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4b_20240414_f
400400中學動態
中學動態
2024.04.14
喜樂中學 - 動態
聖母玫瑰書院•越之悅——酵to Love   (本報訊)聖母玫瑰書院宗教教育組的天主教同學會於3月27日下午,舉辦了全校宗教活動 「越之悅——酵 to Love」,主題為「擁抱良知.成為酵母」,旨在啟發學生們學習如何運用良知,成為人類大家庭的酵母。   活動邀請了老師及校牧作嘉賓,分享如何運用良知克服誘惑的真實故事,更寄語眾人應聽從內心善良的聲音,善盡本份。接著,學生們觀看了電視劇「新聞女王」的一段精彩片段,描繪一名新聞工作者面對職業道德困境的情境。隨後在問答環節中,學生們熱烈發表看法,探討如何在道德兩難前,堅守良知。   此外,學校樂隊Bifrost以歌曲〈一雙手〉〈紅綠燈〉及〈繼續繼續〉為全體師生提供了心靈上的鼓舞,鼓勵眾人勇敢持守良知。最後,活動以祈禱會作結,同心以聖詠及禱詞,祈求天主派遣聖神臨於我們當中,陪伴我們堅定不移地踏上行善之路。耶穌曾以酵母作比喻,生活中無可避免地會遇到考驗我們良知的時刻,只要透過向天父祈求,我們都能像酵母一樣,帶領更多人持守良知。(教)   寶血會上智英文書院•逾越節午餐2024   (本報訊)「我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你們該彼此相愛;如同我愛了你們,你們也該照樣彼此相愛。」(若十三34)為了準備聖週和迎接復活節,寶血會上智英文書院於3月20日舉行了逾越節午餐。   午餐分禮儀及聚餐兩部分。禮儀中,主禮與師生以讀經、吃苦菜、吃無酵餅、飲鹽水等方式,回憶和默想天主透過梅瑟帶領猶太人出埃及的事跡,如同耶穌基督為世人贖罪,帶領我們脫離罪苦一樣。聚餐中,師生跟從耶穌基督的教誨「若我為主子,為師傅的, 給你們洗腳,你們也該彼此洗腳。」(若十三14)彼此服侍。眾人享受天主賜予的食物,同時默想猶太人逾越節晚餐時的情境。   最後校監蘇肖好修女重申四旬期的意義,好讓同學藉此機會省察自身,準備迎接耶穌復活的喜悅。(教)  
kjy10_20221120f
400 400 喜愛小學動態
小學動態
2022.11.20
喜樂幼小 - 動態
聖母幼稚園•創校70 周年啟動禮   (本報訊)「悉心育苗七十載,生命綻放頌主愛。」短短幾個字訴盡了聖母幼稚園創校70年以來,母佑會修女們和合作者的努力。 在創校70周年啟動禮上,老師和學生手牽手走上啟動禮台前(圖),象徵著傳承、生命影響生命的精神—一份傳承了70年,日後將會繼續延續下去的慈幼精神。   操場上的聖母像,和學校一起經歷了將近70個年頭。修女及教師會秉持著母佑會的精神加上現代環境的需要,繼續服務幼童,將天主和聖母的愛種植在每一位學童及其家人心中,在她們將來的人生路上,相信天主會使之發芽成長。   學校期望將來,他們中也有不少舊同學願意回來這個園地,加入修道或教育行列,將他們在學校讀書時所接受到的愛延續下去,給他們身邊的人以及下一代。(喜)   慈幼葉漢千禧小學•向聖方濟.沙雷氏致敬活動   (本報訊)慈幼會總會長范達民神父宣布2022年為「紀念慈幼家庭主保——聖方濟.沙雷氏主教逝世400 周年」。聖人是慈幼會、作家、新聞工作者主保。   慈幼葉漢千禧小學為回應總會長,特別舉辦小作家培訓活動(圖)。學生於10月12日進行「考察團—— 我的明報」,參觀明報各部門如資料室、編輯部、分色部和電腦排版,認識報館工作細節,並參加扮演主播讀財經新聞聲明比賽。同學都認真地做筆記,大開眼界。   此外,學生進行「考察團——走進中大」,在香港中文大學找到寫作靈感;並進行「慈幼博士教小作家」,由師兄分享創意寫作心得。   聖方濟.沙雷氏常說:「如果你要捉蒼蠅,一匙蜜糖勝於一百桶酸醋」,表示鼓勵和讚賞遠比懲罰有效。學校因而舉辦「聖鮑思高徵文比賽」,用蜜糖的甜美、比賽的勝利來激勵同學多閱讀多寫作,使其在愉快、鼓勵的掌聲中自信地學習。(樂)   聖方濟愛德小學• 60 周年校慶啟動禮   (本報訊)聖方濟愛德小學於10 月18日舉行「60周年校慶啟動禮」(圖),當天五年級學生實體參與整個活動過程,而其他級別則以網上直播形式共享喜悅。   啟動禮前,大會先播放師生的恭賀片段,並由校長王澤純唱出於上年度已完成的「甲子數白欖」及「舊曲新詞創作」的冠軍作品。其後全體學生一同戴上生日帽,見證王校長、副校長、主任及學生代表進行啟動禮剪綵儀式。台上以氣球砌出校名縮寫「SFACS」及數字「60」,象徵學校邁向60周年。之後,由王校長代表進行切餅儀式,此「蛋糕」由學生共同製作;全校學生齊唱生日歌慶賀,表現投入。   最後,王校長發動啟動禮施令,活動在歡樂的氣氛中圓滿結束。正如校慶主題「感恩‧承傳‧展翅飛」, 學校將陸續舉辦一連串的慶祝活動,期望學生能秉承「愛德」的優良傳統,成為優秀的愛德人。(少)   獻主會小學•追思已亡諸信者感恩祭   (本報訊)獻主會小學於11月1日舉行追思已亡諸信者感恩祭(圖),為煉獄中的煉靈祈禱及為亡者求恩,以助他們早登天國。   感恩祭由校監簡立和神父主禮,馮景豪執事襄禮, 參與者包括校長王志聰、公教教師、教友學生和家長。簡神父與各參與者在先人名冊前獻上鮮花和燭光,以示對亡者的思念和尊敬。   簡神父的講道指出,死亡並不是生命的終結,而是通往永恆的生命。在世者藉著祈禱、奉獻彌撒和行善工,可以幫助亡者,特別是那些被遺忘的靈魂早日脫離煉獄之苦,進入永生,與天主一起共享天國的福樂。公教教師及學生亦讀出信友禱文,為眾亡魂祈禱。(年)
kjy04_20220529L_right
400 400 主保
主保聖人
2022.05.29
新聞工作者的主保
聖方濟‧沙雷氏
kjy01_20191020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9.10.18
香港新聞博覽館 介紹傳媒工作與使命
(本報專題)你喜歡看甚麼新聞?是議會選舉等社會大事?還是小賣部零食的營養真相等民生事情?「香港新聞博覽館」集合本地歷來不少重要新聞資訊,同時介紹新聞工作及其發展,讓青少年了解新聞報導的由來及其價值。 位於中環必列者士街的香港新聞博覽館早前向公眾開放,設專題展覽區, 向參觀人士介紹香港自開埠以來新聞行業的發展過程;同時播放新聞片段,講述香港的政治、經濟與社會的變化,彰顯新聞自由對香港發展成國際大都會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中區是華人報紙行業的發源地,許多報社於早期都在該區設立辦事處。而香港新聞博覽館前身為一九五三年興建的必列者士街街市,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首批落成的公共街市,這所三級歷史建築物已改建為傳媒教育中心,以保存新聞資料,讓青少年在新聞中找到很多歷史及價值觀,從而了解社會。 香港新聞博覽館的常設展覽中從多角度介紹新聞業,以及新聞媒體種類, 包括報紙、電台、電視台的歷史背景,以及它們如何連繫香港社會的變遷;而最新的專題展覽主題為「內地採訪七十年」。 設互動體驗區 介紹新聞製作 香港新聞博覽館設有好玩有趣的新聞體驗區,參觀者可以玩小遊戲,感受擔任新聞主播的滋味,如置身新聞現場,面對鏡頭,體驗挑戰;另外可以透過互動新聞問題遊戲區,認識新聞資訊與歷史事件。  從文物認識新聞生態 此外,博覽館收藏不少新聞資料,它們主要來自社會各界的捐贈,其中展出著兩份十分珍貴、有逾一百年歷史的報紙,分別是香港第一份論政的中文報紙 —— 1878年出版的《循環日報》; 另一份則是《華字日報》。 博覽館亦展出文物,例如舊報紙、舊錄音機、咪牌、新聞圖片、新聞短片及新聞漫畫等。我們今天看報紙,多透過手機或電腦瀏覽,昔日人們只透過紙本,故此博覽館呈現五十年代報紙印刷的流程,同時也帶出當今的新媒體平台,介紹今、昔的新聞生態。 展品亦提及本地的突發新聞曾經歷重大轉變,昔日突發新聞的主要消息來源,是傳媒監聽自警方及消防處的通訊系統,有時記者會比警員更早到現場,拍下第一手圖片,不過,自千禧年代通訊系統數碼化後,傳媒需要尋求其他消息來源了。 重現香港歷史大事 歷史事件的展覽資料方面,該館的「當日頭條 今日歷史」展示香港開埠以來十宗新聞大事,以反映新聞與社會變化息息相關及資訊自由流通的重要。開館初期展出的十件大事是根據今年四月經公眾及該館委員投票選出,分別是1953年石硤尾大火、 1963年制水、1965年華資銀行擠提、1967年六七暴動、1972年六一八雨災、1975年越南船民事件、1989年六四事件、1997年香港回歸、2003年沙士及2014年佔中事件。 最近,香港新聞博覽館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推出「香港新聞博覽館賽馬會傳媒素養教育項目」,為學校及團體提供導賞及媒體素養教育活動。在活動中,會由現職或退休的資深新聞工作者擔任義工導賞員,帶領參加者認識香港報紙行業的誕生和變化。(鄧╱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