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6_20220306_s
400400中學專題
中學專題
2022.03.04
天主教培聖中學與元朗天主教中學兩校 合辦歷史文化考察
(本報專題)在元朗區不同的村落,聚居了不同族群和擁有獨有建築,區內歷史文化資源豐富,其中屬於香港首條文物徑的屏山文物徑是鄧族的聚居地之一,可窺探新界的傳統面貌及宗族生活;而同樣是鄧族發源地、位於錦田的水頭村,村內不少古舊建築更被評為法定古蹟或一級歴史建築。天主教培聖中學及元朗天主教中學兩校學生化身成「元朗區多元歷史文化考察大使」,走進具百年歷史的建築群,在區內探索源遠流長的歷史故事。 兩校去年合辦的「探古尋元」元朗區多元歷史文化考察大使計劃,此計劃得到香港樹仁大學、香港教育大學,以及教區人文學科教育委員會支持,由大學教授及大學生培訓20多名中學生成為導賞員,並帶領小學生進行社區歷史深度考察,活動吸引八間小學共70多位小學生參與,參與攝影、短片及導賞路線設計比賽。 香港首條文物徑 由天主教培聖中學步行約10至15分鐘便抵達屏山文物徑,14位中一至中三學生在法定古蹟鄧氏宗祠認識箇中歷史,也到清暑軒親嘗古人建築設計的智慧。導賞員中二級生施心怡說:「我們去年七月底到屏山考察,當時天氣炎熱,進入寺廟已滿頭大汗, 當抵達清暑軒待三至四分鐘,便立時感到清涼,流汗也停止了。」 公民教育副統籌教師伍億浩指出,學生親身考察時,感受古代樓宇建築的獨特地方,例如學生親臨清暑軒體驗天井建築的功用,參與過後才能感受到文化的底蘊,驚歎古人的建築智慧。 另一擔任屏山文物徑的導賞員中二級生鄧韻姿認為,透過活動更能認識自己居住的地方,她從中觀察到在屏山不少宗祠的中央設有天井,除了儲備雨水,也有防曬及消暑用途,她與家人居於錦田的圍村,生活多年也鮮有聽聞有關圍村的特色,「每到農曆年三十至年初二也會隨家人到宗祠拜神,初一會茹素,卻一直不知道原因,在認識有關歷史後,才了解這是圍村人的傳統。」 施心怡說,在家附近也有留意古舊的建築物,然而一直沒有考究其用途:除拜祭祖先外,也用作學習及住宿之用;而每次進入也要遵守傳統的習俗,例如進入祠堂時,要分清楚「男左女右」,男士以左腳先行去跨過門檻,女士則用右腳,也不可以雙腳踏在門檻上,這樣做是不尊重祖先;在宗祠內不可大聲喧嘩,桌椅也不能亂碰等。 該校的歷史科教師杜展周表示,考察大使計劃推出後,已為中一歷史科的中國傳統文化承傳單元,引入屏山文物徑作為校本教材,讓學生認識圍村歷史與文化特色,課程亦加設中、英文及烏都語字幕,以照顧非華語學生需要。 元天中設虛擬導賞 位於元朗錦田水頭村的二帝書院建於清朝道光年間;又名知稼堂的泝流園,由錦田鄧氏二十七世祖鄧權軒於18世紀末年興建;也有供奉鄧氏歷代祖先的廣瑜鄧公祠等。該校礙於疫情,學生未有機會前往實地考察,遂以虛擬導賞,展示水頭村各項的建築特色。 元朗天主教中學地理科科主任及人文學科領域統籌何家健指出,16名修讀地理、中史、歷史,以及旅遊與款待的高中生製作簡報,當中加入了地理科的實地考察技巧,例如教導學生閱讀地圖,以Google Map規劃路線,「當要為長者設計旅遊路線時,從地圖中找出活動起點,沿途觀賞路線的行程,也要顧及當日的季節與氣候,時間限制等」, 讓學生活用人文學科的元素。 天主教培聖中學助理校長洪昭隆指出,藉著活動讓學生認識整個中華傳統文化的承傳。他表示會繼續舉辦相關計劃,屆時主題圍繞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的認識。(高)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01_20211128_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21.11.26
天主教佑華小學 以運動培養學生 建立正向人生觀
(本報專題)近年,天主教佑華小學的學生在不同類型的運動,例如足球,田徑等項目取得佳績,舊生梁德洋更在今屆渣打香港馬拉松半馬青年組勇奪冠軍,學生的成功原來有賴校長及老師們在十年前開始推行運動發展,以運動培養學生建立正確價值觀,亦為香港體壇培育接班人。 佑華小學的校舍屬90年代類別,但毗鄰觀塘游泳池,足球場及網球場等不同運動設施,地理位置得天獨厚促使林堅校長將學校發展成運動型學校,當中更包含一個奮鬥故事。 「魚腩」足球隊成就傳奇 「十年前,學校足球隊被稱為『魚腩部隊』!」林校長憶起當年學校尚未發展體育,足球校隊慘敗,遭當區其他校長調侃。適逢當時觀塘區展開重建計劃,優化各項體育設施,林校長靈機一觸,將學校定位「運動型」,讓學生鍛鍊體魄,並在學習方面帶來正能量。碰巧當時足球學校為基層學生提供訓練,在前香港男子足球隊隊長李偉文教練悉心教 導下,足球隊的成績突飛猛進,幾年間奪得多個校際及公開賽獎項,由「魚腩部隊」蛻變成區內勁旅,更代表香港區出賽,成功擊敗澳門隊伍, 創造傳奇。 首創電子體育課  善用當區體育設施 早在10年前,佑華小學已創辦「全天候電子體育課 」,讓學生在下雨天或空氣污染指數較高時,亦能上體育課,透過參與不同遊戲,了解卡路里的消耗,能量和步數等資料,提升學生對運動的興趣。 現時佑華小學開拓了不同類型的運動項目, 並善用當區的體育設施,帶學生前往鄰近的運動場所進行體育課。另一方面,老師們在課堂的編排極富心思,為不同每年級的學生提供特色活動,例如劍擊、網球、非撞式欖球、攀石等,讓學生享受體育課的樂趣。佑華小學得到專業人士支持,為學生度身訂做體育改善計劃,學校亦邀得退役精英運動員到校任教,包括前香港女子足球隊隊長李美芬。 專業運動員到校指導 學校亦得到其他運動團體青睞,主動提出合作,例如桌球名將傅家俊與吳安儀曾經到校教授桌球技巧,推廣桌球普及化。學校更特意訂製適合小學生及幼稚園學生高度的桌球枱, 與當區幼稚園合作,發展桌球課程。隨著學校推行「愛運動,好健康」運動計劃,二年級學生可以從劍擊、芭蕾舞及花式跳繩選取一項, 免費獲得10堂專業指導,體驗平日較少接觸的運動。 參與同學樂在其中  盼望為學校爭光 五年級的陳梓欣加入足球校隊並擔任守門員,梓欣經常奮不顧身將球撲出,毫不害怕弄髒自己,她對足球充滿熱誠:「我除了參與訓練,亦會瀏覽YouTube,觀看家姐的比賽片段。」原來梓欣的姐姐陳曉熳亦是佑華小學的校友,現為香港女子足球隊(U16級別)隊員。 六年級的郭嘉誠除了參與足球隊,亦是田徑隊員,他記得「某次田徑比賽忘記攜帶外套,當日天氣很寒冷,自己準備不足,導致比賽未能奪獎」,他汲取是次教訓,現在每次出賽皆作好準備。嘉誠表示,近兩年礙於新型冠狀病毒肆虐,所有校際比賽被逼停辦,對此感到遺憾,但強調升中後仍會繼續做運動。二年級的鍾展坤及三年級王梓琳亦有同感,兩人雖是足球隊隊員,卻從未參與過學界比賽,他倆盼望疫情早日過去,可以參與足球比賽,為學校爭光。 致力播下運動種子  培育體壇明日之星 佑華小學作為「運動型學校」的先驅經已10年,家長由反對及質疑學校當日的轉型決定,到現在非常支持學校致力推廣體育運動。的確,有校友成為港隊成員,在體育項目取得佳績,這正是佑華小學在學生的成長路上,播下運動種子,燃點他們的運動心火,讓運動幼苗茁壯成長,祝願學生們在體育賽事上繼續發光發亮,說不定他日的奧運比賽獎牌得主也是佑華小學的畢業生! (盧)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01_20211017_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21.10.15
石籬聖若望天主教小學 Learning by Doing 從不同體驗中學習
(本報專題)你認識每天上學、放學經過的社區嗎?石籬聖若望天主教小學的李昊縉參加過學校LBD課程(Learning by Doing; 「做」中「學」)「勇闖社區」的活動,便多認識了石籬一帶。他與家人到社區逛,又觀看網上地圖街景,之後與同學合製「社區地圖」,畫上麪包店、餅乾店、馬路、人和車等。在地圖上,學生又貼上創意標誌,例如在水果店貼上「小心榴槤有刺」,一起建設美好社區。 該校於2017年起,在小一至小三的常識科開展LBD課程,著重體驗式學習活動,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及全人發展。課程背後也帶出天主教教育五大核心價值——真理、義德、愛德、生命及家庭。 觀察社區 學習愛德與公義 在「勇闖社區」這課程中,二年級的江靜欣用心觀察社區時,便留意到一些以往她從未曾留意過的事物情境,「原來石籬也有酒店」,活動加深了她對社區的認識。 L BD課程成員、宗教科科主任廖韻文老師希望學生可以從認識社區開始,再去學習如何去愛社區內的人與物。 學校安排一年級生進行「勇闖社區」的活動後,二年級便參與「美好社區」,觀察社區內的設施,學習愛德及公義。學生鄧雋諾留意到區內有無家者,便想到可以在街頭設立共享雪櫃,與有需要人士分享食物。學生在活動中,觀察社區的設施,細看環境,從而提出建議,LBD課程另一成員、宗教培育組統籌黎慧茵老師說:「期望透過這課程,讓學生明白每一個人都是社區的一份子,即使是殘障者和其他有需要人士,都應該得到公平的對待。」 了解身體狀況 也關顧家人 學校所處的石籬社區之外,教師更帶二年級學生認識香港的地方。在主題「珍賞香港」的課程中,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教師無法帶學生出外遊覽,便由教師親身走到青衣海濱公園和青嶼幹線觀景台,以網上直播形式,透過熒光幕帶學生一起到這些地點。 此外,學生又利用網上地圖資訊,設計了遊覽香港景點的路線。三年級的藍浩然與同學,便設計了前往海洋公園、迪士尼及星光大道的行程,「早餐後乘車到海洋公園,在公園餐廳午膳後,再乘地鐵到迪士尼,下午約5時,再轉到星光大道。」活動亦考驗學生的解難能力,例如學生建議行程中乘搭的士時,老師便提問有否其他較便宜的方法。就是這從構思到一問一答的過程中,讓學生多了解香港的地理、交通、景點及美食等,更加認識香港這城市。 雖然LBD沒有考試、測驗,但LBD課程成員、常識科科主任陳俊林說,課程中有多元評估方法,例如在以上珍賞香港主題中,教師便為學生準備了「LBD香港旅遊博覽」,讓他們向同學、老師和家人分享製作成果。 成長型思維 有利自主學習 課程發展主任劉秀雯說,LBD不只重視知識,同樣重視學生能夠培育良好的價值觀和改善自身能力,期望學生把在課堂所學,實踐於生活中。有見及此,三年課程層層遞進,涉及自身與環境的範疇:一年級的主題是認識學校;身體及心靈;家庭及社區。二年級的是健康的我;美好的社區;欣賞香港。三年級的是科學家;文化共融;認識中國。 常識科科主任林穎謙老師同樣有份策劃LBD課程,他說這課程與常識科最大的不同是,LBD在活動中慢慢滲入不同價值元素在內,例如在教導學生身心靈健康的「健康的我」主題中,學生觀察自己的健康情況時,也透過問卷了解家人的健康狀況,為家人設計家庭健康手冊,「不只關心自己,還要關心家人,表達對家庭的關顧。」 學校在接下來三年也期望透過推行LBD,促進師生轉化為成長型思維的團隊,期望師生能從失敗中學習,或從旁人身上有所學習,體會到透過練習而提高才能。推行LBD 課程四年,校長蕭茵看到學生的積極性,自主學習,她亦欣喜見證他們成為「愛主、愛人、愛大地」的學生。(吳)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16_20211010_s
400400中學專題
中學專題
2021.10.08
天主教鳴遠中學 VR Cave 師生互動 走進虛擬空間 提升學習動力
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下,老師帶學生走出課室,進行地理科的戶外考察,看看岩石的形成,或是到訪海外的鐘乳石洞,這一切看似妙想天開,但天主教鳴遠中學卻做到了 —— 該校設置「浸入式仿真實驗室」(VR Cave)教學系統:透過電腦程式及裝置,將特定場景或圖案立體呈現出來,學生只需戴上立體眼鏡及使用動作感應棒,便能置身於另一空間,有如身處《桃花源記》的桃源仙境。這套嶄新的教學系統打破地域界限之餘,更可以穿越空間,回到遠古時代,踏足於早已不存在的歷史遺跡,或是虛構的場景中。 天主教鳴遠中學早前獲優質教育基金撥款逾百萬元,協助學校改建「浸入式仿真實驗室」(VR Cave),將傳統書本的知識及抽象概念,透過虛擬實境,讓學生去體驗,一方面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和興趣,另一方面加強老師與學生的互動。袁玉蘭校長解釋, 「浸入式仿真實驗室只是一項工具,教師需要保持教學的初心, 與學生多作互動,彼此有問有答。學生一般分成10人小組,輪流使用VR Cave學習十餘分鐘後, 便回到旁邊的多媒體課室,聆聽老師的詳細講解。」每名學生再透過iPad即時進行簡短測驗,讓老師立刻知道同學們對課題的認識及掌握程度,可以瞬間作出改善。 袁玉蘭校長主修地理科,她解釋VR Cave可以應用在不同年級和不同學科上,高年級暫時應用於物理、化學和地理科,低年級則主要是科學和生物課。學校亦將現實生活的情景置入VR Cave教學系統的內容庫:例如模擬海嘯突如其來,學生只要戴上立體眼鏡及動作感應棒,便能親身體驗這股天然災難所帶來的破壞力和影響;或是將情景設定為地鐵站內乘搭行人電梯的安全守則等,深化同學的安全意識。駱燦明副校長補充,目前正製作中國古代歷史建築及傳統服裝的虛擬環境,讓學生有機會置身其中,更加明瞭課本的內容。 鳴遠中學踏入第二年推行VR Cave 輔助教學,得到教育局的支持和肯定,學生在課堂上全情投入,較往日的課堂表現更為專注。袁校長不諱言,校內的學生普遍來自基層家庭,學習資源有限,學校的VR Cave教學系統有助擴闊學生的視野,加強他們的自信心和競爭力。物理科主任曾紀德老師在中三的科學課上教授光學原理, 利用VR Cave,將相機立體地呈現在學生面前,解釋相機的稜鏡構造,「虛擬地」拆解相機,讓學生清楚了解各個組件的位置和功能。相對過往只能使用平面圖片向學生解釋原理,曾老師認為VR Cave能提高實用性,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就讀中三的吳欣欣及黃德恆首次使用VR Cave,戴上立體眼鏡及動作感應棒上課,兩人坦言感覺新鮮,相機和顯微鏡立體地呈現在自己面前,清楚地看到各個組件的結構,更加明白老師的講解。黃德恆期望VR Cave能夠應用於更多學科上,將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兩人不約而同表示,稍後會向家人及朋友分享學校的V R Cave學習經驗,讓身邊更多人知道其中樂趣。 天主教鳴遠中學早前慶祝學校成立70周年,以「創新和追求卓越」作為校慶主題,袁校長盼望新穎的VR Cave教學模式能持續發展下去,引入更多外界的支援,更希望日後能夠與大專院校合作,作多方面嘗試。駱副校長亦鼓勵學生參與設計VR Cave的內容,藉此學習編寫程式,幫助學生發展將來的事業及人生路向。事實上,今年暑假,鳴遠中學經已向多間小學推介VR Cave教學系統,接待過老師及小學生,讓他們親身體驗;亦有中學老師主動要求前來學校,了解箇中的教學效益。 鳴遠中學全體老師在課程和教學上滲入科技元素, 帶領學生走在時代尖端,發揮潛能,無懼各種挑戰和困難,真正實踐出「師生同心創未來」。(慈)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