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1_20221023 F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22.10.23
福德學校
全方位傳教 帶領學生認識基督
(本報專題)為慶祝學校成立70周年,福德學校的校長、老師及學生,在畫家帶領下,合作繪畫一幅宗教壁畫,描繪天主教教育五大核心價值和善牧耶穌,帶出學校在過去70年來,仿效善牧耶穌愛護學生的精神,並帶領學生認識耶穌基督,積極活出五大核心價值,成為主所喜悅的小羊。   「作為慕道者,宣揚天主的福音是我們的使命。」六年級學生凌宇一去年開始參與學校的兒童慕道團,期待來年能領洗入教。他回想以往被宗教課中聆聽到的聖經故事所吸引,而應修女邀請, 參與兒童慕道團。他期待藉著這幅壁畫,讓更多同學認識善牧耶穌。   40多位學生在炎熱的天氣下繪畫壁畫,沒有抱怨或放棄。另一位兒童慕道團參加者、六年級學生賴泓熹負責繪畫小羊,他認為活動使他更認識耶穌,與耶穌變得親近,「我在開始畫畫前也特別向耶穌祈禱,希望一切順利。」   副校長梁雁瑩指出在疫情下,學生長時間上網課而少了相聚機會,或有些校友因為身處海外,而難以回港參與校慶活動,「這使我們更珍惜彼此的愛與聯繫。」梁副校認為教職員與學生合作繪畫壁畫,正正呼應學校70周年校慶主題「凝聚・愛」。   復修聖母像 求主保代禱   福德學校於1953年由瑪利諾神父創辦,肩負向貧苦大眾傳教與教育的使命;創校校監為紀念福爾德主教而命名學校。   除了創作宗教壁畫,學校也復修了幾座歷史悠久的聖母像、福爾德主教油畫像,以及重新裝修了祈禱室。該校的主保為聖母瑪利亞,學生與聖母建立了緊密的關係,例如高年班學生在測驗前會到聖母像前祈禱;低年班學生也會在聖像前,寫上心意卡彼此代禱。   藉壁畫追憶創校歷史   重新裝修的祈禱室增添了壁畫,講述聖母領報、耶穌誕生及三位賢士朝拜耶穌聖嬰的故事。此外,由於該校前身為聖母聖誕堂,所以祈禱室內也增設一幅聖母聖誕壁畫。   早前,瑪利諾女修會為祝賀學校70周年,送上美國天主教傳教會(瑪利諾神父)的主保——瑪利諾聖母像。學校在祈禱室供奉這座聖母像,期望學生追憶美國天主教傳教會興建學校的歷史。牧民助理彭修女介紹時稱,祈禱室的三塊玻璃門描繪「沙灘上足印」的故事,提醒學生即使面對困難和挑戰,天主也必會陪伴眾人渡過。   售賣明愛獎劵 活動中認識聖言   「除了宗教課教導福音,我們也舉辦不同宗教活動,或在校內營造濃厚的宗教氛圍,使學生常在耶穌的懷抱、聖母的陪伴中。」彭修女認為學校眾人一同向「福傳」的目標努力,大家向著同一目標進發,這「龍舟式」的全方位福傳,使學生更能認識天主聖言。   黃麗桐主任補充,學校每年舉辦不同宗教活動,例如聖母像巡遊、聖誕報佳音、宗教問答比賽,又或帶領學生參與聖堂舉辦的聖言宣讀比賽,「這些愛德、宗教活動,讓學生認識聖言,因而鼓勵他們參與兒童慕道團,領悟到天主的道理,去年我們便有13位學生參與收錄禮。」   五年級的公教學生陳懿彤是基督小先鋒的成員,參與不同的宗教及愛德活動,包括最近向同學收集玩具、文具,以備聖博德堂用作明愛賣物會售賣之用,「我們也會在小息時向老師、同學售賣明愛獎劵,這些活動為明愛的服務籌款,十分有意義。」   培育聖召   福德學校的祈禱室內有一個燈箱,記載著福爾德主教的傳教故事、瑪利諾神父在福德崗進行的救濟工作、神父修女曾於聖母聖誕堂的牧民工作。此外,這燈箱也記錄了歷年來學校所栽培的神父和修女校友,例如李志源神父、曾偉雄神父、林櫻英修女等。   衞智立校長稱許學校的宗教氛圍,並肯定學校70年以來的教育及福傳使命,使學生在學校中認識天主,學校成為了培育神父和修女的搖籃。(吳)
kjy16_20220918_fade
400400中學專題
中學專題
2022.09.18
西貢崇真天主教學校(中學部)
推動課外活動課 建構身心與健康
(本報專題)在西貢崇真天主教學校(中學部),每到星期五的最後一節是課外課,會見到幾乎全校學生走出課室,雀躍地走到不同的活動室、操場等參與自己心儀的課外活動課。新學年剛開始,該校學生可以藉著課外活動課,調適繁忙的學業及校園生活。   課外活動主任湯瑞燕老師指出,本學年共有30多個聯課活動,每一項也有學習的意義,包括近年新設的線上單車小組,學生可以在活動室使用「室內功率訓練單車」健身,亦可以在戶外踏單車;亦設有模型研習社,學生在組裝模型過程,發揮創意,並學習使用不同的組裝工具; 或一嘗咖啡師的工作,在專業咖啡師指導下,學習沖煮咖啡、咖啡拉花設計等。   湯老師指出, 有學生為自我增值,會選擇學科類別的會社,如高階數學研習、科學、IELTS考試預備班等;心靈及宗教方面,設有身心靈活動的會社、歌詠團或慕道團;體育類別則有足球、街跑、羽毛球、花式滑板等;興趣性質為主的例如是沙畫、結他、模型、編程機械人等,也有體驗不同行業的會社:如髮藝、手造皮革、專業咖啡師等。   沙畫體驗融入藝術 在林林總總的課外活動中,總有一項是學生心儀或有興趣的項目, 其中已舉辦逾三年的沙畫班,由天主教徒沙畫藝術家胡藹的教導學生把視藝融入生活,帶領學生學習「以沙畫說故事」。   上學年受疫情影響,學校曾長時間改在網上授課,儘管如此,也未有阻礙課外活動的進行。沙畫班導師胡藹的形容, 在疫情下課堂「也如流沙一樣學習變通」透過網上教學,有的學生帶備燈箱及沙回家上網課,亦有部分學生受環境所限,她便請學生以黑色卡紙取代燈箱學習沙畫。   由中一開始參與沙畫班的中三學生袁卉芝,自小已喜歡繪畫,升中後得知美術學會設有沙畫班,便希望嘗試不同的藝術媒介, 體驗藝術的樂趣,「平日繪畫只需拿起畫筆繪畫創作,接觸沙畫時,才知道要用整隻手才能完成每個沙畫技巧,感覺很有趣。」她舉例指出,如用沙展示雲朵,要掌握撒沙技巧;也要以手指刮掉沙,突出圖案的輪廓等;每次完成沙畫,過後一掃圖畫便會消失,她說不會因此感到失望,反而讓她多思考圖畫的創作空間。   身心靈樂緣學習放鬆 三位參與「身心靈樂緣」的學生,在祈禱室內躺卧,閉上眼睛,再把厚甸甸的書籍逐本放在身上,每本書代表著自己面對的壓力,學生事後分享表示,這以書籍的重量代表壓力,才覺察到自己正面對學業的壓力,導師引導學生時提醒學生放鬆的重要。   身心靈樂緣負責老師之一蕭婉雯指出, 該校一直著重身心靈教育,認為藉著覺察自己,學習把生命的陰暗面轉化為光明的一面,需要恆常進行身心靈活動的練習,包括身心鬆弛、學習安靜等。尤其面對現今社會,學生藉此提升自處與自省等能力。   花式滑板建立自信 滑板教練張恆達, 學生稱呼他為達達Sir,他透過與青少年一起玩滑板,灌輸滑板文化,向青年細說人生,「玩滑板一定會跌倒,但是如何從跌倒中學習,最重要是願意多作嘗試。」他時常鼓勵學生,不要只想,不去行動,要嘗試才知自己的能力,這是他時常向學生灌輸的觀念,久而久之,學生也會在滑板以外,願意把想法付諸實行。另一項滑板文化是互相尊重,達達Sir認為玩滑板也要懂得尊重,不可以有少許不滿或意見便出口傷人或說粗言穢語。   中六學生陳家齊自去年加入花式滑板班,在教練鼓勵下學習放膽嘗試。他表示這無形中提升對學習的自信心,有助自己準備中學文憑試,「在疫情下時常面對學習的困難,有時也感到迷茫,達達Sir時常鼓勵學生抱正面態度,啟發我凡事盡力而為的重要。」   湯瑞燕老師表示,課外活動課自2012學年教育局推出的新高中課程後推出,當年全港學校也要加入其他學習經歷(OLE),該校便把過去在課後舉行的聯課活動會社,改為在課堂上進行,以中一至中五學生為對象,讓他們從中尋找興趣與專長。她表示, 曾有參與課外活動課的學生,畢業後繼續向這方面發展,例如曾參與美術學會的舊生, 現時是藝術家;昔日曾參與街跑的舊生,現返回母校實習,擔任運動助理;亦有銀樂隊成員畢業後開辦音樂中心教授樂器。她說能夠及早讓學生接觸不同種類的活動,成為了另類的生涯規劃,幫助學生尋找個人發展路向。(高)
kjy10_20210530_s
400 400 喜愛小學動態
小學動態
2021.05.28
喜樂幼小 動態 2021.05.30
天主教博智小學•聖母月祈禱會 (本報訊)天主教博智小學於5月14日舉行聖母月祈禱會,由六年級生陪同一年級同學到禮堂參與。 祈禱會由宗座外方傳教女修會梁雅詩修女主持, 她先介紹修會在1968年開始到香港服務的歷史,修會的使命是傳福音。而她本人則在聖博德堂教授慕道團和主日學,並在醫院和保祿六世書院服務,以向眾人傳揚天主的愛。 其後,學生代表讀出一篇有關耶穌把聖母交託給門徒的福音經文,藉此提醒各同學:聖母是各人在天上的母親,她鍾愛各人,所以人應該以愛回應聖母的愛。一眾學生誦唸玫瑰經後,由代表把鮮花呈獻到聖母像前。 最後,校長陳碧琪教導學生以意大利文向梁修女道謝,並勤勉學生學習修女多行愛德善工。(喜)  天主教聖母聖心小學•鑽禧校慶啟動禮 (本報訊)天主教聖母聖心小學於5月7日舉行60周年校慶啟動禮,主題為「主愛聖心六十載,孕育英才創未來」。 當天活動內容豐富,包括由學生為校慶虛擬步行籌款的活動「齊心起動迎鑽禧」;城市當代舞蹈團導師主持多元文化共融舞蹈創作;以及各級的STEM學科活動, 例如一、二年級學生製作聖母風車,以配合聖母月及提醒聖母的德行。 活動後舉行校慶啟動禮,由大埔的聖母無玷之心堂主任司鐸布尊和神父主持。他在講道中特別祈求天主祝福學校,讓老師、學生、家長在疫情中得到天主的保護。其後嘉賓以特別的方式為校慶揭幕:用平板電腦播出學校的歷史短片。最後以無人機花式表演結束校慶啟動禮。(少)   慈幼葉漢小學•聖母進教之佑瞻禮 (本報訊)慈幼葉漢小學於5月7日為聖母進教之佑瞻禮進行錄影,由校監張子昭神父主禮。影片於5月24日、聖母進教之佑瞻禮當天播放,全校學生於課室參與。 禮儀中,學生首先聆聽有關耶穌把水變成酒的聖言,接著張神父在講道中指出這聖言印證了在會祖鮑思高神父的身上。他解釋慈幼會特別敬禮進教之佑聖母, 以及在都靈興建聖母進教之佑大殿的原因。張神父也介紹聖母回音的傳統,指出聖母回音是人們每年給聖母獻上書信和神花後,聖母回應和給各人的指導和勸喻。 其後,教師在禮儀中獻上鮮花,並特別選用五朵玫瑰花,作為奉獻的禮品,為紀念在榮福五端中,天主光榮聖母的奧蹟,以及表示對聖母的尊敬。禮儀結束前,神父以進教之佑聖母降福,祝福全體師生。(年) 聖若翰天主教小學•敬禮聖母活動 (本報訊)聖若翰天主教小學於5月13日早會時段在學校操場舉行「聖母月敬禮聖母活動」,校方安排四級學生在校內參與,而其餘兩級學生則在家中以實時視像廣播形式參與。 活動開始時先由校長、老師代表、家長代表及學生代表逐一向聖母像獻花敬禮,緊隨其後便是玫瑰唸珠升空及福傳活動,由福傳表演者Uncle John帶領學生代表在操場讓氣球玫瑰唸珠升空,以向社區傳福音。  在唸珠升空時,Uncle John亦作講解,加深學生對玫瑰唸珠的認識,及培養他們誦唸玫瑰經的習慣,從而以聖母為榜樣,實行愛主愛人的使命。(樂)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16_20210328_s
400400中學專題
中學專題
2021.03.26
石籬天主教中學 校內慕道團初結果子 同學結伴走信仰路
接近兩年的耕耘終於要結出信仰的果子!石籬天主教中學2019年首次開辦慕道團,在定期的信仰培育和團體生活中,十名學生和舊生終於能夠在今年領洗或領堅振。學生都期待領聖事這個的恩寵時刻。 中六生李慧琳本年經歷人生兩項重要事件,除了備戰中學文憑試以外,也準備領受堅振聖事,以完成入門聖事。 來自中國福建的慧琳生於公教家庭,出生一個月後領洗,小二隨家人來港定居後, 每年也會回鄉渡暑假,有一年暑假,她回鄉時參加聖體聖事培育後初領聖體,但往後一直也未再能完成堅振班。今年,能夠在中六畢業前領堅振,為她是一件圓滿的事。 兒時便播下的信仰種子,也曾遇到阻礙。她記得兒時每晚也會跟隨家人到聖堂參與彌撒或研經,但到了香港之後便少了參加教會聚會,直至兩年前參加學校慕道團,她才可以重拾信仰。 慕道團成員之間的分享和關懷,令她更懂得感恩和珍惜。她年幼時父母離異,由祖母照顧她和弟弟,與父母的關係也變得疏離,「慕道後,我感到耶穌是我的榜樣,讓我學習去愛。」因著信仰,她主動關心長居台灣的母親,「與媽媽分享日常事,傾談後自己也快樂,也令我更珍惜目前與家人相聚的時間。」 校內信仰團體 多吸納學生 這個校內首屆慕道團,邀請了學生和舊生參加,經過一年半的培育,本年共有七名學生和舊生領洗,另有三人領堅振。他們將透過所屬的堂區——聖若望宗徒堂領受聖事,之後會加入堂區新設的青年小組。 對於信仰培育工作,慕道團導師之一的學校牧民助理李詩葦表示,校內有不同的信仰小團體,亦有跟進中一生入學時的信仰情況,因而聚集了一批對天主教感興趣的學生。她說小團體成為了學生彼此分享與陪伴的平台。 從服務中經驗信仰 舊生林浚鏗2019年畢業,現於中文大學讀化學,他便是信仰小團體的受惠者。當年他參加了校內的「愛德服務先鋒」(Service Leader),從服務中接觸信仰,後來又加入了祈禱小組和天主教同學會,中六暑假時, 他與另外三位Service Leader一起留在母校慕道,他喜愛與同學一起祈禱和分享的時刻,又表示朋輩間互相影響與支持,也是認識信仰的動力,「大家由服務開始,到認識信仰,也不會因為畢業而各散東西。」 另一位候洗者中五生梁倚綾,也是因為同學慕道而跟著加入慕道團。近日她在Service Leader舉辦的網上補習班當義工,為區內基層家庭的學童網上補習。她作為大姐姐,在教導學童知識外,也與他們交流生活點滴,「疫情下基層學童在生活和學習上都面對困難,希望藉此陪伴他們,讓他們感到被關懷。」 梁倚綾表示信仰培養她樂於助人,她也為此而感恩;她多謝慕道團成員照顧她,故此她希望能夠透過服務把愛傳開去。 宗教及道德教育組組長謝智明老師說, 過去兩年學校陸續開設不同的信仰小團體, 慕道團是其中之一,他欣賞教師願意撥出時間帶領慕道團,而學生也在老師陪伴下對團體建立了歸屬感。宗教科主任陳瑞琪指出, 能夠見證學生接受信仰後的轉變,例如是建立了正向的價值觀,學懂為他人著想等,她很感動。她期望畢業後學生能延續信仰,也因此學校一直與堂區保持聯繫。(高)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