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6_20210124_s
400400中學專題
中學專題
2021.01.22
走上山林徑 大自然裡教自然 聖貞德中學
貓頭鷹、蜥蜴、野豬會進入校園?從學校行5-10多分鐘便可以上山?聖貞德中學坐落群山之中,學校左邊樓梯的小徑, 是不少行山客的必經之路,在這環境下,大自然便成了學校最佳的天然教材,學生也當上社區生態的保護者。 「我們到達柏架山山頂後,向下俯視, 群山彷佛被一層薄紗包圍,柔和飄逸,有如置身於仙境。瞬間,我們都陶醉在這山之間。」這是第一屆進行專題研習的學生陳瑩的活動見聞。 就讀中三的陳瑩,對那次實地考察仍然印象深刻。「雖然山頭就在學校附近,但以往我從未行上這山。」那次往金督馳馬徑的考察,為她來說是新鮮的體會。 金督馳馬徑的研習 專題研習涉及多個科目,包括中、英、數、科學、體育、歷史及地理科。專題研習會由老師介紹山上的不同動植物,學生也可邊行邊透過手機搜尋相關資料。 學生四至五人一組,分別觀察及記錄沿途見聞,陳瑩便是負責記錄的,要畫下特別模樣的樹葉,「原來香港有這麼多種類的植物。」以往在陳瑩眼中,沒有太大分別的植物,在考察過程中,也漸漸能夠分辨它們不同之處。他們在路上會看到廣東刺柊、大頭茶 、杉木等植物。 這次考察令陳瑩學會在日常中,多欣賞身邊的自然環境,有時也會相約朋友行山。 學校於2018學年起,以隔鄰的金督馳馬徑為研習專題。學生會由山徑前往「林邊生物多樣性自然教育中心」,認識館內的香港生態資訊。老師亦會帶領全級中一學生,沿金督馳馬徑步行3小時,實地考察港島東區能遇見的動植物, 讓學生認識「生物多樣性」。 專題研習中,語文科要求學生透過文字,記錄山上的見聞;數學科則教導學生, 如何量度樹葉和其他山中標記(呈不規則形狀)的面積。 此外,校內運動堂每年有兩次跑山訓練,亦安排中一至中四參加越野跑比賽。 清潔小隊服務山頭 聖貞德中學亦設有環保學會,期望在校園生活中讓學生愛惜大自然。會長周雍便會與副會長喬科斯相約行山,周雍在山上不時看見垃圾,「我很痛心也無奈,因為垃圾破壞了大自然。港島溪流中的香港瘰螈,及淡水魚類、蟹類都需要在乾淨的水中才能生存。」喬科斯某次行山時,曾見零食飄浮溪水面,「零食有很多油脂,會影響水中生態」,他隨即便執起垃圾。為此,環保學會成立了「大自然清潔小隊」,從學校四周的山頭開始,帶上垃圾袋、鉗子,收拾山上的垃圾。 當由學校走上金督馳馬徑,喬科斯說:「不用走到山頂,半路回看,便能看見學校三面都被林木包圍,另一面是馬路。」這環境有助學生親近大自然。 環保學會為了加深同學認識大自然,本學年推動多個環保項目,包括在校內的蘭苑種植捕蠅草、仙人掌等植物,配以各種植物的品種、習性介紹,吸引同學認識。 以太陽能板教再生能源 學校著力教導學生保護環境,於去年12月舉行65周年校慶活動的開幕儀式,除了象徵「校慶網上開放日」的開始外,也標誌著多項校園工程的完成。當中最能體現環保的,就是在天台安裝了太陽能發電裝置。 科學科老師蔡永康說,太陽能板可以融入初中「環保」及「再生能源」等課題,學校稍後亦會製作太陽能車。校園操場的電視,則實時記錄了太陽能板的發電量,又會介紹太陽能發電的原理。 提到此再生能源設施,副校長馮德全說學校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因為學校位於山上而附近沒有民居,所以不用擔心太陽能板反射陽光影響民居。(吳)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14_20201213_s
400400中學動態
中學動態
2020.12.11
喜樂中學 動態 2020.12.13
天主教普照中學•慶祝創校50周年 (本報訊)天主教普照中學本年慶祝創校50周年,在面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所有校慶活動需延期舉行。校慶彌撒改為在校內各級週會中舉行祈禱會,由校監譚永亮神父、高旭執士、校長李玳華及教師陳潔雯與學生作分享。校慶祈禱會以「地鹽世光」為主題,希望學生能如同普照的校徽:「一支光照四方的火炬」,在生活中實踐耶穌基督的教導,發揮自身的能力感染他人。 此外,校方邀請夏志誠輔理主教透過錄像與學生見面,夏主教提醒學生如何照亮自己,燃點他人的生命,成為社會和世界的光。 該校為學生送上兩份金禧紀念品,包括七色彩虹貼紙來表達「地鹽世光」,還包含該校校訓「止於至善」、50周年校慶副題、校慶標誌設計比賽學生冠軍作品;另一紀念品「小鹽燈吊飾」,以一盞能盛載鹽粒的小油燈,寄語學生實踐鹽與光的精神。(教) 梁式芝書院•中一學習體驗日 (本報訊)梁式芝書院於11月13日舉行中一學習體驗日,邀請九龍灣聖約翰天主教小學及聖安當小學的小六學生到校體驗。 體驗日上,書院教師向小六學生簡介體驗課堂,參加者分組到達各樓層的特別室參與活動,包括體育科進行高爾夫球及地壺運動比賽、英文科實驗劇場、科學課堂設有昆蟲實驗,以及製作潤膚露等化學實驗;地理科探究石質標本,學生以沙盤模型認識地理氣候;視藝科教授學生西洋書法;中、西史科以VR科技帶領學生「考察」古蹟。 另外,該校開放新裝修的小聖堂讓小六學生參觀,大家共聚在小聖堂內祈禱。小六生藉著多項體驗活動嘗試度中學生活,進一步了解中學校園環境及學習模式,為升中作好準備。(教) 德貞女子中學畢業禮 (本報訊)德貞女子中學11月14日舉行畢業禮,邀請校監張永明博士主禮。 當日不少中六學生的家長亦出席,見證女兒在人生階段的重要時刻。同學一個接一個上台領取證書,意味著中學生涯的結束,並為迎接未來而準備。 典禮開始時,大會先進行最具傳統特色的「傳燈禮」,由中六學姐把「德貞之光」傳給中五學妹,具有薪火相傳的意思,並將校訓「禮、義、廉、恥」的精神承傳。 校監張永明博士致訓辭時,向畢業生分享個人成長經歷及引導學生建立正向思維,寄語學生懷著希望,並抱著積極心態坐言起行,分配時間在自己立志想做的事情上,實踐母校對各人的期望:「犧牲與修和」精神。 當日,各班畢業生重溫校園生活片段,懷緬之餘更衷心感謝教師的教導。(教)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01_20200524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20.05.22
明愛教授何萬貫中文網站 疫情下幫孩子在家 打好語文基礎
(本報專題)疫情下,不少網上學習平台幫助孩子學好中文,以迎接復課後的學習生活。明愛專上學院人文及語言學院教授何萬貫最近開放自己策劃的網上學習平台,讓學生在家中也能輕鬆學習中文。 何教授的網站提供每天的學習資源, 包括「每日一篇」、「每日一篇(幼稚園版)」、「每日一詞」、「每日一練」、「每日一故事」共五個平台,照顧幼稚園、小學及中學生的不同學習程度。何萬貫在五月七日對本報,疫情期間開放這個網站至本年九月,是希望發揮明愛的精神,在疫情期間,以他的教育專長,為疫情中的社會提供一點愛,幫助學生在家學習。 錄製名人歷史故事  擴闊文化學習視野 何萬貫教授說:「每天讀一篇三百字的文章,一年可讀十萬字,十年便可讀百萬字。」何萬貫指語言是學習各科的工具,需要不斷學習才不會退步。而平台中的文章在週一至週五都會每天更新,絕不重複,學生回答問題後便可獲得獎狀, 「透過每天持續參與,養成閱讀習慣,就與我們每天都閱讀報紙一樣。」 除了為學生安排不同程度的閱讀文章外,其中在「每日一故事」,何萬貫更會挑選題材、撰寫並親自錄音約三分鐘的故事內容;題材主要圍繞香港故事、名人軼事及常識地理等,除了訓練小朋友的聆聽能力外,也能擴闊視野。 期望孩子主動上網學習 談到在家中學習中文的心得,何萬貫說最主要是靠小朋友自覺,養成閱讀及寫作的習慣,「每天可花上約二十分鐘寫作」。他勉勵學生不要為目前學習的不理想而沮喪,而「每日一篇」這個平台,也是希望為學生打好學習中文的基礎。「一個班級裡,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學生」,而學生可以根據個人程度,在平台上選擇合適的文章,從中獲得喜悅,增加學習的原動力。 何萬貫又指,家長在家中也可以陪伴孩子一同閱讀文章,彼此分享看法;邀請孩子寫作,讓父母成為第一個讀者,培養他們每天學習語文的興趣。(吳) 
kjy01_20200209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20.02.07
《紙納乾坤》地圖展覽 從地圖與遊戲 分享地理知識
(本報專題)香港海事博物館於今起至本年二月廿四日(至二月二日仍如常開放),舉行全新的專題展覽《紙納乾坤:從天圓地方到寰宇天下》,展示中國航海和地圖測繪的發展史,並透過遊戲分享地理與航海知識。 乾坤是中國古藉《易經》上的卦名,亦代表「天地」,小小地圖內藏天地與海洋裡的知識。明清時期,西方傳教士帶來科學和地圖測繪等知識, 這影響了中國的思想和科學發展,也從中豐富了世界對中國的認識。 上述展覽主要分為四個部分,分別介紹中西航海及製圖的發展史、傳統中國地圖測繪、明清時期中外地圖史上的相遇,以及中國地區特別是珠江三角洲和香港的製圖歷史,當中展出多幅地圖及海圖、清末民初的書籍以及多種地圖測繪儀器,介紹中國在古時候如何建構對世界的理解。而當中不少重要地圖,正是由明末來華的天主教傳教士所繪製呢。 中國人認為天圓地方 傳教士:地球是圓的 「天圓地方」是中國古代其中之一影響深遠的宇宙觀,而這種「地平」的觀念亦令當時的地圖難以正確地繪製出弧形的地面;但這些傳統的地圖精細而豐富,會以圖案及符號形容河流及道路等。 到了明清時期,西方傳教士例如艾儒略、南懷仁、湯若望及利瑪竇等,在中國傳教的同時,帶來了科學、地圖繪測及繪圖知識,包括地圓說、經緯度及數學等知識。 博物館董事局委員譚廣濂向記者分享這些地圖的故事。談到展覽中由意大利耶穌會傳教士利瑪竇於一六○二年在北京繪製的《坤輿萬國全圖》,譚廣濂指在明代,歐洲的世界地圖大多以歐洲為中央,美洲及亞洲在兩則,但在這張以漢字寫成的世界地圖中,利瑪竇以東亞作為地圖的重心,美洲及亞洲在兩旁;讓中國士大夫認識到世界之大。 這張地圖亦因中國及日本間的貿易及文化交流活躍,而傳入日本,成為當時日本吸納西方知識的其一重要來源。譚廣濂說,雖然當時日本已有一些世界地圖,但都是以荷蘭文所寫;而當時中日都處於漢字文化圈,日本人能閱讀以漢字寫成的《坤輿萬國全圖》,此地圖在當時的日本十分受歡迎。 傳教士製作世界地圖 在海事博物館展出的《坤輿萬國全圖》屏風,亦是於十七世紀在日本製造。另一張同類的展品《坤輿全圖》,則由另一位傳教士南懷仁於一六七四年繪製。 譚廣濂說,傳教士為中國帶來新的地理知識,其中利瑪竇在《坤輿萬國全圖》採用的一些地理名詞如:「太平洋」、「地中海」等,至今仍有使用。 此外,傳教士除了把西方的知識帶到中國外,他們亦把從中國取得的地理資訊帶回西方,豐富世界對中國的認識, 展品《中國新圖志》便是由意大利耶穌會的傳教士衛匡國在一六五五年繪製。 這次的展覽由香港科技大學李兆基圖書館及澳門科技大學圖書館等協辦,梵蒂岡圖書館等借出電子地圖;譚廣濂亦借出多件文物。 地圖上的知識 譚廣濂認為,「地圖就是歷史」,讓人認識古時的世界面貌; 即使是香港的地圖,不同年代都有著明顯的轉變,而隨著世界不斷的發展,大眾可透過比較今、昔的地圖去了解社會轉變。 若細心觀察,地圖及海圖中有一些特別的符號和奇怪生物。是次展覽中設有些特製小箱,向大眾介紹這些圖案的意思;並有「DIY蓋章明信片及親子創意填色紙」活動,當中的蓋章亦採用了這些在地圖裡的特別圖案。我們不妨仔細觀察,再在展覽中尋找答案吧!(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