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1_20151206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5.12.05
教區幼稚園親子同樂日 盡顯活力與主愛
(本報專題)秋高氣爽,最宜進行戶外活動。由香港天主教教區學校聯會(幼稚園組)主辦的「第十七屆親子同樂日」(下稱「同樂日」)於十一月十四日假蒲崗村道學校村內舉行,當天邀請香港明愛總裁閻德龍神父(小圖)主禮,十七間教區幼稚園的師生家長齊來響應, 全日累計的出席人數逾七千人,小朋友們均盡興而歸。 今年大會以「活力家庭.活出主愛」為題, 設有多項親子遊戲供一家大小遊玩。開幕禮中, 當小朋友一聽到《我勁優秀》的千人操音樂響起,便立刻動起來,在香港精英運動員的帶領下,跳得起勁忘形,就讀天主教聖瑪加利大幼稚園高班的馬康耀便是其一。「全日我最喜歡這個環節。」康耀說。這天他們一家受訪憶述,他還興奮得即席跳了一個只得十秒鐘的濃縮版。各教區幼稚園早於開學之初已在校內練習此舞,康耀返家後更會教爸媽跳,而爸媽則樂於與這位「小老師」開心起舞。「我們把這個當作是與他一起玩的遊戲。」馬爸爸(馬昇權)說,投其所好是一個與孩子溝通、傾談的極佳切入點。 注入感恩正能量 同樣令康耀興奮的,還有他與爸媽一起在同樂日當天帶祈禱。「我要多謝校長和老師給我們機會。」康耀突然的自發感恩,令爸媽、陳紫雯校長和朱婉珊老師既意外又欣慰。眼前的他活潑、有禮,令人很感受到家庭的互愛與活力。同樂日當天,閻神父指出家庭是一份禮物,父母相親相愛是家庭的基石。馬氏伉儷對此深有體會。他們一家在2 0 1 3 年領洗。慕道前後,家庭經歷過大大小小的考驗,夫婦倆甚感迷惘。馬太(宋憶娟) 還記得2011年底,尚未信主的他們路經聖瑪加利大堂門外,看到排隊等候除夕感恩祭開始的人潮,忽受感動而跟著參與。彌撒中,週遭熱心、虔敬的氣氛令他們很想認識天主。馬太說,尤其今年初她母親由病重至復康的經歷,令她更感到主的眷顧。「我們真的要凡事感恩。」她說現在每當她可以提早下班,便會帶康耀參加黃昏的平日彌撒, 讓康耀多親近主。事實上,康耀也很喜歡去。雖然只得五歲,但他對整個彌撒的流程倒背如流,這可是爸媽在家庭信仰培育方面的成果。 馬氏伉儷刻意讓主愛成為家庭的活力之源, 使他們更願意在日常生活中,多溝通和互相體諒。「若果大人不開心,孩子很快也會跟著不開心。」馬太說,他們尚在學習細心、耐心地聆聽孩子和配偶的需要與感受。馬先生則指,現在很多父母普遍都面對累得沒太多精力與孩子玩的挑戰,「幸好我們大都準時下班,一家人飯後還可聊天或玩一會才睡。其實除了體力,家庭也要保持靈性上的活力、注入多點正能量,信仰在這方面便很幫到我們。」 重視相處與身教   怎樣令家庭充滿活力和愛是普世家庭的挑戰,尤其現今不少父母工時長或需輪班,要擠出時間聚天倫殊不容易,就像在東涌天主教幼稚園唸高班的鄭灝軒,當天媽媽(陳麗麗)便特意請假陪他參加同樂日。她很重視與兒子相處的時光,即使有時放工稍晚,也會抽空在臨睡前與兒子聊天。她與丈夫的假期不同,但每個月他們會盡量多安排家庭日去不同地方玩,有時還與祖母同行,「身教很重要,我們怎樣對待父母,孩子是會有樣學樣的。」她相信潛移默化。他們一家雖非教友,但有感若孩子可在天主教學校內成長,其氛圍必有助他日後能培育出好品德。(敏) 
kjy02_20151129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5.11.28
長青畫家katie婆婆 隨心隨緣在學習
我手寫我心、我手畫我心,皆為創作之趣。已是祖母級的畫家張黃玉娟(Katie),能夠揮灑自如,不僅因為她飽經歲月的歷練,更因為她那份孜孜不倦的學習精神。在香港出生及成長的她,在加拿大生活多年後,才重返校園唸藝術;畢業後,創作不斷,於加港兩地辦過多次畫展,分享她的快樂。    (本報專題)「每次畫畫,我都好開心。完成畫作那一刻,我最有成就感。」Katie婆婆說,創作多年,她堅持每幅畫都表達不同的感覺和有新嘗試。 看她的作品,很感受到她的隨心。題材都是信手拈來的,例如她早期最為人熟悉的蘋果系列,創作靈感來自她求學期間,某次到訪有「大蘋果」之稱的紐約而來的。作品所記載的盡是她的真情實感。例如用色深沉的《心碎》,便是與一段不快事有關,是她作品中較少有的類型。「這幅畫我很喜歡,放在我位於加拿大的畫室多年,有次被朋友看到了,問我為何不放出來給其他人欣賞?」幾經思量,她選擇放下,不僅是對畫作,還有與之相關的那份感受。 順其自然,水到渠成 眼前的Katie婆婆,雖已屆花甲之年,但從她臉上卻沒找著太多歲月的痕跡,反而她渾身散發著一份經年月沉澱而來的隨和、從容,令人很想上前與她攀談。 在香港土生土長的她,二十歲那年,隨胞妹往加拿大生活,在當地銀行任職。婚後,則留在家中相夫教子。她愛報讀夜校的興趣班,如室內設計、製衣、西式和日式花道等。「我對藝術的東西較感興趣。」Katie婆婆微笑著說。 童年時,與繪畫相關的盡是美好的回憶。「香港的九月份多颱風,每次因此不用上學而留在家中,我就喜歡填色。」她說每次過年前,還愛拿著現成的賀年卡臨摹,博得她媽媽的讚賞。但對於要否當畫家或唸藝術,她從小到大的想法,就像這天在訪問中所說:「沒想過」、「不強求」。今天能走到這一步、有這樣的成就,Katie婆婆說,「一切都是順其自然。」當有機會去學習和嘗試,她會勇敢地踏出去。而為她人生帶來重大變化的那一步,就是當年兒子想跟同學的爸爸學中國畫,她也跟著去拜師。但學了兩年,有次她想為紫藤掃描卻畫不成,令她萌生念頭往住處附近的蘭加拉學院(Langara College)修讀藝術課程。 在學兩年,課程充實,涉獵的範圍由藝術史到不同的創作媒介,如雕塑、設計、繪畫和陶藝等,令她大開眼界。課程完畢,她意猶未盡,繼續進修,成功考進世界著名的愛蜜莉卡藝術及設計學校(Emily Carr Institute of Art and Design)。 好學不倦,珍惜機會 重返校園時,Katie婆婆已年近四十歲,是班中少有的年長學生,而且還是個華人家庭主婦,混在一眾年輕洋面孔中,是少數之中的少數。但這些也無阻她想學習的決心。有時周末要上陶藝課,她還得把孩子帶在身邊一起上課。「如果有機會給你去學習,為何不學好一點呢?」她說就是自己的這份執著讓她堅持到今天。她對藝術的愛好還感染了身邊人,她的三個孩子都喜歡音樂、繪畫,其中兩個孩子長大後當牙醫,Katie婆婆笑稱,「做牙模的立體設計概念,不就是來自雕塑了嗎?」 她的興趣很多元化,例如她愛看心理、藝術等的評論及散文,又愛看各式展覽。「要多看多涉獵,從比較中會更清楚自己喜歡甚麼。」她建議初學者要多去掃描,將吸收到的東西透過自己的一支筆表達出來。「每個初學者都經過臨摹階段,但畫完後,就要將別人的風格丟掉,去創造一些屬於自己的東西,慢慢便會有自己的風格。」現在她仍常去寫生,讓技巧更純熟。她的作品《熱情》,大蘋果下的水面就是她掃描多次的成績,讓她真正下筆時,不用再到水邊作實地觀看。 生活養份,融匯創作   閒時,她還喜歡為家中的床單等布料做滾邊和漂染圖案,又曾以作品中的蘋果作為T-恤圖案。「我就是有一顆好奇心,常想吸收不同的事物。」Katie婆婆說,這些看似互不相干的東西,不斷在她心內積累, 並自行融合,成為她源源不絕的創作養份。曾有藝評人讚賞她的作品含有很多元素。這天在其個展中看到她的作品《印象花園》, 便甚富中國畫的意境,而《我的七個夢之二:懷念》則記載了她中學時期,每逢聖誕節隨表姐到聖堂聽聖詩,以及最近她在外國偏遠山上的修道院聽男童唱聖詠的寧靜。對Katie婆婆來說,生活就是不斷在學習。「學的一刻我沒想太多,只是享受過程,及至去創作, 這些東西便自然走出來,成為作品的一部分。」(敏) 
kjy01_20151129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5.11.28
2015-2016學年 東亞銀行親子閱讀證書獎勵計劃 親子共讀座談會
(本報專題)閱讀有甚麼好處?怎樣吸引孩子愛上閱讀?彭培剛法政牧師提出十個鼓勵孩子愛上閱讀的方法;以書本作媒介,親子共享閱讀樂趣的方法確有很多不同的變化。彭牧師亦指出不同的調查同時反映香港在親子閱讀方面的情況,尚須各方面作更大的努力,首要是家長肯定和重視閱讀與良好的親子關係,兩者有密不可分的價值。 東亞銀行親子閱讀證書獎勵計劃(下稱「閱讀計劃」)於本月七日舉行親子共讀座談會。座談會開始前舉行本學年閱讀計劃啟動禮, 由(圖左一至五)主辦機構宗教教育中心主任彭培剛法政牧師、贊助機構東亞銀行有限公司副行政總裁唐漢城、協辦機構代表天主教教育事務處主教代表助理廖慕賢及學校事務顧問蘇蘊珩、本報編輯陳幗慈、(圖左六至七)聖公宗(香港)小學監理委員會副主席鄒小岳律師、聖公宗(香港)幼兒教育議會校長會主席黃冬娣校長共同主持,百多名有興趣親子閱讀的家長參加。 家校社會手牽手 啟動禮前,由唐漢城代表東亞銀行慈善基金致歡迎辭,並簡介東亞銀行慈善基金為申領綜援及低收入家庭的子女,提供參加閱讀計劃的受資助名額,過去兩年獲學校及社會的認同,參加者反應非常熱烈。本學年開始,受資助的名額進一步增加,學生範圍由小學延伸至幼稚園。他感謝宗教教育中心及協辦機構的努力、教育界的關注,更欣賞宗教教育中心為參加計劃的家長提供支援及培訓。 隨後,由彭牧師分享近年親子閱讀的狀況。他引述該中心於2013- 14年進行的「親子閱讀問卷調查」(受訪對象為已參加閱讀計劃的家庭),該調查發現受訪的家庭尚未將閱讀列入首六項親子閒暇的活動。調查項目亦包括家中購置課外書籍的數量、父親及母親實際參與親子共讀的時間、次數、習慣等。彭牧師亦引述本港另一項以香港、日本、台灣三地的兒童為對象的閱讀及寫作習慣調查,指出該調查顯示香港的兒童在閱讀量和參與公開寫作活動所佔的百份比,均遠低於日本及台灣。他鼓勵在場家長由日常的家庭生活開始,透過閱讀,與子女探索書本的內容,培養子女的閱讀習慣和興趣;藉閱讀鞏固親子關係,建立良好的親子溝通。 滿室書香心連心 親子共讀座談會上,其中一位分享嘉賓為油蔴地天主教小學的學生家長金葉惠琴(見小圖)。 金太分享得著時,坦言參加閱讀計劃後才發現過往對選書的看法很片面,「原來一本好書的價值不是文字多寡,書本裡精緻的圖畫同時在傳達訊息;文字和圖畫都有感染力和令人感動的力量。」幼女去年參加閱讀計劃後,金太亦參加了宗教教育中心主辦的故事爸媽培訓工作坊。「女兒透過書本,進入故事,認識從沒接觸過的人物和世界。日常生活中,她會引用書本的內容、故事情節來思考自己的處境。」圖畫書《消失的魔法》和《Gu j i G u ji》都屬於閱讀計劃去年初小的選書,金太完成培訓工作坊後,曾接受邀請到學校跟其他的小朋友講故事。「那是非常難忘的經驗,很緊張,又興奮。小朋友喜歡聽故事,我給他們講這兩本書,他們的回應給我很積極的訊息。」   回顧首年參加閱讀計劃的經驗,金太以「感動」來形容她和女兒在圖畫書裡的發現,「這些書尤其啟發同理心。現在,女兒會以諒解和包容的態度看待別人,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座談會結束前,宗教教育中心副主任林秋月介紹選取合適童書的方法和途徑。親子閱讀證書獎勵計劃自2010學年由聖公會宗教教育中心創辦。本學年有107 所小學及幼稚園參加,其中31所為天主教學校(約700位學生接受資助)。除受資助名額,另設一般學生名額,供全港小學及幼稚園學生參加。(睿)
kjy02_20151122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5.11.21
快樂孩子才有快樂的將來 —專訪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陳國齡醫生
(本報專題)每天清晨,帶著睡眼的孩子背起笨重的書包,踏出家門,展開新的一天。睡眠,有多重要?每天要睡多久才算足夠?既要應付沉重的功課,孩子還有時間玩樂、運動、跟父母聊天、休息放鬆⋯⋯嗎?「孩子在十歲前,至十一、二歲,學習在有規律的生活中成長。家長要訂立可行的時間表,並與子女共同執行時間表的安排。時間表的基本元素包括起居飲食、休息、運動、學習、發展朋輩圈子、擁有與家人相處的時間。透過鼓勵、獎賞、懲罰,讓孩子知道執行生活時間表是重要的。」瑪麗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顧問醫生陳國齡表示生活時間表反映有規律的生活節奏,幫助孩子養成生活的規律,更重要的是時間表的安排鬆緊彈性為孩子締造有質素的生活,每天最少二十分鐘的親子時間更是不可或缺。「家長須聆聽子女開心與不開心的分享;開心時要分享,孩子不開心時更要細心聆聽,給孩子疏理情緒。讓孩子在父母身上獲取能量,學習解決問題的技巧及能力。」 跨專業協作  社會福利署瑪麗醫院醫務社會服務部聯同醫院管理局瑪麗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衛生署學生健康服務、香港小童群益會、香港明愛、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有限公司及綠腳丫親子讀書會,組成跨界別協作的合作團隊,本學年推出「家校齊減壓——提昇家長及學童的精神健康計劃」,以港島中西南及離島區小學的教職員、學生及家長作為主要的服務對象,透過一系列體驗式的活動及工作坊,訂立及推動「快樂孩子約章」計劃,促進家庭與學校重新思考兒童的基本需要,並建立一套合適的教養觀。身兼團隊成員之一的陳國齡醫生引述「快樂孩子約章」的十項重點,當中的首要項目提出良好的夫婦關係是快樂家庭的穩健根基;如父母關係緊張,子女亦容易感受到家庭的緊張氣氛。 陳醫生早前出席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與香港公共圖書館合辦的「育醫造才:探索醫學世界系列2015」公開講座,介紹常見的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疾病。1970年開始,瑪麗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關注兒童腦神經精神疾病,目前為十八歲以下的兒童及青少年提供全面的精神科服務,組成跨專業的治療團隊,成員包括精神科醫生及護士、臨床心理學家、醫務社會工作者、職業治療師及語言治療師等。擔任該精神科主管的陳醫生表示十二歲以下的兒童,身體和心智都處於發育階段,因而這階段的兒童個案數字佔多數。「轉介個案中,十二歲以下的兒童多患有先天的兒童期腦發展障礙,常見的病癥有自閉症、過度活躍症、感知肌動障礙、情緒行為問題等。一些精神病癥狀在青少年時期開始出現,例如青少年焦慮症,情緒病,偶發的重症精神病癥狀如思覺失調、躁狂抑鬱症、身心症等。」 先天的腦發展遲緩在孩童的發育期出現的癥狀,通常透過衛生署母嬰健康院初步評估、兒童評估中心等作跟進後轉介。陳醫生表示先天腦發展遲緩的病癥會隨著兒童的腦部發育及獲得適當治療而有改善。 天倫樂共創 除了先天因素,陳醫生表示小朋友不能自主改變環境,環境因素是形成小朋友情緒及行為問題的來源,「環境因素包括外在的壓力、父母的管教方式等,引致影響小朋友的情緒和行為問題。」當家長發覺子女在行為及情緒表現有偏差,甚至懷疑子女患精神問題時,陳醫生建議家長可從四方面觀察及考慮:「家長可觀察子女與同年齡的朋輩相比的差異有多大;觀察子女的差異情況有否延續的傾向,例如以三至六個月為限;情況有否令照顧者或周邊的人(例如老師)很擔憂;情況對日常起居生活的影響程度。」如各方面的癥狀均存在及持續, 她建議家長應與學校商量或攜子女求醫診治。 一直積極推動公眾教育的陳醫生列舉生活事例,指出家長管教的方式、親子關係等,均是構成影響孩子情緒和行為問題的重要因素。「低小年級的學生較依附父母,高小學生也需要每星期有一天的家庭日。小朋友的課業是否太多?他們有沒有機會舒緩情緒?每星期有多少家庭共聚時間等,這些是環境因素。」 陳醫生指出有些青少年在兒童階段不懂得管理情緒,到青少年時期會造出傷害自己的行為。她表示兒童的情緒和行為問題大部份不是嚴重的精神病,家長宜注意與子女相處的技巧,「小朋友要學習有規律的生活方式,這樣他們在其他方面亦會有滿足感。」運動、遊戲、體驗大自然、閒暇放鬆,讓子女在親密的夫婦關係和家庭生活中,享受成長的快樂。一本感動人心的書也能夠為親子創造難忘的溫馨時刻。一些父母以電子產品回應子女渴望與父母有親密接觸的訴求,陳醫生亦提醒家長注意電子產品對幼童的傷害:「家長千萬不要給兩歲前的孩子『玩手機』。熒幕色彩刺激感官, 最能吸引孩子沉溺上癮,然而那不是真實生活的世界 。」(睿)     「快樂孩子約章 」 快樂父母才有快樂孩子,快樂孩子才有快樂將來 父母關係:「快樂孩子常歡笑,父母關係是首要」 休息放鬆:「善待自己不能少,休息鬆弛好重要」 調節期望:「孩子能力要了解,期望過高會谷壞」 無拘無束:「無拘無束一個鐘,孩子快樂在其中」 閒暇活動:「閒暇活動樂趣多,大人細路笑呵呵」 擁抱自然:「功課學業暫放開,擁抱自然活教材」 傾計互動:「日日傾計廿分鐘,親子互動又輕鬆」 每日運動:「每日運動半個鐘,讀書溫習變輕鬆」 充足睡眠:「每日睡足十個鐘,身心健康兼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