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0_20140119
icon19
青苗天地
2014.01.19
2014.01.19
光榮的失敗者 曾曉樺 聖安當女書院 六A  「十一比三,義禮書院暫時落後八分,仁德中學獲發球機會。嗶──」球證的哨子一響,表示比賽繼續進行。「啪」的一聲,對手的發球員猛地躍起,排球倏地越過球網迎面襲來,我方的隊友全都蓄勢待發,等待我傳球給他們。 然而,對方每每都傾力「扣殺」,每一記都如隕石襲地球般又快又狠。「重槌手」猛烈的攻擊使我漸漸招架不住,感到力不從心。我的手心開始冒汗,雙手不禁顫抖起來,心臟跳動的速率亦猛地升,誇張得好像快要跳出來。我心裡不斷默念父母、隊友及教練的名字,憶起他們對我的支持及寄望;這次決賽不單是排球校隊的一場試煉,更會影響到學校的榮耀,我可是背負著全體師生的寄望而戰。沉重的壓力使我猶如被無形的手緊掐著脖子,我快要呼吸不了!  「義禮書院必勝!」場館內的觀眾及朋友們力竭聲嘶地為我們打氣, 我瞥見父母正高舉「加油!努力!」的橫幅,弟弟也不斷搖晃著手上的小型排球,為我吶喊助威。我頓然感到一股暖流湧進心窩,腦海裡浮現出教練的金句:「每位隊員都是球隊『心臟』的一部份……」我雙手開始回復應有的力氣。不!那熱烈的火焰瞬間灼燒全身,把那緊張的心情盡情吞噬,化為源源不絕的力量。 充滿力氣的雙手使我回復自信心,能夠準確地接下每一個「重槌」。我們愈戰愈勇,每位隊友都互相扶持,填補對方的漏洞,免被對手有機可乘。短短的二十分鐘內,雙方分數逐漸拉近。只是相差四分!我們仍有極大機會「絕地反擊」,扭轉乾坤。 接下來的兩球是決勝負的關鍵。正當我們雄心萬丈之際,對手發了一球非常接近邊界的「必殺球」。我方奮身盡力,拚命一躍,球是觸到了, 卻是觸手出界,兩位隊友更因此而拉傷了小腿肌肉。雖然隊員之間的默契十足,能夠發揮出團隊精神,但因為兩位球員負傷上陣,加上對手的「殺球」實在難以招架,兩位「攔網」球員都承受不了重球的衝力而摔倒。 「嗶──十五比二十一,仁德中學勝出!」評判站在台上宣讀比賽結果。大家雖然吃了敗仗,但全無垂頭喪氣之象,反之,我們為自己打出漂亮的一仗而感到自豪!我們雖敗猶榮!  在這場落敗的比賽中,我所得的定必比所失的多。我確切感受到何謂堅毅不屈的精神,體會到朋友、家人及師長對自己的愛護及支持,更懂得如何去感激對手為你帶來無數次使你進步的挑戰,而並非一味抱怨……我絕不會是「永遠的失敗者」,我將會與隊友一起堅持不懈地邁向目標,直至獲得勝利!    看不見先生 棖燊 聖貞德中學 五信 看不見先生如常在這個繁忙的時間等巴士。他沒有眼疾,視力極好,能一下子看見他等候的二十七號巴士是否在數十米外的紅綠燈。他患有一病,患者帶有流行性病毒,人們通常互相傳染。病毒帶有極強的抗藥性,且全年活躍。此頑疾謂「選擇性失明」。對於他來說,這或許是種功能呢,能在生活的各方面發揮作用。他的襯衣有些褶皺,後領還有淡黃的汗漬。從遠處望去,他與一般的辦公室一族無異(當然,如果他配的不是球鞋的話)。 他上了巴士,一眼瞥見了車上僅存的一個紅色座位。他似乎不認識「優、先、座」這三個字, 毫不猶豫地坐下去。巴士到了下一個站,趕著上學的學生上了車。那些背著大書包的學生堵塞著通道,一位動作遲緩的老伯艱巨地穿過,終於來到下車口旁。看不見先生發揮平等對待的精神,嚴格遵守「先到先得」的非價格競爭模式,安然坐著。 巴士顛簸,站得不甚挺拔的老伯眉頭緊鎖,直僵僵地鑲嵌在柱子上。有些人面有慍色,一副對看不見先生嗤之以鼻的神情,卻像他一樣坐著。有些人不時看看窗外,不時耷著頭專注於智能手機。老伯注視著他稍前方那黃汗漬的後衣領,眼神裡有一絲憤慨和無奈。又是一聲輕嘆,這次更大聲一點,似乎是故意要給他人聽見。 看不見先生似乎察覺到後方的怨氣,他本是不怎麼在意的,敏銳的他看到有老婆婆向巴士招手,為免再激起民憤,他變得真的看不見——閉起雙眼,佯裝睡著,還發出誇張的鼻鼾聲,伴隨著頭部有節奏的起落,讓人聯想到他是個昨夜熬夜工作而累得小憩的上班族。拉著買菜車的老婆婆逕直向後方的座位走去, 「嚕嚕嚕— —」,等到輪子滾動的聲音停止,他為自己精湛的演技而竊喜。到站了,他一下子躍下車,精神飽滿。 一天的工作之後,他走在回家的路上。夕陽的金光灑在他身上,滲著點赤紅。他看見前面的街口,有一老人站在人行道的中央。老人的拐杖抖動,在數秒間,老人朝天倒下,四肢抽搐,稀疏銀髮被鮮紅浸透,鮮血在傾斜的地面上向低處流淌。 冷靜的看不見先生踏著尋常的步伐,等到走近老人,他繞了一個頗大的彎,避開地上的那灘血,頭也沒歪一下。他與前面的看不見小姐、看不見叔叔一樣,如日常般走在回家的路上。   老人在他後面有一段距離了,他遇上正向著他跑過來的警員。他與警員擦肩後, 加快了腳步。他回到家中,球鞋上不為意沾上的血漬已經變黑了。 (來稿超出字限,文章經編輯刪節。)   
kjy04a_20140119
icon53
畫中有話
2014.01.19
喜歡研究的畫家
有沒有發現今次介紹的畫作有點似曾相識?這不就是〈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嗎?沒錯,這一幅正是法國畫家喬治.秀拉(Georges-Pierre Seurat 1859-1891)的作品,不過它只是一幅練習而已。 秀拉不單喜歡研讀有關色彩理論的書籍,他還常常以繪畫實證相關的繪畫理論。早在計劃繪畫〈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前,秀拉已用了兩年時間,繪畫超過五十幅的畫作,目的在讓他通過反覆的研究、練習,尋找繪畫〈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各項細節的最佳途徑。這些練習中,秀拉借助單純黑白的用色,探討光影的關係;亦有反覆練習人物的造型,以及運用不同的顏色小點,組合並思考色彩最恰當的搭配。雖說秀拉的五十多幅畫作只是練習,但看起來一點也不草率,大部份畫作的完成度十分高,以〈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的研究〉這一幅練習稿來說,它已是一幅很完整的作品。不過,仔細觀察,筆觸仍顯粗糙,有別於秀拉一貫以小點描繪的精緻技法。相信這幅畫主要用來檢視作品整體的效果,類似我們繪畫前所畫的草圖,可是這一幅草稿也太精細了! 當我們要演奏樂曲的時候,必須經歷重複的練習,不然沒法以熟練自如的技巧來表達樂曲中的感情。秀拉雖然已擁有優秀超凡的技巧和能力,但他仍然用心專注,並不斷借助練習精益求精。看到秀拉為〈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所作的練習,我們便明白,針對性的練習其實能幫助我們思考,像繪畫黑白圖能幫助我們分析光影關係一樣。此外,我們作畫,更不應急於求成,要完成一幅優秀的作品,不妨仿傚秀拉,為繪畫打好基礎,勤力練習。下次畫圖時,先嘗試多做練習,把這些草稿釘裝成冊,好好儲存,日後再閱,相信是很有趣的事情。  秀拉(Georges-Pierre Seurat) 〈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的研究〉('Study for A Sunday on the Island of la Grande Jatte'),1884-85,油彩、畫布,70.5 x 104.1 cm,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kjy03_20140105
icon33
童書的旋律
2014.01.05
諾和我 無限小 變成 無限大
不少學校都在提倡關愛文化,希望學生能愛護身邊的人,關心他們的需要。俗語說:「送佛送到西」,即是說做好人要做到底,但怎樣才能算做到底?我想這實在難以定義,因為每一個人的底線都不一樣,不可能有劃一的標準。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想想自己能夠幫助人的底線在哪裡?幫助別人到一個怎樣的地步?── 你能跟一個無家可歸的人成為朋友嗎?而這個人早已在街頭流浪了好幾個年頭。你能無條件為他付出,甚至說服你的父母,讓他成為你家的一份子嗎?這好像是一件不可能的事,但在《諾和我》(No et moi)中的盧.貝爾蒂尼亞克(Lou Bertignac)卻能將這個無限小變成無限大。 盧 ── 是一位在十三歲已跳級讀高二的資優女生,雖然學業成績很好,但她最怕口頭報告。盧並非不善言辭,相反,字典裡的字,她差不多都學會,只是每跟人說話,她就沒法找到適當的詞彙,像她的說法:「語言在我要將他們說出來的那一刻,就會像枯葉一樣地散落開,找不到方向。」不過,她因為要完成一個關於年輕女遊民的口頭報告而結識了諾(No)── 十八歲的女遊民(雖然她從不承認她是遊民)。 資優女孩跟女遊民,兩人就好像在兩個不同的世界,沒有交集的可能。但為了完成口頭報告,盧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跟諾溝通交流,諾亦也娓娓道來自己的生活,甚至將自己的朋友介紹予盧認識。在咖啡館裡,兩人的友誼漸漸建立起來,憑藉真心,兩人的距離愈來愈近, 兩個不同的世界慢慢匯合在一起。 看似日漸穩固的友誼,卻在盧完成口頭報告後變得不可預測:諾不見了,盧再也找不到諾。在諾失蹤的這段時間,盧發現自己並不是施予者,真正需要對方的是她。她到過所有諾會出沒的地方,並去找諾的朋友,希望能尋得諾。終於,盧在愛心餐廳找到諾,並萌生要將諾帶回家的念頭,她認為這樣做,諾便有了一個屬於她的家,能開始她的新生活。於是,盧努力遊說父母,沒想到,那位答應她的要求的,竟是患了嚴重情緒病,並因為幼女突然猝死,將自己完全隔離於其他人的母親。盧將這個無限小變成無限大。 故事到了這裡,該應是兩人幸福愉快地生活在一起吧!可惜,這並不是一個由王子和公主當主角的童話故事。諾不是一隻被遺棄在街頭的小狗,並不是給她吃和睡,給她一點愛,便能馴養她。諾是一個已流浪街頭多年的女遊民,要她融入一個陌生的家庭,是一件非常複雜困難的事。雖然她十分努力地符合盧的爸爸的要求,也跟盧的媽媽相處得很好,但她在流浪的期間所沾上的嗑藥惡習,最終令她被盧的爸爸驅逐出這個家。 諾曾經跟盧說過,「如果你馴養了我,你就是我的唯一了。」可惜,人並不是寵物,終歸不可能被豢養。最終,諾也離開盧,不知所蹤,再也沒有她的音訊。但這件事改變了盧,讓她一夜之間成為了大人,明白家的真正意義。作者德爾菲娜.德.維岡(Delphine de Vigan)在書中除了探討了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和家庭的建構外,還帶出法國遊民,尤其女性遊民所面對的問題。女性遊民在街上面對的, 不只是怎樣找食物,怎樣找一個容身之所,她們更時刻受到暴力的威脅。「當你流落在街頭的時候,你永遠都是別人嘴中的獵物」,簡單的一句,道盡了她們的辛酸。在香港,當我們遇到流浪漢的時候,父母親也許語重心長地勸誡我們:「不用心讀書,將來你就會變成他們那樣。」其實,我們可曾想過他們流落街頭的真正原因?諾說得對「她們不是遊民,不是垃圾,她們是像你『盧』一樣的普通女人。」   闔上這本書,有一個段落一直停留在我的腦袋裡。盧曾說:「人就是那麼奇怪,他們能夠毫不費力地把一隻狗帶回家,卻沒有人願意讓遊民走進自己的家門。」對於遊民,我們可以怎樣去幫他們呢?我們幫助他人的底線在哪裡?我們能將無限小變成無限大嗎? 
kjy13b-20140105
icon69
濃情走過30年.學校宗教教育系列
2014.01.05
我們都是播種者
   還記得畢業後尋找第一份教職,首選應徵天主教學校,強調自己是一位天主教徒,已修讀教理班,並期望任教宗教科和帶領宗教活動。轉眼間, 在天主教學校從事教育工作已是三十個寒暑。 在天主教學校推行宗教教育是一份挑戰,亦是一份恩寵。挑戰在於如何向大部份未認識耶穌基督的學生宣講福音,好讓他們欣賞天主的偉大化工和無限仁愛。恩寵就是我們享有宗教的自由,可以開拓福傳的園地。我們如何能使校園成為福傳的肥沃地壤?宗教教育就是最佳的肥田料,透過有系統的宗教課程及多元的宗教經歷, 預備學生的心和靈,成為接受福音的「好地」。  記得曾有學生和家長提出:為甚麼每日早上都要祈禱?為甚麼要學習宗教科,將宗教科的課時轉為教授英文或其他科不是更有效益嗎?為甚麼要購買《聖經》、訂閱《公教報》或《喜樂少年》?事實上,大部份家長為子女揀選天主教學校時都抱有期望,天主教學校擺置十字架和宗教壁畫、教導學生祈禱和研讀聖經、帶領青年參與服務和關懷弱小、引導學生認識耶穌基督和真理、豐富他們的靈性生命、教導他們欣賞大自然、尊重及愛惜生命,這不是對一間天主教學校應有的合理期望嗎?  過去三十年,宗教教育有著不同科目的名稱:聖經知識(Biblical Knowledge)、宗教教育(Religious Education)、宗教及倫理(Religion and Ethics)、倫理(Ethics)、宗教及道德教育(Religious and Moral Education)、價值教育(V a l u e s E d u c a t i o n)、生命教育(L i f e Education)等。科目的名稱顯示宗教課程的發展趨向,早年的宗教教育較側重傳授宗教知識、背誦資料、考試導向;近年的宗教教育多以學生的生命故事為起點,引入基督的生命故事,兩者產生生命的激流與交流,讓學生體驗基督信仰的價值系統和生命力。 今天,約有十七萬的學生就讀天主教學校,這正是我們的使命,在廣闊的田地播下福音的種子。我們播種的工作,若是即時有所收成,當然喜樂; 縱然當時有充耳不聞的、漠不關心的、甚或反對拒絕的,但天主的計劃是奇妙的,總有收成的日子。在我擔任導師的成人慕道團中,七成以上的慕道者都曾就讀天主教學校、他們的子女現在或曾經就讀天主教學校。畢業了多年的學生燃起了尋覓天主的熱火,領洗加入了教會,並邀請我到聖堂參加他的婚禮。這不是學校宗教教育所播下的種子嗎?「傳佈福音者的腳步是多麼美麗啊!」(羅10:15)就讓我們的校園滿佈美麗的腳步。    (五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