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1_20161127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6.11.26
「非遺樂在夏令時」同樂日
(本報專題)香港是一個多元城市,有著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共同居住。在這裡,無論你或我如何擦身而過,還是有緣相遇,總會絲絲扣人,為的可能是國家大事,又或是微不足道的東西,甚至是一杯奶茶,一個茶粿,也能引起大家共鳴,回憶香港人共同擁有的經歷。 早前,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於荃灣三棟屋博物館,舉行「非遺樂在夏令時」同樂日,透過多元化教育和推廣活動,提高公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下稱非遺)的認識,包括粵劇、製作茶粿、學習潮州話等攤位遊戲。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館長鄒興華對本報說,希望透過親身體驗本地傳統文化與表演藝術,讓更多人認識非遺。由兒童擔當「小小非遺大使」,為觀眾介紹館內資料,同時亦增添活力氣氛。鄒館長補充:「近數年,市民也開始關注非遺,因此中心設有資料室,提供書籍、調查報告予大眾參考。」 現在就讓我們一同了解,不同的非遺項目吧!  客家舞麒麟  客家人視麒麟為瑞獸,是吉祥的象徵,把不潔之物驅走,以求風調雨順。當日也以舞麒麟來慶祝開幕,表演者隨鑼鼓音樂節拍,舞動麒麟頭及麒麟身,演繹麒麟的動作。 粵 劇 粵劇是以粵語表演,表演者以粵劇唱腔、造手功架,配合器樂、粵劇戲服、妝容、道具及舞台場景等演出,劇目多取材自民間傳奇、歷史或神話故事等等。當日也歡迎一家大細親身試穿粵劇造型的服飾,有家長表示,仔仔平時紮紮跳,當化裝時,立即定了下來。 手托木偶粵劇 廣東手托木偶是最古老木偶表演之一。師傅帶領參觀者往後台參觀環境,台下前方用布或木板擋著,台的高度可容許工作人員走動,方便表演者為木偶做出不同動作;木偶要高於肩,提高手,體力消耗也不少。表演者把木偶演繹栩栩如生, 動作細膩,再配合各種樂器和唱腔演出,有如真人在台上表演 。 (相片由舉辦單位提供)  飛機欖 飛機欖是食物一種,生津止咳,下火除痰。售賣者為吸引顧客,在街上沿途叫賣,以歌唱形式吸引顧客;亦從地面準確地掟出飛機欖到顧客身處樓層,顧客亦將錢從樓上拋下到售賣者手中,作為一種表演形式。大會也派發飛機欖給大眾, 雖然以「派」代替「拋」,但大人小朋友也爭著嘗一嘗。 港式奶茶製作技藝 港式奶茶亦稱為「絲襪奶茶」,製法是將數款茶葉置於布袋漏勺中,倒入熱水,再將茶沖入另一茶壺,重複此步驟數次;再把淡奶倒進熱茶中,便成為香港人喜愛飲品之一。奶茶師傅莫佩玲一倒、一注、一拉,有著心中節奏,她說當見到白奶由杯底浮上茶面,便停止再注奶,這是經驗;味道應帶清、淳、香、濃、澀及滑。每當莫師傅拉茶倒奶,觀眾目瞪口呆,當品嘗過後,便是讚賞。 茶粿製作技藝 茶粿是由糯米粉和餡料製成的食品, 為新界鄉村小食,亦是祭祀的供品。茶粿製作師傅也邀請兒童嘗試製作。從每一步驟、分量、手勢、力度也有指導;完成後,兒童更可把茶粿帶返家中蒸煮,然後享用。 潮州話 十九世紀中葉已有潮州商人在香港從事貿易生意。今日年青的一代,能精通潮州話的卻不甚多。活動當日,可學習以潮州話說出日用品及食物的詞語, 例如茶、豬油、雞蛋、鑊等。  盂蘭勝會 盂蘭勝會於每年農曆七月二十二至二十五日舉辦,有謝天地神、祭祖、燒紙錢、派平安米、表演神功戲等儀式活動。相傳目連為了救母,用盂蘭盆盛百味五果,給眾僧來行善,作為化解母親生前的罪過。以教育大眾孝敬父母,善待親人。活動也以「盂蘭盆供」為主題,把物品堆疊上去,愈多愈高便勝;寓意將更多的福報給父母。  雖然未必每一個香港人也體驗以上活動,但書籍、電影也曾有紀錄;為何保存、如何保存,部份香港人視為維繫本土文化方法之一,將知識承傳下去。有如奶茶師傅莫佩玲說:「港式奶茶是一杯飲料,微不足道;但對香港人而言, 有香港人,才有港式奶茶。」猶如基督使人類在不同文化中領受祂偉大的愛,亦不致推倒當地原有的文化背景;因為在天主眼中,每一個人、每一件事,也是獨有的,同樣也值得欣賞和保護。(馮) 根 據 聯 合 國 教 育 、 科 學 及 文 化 組 織 的 《 保 護 非 物 質 文 化 遺 產 公 約 》,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1. 口頭傳統和表現形式,包括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的語言。 2. 表演藝術。 3. 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 4. 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 5. 傳統手工藝。 動動腦 尋尋根 從下列項目中,你們知道哪些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嗎?請選出來。  •粵語 •謎語 •鴛鴦製作技藝 •宗族口述傳說•茶樓點心製作技藝 •大王爺誕 •哭嫁歌 •月餅製作技藝 •貼揮春 •白鶴派拳術 •稻米種植技藝 •傳統曆法 •天公玉皇大帝誕 •文昌誕 •戲棚搭建技藝 •舞火龍 •盆菜•花牌紮作技藝  (答案:以上項目皆是。)  除以上介紹之外, 現共有四百八十個非遺項目,其中以「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的非遺項目──主保瞻禮(西貢鹽田梓聖若瑟小堂)也列入當中。鹽田梓是充滿天主教特色的客家村落,傳教士成功對客家人探訪及傳教,而客家人有著自己本土文化特色,而認識天主。每年五月的首主日,村民會返回島上的天主堂,參與主保瞻禮感恩祭及慶祝活動。
kjy08_20160612s
icon47
創作天地
2016.06.11
創作天地〔2016.06.12〕:文章
周記一則 一月十七日至一月二十三日 今年是我小學生涯的最後一年,這星期,我們六年級同學參加了畢業教育營,留下許多刻骨銘心、相比千萬黃金更珍貴的美好回憶。 週三是教育營的第一天。午後,我們一眾老師和同學懷著期待和興奮的心情,浩浩蕩蕩地出發到宿營的地點——保良局賽馬會大棠渡假村。這座渡假村建於山上,所以氣溫較低。放下行裝後,我們便啟程往體育館聆聽導師講解入營的日程安排。我們的導師是包老師,他的要求很嚴格,他很重視學生的規矩。黃昏時,我們冒著刺骨的寒風到營地。分配房間時,我們非常雀躍。那天晚上,我們還一直閒談到午夜呢!  第二天的活動是最精采的,晚上舉行了晚會。晚會上,各班同學演出精心籌備的表演,有的唱歌,有的演話劇,有的演奏樂器……大家都希望藉著表演,表達對老師的感激和思念。我們表演後,老師播出短片,同學們在短片裡看到自己剛入學時天真無邪的臉孔,更看到學校生活的愉快片段、六年來的成長經歷、一張張燦爛的笑容……盡是令人畢生難忘的回憶。影片的背景音樂夾雜著同學們的歡聲笑語,也有同學簌簌地流下感動的淚水,不捨得與同學離別。小學生涯快要結束,我們將升讀不同的中學,各奔前程。想到與摯友分開,心中不禁閃過一下苦澀。 週五是教育營的最後一天,導師包老師在惜別會中勸勉我們要謹記老師的教導,他也要我們銘記這個一生只經歷一次的旅程。我們在畢業教育營裡分工合作,完成不同的集體遊戲,學會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在沒有家人照顧的三日兩夜期間,我們要自己執拾房間,整理床鋪,學會自立。經過這次活動,同學間增進了互相了解。雖然「天下無不散之筵席」,我們會謹記老師的教導,這次畢業教育營令我獲益良多。  陳俊希 大角嘴天主教小學 六B  (來稿超出字限,原文經編輯刪節。)  難忘的教育營 一轉眼,我們快要升上中學了。上星期,我參加學校為我們舉辦的教育營,這是我第一次和小學同學一起參加教育營,也將會是最後一次。 回憶在教育營的點點滴滴,一幕幕的情景又立刻浮現在眼前。當天,旅遊車把我們從繁囂的城市送到鳥語花香的西貢戶外中心。一路上,窗外的風景慢慢由一座座高聳的大樓變成一棵棵翠綠的大樹。到了營地,我深呼吸了一下,空氣比城市的清新多了,真讓人心曠神怡。 來到營地的第一天,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晚飯後的「鬥智鬥力大比拼」。同學們拼盡全力為自己的班別爭奪殊榮,可說是我們四班的「世紀大戰」!我最喜歡第四個活動,這是需要全班一起參與,講求高度的合作。大家使出渾身解數,雖然最後我們輸了,卻是雖敗猶榮。這過程中, 同學都玩得很開心,有誰在乎輸贏?  第二天令我最深刻的活動是我們準備已久的「天才表演」了。當我看到別人的表演很精采時,原本已緊張的心情變得更緊張了。「307號房,到你們出場表演了!」聽到鄭主任叫我們組時,我頓時激動起來。表演開始時,我一直擔心會沒人喜歡,表演後會沒人拍手。誰知表演後,現場氣氛變得高漲,所有同學竟然拍手叫好,更大聲說:「再來!再來!」得到老師的同意,我們再唱一遍。也許是因為第二次表演,我們沒那麼緊張了, 更邀請老師和同學一起載歌熱舞。 快樂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經過兩、三次的表演經驗後,我們已經不再緊張,更投入於表演中。表演結束後,回到房間,相信在這快樂的晚上,大家都興奮得難以入睡。 三天兩夜的教育營就這樣結束了,意味著我們離畢業的時間又近了,希望升上中學後,有機會再參與這類活動。 何慧恩 寶血會伍季明紀念學校 六德 (來稿超出字限,原文經編輯刪節。)  我的好朋友 我有一個好朋友,他的名字是劉健威,我和他在一年級就做朋友了。他長得非常高,我覺得他就像一棵大樹那麼高。 有一天,我和劉健威一起到香港仔玩,我們玩得非常高興。突然,有哭聲傳到我們的耳邊。原來是一個小孩子在哭,我們立刻走過去,問他為甚麼哭,他說他不見了媽媽。於是,我們決定要幫他找回媽媽,我們東找找,西找找,結果都找不到。正在這時,有一個人向我們的方向跑來,原來她就是這個小孩的媽媽。 母親節時,我和劉健威相約在我家一起吃飯,我們一起做飯給媽媽吃。首先,我們把所有食材洗了一遍,然後把茄子切成一塊塊,接著就把這些茄子放在鍋裡炒了一會兒,再把調味料放進去,這道菜便大功告成了。我們就拿給我的媽媽吃,她覺得非常好味,還讚我們是小廚神呢!我們覺得非常開心。 認識這位心地善良的好朋友,我覺得很開心,希望這段友情永遠長存。 陳俊傑 香港仔聖伯多祿天主教小學 五D 熱鬧的運動會 今天,我看著書桌上的一面獎牌,回想起昨天學校舉行的運動會。 前天晚上,我睡不著覺,因為第二天,我要參加學校第四十二屆的運動會。 昨天,風和日麗,陽光普照,我懷著既興奮又緊張的心情到達運動場。首先校長主持開幕儀式,我們唱校歌、祈禱……接著,我們觀賞四社的接力比賽,最後真社獲得冠軍!我的心情愈來愈緊張,因為我將要跑一百米短跑比賽。我站在跑道上,聽到啦啦隊的打氣聲,心裡像有一個炸彈,一直靜不下來。槍聲一響,我像箭一樣衝出去,戰勝了一個又一個強手,我終於贏得一百米跑步的冠軍。 最後,舉行了閉幕儀式,儀式完結後我們先排隊,然後乘坐校車回家去。我度過了愉快的一天。 我今天很開心,因為我有盡全力去比賽。 吳敬曦 瑪利諾神父教會學校(小學部) 四D  教育營後感 「滴答、滴答……」微微細雨及層層薄霧伴隨著我和六年級同學,到達我們一直嚮往的西貢鯉魚門公園及度假村,大家雀躍不已。 我們由活動室往女生宿舍去,需走過一段下坡再走一段上坡,可算是攀山涉水。宿舍上煙雲瀰漫,我彷彿踏著雲朵到達那兒。與我同一房間的, 有佩欣、穎欣、穗欣和曉彤。房間的一切都井井有條、有條不紊。由於我們的房子特別大,經常有同學來湊熱鬧。  然後便是令人振奮的康體活動時間。我接觸到許多新事物,例如緊張刺激的射箭、令我愛不釋手的桌球、親力親為的手工藝室……可惜快樂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我還沒有玩完一遍便到晚餐時間了。晚餐時,大家都盼望著美味佳餚,換來的卻是油膩的蔬菜肉類,令人情不自禁地想家。接著是集體遊戲時間,遊戲要求敏捷的反應及聽力,遊戲項目有「楚河漢界」,還有用報紙建立的「層層疊」。最後,我們回房間沐浴及休息。 第二天的活動更吸引人呢。「家書傳情」是以一封家書傳達對父母感激的情意,父母含辛茹苦地將我們養大成人,雖然一封家書難以言喻心情, 卻也是一番心意呢。還有「天才表演」及「卡啦OK晚會」,這兩個活動使我一直念念不忘。 經過這次教育營,我明白團結合作的重要,我學習更獨立了。最重要的是增進了我和同學間的友情,價值不菲。 林善怡 梨木樹天主教小學 六C   (來稿超出字限,原文經編輯刪節。)  「主教盃」足球賽 四月二十七日下午,何老師與我們足球隊的教練和隊員一同乘車到長沙灣遊樂場,爭取首次在「主教盃足球邀請賽」出線。當時,我們學校因得失球差比對手佳,所以在排名榜列第三,對方則排第四;只要我們取得勝利或賽和,就可以晉級「校長盃十六強」。 到了球場,我們很快開始熱身,準備比賽。球證終於鳴笛,比賽開始。我們很快便取得優勢,先在禁區邊射門,然後在禁區也有機會射門,可惜全部未能轉化成入球。在球賽開始了大約十分鐘,中場核心隊員劉俊成在禁區邊的射門,被對方龍門拍出後,再有隊友補射,卻被敵方球員擋出, 最終憑著正選前鋒鄭智弘把握機會,成功射入首個入球。在場上的隊友都很開心,但是仍然不能鬆懈,因為對方還能追回比數。 進入下半場,對方教練作出換人的措施,希望扭轉戰局,但仍然阻檔不了我們的攻勢。在各個隊友的努力下,還是未能將足球送入球門,而對方的「埋門」也沒有甚麼大的威脅。終於還是靠著前鋒鄭智弘的射門,擴大比數至二比零。在此,我方教練看見形勢大好,而且時間無多,對方很難連進兩球,便換上後備球員上陣,包括我。我後備上陣的位置是右後衛, 但不時仍會參與進攻。我自己也有機會進球,可惜把握不好。 球證終於鳴笛完場,我們整隊上下都開心不已,歡呼大叫,就連家長也開心得鼓掌,那種喜悅簡直無法用筆墨來形容。慶祝過後,我們向各位家長道謝,感謝他們的支持和鼓勵,還感謝教練的訓練。 我們不但可以為校隊增光,也創造了首次打入「主教盃」複賽的佳績, 期待下一場的勝利。  甘晋熹 深井天主教小學 五A     
kjy11b_20160508s
藝文知趣
2016.05.07
紙與音樂
若說音樂,大家可能會想及鋼琴、二胡或牧童笛等樂器,又或是貝多芬、蕭邦、海頓等音樂家的名字,甚而是《綠袖子》、《紅彩妹妹》、《賽龍奪錦》等熟悉的樂章⋯⋯ 在香港,每所學校均會為學生安排音樂課,很多青少年朋友也會於課餘時間學習彈奏不同類型的樂器,或參與不同形式的合唱團。 大家對音樂該不會感到陌生吧。這回,且與大家談談「非一般」的音樂。 若說「非一般」,大家或會看過以下電視廣告片段:小孩子在數個玻璃杯子裡注入不同分量的清水,再以木棒敲打,由是發出高低有致的清脆聲響,而簡單的曲調也由此組成。 在「韓流」熾熱的情況下,大家也許曾聽聞或曾欣賞「亂打」演出:四個廚師打扮的演員,在廚房模樣的舞臺上,或用刀子在砧板上切菜,或把筷子在鐵鍋裡滾動,透過發出一連串節奏明快的聲響,以及有趣的身體動作,為觀眾上演一套輕鬆愉快的音樂劇。 大家或許懷疑:敲打玻璃杯或在砧板上切菜而發出的聲音,是音樂嗎? 若按《音樂知識詞典》,音樂是「通過有組織的聲音來表達人們的思想感情」,而《中國音樂詞典》形容「音」是「相對於噪音而言,有一定音高,和諧悅耳的聲音」。由此可見,聲音是音樂的重要組成元素,只是它不能是「噪音」,只可以是和諧悅耳的聲音。 音樂家譚盾或許就是抱有同樣的想法,於是創作「紙樂」(Paper Concerto):舞臺中央雖然安坐有管弦樂團的樂師與樂器,但演奏的主角是掛在舞臺旁的長紙條;演奏者運用木棒敲打長紙條而發出具節奏感的「紙樂」,其間或輔以撕碎與弄皺紙張的聲音,或輔以震動紙筒而發出的迴鳴聲音,使演奏場內滿佈極具創意的旋律,另再加入時而高揚、時而輕轉的樂器聲,讓觀眾陶醉不已。 這時,可能,跟大家分享一點「紙樂」,那會是很有意思的。 只是,也許,世上最美的聲音,是寧靜。  
kjy11b_20160403s
藝文知趣
2016.04.02
【生活雜錦】雪糕的味道
雪糕是一款有趣的甜品:它永遠顏色悅目, 美味可口。在文學的世界裡,它更好像永遠伴隨著愉快的回憶。近日,我看到一篇談及兒時吃雪糕的文章,感動人心,於是也執起筆來, 寫寫吃雪糕的事情。 在香港,可以品嘗的雪糕類別,可謂五花八門。在十九世紀八十年代,中國尚未步入高經濟增長期,可供選擇的雪糕款式,極為簡單。那時候,我跟朋友到東北旅行,看到當地小販把雪糕及冰棍擺在露天的攤架上販賣,心裡嘀咕何以不用冰箱。當我們這群穿著羽絨大衣仍冷得戰抖的南方青年,鼓起勇氣拿出兩毛錢來買下冰棍後,方才醒覺正身處攝氏零下三十多度的「大冰櫃」裡,那會因為吃冰棍而感覺寒意呢?現在想起來,仍會為當日的傻氣感到可笑,然而那純樸的北國冬日味道,教人懷念。 在往後的日子,我也曾嘗過兩次難忘的雪糕味道。第一次是往意大利探望一位長輩期間, 長輩讓我品嘗當地著名的手製雪糕,感覺柔滑甜美;然而,跟慈祥的「外公」一起吃雪糕, 聆聽他述說與小孫女於夏日庭院玩樂等逸事, 情境難忘。另一次,是在英國上暑期課的時候,外籍老師邀請一班香港同學到他家裡玩, 用以招待的是鄰居特意準備的櫻桃雪糕。老師說,每當蟬鳴荔熟時,當地居民會採摘庭院裡的鮮果來製作雪糕,並分贈予朋友或鄰居享用。時至現在,我偶爾會憶記那櫻桃雪糕的鮮味,並懷念跟同學一起愉快學習的時光。 談及雪糕,也讓我惦記一位任職藝術機構的前輩,他曾說:「『吃』該也屬藝術」。他說的,當然不是藝術品的表層意義(例如:美國藝術家 Andy Warhol 以罐頭湯為作品主題), 而是指藉著日常生活(例如:烹製或進食過程)進行深層思考,從而把果腹一事提升至「精緻」層次。若說「吃」是「生活的藝術」,它的展示空間既不是藝術館或音樂廳, 創作媒介也不是畫筆或鋼琴等樂器;正如上文的三幀「作品」,雖然它們不屬藝術範疇,描述的已超越「吃」的愉悅,並運用筆者個人獨特的表達方式,於記憶框架內,塗抹斑斕的色彩,記載溫暖的感覺。朋友們,您可也有幾幀運用自己獨特手法製作的「藝術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