發現自己的音樂天份,「那時,我到明愛轄下的社區中心參與義工服務,一張貼在壁報板上有關古箏的資訊,引起我學習古箏的興趣。」自此,她與古箏結下不解之緣。中學時期,林櫻曾加入中樂團,擔任古箏演奏團員,並經常參與音樂製作及改編中西樂曲。2003年,她取得幼兒教育文憑後,選擇全職任教古箏,「擔任古箏教師既能發揮所長,同時發展愛好音樂的學生內在的潛能。」 「記得小學時,每位老師都盡心關懷學生。就如我的語文成績僅是一般,放學後,老師安排我參與功課輔導。」林櫻說,當自己成為古箏教師後,亦效法小學老師平等教學的原則,「即使學生只有兩成的音樂天份,我也會善用他 / 她的才能;孩子沒有天份並不重要,皆因一切是天主的恩賜。」這亦是她成立古箏團的理想:「音樂並非某階層的人才能夠擁有,願每個人都有享受和領會音樂的權利和機會。」在一些家庭環境和學習條件未如理想的學生身上,她看到有些學生比別人更努力學習,「他們彈得更好,音樂賦予他們有更多自我發展的機會。」 古箏團成立後,約十名考取四級至五級標準試的學生加入藝術團,學生參加不同的國際賽而獲獎,林老師近年亦屢獲多項優秀教師獎。為使學生集中培訓,除了藝術團,她於2011年設立少年團,對象為五級以上水平的學生;於2013 年成立兒童團,培訓古箏三級以上的兒童,讓他們及早認識合奏的技巧。喜見藉著發展樂團,學生能在相互鼓勵下燃起學習動力,提升古箏的水準,林老師說:「當少年團的團員看到藝術團團員的成就,自然會視為榜樣,努力學習,盼能有一天能成為藝術團的一員。」另外,一些不屬於古箏團的小孩,也受到樂團的團隊氣氛感染而渴望加入。「看著孩子們的成長,他們在樂曲中表達的感情愈是淋漓盡致,這更確定我與古箏為伴,以音樂教育作為終身事業的目標 。」 有教無類的精神早在林櫻走過的路上,展現出來。目前於多所學校擔任古箏、二胡及樂理導師以外,林櫻一直在明愛轄下的社區中心擔任古箏和二胡導師,學生對象多元化,包括在職人士、婦女和長者等。她曾教導數名獨居長者學習彈奏流行曲《滄海一聲笑》,完成課程後,有長者在晚宴上演奏,「他們好些年屆八十歲或以上,他們完全沒有接觸過樂器;看到他們演出成功,這經驗令我難忘。」 音樂生命 薪火相傳 眾多樂曲中,林櫻老師最喜歡《林沖夜奔》,「這首樂曲正是反映我外剛內柔的性格:外表剛強的林沖面對被陷害而被迫流放的痛苦,古箏善於表達他內心的感歎。」每次演奏這樂曲時,她多年來堅持推行普及音樂教育路上面對過的困難,浮現腦際。「透過旋律,壓力徐徐釋放,音樂就是有這種魅力。我喜歡音樂,我喜歡用音樂來表達自己所思所想, 更希望音樂的生命延續到更多的孩子身上,教懂他們運用古箏抒發感情,無論是快樂的、失落的情緒。」 訪問當天,林櫻邀請兩名小學教師一同分享:她的中文科教師陳意琼、英文科及歌詠團教師梁晶瑩。兩位榮休的師長與林櫻同屬聖安多尼堂。當林櫻舉行首場「箏情流露」音樂會時,便自發邀請她們到場欣賞。自此,她倆成為每年音樂會的座上客。 梁晶瑩憶述,林櫻小學時經常要等候家人接送而留校,「我和她交談,了解她的近況」,她說當時仍未發掘林櫻的音樂才華,只感到她是個愛音樂的孩子。本年九月舉行的「2015箏情流露」十周年音樂會上,梁晶瑩見證古箏團學生之間與師生的關係良好,團員互相幫忙和鼓勵。 陳意琼表示從林櫻的教學中,看到她活出信仰的表現:「她懷著愛心和耐性教導孩子,她的身教已成為福傳的其中要素。」她喜見林櫻在音樂上的成就,「從音樂會裡,我看到她用心教導學生,她的努力沒有白費。」 古箏團於2006年註冊成為非牟利藝術團體, 經歷十年寒暑,林櫻說感激義工家長的幫忙,好讓學生每次能順利在音樂會上展示學習成果,她亦從工作中學會交託,凡事信靠天主的安排。(高 / 睿) 
kjy08_20151004_s
icon47
創作天地
2015.10.03
2015.10.4 創作天地:文章 II
  電腦遊戲 家長們常常說: 「現在的小朋友全都不溫習,只會玩電腦遊戲。」我卻認為他們說的話,一半是對,另一半是錯的。 對的那一半,就是現在的學生以電腦遊戲作命根子,最嚴重的是半夜偷玩呢!這樣,不但會影響成績,還會影響健康。我家的電腦有限時設定,只能用一個半小時。這樣,我們才不會過分使用。 錯的那一半,就是有些家長完全不給兒女用電腦。這樣,不會使他們的成績好,還會使他們的成績更差!他們就像小鳥,永遠住在一個小籠子裡,沒有自由。其實,只要不過分使用,玩電腦遊戲是一件好事。有些網站會提供一些益智又有趣的遊戲,學生一邊玩,一邊學習。 玩電腦遊戲,只要不過分,會變成一件很好的事呢。 陳再思 瑪利諾修院學校(小學部) 五甲 四季 春天,  小女孩把花園帶到世界各地,  令世界充滿著美麗的花。 她還把溫暖的陽光送給我們,  讓花更加活潑美麗。 夏天,  愛做運動的男孩把他的汗水滴到大海來,  成為了雨水。 他把他的腳步聲送到天空中,  成為了暴躁的雷。 秋天,  煩惱的女孩輕輕地歎了一口氣,  帶來了涼快的風。 她還吸了一口氣,  讓世界變得乾燥。 冬天,  冷漠的雪女把她的雪帶到雲裡去,  令很多國家的交通阻塞。 她還把歡樂帶給所有的孩子,  令世界都充滿歡笑。 王澤敏 聖嘉祿學校 五A  我的小提琴老師 杜老師是我的小提琴老師,他可是人到古來稀的年紀,但也精神奕奕,健步如飛。他個子中等,一雙慈祥又有精神的眼睛,笑容和藹可親。 杜老師是一個嚴謹自律的人。有一次,我去學小提琴,提前到了琴室。我輕輕打開門,向老師問好。杜老師卻看也沒看我一眼。我想: 「杜老師怎麼了?他不可能聽不見我說話。」於是,我小心翼翼地走進去,偷偷觀察杜老師。 過了一會兒,杜老師竟沒有發現我進來。哦!原來練習是不能分心的,他正在專心地練習呢!杜老師的舉動啟發了我,不管做甚麼事都要認真,不能馬馬虎虎。成功的背後其實是要付出很大努力和汗水。所謂「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所以,我必定會認真練琴,絕不馬虎。聽著那悅耳的音樂,看著他熟練地拉著琴,我也忍不住和他一起合奏《梁祝》⋯⋯ 杜老師的言傳身教,使我明白到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做事認真,才能收獲累累碩果。 張雅文 華德學校 六A  開學了 開學了,我吃完早餐,收拾好書包就上學去了。 開學,是每個學生最開心、最興奮、最緊張的日子,因為開學即將可以見到很久沒見的同學,又可以繼續一起上課,一起在小息玩,誰會不高興呢?而且,學校又提供了很多優質的服務給我們好好學習,所以學校是我們的家。 上課時,大家都用心去回答老師的問題,我們在課堂上學到了很多新的東西,雖然有些題目比較困難,但只要用心聽老師的講解,最終都能夠解決。 小息了,大家在操場休息一下,有些同學七嘴八舌地聊天,有些同學在玩剪刀石頭布,十分熱鬧。 放學了,大家都依依不捨地聊天,有的同學在聊放學後去那裡玩,有的同學在聊上課有趣的事情。 開學日真是愉快的一天。 陳芷玲 白田天主教小學 六A  一件好事 我現在年紀還小,做好事幫助別人的機會不多。我曾清潔海灘、賣旗、協助同學温習等。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探訪老人院。 去年四月,學校的童軍組安排我們去探訪老人院,我感到既緊張又興奮呢!探訪老人院實在很有意義,不但可以令老人家開心和感到温暖, 我們更可以學習和長者相處。 那天早上,我們乘坐旅遊車到老人院。大夥兒首先到處參觀。接著, 我們和公公婆婆們談天。有些老人家十分健談,有些老人家則十分害羞。隨後,我們各自表演,有些演奏樂器,有些唱歌;最後,我們還和長者一起玩遊戲,他們都感到十分開心呢!  我認為老人家必須由家人照顧,所以我長大後一定不會讓父母到老人院居住,我要在家裡好好照顧他們。 湯梓泓 喇沙小學 五F  給老師的信 親愛的李老師:  你最近身體好嗎?工作忙嗎?我非常想念你。 我是最近到香港讀書的林穎欣。因為我的英文水平不是很好,所以要降級讀三年級。這個班裡,同學和老師也很照顧我,特別是我的班主住老師和章老師。班主任不會因為我時常查問繁體字而覺得我很煩,還叫我努力學好英文;章老師就會常常抽時間來幫我補習英語。為了追回別人學過的英文,所以我現在要非常專心和用心溫習。 在香港生活一段時間了,我很掛念曾經教導我的老師和跟一起生活過四年的同學。雖然我現做了班長,但我都很用心去學習,不明白就會立即發問。 記得以前班裡的一些男同學非常頑皮,令你不開心煩惱,幸好有一些女同學非常關心你。我還記得有一次你身體不適,有些女同學急急忙忙跑上課室照顧你;另一些男同學跑到一角,好像你不存在。 李老師,請你代我問候其他的老師和同學們吧。 祝身體健康!  學生 穎欣敬上 林穎欣 獻主會小學 四A   善心人 每次我乘搭小巴,我都會想起那位善心的老婆婆。 一天早上,爸媽與好友聚會,媽媽吩咐我自行乘搭小巴去找他們。我在小巴站等候了一會兒,小巴來到了。我登上車,才發覺我的八達通儲值卡金額不足,怎麼辦?我焦急得很,不知如何是好。 這時,一把溫婉的聲音在我耳邊傳來,「小妹妹,讓我來替你繳付車資吧。」我轉過頭來,看見一位個子不高,梳著髮髻的老婆婆,蹣跚地走到我身旁,把硬幣投進錢箱裡。細看下,婆婆慈祥的臉上滿是皺紋,那銀白色的髮髻閃閃發亮,與烏溜溜的眼睛互相映襯著。老婆婆的嘴角更漾著微微的笑容,讓人感到她的親切。 車子繼續往前走,由於我坐在最前排位置,而婆婆則坐在車廂的後排座椅,所以我未能跟她表達謝意。沒多久,車子到達終點站,婆婆與我一同下車。我尷尬地笑著,向婆婆道謝,婆婆也給我報以一個微笑。我們邊走邊聊,原來婆婆是到社區中心義務教授老人家使用電腦。婆婆還告訴我,她也會義務教授貧困孩子學習英語,希望他們的英文能力有進步。婆婆的善行真令我感動,我相信只要我們都擁有像婆婆那顆助人的心,我們的四周一定充滿著愛,充滿著暖意,充滿著和諧。 這位善心的老婆婆為我的路途繫上滿滿的愛,讓我的心暖暖的。 姜堯 嘉諾撒聖心學校私立部 五C 生病 我病了 !  今天早上,媽媽聽到我有點咳嗽,所以她決定帶我到診所診治。 到了診所,護士姐姐先幫我登記,然後說:「請坐下等一會兒吧!」因為診所沒有其他病人,所以我很快就成為下一位見醫生的病人了。我馬上害怕起來,因為我最怕打針了!我不禁一直幻想著醫生為我打針的情景,手、腳 都不自主地緊繃起來。媽媽知道我的擔心,一直安慰我不要擔心,放鬆心情。 不一會兒,護士輕輕地叫喚我的名字,媽媽便牽著我的手走進診症室。醫生讓我張開口,為我檢查喉嚨,又用聽診器檢查我的呼吸是否正常。檢查完畢後,她慈祥地說:「妹妹,你的病情不是很嚴重。你要每天多喝清水,多吃水果和蔬菜等健康食物。」我點點頭,用心記著醫生的話。接著,他說:「好!我馬上給你開藥。」 此外,醫生還叮囑我不要吃零食和甜品。然後,他把我的診症報告交給護士姐姐配藥。她把藥物分門別類,之後向我講解吃藥的時間和次數。 我感到很後悔,因為生病的時候很辛苦,媽媽又擔心我的健康。所以,我以後都要注意飲食。 馮貝嘉 聖文德天主教小學 四EL  早餐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每天早上,眼睛睜開了,就開始我的鴻圖大計……今早,我會吃甚麼早餐呢?我急不及待往洗手間,刷牙洗臉、梳理頭髮和換上整齊校服,樣子頓時變得精神奕奕。 弟弟已在客廳等待,媽媽正在廚房弄早餐。我已嗅到從廚房傳出陣陣香氣,我想:今天的早餐是甚麼……  熱香餅是西式早餐。它由麪粉、鮮奶和雞蛋攪拌而成。煎好圓圓的香餅,好像天上的月亮。拌上牛油和糖槳,吃過後,令人感到充滿力量。 腸粉是中式早餐。首先,把米磨成粉加水,變成米漿,打開蒸籠,在長方形的大蒸板放上薄紗布,塗上油和米漿,動作敏捷地把蒸熟的米漿捲成條狀,最後切段,沾上芝蔴醬、甜醬和豉油。吃過後,令人感到十分滿足。 媽媽從廚房端出三碗東西,我和弟弟們三人期待著,看一看,「媽媽,今天是芝麻湯丸作早餐嗎?」 我們立刻捧腹大笑。   梁凱喬 大角嘴天主教小學(海帆道) 四A   
kjy01_20150927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5.09.26
團結友愛 共譜美妙樂章 天主教聖母聖心小學手鈴隊創佳績
鈴舌敲打在鋁製的音條上,手鐘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響。手鐘有不同的音高,要奏出完整的樂曲,需要多個手鐘同時合奏,因此手鐘一般以團隊形式演奏。天主教聖母聖心小學的手鈴隊由十二位四至六年級學生組成,手鐘提升他們對音樂的熱誠外, 更讓他們體驗團隊精神的可貴。 (本報專題)手鐘是一種敲擊樂器,是手鈴家族的其中一員,從手鈴發展演變而來。天主教聖母聖心小學的手鈴隊,在指導老師和成員的努力耕耘下屢獲殊榮,今年於香港國際手鈴奧林匹克比賽奪得榮譽金獎,並於第十屆校際手鈴比賽奪得手鈴板金獎。 因著手鐘動聽的樂聲和演奏的姿態優美,就讀六年級的陳綺婷、楊佩霖和五年級的鄭鈺婷、梁綽琳深受吸引,她們分別於兩年和一年前加入學校的手鈴隊。老師根據學生的程度,安排他們負責演奏一至三個手鐘。對於手鐘的演奏技巧,同學們認為很獨特。綺婷解釋,「我們會將手鐘向後擺動(swing),又會運用顫音(shake)等技巧,營造不同的效果。」 演奏手鐘的技巧與一般學生熟悉的樂器如鋼琴、小提琴等大有不同,新奇之餘,同學們亦需多下功夫掌握這些技巧。鈺婷表示她剛學習手鐘時,未能掌握顫音的技巧,「於是我跟從老師的建議,回家用盛了一半水的水樽代替手鐘練習;水不會從水樽濺出,才是姿態正確。」 由於本身沒有音樂底子,綽琳遭遇的挑戰更大。「起初我不懂得讀譜,很難應付演奏。幸好得到同學和老師的幫助,加上努力練習,我現在能掌握基本的讀譜和拍子,我感覺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綺婷亦回憶自己四年級初加入手鐘隊時,學姐對她的指導和提醒。「學姐們除了向我們示範,更會捉著我們的手,教我們正確的姿態和演奏方式。」這兩年多來累積了不少經驗,佩霖亦樂意與新成員分享她的經驗,指導他們。 今年的香港國際手鈴奧林匹克比賽和第十屆校際手鈴比賽中,他們以《All Things Bright and Beautiful》和《What Child Is This? 》參賽。縱使練習充足,他們在比賽中亦須面對突如其來的意外。佩霖分享,「比賽快將開始,我們正在準備時,有一位同學因為不小心的碰撞,痛得哭了起來。」她表示當時大家都很擔心這位同學會因為疼痛未能演奏,幸好她安然無恙,能夠參與比賽。 比賽中難免感到緊張,但佩霖表示,「成員們一同表演,只要有同伴在一起,我便不害怕。」該校在香港國際手鈴奧林匹克比賽中得到榮譽金獎,佩霖表達得獎感受,「這是我校首次得到這獎項,我們很高興得獎,也很開心能為校增光。」 鈺婷指她從手鐘體會到專注和投入的重要性,亦深深體會到合作精神,「少了成員,便難以奏出完整而富有層次的的樂曲,因此缺一不可。」她表示成員們一同努力練習,一同演出,亦一同分享得獎的喜悅,「雖然要花很多時間練習,但我們的付出得到好的成果。」   看到自己的進步,綽琳期望自己能在手鈴隊更多的有參與, 亦因著手鐘,她發掘了自己對音樂的興趣。「我開始嘗試其他樂器,例如鋼琴。」四位同學均表示對手鐘的興趣並無減退,希望繼續學習這種樂器。負責手鈴隊的羅雅麗老師表示該校手鈴隊以演奏手鐘為主,亦有演奏同屬手鈴家庭的手鈴板;她展望日後能加入手鈴,令學生的學習和演出更為豐富。(澄) 
kjy15_20150920a
icon48
微風細語
2015.09.19
緊張
不久前,受邀出席一場音樂教室主辦的成果發表會。 表演者多半是樂器初學者,不是亂了譜,就是忘了詞,或因過度緊張而荒腔走板。其中有一位男孩,汗水流得好像豔陽下的冰塊, 又不太懂得急流勇退,以為非得把指定曲從頭唱到尾不可;因此,他每次忘詞就重新開始,將一首歌曲的長度唱成兩三倍,叫我們聽眾個個坐立難安。至於他本人,一張臉脹得通紅,雙手顫抖得幾乎握不住吉他。好不容易唱完後,包括男孩在內的在場者都如釋重負。 就內容而言,那場成果發表會固然慘不忍睹;另一方面看來,卻是觀察人性的絕佳機會。我細看聚光燈下的表演者,心中不免訝異, 「緊張」這看不見也摸不到的內在情緒,竟能將一個人掌控到如此程度!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回想自己的緊張經驗,大致能歸納出兩種主要原因。 首先,是出於不熟悉或缺乏準備。在沒有妥善準備的狀態下,容易引起心虛與慌亂,因而喪失自信,自然感到不安。 其次,是過度高估自己。很多重大場合,我雖然已經盡力做好準備,卻還是不免緊張;那是因為我一心求好,卻沒想過那個「好」是否相稱於自己的能力。我期望有完美的表現,卻忘了自己的有限,硬是勉強自己達成超出能力所及的目標,又放不下得失心,結果往往連原有的實力也無法發揮。 每年四旬期的開始,我們在禮儀中領受聖灰,聆聽這句自起初就有的教導:  「人哪,你原是灰土,將來還要歸於灰土。」 這話聽來或許刺耳,卻無比真實。人,有多少就是多少,實在無從欺瞞。   藉著不斷的反省與學習,願天主引領我認清自己的微不足道;不過度自我膨脹,卻努力做好應盡的本分。希望有一天,我能在一切事上活得氣定神閒,活得恰如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