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icon89
校園隨筆
2014.03.09
耶穌與兒童
   耶穌說:「你們讓小孩子們到我跟前來,不要阻止他們!因為天主的國正屬於這樣的人。」(路加福音18:16)是誰窒礙孩子到耶穌跟前來?是人類不再重視婚姻的盟約? 是人類過於嚮往物質生活,追尋金錢重於親情?  一位愛笑的小孩,今天,他的笑容消失了。他皺著眉對我說: 「我已經知道爸爸和媽媽決定要分開了。我長大了!我懂得怎樣去處理的,你放心吧!」凝視年紀小小的他,我的心裡不禁暗暗地問:他真的明白爸爸和媽媽有甚麼解決不了的問題而必須分開嗎?他真的知道未來日子要走的路,比其他孩子困難得多嗎?他真的懂得在缺乏父愛或母愛下,自己如何面對困惑?他會怎樣健康快樂地成長?這個孩子曾告訴我: 他的家有爸爸、媽媽、姊姊和「我」,日後他就只有⋯⋯我感到心酸,孩子的心卻是充滿著疑問。「耶穌,請你開解他,帶領他。」 一天晚上,當我正要離開學校,一位年輕的媽媽拖著輕便的行李,帶著幼小的孩子來找我。她告訴我:她的孩子要轉校了,她要帶著孩子, 離開她的「家」—— 一個面積狹小,小得容不下幾個家庭擁擠地住在一起的「家」;一個充滿輕視和謾罵,不能讓她和孩子安心地生活的「家」。我看著她拖著小行李,拖著疲倦的女兒,一步一步離開校園。她們要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去找生活,真的不容易啊! 「耶穌,請你為孩子和年輕媽媽安排可行的路。」 一位孩子的爸爸告訴我,他的妻子離家了。她到了外地找工作,已經很久沒有回家。他的孩子每天由親友帶著,如常地上學和放學;孩子對媽媽是否和他一起生活,看似不再在乎了。儘管爸爸每天辛勤工作後疲倦不堪,仍惦掛著酣睡中的兒子;只消看一看孩子,他已感到很滿足了。可是,由於一次事端,爸爸明白兒子需要父親、母親的照顧。原來,父親取代不了母親,孩子需要母親的疼愛。 我輕聲地問孩子:「知道爸爸很愛你嗎?」孩子肯定地說:「我知道。」我再問他:「如果一百分是滿分,你給爸爸多少分?」孩子不假思索地說:「九十五分。」 我問:「那扣除了的五分呢?」孩子說:「因為爸爸沒有時間陪我。」回過頭,我問爸爸:「你的兒子剛犯了錯,令你難過。你會給他多少分?」爸爸毫不思索: 「一百分。」我追問:「為甚麼他值得取滿分?」爸爸含著淚說:「因為我沒有時間陪他。」我哭了!「耶穌,請你指引孩子的爸爸, 讓他懂得帶著兒子,按照你的旨意生活。」 讓我們仔細地思考,今天的孩子真正的需要是甚麼?大量金錢?豐富物質?吃、喝、玩樂? 如果小孩子在兒時得不到適當的培育,他們又怎會懂得耶穌是誰?耶穌在哪兒?他們可以怎樣才能走近耶穌呢?在天主教團體服務的我們,真的要加倍努力啊!    作者為聖博德天主教小學(蒲崗村道)校長 
kjy02_20140302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4.03.02
與宋珮老師 走進圖畫書的世界
   色彩繽紛的圖畫書很有吸引力,單看封面已令人感到賞心悅目。小朋友看一看, 隨意地翻一翻,便會愛不惜手;喔,不單是小朋友,大朋友也會喜歡呢。     (本報專題)一個充滿寒意的下午,約晤宋珮老師,在大自然裡暢談藝術與個人的發展。親切溫婉、謙虛含蓄的宋老師,每翻開一本書,逐頁細閱,流露她對圖畫書的熱誠。觀賞圖畫書中圖畫,有方法嗎?  線條 形狀 色彩 「學習欣賞圖畫, 首先觀察線條。看, 畫家伯寧罕( J o h n Burningham)在《穿背心的野鴨 —— 寶兒》這本書裡所用的線條有粗和幼、深與淺之別。看起來,有些線條是用毛筆畫的,線條不是很整齊,看似是中國畫用毛筆的效果。線條是所有圖畫元素中最重要的。直線表達力量, 這幅圖裡所用的直線,令人感到小鴨子很努力跑,往前衝。」 文字也是由線條構成。宋老師曾在美術館裡帶引小朋友從圖畫書開始,欣賞圖畫。「我會告訴小朋友,寫字是用線條,每個人的字都有特色,作畫時也可以用線條,表達活潑的動感。就像這本圖畫書的鴨子,頭仰得很高,牠把脖子伸得很長,好像在看天空。線條與形狀合起來,讓人感受到動作。」線條以外,宋老師表示配合顏料的特性,善用媒材,更能透過色彩,使人感受圖畫的氣氛。「色彩跟線條配在一起, 表達出份量和力量。」 還要觀察肌理。「看這幅圖呈現鴨子身上的毛。畫家會用多種的方法,把肌理一層層的畫出來,形成不同的效果。這幅畫或是用筆繪畫出來,也可能是用顏彩噴出來,讓人感覺毛的質感,像是一層層厚厚的、可觸摸的。肌理讓人用感官去感覺,例如我們經常在圖畫裡感受風在吹、陽光、下雨,晴和陰。」 觀察 欣賞 創作 擁有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藝術史碩士學位的宋老師,具備藝術史及文學的專業訓練,赴美深造前肆業於台灣天主教聖心女子高級中學及天主教輔仁大學。每談到中學時期身受修女們的愛護,喜悅之情讓旁人亦感受到一份暖意。在大學裡繁重的教學工作以外,宋老師積極從事圖畫書翻譯、媒介與推廣視覺教育的工作,圖畫書創作及譯作超過七十本。她鼓勵小朋友看圖畫時,用感官去感受,細看畫家怎樣利用線條、形狀、色彩,怎樣表達肌理,怎樣利用空間和角度;懂得欣賞,便能了解畫家怎樣傳達訊息。「翻開圖畫書,畫家用不同的方法傳達訊息,到處都有學問。圖畫的表達是否真實、圖畫像不像,這些並不是最重要的。」 負面的評語很容易令小孩子產生挫敗感,就像圖畫書作者彼得.雷諾茲(Peter H. Reynolds)的作品《有點樣子》所描述的。宋老師洞悉小孩子表達自我的心靈世界,「小孩子最害怕別人說他所繪畫的東西像不像實物。他們的心裡會想:『那麼,我便永遠都畫不像了』。」年幼時已喜歡繪畫的宋老師,念小學時,一次不愉快的學習經驗曾令她逃避作畫。「當時,老師批評我把紅色和綠色配在一起,自此,我便不再畫畫了。」在美國念書時,她參加了一些繪畫班和繪圖班,這才發現美國的老師沒有給她任何創作上的限制。現時,她也是個業餘畫家。「到郊外寫生時,我觀察不同葉子,噢,上帝也是個藝術家,很有創意!動物園裡不同形態的動物,令我很驚訝。」 跟好朋友合作的經驗,令宋老師有很深刻的體會。「我跟患腦性麻痺、有言語障礙的黃美廉老師合作,一起教小朋友美術。有一次,她邀請小朋友在冰淇淋上加一些水果,自由搭配自己喜歡的水果。有些小朋友加上奇異果,紅色綠色的,色彩很鮮艷。小朋友把水果和冰淇淋一起吃掉後,只需運用顏色,畫出冰淇淋的滋味,不必繪畫實物。這次經驗對我很有啟發,對, 引導孩子不是去限制他們自然地表達自己。」宋老師分享她在繪畫過程中, 重新建立自信。「我不再用鉛筆打草稿,小孩子也是這樣吧。即使畫得不好,嘗試發揮便是了,弄壞了也不要緊。」 宋老師深信圖畫書對生命成長能發揮深遠的力量,她補充:小孩子在學懂寫字前,首先用圖畫來表達自己。他們對圖畫有敏銳的觀察力,比成年人更容易察覺細節。遇到喜歡的故事,小孩子會重複翻看,尋找細節,從圖畫中找到故事的關連。她又形容圖畫書的插畫家像樂曲的演奏家,把曲子(故事)表達出來,讓讀者感受和詮釋故事。     跟宋老師經過小花園,她偶爾看到小樹上的青嫩葉子,不禁發出驚喜。小朋友的藝術生命,不也像小葉子般悄悄地成長嗎?(睿) 
kjy02_20140216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4.02.16
追隨雷永明神父足印 聖文德聯校 思高聖經學會朝聖
   認識真福,加深信仰,聖文德天主教小學、聖文德書院及慈雲山聖文德天主教小學三所方濟會屬校,早前舉行聯校公教老師朝聖。臨近真福雷永明神父的瞻禮(一月二十六日),二十多名老師和校長前往方濟會位於渣甸山的思高聖經學會,在該會 楊炎修士和梁永強修士的帶領下,認識思高聖經學會(下稱學會)和雷神父的生平事跡。    (本報專題)步進小聖堂,祈禱默想;參觀博物館和藏書閣,認識雷神父的生平和聖經。學會像個寶庫,讓進內探究的老師,知識和靈性上均大有收穫。三校每年均會舉辦一至兩次聯校朝聖活動,此次乃本學年首度聯校朝聖,三位學校代表與我們分享朝聖後感。 無私奉獻 打動人心 兩個多小時的朝聖之旅中,最觸動聖文德書院冼啟聰老師的,是雷神父的衣冠塚,也是他墓碑所立之處。雖然不曾親身接觸雷神父, 但朝聖喚起冼老師的回憶,「大學時代,我在一位神父的介紹下於學會當了一個月暑期工,負責清潔、除草等工作。」 當年離開前,學會的神父讓冼老師挑選書籍,作為禮物,「當時我選了一本雷神父的回憶錄,閱讀時,我因雷神父傳教心火之強而感到驚訝,他是多麼渴望讓中國人認識天主。」這些年來冼老師也曾再訪學會,他形容,「朝聖給我舊地重遊的感覺。」 藏書閣亦令冼老師有所體會,「除了藏有不同版本的聖經,藏書閣還有很多箱子。」箱子裡有不少書籍和資料,包括學會1948年從北平(現稱北京)遷至香港時運來的物資,「因為缺乏人手、經費和專才,這些珍貴的資源仍未整理,我感到很可惜。」 慈雲山聖文德天主教小學的黃愛梅老師五年前曾到訪學會,「當時只是參觀,相比之下,這次朝聖能更有系統地認識雷神父的事跡。」她表示印象最深刻的是到一樓參觀,「重整後這一層樓展示了雷神父曾使用的物品,包括衣服、桌椅等,我感到很親切,也感受到他為聖經翻譯工作的無私奉獻。」 靈性啟發 推動福傳 同樣,聖文德天主教小學張偉菁校長也非首次前往學會,她分享指這次參觀的感受特別深刻,「因為雷神父在去年宣福,這段日子也對他認識更深。」她敬重雷神父的犧牲,「中國當時很貧乏,但他依然堅持來華服務。」她表示雷神父獲宣真福,這件事讓她感覺自己與聖人更接近。 張偉菁校長形容是次朝聖是尋根之旅,「我們既是方濟會屬校, 應該認識方濟會的歷史和工作,故此有老師提議到學會朝聖。」她補充,雷神父的宣福和學會藏書閣書籍重新排列,也是他們選擇學會為朝聖地點的原因。 朝聖結束,張偉菁校長期望將雷神父的事跡介紹給學生和老師認識,「我校的校本宗教課會介紹方濟和佳蘭等聖人,我期望在課程中加入雷神父的生平,也希望可以製作相關的教材。」 黃老師是學校的宗教科主任,她亦希望與學生分享這次朝聖的體會,「我會在課堂上和學生分享,希望他們都可以認識和學習雷神父付出、服務的精神。」冼老師也希望學生可以學習雷神父探究、謹慎、追求知識的精神,「這些原則在聖經翻譯中的過程是不可或缺的。」     聖文德書院早年亦曾安排修讀宗教及倫理科的學生參觀思高聖經學會,該校楊佩珊校長期望將來有機會,安排更多學生到訪,「他們能體會雷神父的堅毅,看到他的工作對別人生命的影響,啟發他們為別人服務。」(澄) 
kjy02_20140126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4.01.26
斲琴 造絃 彈奏 古琴藝術 香江承傳
古琴,既是中國最早的彈撥樂器之一,也是結合音樂、木藝、漆藝、篆刻和詩詞的藝術。古琴更是不可多得的歷史載體,它已有三千年歷史,基本形態和結構與宋、明朝的琴相去不遠。加上中國近百年的政治和歷史因素,無獨有偶,香港成為古琴藝術保存和傳承的基地。    (本報專題)2003年,古琴藝術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成為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古琴並不只是一具樂器,當中更蘊含斲琴(「斲」音琢,古人稱造琴為斲琴)、造絃、彈琴等藝術。古琴世界,意境音色清雅,內涵卻也豐富多采。 朽木成材 巧手造琴 每張人手製作的古琴都是獨一無二,而且斲琴的過程非常嚴謹,任何一個步驟有絲毫不完美,都會影響琴的音色。斲有劈、削的意思,斲琴過程繁複,分為九個步驟:尋、斲、挖、鑲、合、灰、磨、漆、弦。 斲琴人先尋得三十年以上、已自然風乾的木材,再利用鋸、斧、刨等工具將木材根據琴的式樣斲削,並挖出共鳴腔。完成琴坯後需鑲上琴的不同配件,塗上多層漆和灰、經多次打磨,最後才能上弦調音。 一般而言,製作一張琴最少需要一年時間。生漆和鹿角灰調成的漆有一特點,在潮濕的天氣才能乾透,因此斲琴人秋冬挖琴,春天上漆,至少要由秋季至夏季一年時間才能完成製琴。然而,灰漆乾透後會變硬,保護木質,可使琴更為堅固,這也是不少年代久遠的古琴出土多年不腐,至今仍可彈奏的原因。 薪火相傳 宏揚傳統 弦也是琴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琴不論式樣, 共有七根弦。中國傳統中一直以絲為絃,好的琴絃要從七、八千條蠶絲中精挑細選、經過繁複的工序才能製成。明代以前不少琴人會自製琴絃,明朝開始市面上才開始有琴絃出售。 隨著科技發達,鋼弦開始普及,但其音色響亮,與絲絃的清婉剛柔截然不同,因此琴人還是偏愛絲絃。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香港這片福地成為傳承古琴藝術的中心。內地政治動盪,不少琴家南遷來港,例如浙派琴家徐文鏡。後來六、七十年代發生文化大革命,內地的琴藝發展更停頓下來。在港堅持親手斲琴五十年的蔡昌壽師傅,便是師承徐文鏡老師。 蔡師傅造琴多年後,加上經歷大病,他於1993年開班授徒,重新興起古人自彈自斲的古琴文化,希望將完整的古琴教育保存和傳給後世。至今,蔡師傅共有三十六名徒弟,他們年齡職業各異,但相同的是他們每個週末都風雨不改,到蔡師傅的工作室斲琴彈琴。古琴的藝術也一如古代的「口傳心授」,在香港繼續發展成長。(澄)  「香江琴緣」展覽 展覽分為「說琴」、「傳藝」、「匠心巧手」和「薪火相傳」四個展區, 讓入場人士從多方面了解古琴歷史和藝術。 展期:即日至三月十日 地點:香港文化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