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4b-20140105
icon59
香港故事
2014.01.05
「過海火船」的百載春秋
   港島和九龍中間隔著一個維多利亞港。如今,要到對岸去方便得很。但由紅磡通往銅鑼灣及灣仔區的海底隧道,在1972年才通車,經尖沙咀到金鐘的地鐵(荃灣線)則到1982年才投入服務。在這以前,人們「過海」都得坐船;從1898年開始運作到如今的天星小輪,便幾乎是唯一選擇。 說來許多人不知道,最初興辦這生意的是一位波斯拜火教(亦稱「祆教」)信徒。他原居印度,1852年以難民身分偷渡到香港,起初當廚師, 在1871年創辦九龍渡海小輪有限公司,來往尖沙咀與中環。據說在十九世紀初,在廣東沿海做生意的外國人中,有許多是來自印度的祖籍波斯的拜火教人士,人們把他們叫做帕西人。他們也在香港聚居,禮頓道便有一家他們的教堂。老香港人稱之為白頭教。香港大學創辦者之一的麼地便是其中的著名商人。 1898年,九龍倉集團收購了這家渡輪公司,改名為「天星小輪公司」,開頭只有五艘燒煤炭發動的單層船隻,老香港人稱之為「過海火船」。到1926年才有可載五百多人的雙層船,而內燃機輪船則到1933年才引進。1941年,日軍佔領香港,天星小輪服務停辦了三年零八個月。直到1949年,天星小輪才恢復到有六艘船投入服務。 1966年,天星小輪把頭等船費由2角加到2角5仙。而按當時的物價,5仙可不是小數目:它可買一根油條,只要多加1 角買碗白粥,便是升斗小民的一頓早餐。有人絕食抗議,由此也觸發了一場騷亂。2006 年,港府收回愛丁堡廣場的天星碼頭用地, 小輪被遷往新建的中環七號碼頭運作,原址拆卸。這決定引發了保育人士一連串示威和抗議,結果是碼頭被圍板封鎖及清拆,備受關注的鐘樓則被棄置於屯門堆填區。   天星小輪和近百年港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早已成為港人集體回憶中的一個重要景觀,難怪許多事件都圍繞著它發生。它也是外地來港旅客遊覽維多利亞港的首選途徑。近年更被《國家地理雜誌》列為「人生50個必到景點」之一。
kjy01_20130922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3.09.22
伍華小學 馬國良校長 因材施教 照顧學生個別需要
在天主教伍華小學渡過的第二十七年,由副校長成為校長, 馬國良校長微笑道,「這是我的一個新挑戰。」身份雖然有所改變, 馬校長的信念卻堅定不移,他說:  每個同學的能力都不同, 有不同需要;我不會放棄任何一個學生,只要包容和關心, 他們定會有所改變。    (本報專訪)馬校長昔日主要任教數學科和宗教科,並負責校內的訓輔工作, 支援學生。他表示自己的教學深受學習經歷影響,「學生時代的我並不乖巧」,馬校長坦言,「當年神父、校長和老師的教導對我影響深遠,我也會仿傚他們的做法。」 經歷影響教學 生於公教家庭,馬校長嬰兒時接受洗禮,小四時更和幾個同學一起加入堂區的輔祭會。「老實說,當時參加輔祭會只是個到外邊玩的藉口」,他形容他們幾個輔祭把聖堂鬧得「天翻地覆」。有一次,他聽到一位教友向堂區的劉玉亭神父投訴, 問神父為甚麼容忍他們 。他難忘劉神父當年的回應,「我不知道教好他們的辦法, 但在外邊的話,他們會比在聖堂學得更壞。」 中三那年,馬校長留級了。「我感激老師在我和幾個同學最差勁時,他們也沒有放棄我們,這對我的影響很大。」馬校長特別感謝教授地理科的陳培倫老師, 「他會帶我們『通山跑』,我遠足的興趣也是由此開始發展;後來我們希望追趕成績時,他亦十分願意幫忙。」 在山野間,馬校長也重拾與天主的關係。「中學時有段時間不願到聖堂去,雖然經常誦念經文,但也不容易明白內容」,在大自然中,他卻有強烈的信仰體會。「有誰能創造這樣美妙的大自然?唯一的解釋就是天主的臨在。露營的晚上抬頭望見星空,我更感受到祂。」 用心引導學生 近十年,馬校長主要任教輔導班,他一直秉持著包容和因材施教的大原則, 「我要求學生的是盡力完成,而不是高分。」執教鞭多年,他印象最深刻的片段是六年前獨立成班的「九兄弟」。 九個男生,各有不同的情緒和行為問題,當年令校方十分苦惱。在時任校長同意,和各位老師的共同意見下,負責訓輔工作的他和其他老師合作,大幅調整「九兄弟」的課程。他們減少主科的課節,下午為他們安排不同活動,加上校外社工協助訓練紀律。「當時很多人質疑成效,我們也不是很有把握。」 一年後,「九兄弟」情況有明顯改善,他們在畢業營中的話劇表演更三度重演。其中一位學生現正在伍華中學就讀中五,因自學日文,他課餘亦擔任日文翻譯員。馬校長總結道,「沒有包容,便很容易埋沒學生的才華。」他相信改變或許不在這一刻,但學生會潛移默化。 馬校長亦堅持在校內舉行遠足活動, 希望同學在經驗中學習,體會到達終點的滿足感。「我期望同學學會堅持自己的信念,像行山般,辛苦時可以休息, 可以找老師幫忙,但繼續前行要靠他們自己。」     新學年接任校長,馬校長希望繼續透過活動,讓學生從親身體會中學習。他計劃將乘風航定為小五的全級活動, 「希望同學有新嘗試,克服不同的挑戰,有所成長。」(澄) 
kjy02_20130414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3.04.14
漫遊地質歷史 細看生命進程 史前故事館 趣看地球科學
     常聽人說道:「恐龍是遠古地球的霸主」,但你是否知道根據科學家的研究,早在恐龍出現的三十六億年前,已有原始生命的出現?原始生命是甚麼?生命的起源又是甚麼? 就讓我們到史前故事館走一趟,從科學的角度看地球的歷史故事。 (本報專題)還未步入展館,目光已被入口旁的一件展品吸引著。那是一根骨頭,一根巨大的骨頭。到底這根巨型骨頭,是屬於怎樣的巨型生物呢?「這是雷巴齊斯龍大腿骨的複製品,與真品的大小比例是一比一」,館長岑萬儀解釋道。館內雖然沒有活生生的動物,但場館順時序分成五個展區,展示近一百件史前生物的模型和珍貴的化石,館內顯得生氣勃勃。 史前故事館的標誌是甚麼史前生物?(圖1)  溝鱗魚。溝鱗魚是泥盆紀時期(約三億多至四億年前)廣佈全球的原始魚類,身長只有數十釐米,在香港也曾出土牠的化石,已經滅絕。牠和現今大部份魚類最大的分別,就是身體內沒有骨骼,而是體外覆有骨質鱗片,頭部和胸部則包裹著骨甲。由於甲殼上滿是凹洞和彎曲的溝紋,因而得名溝鱗魚。 這些化石與香港有甚麼關係?(圖2)  在現代化都市的外形下,香港其實歷史悠久。船灣淡水湖曾出土溝鱗魚的外殼化石,將香港的地質歷史推前至四億年。此外,該化石的溝鱗魚品種與館中展出、由澳洲魚類時代博物館借出的溝鱗魚化石相同。由此可見,香港於四億年前與澳洲十分接近,因地殼板塊移動,今天的地理位置才相距甚遠。 此外,香港新界東北海岸亦曾發現菊石化石(圖3a)。菊石與魷魚、墨魚等同屬頭足類動物(圖3b),菊石雖已於六千多萬年前絕種,但外形和今天仍存活的鸚鵡螺接近,漂亮、貝殼似的外殼保護著柔軟的身體。更因外殼的特別構造,牠就像潛水艇般,能透過調節殼內空氣和水的比例,在水中上升下降。牠們亦能噴出海水,使自己向反方向快速移動。 我可以接觸化石和其他展品嗎?(圖4)  一般來說,化石等展品都嚴禁參觀者觸摸,以免對寶貴的研究資源造成破壞。但史前故事館有數件展品可供參觀者觸摸,提升他們的興趣和體驗,當中包括:來自俄羅斯的鐵隕石和菊石化石。透過第一身接觸,我們能更認識隕石的成份,以及它們在地球形成過程中的重要角色;觸摸千萬年歷史的菊石化石,感受牠殼面的凹凸,或許你就能明白牠們為何被古人形容為「羊角」呢!即使可以觸摸,大家亦不要搖動或破壞展品。館中亦設輕觸式屏幕的互動平台,提供遊戲,讓參觀者更了解地球的歷史。不過,千萬記住,大部份展品都標上「請勿觸摸」的標示,大家要跟從現場工作人員的指示,愛惜這些珍貴資源呢!  透過認識地球歷史和古代生物,我們學到甚麼?   
kjy05a_20130310
icon35
Famous Quotations
2013.03.10
All really big discoveries are the results of thought. – Alexander Graham Bell | 一切真正重大的發現是思考的成果。 – 亞歷山大.格雷厄姆.貝爾
Alexander Graham Bell (1847-1922) was a Scottish-born American scientist and inventor. He spoke the above sentence to encourage people to explore, search and strive. This is because every time we do so, we will be certain to find something that we have never seen before. Since childhood, he had shown a great curiosity about his world and was always fascinated by technology.  As Bell loved to learn and to create, he continued his passion to test out new ideas. He invented many things such as a metal jacket to assist people with lung problems, an audiometer to test people’s hearing, and a tetrahedral kite. He is best known for inventing a device that enables people to talk directly with each other in different places. What is it? In 1876, Bell was granted a patent for the telephone when he was 29 years old.  What were the first words that Bell was saying when he spoke into the telephone to his assistant in another room? He said,  “Mr. Watson, come here. I want to see you.”  The telephone was further developed by many other scientists, and it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ndispensable and widely used appliances in modern world.  Bell was also commit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1898, he became the president of the 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 and helped to turn “National Geographic” into one of the best-known magazines in the world. He was also one of the founders of “Science” magazine.         Scottish: 蘇格蘭人 Scientist: 科學家 Inventor: 發明家 Technology: 科技 Audiometer: 聽力計 Tetrahedral kite: 四面體風箏 Patent: 專利權 National Geographic: 國家地理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