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1_20151101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5.10.31
絲弦扣心 箏情流露 林櫻古箏藝術團十周年
輕撥琴弦,運用抹、勾、掃、搖……等不同的指法,雙手聯彈,十指在箏柱間輕快跳躍,錚錚鏦鏦。表演台上,兒童古箏藝術團、少年古箏藝術團⋯⋯不同組別的林櫻古箏藝術團成員,都像林櫻老師一樣跟古箏結下不解之緣,還有綿綿情意。   (本報專題)二○○五年四月,「林櫻古箏藝術團」(以下簡稱「古箏團」)成立,由林櫻擔任音樂總監。林櫻老師透過古箏培養兒童及青少年對中國音樂的興趣,「念完中學,我立志把古箏成為我生活和生命的一部份。我喜歡古箏清脆如流水的音色,喜歡它多變的技巧。」林櫻老師的教室裡,四名古箏學生均表示彈奏古箏的過程很愉快,由起步至踏上舞台演出和比賽,她們自信地與觀眾分享學習音樂的樂趣。 音樂心靈 巧手齊奏 古箏團在十年間發展至三個樂團:古箏藝術團、少年團及兒童團。現已升讀中六的古箏團團長張莉怡,念小二開始學習古箏,她很喜歡古箏團的團隊精神,「我們一起練習時,團員間互相學習,出場演奏前亦彼此鼓勵。」現代箏曲《幻想曲》是莉怡最喜歡彈奏的樂曲, 「《幻想曲》的音調變化多端,展現出幻想世界的特質——天馬行空、出奇不意,剛好配合我愛幻想的性格。演奏樂曲的同時,隨著音調的變化,我的心情也會跟著音調產生不同的起伏。」學業上,莉怡正面對升學的壓力,「學習古箏加強個人修養和毅力,也可以幫助我減壓。」一份情感的交流更是驅使她愛上古箏的原因,「彈奏古箏,似是找到一個傾訴的對象;愛上古箏,因著它音色優美,好像我投入多少情感,它就以同樣的感情回應我。」 另一升讀中四的藝術團團員劉蔚祺八歲起跟隨林老師學古箏,現已達到演奏級水平的她說很喜歡演出,每次完場的一刻,她感到努力沒有白費,得到外界肯定而建立信心。蔚祺最喜歡的樂曲是《春到湘江》,「這是一首很優雅的樂曲。」樂曲在腦海中奏起,蔚祺有感而發,「如果古箏在我的生活中消失,我會感到很空虛。古箏擁有外在美和內在美,它吸引著活潑的我在彈奏時,安靜下來。」 念中二級的陳詠霖三年前看到古箏團的年度演出「箏情流露」,受到台上的琴音和服飾吸引而學習古箏,去年加入兒童團。詠霖最難忘的經驗是首次與另一成員參賽時,憑著彼此的默契,最終獲冠,「我們在同一部古箏合奏,講求合拍,從中加深彼此的友誼。」就讀小學五年級的梁靖彤,小二起跟隨林老師學習古箏, 她很渴望有一天能成為兒童團團員,「我喜歡學習古箏,樂曲很悅耳。」她指箏曲的旋律有趣、多變,燃起她的學習興趣。   古箏團剛於九月四日在香港大會堂音樂廳舉行「2015箏情流露」十周年音樂會演出,當晚由林櫻老師與八十名學生演奏,音樂會邀請樂隊、舞蹈團、粵曲愛好者等同場演出,以二胡伴奏、鋼琴和電子琴伴奏、粵曲演唱等配合古箏合奏。林老師亦召集十多名舊生組成「舊生會」等音樂愛好者,同場演出,「音樂,應是與所有人分享的,無分國界,這是創團時已定下的目標。」古箏團將於十一月一日在港島區明愛賣物會上演出,向公眾宣揚中國音樂的美和學習樂趣。(高 / 睿)  古箏團每年舉辦「箏情流露」音樂會,每次引入不同的音樂元素:結他、中國舞蹈、粵曲、合唱團、流行歌曲、笛子等,林櫻說:「音樂多元化以喚起學生的興趣,要把樂器傳承,須了解學生的喜好,才得以發展。」演出有助學生盡顯所長,累積經驗。林老師更重視培養學生的品格,深信每名學生應享有平等學習音樂的機會,「我現在的教學方針,是小學時受到老師有教無類的精神影響。」 音樂無間 有教無類 小學時就讀聖安多尼學校(下午校)的天主教信徒林櫻表示,她小時候的學業成績並不出眾,至高小才加入學校歌詠團。升讀中一後,她偶然發現自己的音樂天份,「那時,我到明愛轄下的社區中心參與義工服務,一張貼在壁報板上有關古箏的資訊,引起我學習古箏的興趣。」自此,她與古箏結下不解之緣。中學時期,林櫻曾加入中樂團,擔任古箏演奏團員,並經常參與音樂製作及改編中西樂曲。2003年,她取得幼兒教育文憑後,選擇全職任教古箏,「擔任古箏教師既能發揮所長,同時發展愛好音樂的學生內在的潛能。」 「記得小學時,每位老師都盡心關懷學生。就如我的語文成績僅是一般,放學後,老師安排我參與功課輔導。」林櫻說,當自己成為古箏教師後,亦效法小學老師平等教學的原則,「即使學生只有兩成的音樂天份,我也會善用他 / 她的才能;孩子沒有天份並不重要,皆因一切是天主的恩賜。」這亦是她成立古箏團的理想:「音樂並非某階層的人才能夠擁有,願每個人都有享受和領會音樂的權利和機會。」在一些家庭環境和學習條件未如理想的學生身上,她看到有些學生比別人更努力學習,「他們彈得更好,音樂賦予他們有更多自我發展的機會。」 古箏團成立後,約十名考取四級至五級標準試的學生加入藝術團,學生參加不同的國際賽而獲獎,林老師近年亦屢獲多項優秀教師獎。為使學生集中培訓,除了藝術團,她於2011年設立少年團,對象為五級以上水平的學生;於2013 年成立兒童團,培訓古箏三級以上的兒童,讓他們及早認識合奏的技巧。喜見藉著發展樂團,學生能在相互鼓勵下燃起學習動力,提升古箏的水準,林老師說:「當少年團的團員看到藝術團團員的成就,自然會視為榜樣,努力學習,盼能有一天能成為藝術團的一員。」另外,一些不屬於古箏團的小孩,也受到樂團的團隊氣氛感染而渴望加入。「看著孩子們的成長,他們在樂曲中表達的感情愈是淋漓盡致,這更確定我與古箏為伴,以音樂教育作為終身事業的目標 。」 有教無類的精神早在林櫻走過的路上,展現出來。目前於多所學校擔任古箏、二胡及樂理導師以外,林櫻一直在明愛轄下的社區中心擔任古箏和二胡導師,學生對象多元化,包括在職人士、婦女和長者等。她曾教導數名獨居長者學習彈奏流行曲《滄海一聲笑》,完成課程後,有長者在晚宴上演奏,「他們好些年屆八十歲或以上,他們完全沒有接觸過樂器;看到他們演出成功,這經驗令我難忘。」 音樂生命 薪火相傳 眾多樂曲中,林櫻老師最喜歡《林沖夜奔》,「這首樂曲正是反映我外剛內柔的性格:外表剛強的林沖面對被陷害而被迫流放的痛苦,古箏善於表達他內心的感歎。」每次演奏這樂曲時,她多年來堅持推行普及音樂教育路上面對過的困難,浮現腦際。「透過旋律,壓力徐徐釋放,音樂就是有這種魅力。我喜歡音樂,我喜歡用音樂來表達自己所思所想, 更希望音樂的生命延續到更多的孩子身上,教懂他們運用古箏抒發感情,無論是快樂的、失落的情緒。」 訪問當天,林櫻邀請兩名小學教師一同分享:她的中文科教師陳意琼、英文科及歌詠團教師梁晶瑩。兩位榮休的師長與林櫻同屬聖安多尼堂。當林櫻舉行首場「箏情流露」音樂會時,便自發邀請她們到場欣賞。自此,她倆成為每年音樂會的座上客。 梁晶瑩憶述,林櫻小學時經常要等候家人接送而留校,「我和她交談,了解她的近況」,她說當時仍未發掘林櫻的音樂才華,只感到她是個愛音樂的孩子。本年九月舉行的「2015箏情流露」十周年音樂會上,梁晶瑩見證古箏團學生之間與師生的關係良好,團員互相幫忙和鼓勵。 陳意琼表示從林櫻的教學中,看到她活出信仰的表現:「她懷著愛心和耐性教導孩子,她的身教已成為福傳的其中要素。」她喜見林櫻在音樂上的成就,「從音樂會裡,我看到她用心教導學生,她的努力沒有白費。」 古箏團於2006年註冊成為非牟利藝術團體, 經歷十年寒暑,林櫻說感激義工家長的幫忙,好讓學生每次能順利在音樂會上展示學習成果,她亦從工作中學會交託,凡事信靠天主的安排。(高 / 睿) 
kjy01_20151025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5.10.24
天主教領島學校鑽禧校慶 教育完人 協力同心
(本報專題)開學首星期,天主教領島學校趁星期日下午,舉辦「鑽禧校慶開放日暨嘉年華」,同時為校史室揭幕。連串的鑽禧慶祝項目早於去學年開始籌備,第一步是徵集學校的歷史文物,成立校史館,同時舉辦鑽禧校慶徽標設計比賽,邀請學生及校友參與創作。本學年升讀二年級的黃穎彤獲得鑽禧徽標設計比賽冠軍,年紀小小的她喜歡填色和繪畫,「初時,我的創作靈感來自雲和彩虹。」穎彤獲獎的作品以雙手奉獻鑽石(圖1),她的創作意念呈現了她心底裡對學校的一份欣賞,「這代表學校為社區服務六十年」。 上世紀五十年代,大批難民由中國各省市湧入香港,香港社會百廢待興。有見於黃大仙地區無數兒童失學,天主教香港教區急切尋求人力物力,在竹園平房區第一段(即現時沙田坳道)建設平房式的校舍。1955年五月,時任白英奇主教為學校主持奠基,訂名為竹園小學。創校初年上午班十一班,下午班七班,教師二十三人。翌年,學校獲熱心教友馮聘逑女士慷慨捐款,延續學校教育完人的理想。馮聘逑為領島中學(已結校)校長,學校於1956年易名為領島學校,以誌紀念。1980年竹園平房區拆卸重建,舊校遷至何文田俊民苑新校舍。1997年,正名為天主教領島學校。 鑽禧校慶活動凝聚新舊領島人,穎彤的母親是家長教師會的委員,開放日當天,穎彤陪伴母親充當家長教師會攤位的義工,透過擲豆袋活動,宣揚天主教教育的核心價值和校訓。獲獎為穎彤帶來喜悅,透過參與,她為學校跨過六十個年頭而感到驚訝:「原來學校的歷史是這麼悠久。」在開放日的舞獅表演中手執芭蕉扇、頭戴笑臉佛面具的五年級生陳子銘,為觀眾帶來不少歡笑。「我感到特別緊張,擔心表演時有誤失。」暑假期間,子銘和隊員多次回校,加緊練習,「這是我第一次上台表演,幸好開放日那天演出成功。」 隨著開放日結束,學校於本月二十二日假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舉行的鑽禧感恩祭,標誌著跨越兩個學年的慶祝活動將達至高峰。穎彤和子銘不約而同,希望感恩祭當天有機會跟神父們多接觸,並樂於捐出零用錢、邀請親友贊助他們參加學校於十一月底與校友會合辦的鑽禧步行籌款。「我期待與神父交談,獲得神父的降福,順利升讀中學,將來能夠成為一位好老師。」子銘感受到前輩校友間深厚的領島情。該校洪美華校長對校友間的熱情更是別有感受:「在成立校史室及籌備過程中,學校獲得各方面的支持,合力完成。我深深地體會校友們對母校的情懷,感謝校友積極參與,回饋母校。」本學年到任第二年的洪校長表示:「鑽禧校慶以『傳承.感恩』為主題,傳承是以愛主愛人為目標,將領島人的特質傳承下去。」    「我們和畢業同學,雖然祗是相處了短短一個年頭,但彼此的關係已很密切,大家的感情已很深遠……我們有甚麼困難,他們也很樂意幫助解決, 簡直是我們親愛的哥哥和姊姊。他們現在一旦離開我們,怎不令我們依依不捨呢!」——〈歡送畢業同學〉 赤子情可待  1956年出版厚三十六頁的《竹園領島學校校刊》上,當時念上午班五年級的萬德徽以文章〈歡送畢業同學〉留下他懷念師兄師姐們的心情。這份深厚的領島情在萬德徽小學畢業(1957年)後,更是形影不離。1964年,他回到母校執起教鞭,延續校訓(「明辨篤行」)的教導,實踐創校師長的教育理想。2002 年,萬德徽升任校長直到退休。1976年校友會成立,萬德徽擔任第一屆校友會副會長至今,「領島學校陪著我的成長」。校史室陳列的展品大部份由校友捐贈,這些充滿歲月情懷的報名證、學費單、助學獎勵證明信件、學生成績表⋯⋯不乏萬校長童年的校園印記。「能妥善保存這些珍貴的物品,全賴母親,這也表示她對領島學校栽培我的感恩之情。」 因應創校初年的社會需要,學校曾辦短期的夜校。展品中,一張報名證記錄了張靜如入學的一段小插曲。「我在十二月出生,按當時的教育條例七歲才能上學,因而入讀領島夜校小一。」回憶這段往事,張靜如感到愉快又感恩,小學畢業(1968年)後,她回母校任教(1976至2010年),同時由第一屆校友會任幹事至今,曾擔任學術、財政、秘書等多個職位。「舊校的聖堂很美,樓底高。當時我未認識天主,玫瑰月時,老師帶我們到聖堂念玫瑰經,我悄悄地觀看聖堂富傳統特色的設計。」 萬校長和張靜如老師畢業後回校延續前人的努力,他們亦先後領洗, 成為教友。現屆校友會會長黃志雄恰於校友會成立時畢業(第21屆), 「回想放學時,由教室窄窄的走廊到學校大門,沿途有風紀隊帶領,他們領我們過馬路回家,那感覺至今依然很親切。」八兄弟姊妹畢業於領島學校的黃志雄,1983年協助校友會舉辦升中輔導營,「輔導營幫助剛畢業的新校友適應中學課程,由師範畢業的校友擔任導師,當時的小學很少會辦這樣的輔導營。」校友會籌辦的活動曾開創全港先河,現時有會員三千多人,校友年齡由十二歲到七十多歲。黃志雄意識到校友會肩負著時代的重責:「期望重新定位三代校友的活動方向,吸納更多的新校友,維繫年齡跨度大的校友情誼,尤其關注剛畢業十年的學弟學妹。」 甲子情彌堅 六十年來,領島學校孕育了三位校友神父。葉寶林神父(小圖右)憶述他1981年遷入何文田區,成為領島學校小四的插班生,「當時學校是一座簇新的校舍,我四年級入學後,曾在學校參加要理班,五六年級當風紀。」現時服務於大角咀中華聖母堂的葉神父,中學時期領洗,加入教會。「領洗時,我邀請一位公教老師擔任代父,現時我們依然保持聯繫。學校的宗教課有一定的作用,宗教科的老師給學生信仰示範,他們親身示範基督徒是個怎樣的人。」 念小一開始在竹園舊校舍就學至畢業的甘寶維神父(小圖左),是第23屆畢業生(1978年), 「當時堂區沒有主日學,學校在星期六設上、下午班長短週上課,星期六長週最後一堂,校監李若石神父特別為教友學生上課,教授要理。」回憶童年,甘神父感到愉快又感恩,「李若石神父不諳廣東話,上課時,我們不很清楚李神父說話的內容,然而他愛護學生那份殷切的情懷令人很感動。」 在學期間,甘神父曾與多位校監神父接觸,在蔡明通神父的手中初領聖體。全家十兄弟姊妹,他與孿生胞弟排行最幼。「我和弟弟星期六下午到聖堂,聖堂的哥哥姐姐給我們玩球類活動。平日,我和弟弟一起當輔祭,每日輔彌撒,校監陳子殷神父獎勵我們,賞我們香口膠。」彌撒前排隊辦告解的趣事,也是甘神父童年的信仰經驗。成長後聆聽天主的召叫,選擇獻身生活,一份刻骨銘深的師生情為甘神父的抉擇留下永誌不忘的動力。「教中文科的黎鐵良老師是嚴師,舊生都尊敬他,我永遠不會忘記黎老師的教導。」1998年,甘神父晉升鐸職前,黎老師特意由加拿大返港。「他原欲參加晉鐸禮,不幸在航機上感到不適,抵港後無法前來,一直躺病在床至離開。」黎老師從沒有向甘神父道出特意回港參加晉鐸禮的心願,「到探望黎老師時,我才知道他這個心願。後來,我在遺物中看到他妥善地保存著與學生交往的全部信件。」校友會成立, 黎老師是幕後推手;至今仍是校友會活躍份子的甘神父,期望領島校友常緊記學校主保聖人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的格言;「『不要怕,只管信。』無論是否教友,願每個領島學生和校友常懷這份精神,面對生活的考驗和改變。」 現時在加拿大服務的校友龍國雄神父,願藉校慶六十週年感謝母校:「老師們作育英才,做福社會,勞苦功高,我們應該隆重慶祝;更該藉此機會向各位校長、各位老師,誠心地說聲『多謝』。」龍神父相信他在老師盡責的教導,及在天主教學校的薰陶下,不單獲取良好的教育基礎,「學校的培育更為我作好修道聖召的準備。」千里傳音,龍神父願誠心祝福母校。「願天主祝福各位老師身體健康,教務繼續蒸蒸日上,校園生活快樂!」(採訪 / 張、睿;撰稿 / 睿)   
kjy01_20151018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5.10.17
聖母小學善渡玫瑰月 效法聖母 實踐愛德
百合象徵純潔,玫瑰象徵仁愛。百合花和玫瑰花構成一幅描繪聖母瑪利亞的圖畫:聖母領受天使報喜,始孕無玷,一如百合花;她又如玫瑰花,以信靠天主的熱情答覆祂的邀請:「願照你的話成就於我吧!」百合花和玫瑰花正是聖母小學校徽上的圖像,呈現該校尊崇聖母為慈母及青年導師的校園面貌。(睿)   (本報專題)十月是玫瑰月,教會鼓勵我們藉《玫瑰經》默想聖母參與耶穌基督降生、苦難和光榮復活的奧蹟。十月七日為玫瑰聖母瞻禮,本報記者恰於當天到訪聖母小學,三位學生分享她們敬愛聖母的心情。 傾心聆聽 王婉媚、黃漫諾剛升讀六年級,已領洗成為小信徒的婉媚說自己喜歡在祈禱時,請聖母轉禱,她亦積極參與校內每週一在午飯時段舉行的祈禱會,「我很愛聽修女細說聖母的故事」。她分享其中一個聖母的事蹟,令她難忘,「天使向聖母說,妳將有一個嬰兒名叫耶穌。雖然她當時未婚,但因著天主的旨意,聖母便答應了。」 身為班長的婉媚說,她效法聖母聽命的榜樣,履行班長職務,更在玫瑰月期間定下目標: 「願學習聖母的大方和愛心,有禮貌地對待修女、老師和同學;當看到他人的需要會主動幫助。」嬰兒時領洗的黃漫諾形容聖母時,說: 「她很美、心地善良」。她在母親的鼓勵下,經常參與義工服務,以行動效法聖母關愛他人的榜樣。漫諾喜歡以文章分享生活,今年五月,她回應修女的邀請,在文章中提及她與聖母的關係時表示,在聖母小學念書,讓她時有機會向聖母禱告、說心事。 四年級的呂穎自二年級開始,每年的聖母月及玫瑰月給聖母獻神花,平日她喜歡在小息時到聖堂念《聖母經》。將於明年復活節領洗的呂穎表示,學校的信仰培育引領她信賴天主和熱愛聖母,「我喜愛聖母,她心地善良」。在學習上遇困難時,她亦會誦念《聖母經》。祈禱使她平伏心情,感受到聖母相伴,「晚上難以入睡時,我會念五十遍《聖母經》,這樣便能入睡。」 貼心親近 聖母小學將於本月三十日舉行「聖母月結束禮儀」,介紹《玫瑰經》的起源和意義,並由班長代表獻上學生奉獻予聖母的神花,圍繞聖母的芳表寫下禱文意向等。玫瑰月內,校方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聖母的德行。任教聖經科及有份負責宗教培育活動的翁逸薰修女說,「聖母進教之佑」是學校的主保,全體學生在不同的紀念日和慶日參與宗教活動,效法聖母芳表:聖母進教之佑瞻禮(五月二十四日)、玫瑰月(十月)及聖母無玷始胎節(十二月八日)等。 翁修女負責主持每週一祈禱會,她表示在玫瑰月期間,祈禱會加入聖母相關的活動,並與學生頌唱聖母為題的歌曲:「參與祈禱會的學生知道本月特意敬愛聖母。」聖經科主任之一的吳燕玲老師表示,校內的學習氛圍、文化與環境滲透聖母的特質。她舉例指出,校方揀選高年級生擔任「特務姐姐」於上課前及午飯時照顧低年級學生,帶出聖母無私犧牲的精神,「高班學生有機會助人,年紀小的學生接受大姐姐幫忙後,將來有能力時也懂得幫助有需要的人。」  誦念《玫瑰經》一如隨著聖母,進入她的玫瑰園,與她一邊散步,一邊祈禱。校長吳文健修女說,女生對母親的感覺較親近,容易接受聖母仿如母親的身分。她觀察到一些女生面對家庭問題或情緒困擾時,會主動到小聖堂祈禱,「她們走到聖母像跟前念《聖母經》,並會撫摸聖母像。」吳修女指出,學生從中學習對聖母的依靠,因而感到內心平靜和安全感。(高)  玫瑰月 玫瑰聖母紀念日起源於十六世紀,由當時的教宗庇護五世欽定。教宗聖庇護五世積極傳揚《玫瑰經》敬禮,他靠著玫瑰聖母的助佑及轉禱,帶領西方教會抵禦敵方軍隊的侵略。    
kjy02_20151011_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5.10.10
深度觀察 鏡頭捕捉真善美 ── 專訪紀錄片導演郭笑芸
(本報專題)《逆流少年》(香港 /2015 /75分鐘)是「華語紀錄片節2015」公映的「香港作品選」中,唯一以中學生成長故事為題材的紀錄片。2014年初,郭笑芸導演獲邀為首屆「逆流計劃」製作紀錄片,她形容剛開始時是個痛苦的階段: 「語言不通,他們說廣東話,我完全聽不懂!」平易近人的郭導演,回顧整個錄製過程時分享:「這是個非常愉快的拍攝經驗,人與人之間的真誠接觸很快衝破了障礙。」 畢業於淡江大學的郭導演是台灣資深的紀錄片工作者,作品屢獲嘉許。她於2013年製作的台灣紀錄片《少年鼓手》,獲得「華語紀錄片節2014」長片組冠軍。郭導演表示:「這些少年鼓手是十四五歲的受刑人,他們透過學習中國鼓的計劃,徒步走遍台灣;由台灣南部到北部,環島為鄉鎮的村民巡迴表演。」《少年鼓手》激盪人心的情節,給「逆流計劃」的組織者帶來靈感,他們觀看影片後特意到台灣,邀請郭導演為首屆「逆流計劃」攝製紀錄片。「他們的資金有限,我也考慮到參加計劃的學生不熟悉台灣、單車安全等問題,還有拍攝過程需要的人手、技術和體能。」郭導演分享。 跨境遨翔勇闖夢 《逆流少年》記錄二十名來自基層家庭的香港高中生,幾經篩選及數月的體能訓練,利用暑假到台灣接受為期十天的環島單車挑戰。他們由台灣南部出發,在盛暑中克服體能、氣候變化和客觀環境等多重挑戰,憑意志、毅力及團隊合作完成數百公里的單車旅程。抵達首天,他們在狂風暴雨中跨出第一步,「幸好他們沒有摔倒受傷!這是我第一次穿梭香港和台灣拍紀錄片,確是個跨區域與文化的相遇,使我收獲良多。」郭導演坦言過往她對香港的城市印象離不開消費和玩樂;「我逐漸適應和習慣聽廣東話,走到觀塘區跟這群年輕人接觸,彼此成為朋友。在探訪學生的家庭時,我實地了解他們的家庭關係和居住環境……這才知道自己過往從未看到香港真實的一面。」 為期數月的籌備和拍攝過程,她多次往來台港兩地,亦體會到影片中多位學生的內在變化。「有些學生帶著香港新移民的身影,也有些背負著父母離異的包袱,面對家庭、學業和生活的衝擊。他們走出了困在手機、電玩的自我世界,勇於面對,接受挑戰。回家後,他們在學業上變得認真起來!他們原來就是很棒的年輕人,擁有夢想和人生的目標,對未來有堅定的期望,有理想和表達能力。」郭導演認為台灣和香港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不一樣,兩地青少年的成長活動和計劃可按各自的方式來舉辦;一如《少年鼓手》借音樂藝術讓歧途上的青少年尋找自己的路,目標都是陪伴學生成長。 紀實鏡頭聚焦愛 郭導演曾編導十多部關注特殊境況人物的紀錄片,包括探討「植物人」、患失智症老人的生活,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她從拍攝的焦點,關注家庭暴力的問題(面對家庭暴力的婦女,《最遙遠的愛》;施暴的丈夫,《與愛無關》;目睹家暴的兒童, 《愛的黑海》)。她深信紀錄片是溝通觀念世界的工具, 「家,一如人身體裡的細胞,是人最基本的單位、最小的社會。社會由家庭組成。家庭觀念是由人的成長經驗而構成,希望這些探討家庭暴力題材的影片,喚醒社會關注家庭的重要角色和價值。」   鏡頭下,郭導演紀錄和探索的焦點圍繞她懷抱著人文關懷的視野。《聽媽媽在唱歌》是她為台中市瑪利亞社會福利基金會拍攝的紀錄短片:母親溫暖的歌聲安定孩子的心,使孩子躁動不安時穩定下來。「那不幸患嚴重腦性麻痺的小孩,由出生開始一直無法開口叫一聲媽媽。影片中的母親堅持以最大的愛照顧無助的小生命,在孩子的耳邊唱歌。」郭導演分享。回想踏上導演的路,她笑言童年時曾夢想長大後當老師、作家, 「當時不知道導演是甚麼耶!」繪畫的興趣有助她透過鏡頭, 想像影片的畫面。「我繪畫一幅畫後,老師在我面前輕輕地說:『好棒啊!』她喜悅地憶述小學老師說過的一句話;這句話使她領悟自己的特質,「可能那位老師不知道這句話對我有很深的影響, 它卻一直存留在我的心裡。」(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