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6_20220508_f
400400中學專題
中學專題
2022.05.08
明愛陳震夏郊野學園
地理考察欣賞上主創造
(本報專題)根據非正式統計,「實地考察」是吸引學生修讀地理科最主要的因素。明愛陳震夏郊野學園校長鍾智遠說:「20多年前我來到郊野學園參與五日四夜的課程,感受至深一定是與同學考察時的經歷,第一次從望遠鏡觀星看見土星,此記憶仍然印象深刻。」   位於長洲的明愛陳震夏郊野學園,專門為高中生提供地理科與生物科實地考察課程,可是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下,學生無法外出考察,郊野學園因應反覆的疫情先後發展出不同的教學模式,包括提供學園實地研習課程、到校課程或網上課程等。其中於本學年推出的「學園實地研習課程」的模式上,安排學生在郊野學園內進行一系列模擬實地考察,讓學生親身體會考察的樂趣。   模擬場景參與考察 在郊野學園報讀地理考察課程的學生,每人手持考察儀器,在戶外的河流橫切面模擬場景進行河流考察; 在實驗室掛上河流上、中、下游模擬場景的相片,學生模擬採集推移質,(bed load,即在河流周邊的石頭與沙石),並使用游標卡尺測量推移質大小,觀察推移質磨圓度;在郊野學園測量樹木,學生在操場放設的草皮上,統計底層植物覆蓋率, 並到實驗室進行土壤肥力測試實驗等。   郊野學園地理科主任曹頴欣指出,以上只是部份在郊野學園進行的學園實地研習課程,以應對因疫情學生無法戶外考察的問題。她表示,該校的地理科教師會親身到不同的考察地點,拍攝影片及搜集考察時所需要的考察資源,例如教師親身前往深涌,拍攝河道上、中、下游的面貌,在河流搜羅推移質,再印製成與河流1:1大小的河流橫切面模擬場景,「學生進行模擬考察時,運用拉尺及米尺量度河流的闊度與深度」,學生也可以分析推移質特徵,了解河道環境。   地理考察加油站 為考生打氣 本年DSE地理科於5月7日考試,郊野學園遂於三月至五月在臉書新設「地理考察加油站」專頁,因應本年DSE地理科的「實地考察為本問題」考核單元以河流為主題,每星期在專頁上載兩至三個帖文,透過實地考察短片及相片等,向學生呈現河流實地考察的情景。   加油站附上儀器實物的相片介紹儀器的應用、在河流環境蒐集數據的方法、測量河流流速的不同情況等。曹主任指出,透過圖表幫助學生掌握在河流考察時可使用的工具與方法。例如學生在研究河道坡度時,可以使用手水準儀、米尺、測距桿、水平尺等;計算河流流速,則以流速計、秒錶、乒乓球作漂浮物及米尺;亦可以運用游標卡尺、顆粒大小分類表及米尺, 研究推移質的大小及磨圓度。   遇上有學生不清楚如何讀取游標卡尺的數據?加油站便以圖像介紹使用游標卡尺的方法,老師更親身走進河道,以影片向學生示範運用考察工具測量河道寬度及深度的流程,讓學生有如親歷其中,「今屆考生在整個高中課程也受到疫情影響,期望藉此幫助學生掌握學習重點。」   全校推動環境教育 鍾智遠校長指出,踏入五月郊野學園接受其他學校報名,參與該校的地理及生物科實地考察課程,該校亦協助教育局課程發展處舉辦生物科及地理科的教師專業發展培訓,他希望學生透過實地考察增加對環境教育的認識。   本年初,該校在位於山上的聖方濟校園的廣場設置全天候相機,24小時拍攝上空並定時上載至學校網頁,實時顯示天氣數據, 從全天候相機觀察雲層、星空銀河等現象。鍾校長說,在長洲推動環境教育,隨時也會發掘出有趣的事情,早前郊野學園的臉書專頁上載從全天候相機拍攝到貓頭鷹褐漁鴞站在鏡頭前的相片,生物科老師透過分析貓頭鷹的足部、眼及心口紋等辨認其所屬品種。   鍾校長表示,長洲遠離市區不受光害影響,觀星十分理想。在春天的夜空,可以見到大熊座、牧夫座、處女座及烏鴉座 ,亦可見到獅子座。   透過環境教育喚起青少年對可持續發展的醒覺及關注,是明愛陳震夏郊野學園的願景。曹頴欣主任指出,長洲擁有豐富的天然資源,是理想的考察地點:學生可善用長洲的海灘如東灣及觀音灣進行海岸探索,認識海岸地貌;在長洲芝麻坑路認識林地生態; 在長洲島上進行天氣研究等,「學生在島上考察時善用儀器,既能學以致用,也能夠在趣味中學習。」(高)  
kjy07_20220306_s
400400體藝傳情jpg
體藝傳情_小學
2022.03.04
長洲聖心學校陳嘉瑩 一條繩跳出不同花式
雙手持繩柄擺放在腰部附近,手腕發力擺動繩子,當繩子在腳下和頭頂經過時,雙腳合攏跳躍, 前腳掌有節奏地著地再跳起 —— 這是基本的跳繩姿勢。對長洲聖心學校六年級的陳嘉瑩而言,跳繩絕不簡單,一條繩充滿各種變化,這亦是她持續六年、一直被跳繩這項運動深深吸引的主要原因。 嘉瑩熱愛運動,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以前,每逢閒暇時間便相約表姐到公園玩球類活動、跳繩等。嘉瑩亦是因為表姐而認識跳繩,「我幼稚園時曾觀看表姐的一場跳繩比賽,覺得這項活動有趣, 直至小學有跳繩隊,便在小一起參與校隊。」慢慢地,嘉瑩的妹妹也加入到姐姐與表姐這二人小隊中,經常三人一起運動。 跳繩訓練體能   參與不同運動 跳繩的裝備十分簡單,只需要一條繩,穿著輕便的衣服及運動鞋便可進行。在代表學校參與的比賽中,嘉瑩常常穿著螢光橙色、印有「長洲聖心」的隊服穿梭於比賽中。自一年級起便參與跳繩比賽的嘉瑩,曾在香港專業花式跳繩學校舉辦的全港分區小學跳繩比賽中,獲單車步、二重跳的冠軍,及初級組三人大繩的亞軍。此外,她亦在中國香港跳繩總會舉辦的全港學界跳繩比賽中,在「45秒3人交互繩速度賽」及「1分鐘3人交互繩花式」中獲得亞軍,屢獲殊榮。 嘉瑩是一位運動健將,除了是學校籃球隊、羽毛球隊、乒乓球隊的成員,她亦有學習空手道,早前獲得屈臣氏集團香港運動員獎。她認為其他運動的優秀表現,與跳繩訓練有著密切的關係。 「跳繩是一項能訓練全身肌肉的運動。」嘉瑩認為跳繩能鍛鍊她的體質、持久力、專注力及耐性,而這些都是其他運動需要的能力。 在疫情前,嘉瑩每週參與兩次訓練。在約一個半小時的練習中,她亦要操練體能,當中最辛苦的便是做「無影櫈」,「如果不能堅持一分鐘,便要重新開始計時。」雖然過程艱苦,但她認為就是在這些訓練中,培養了耐性,亦更懂得堅持,她笑說:「現在面對不擅長的數學科,我也會堅持做練習、問老師,不會放棄。」 團體跳繩   學會合作 跳繩可以獨自進行,也可以是團體運動,花樣十分多。比起團體跳繩,嘉瑩更喜歡個人跳繩, 「如果不合拍,團體跳繩便會很困難。」但縱使如此,在團體跳繩中,她亦學會互相合作。最深刻的一次雙人跳繩比賽,嘉瑩的拍檔臨時受傷,需要換另一位同學上場。但嘉瑩並沒有感到灰心,反而安慰受傷的拍檔下次再一起努力。 在比賽以外,嘉瑩另一個跳繩的特別經驗,是去年教區籌款建堂及發展基金委員會舉辦的「跳繩強身心・建堂顯主愛」籌款活動。她指出99間教區中、小、幼學校的學生一起跟著歌曲節奏,跳出不同花式動作,場面壯觀。嘉瑩期望能繼續挑戰自我,挑戰更多高難度花式跳繩。(吳)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07_20211128_s
400400體藝傳情jpg
體藝傳情_中學
2021.11.26
聖若瑟書院化解壓力 突破自己 乒乓球運動員林曉陽
兩位少年各據乒乓桌的一方,互相對壘,你打出一球,對方又還一板,球來球往,這時其中一方突如其來急速殺球,成功贏得分數,露出勝利笑容。這個體積細小的乒乓球到底有甚麼吸引力,令到就讀聖若瑟書院中五的林曉陽自四歲半起,便開始學習這項運動?「或許是源於成長背景,我父親是中國乒乓球省隊代表,祖母是國家隊隊員,母親也是乒乓球教練,耳濡目染下,我很自然便愛上它。」性格文靜內向的林曉陽娓娓道出原因。 朋友打氣化解家庭壓力 來自乒乓球世家的林曉陽,會否因此較其他運動員優勝?抑或相反,承受著更大壓力?曉陽坦言,由父母擔任自己的教練的確不容易:「我每次出賽,也會游說父母盡量避免前來欣賞賽事,因為這給我帶來巨大壓力。我改為邀請朋友前來,為自己打氣。」不過,父母了解兒子的優點和缺點, 能更準確地為曉陽度身訂做訓練計劃。 乒乓球運動要求極佳體能 右手握拍的林曉陽主攻單打項目,開球時喜歡使用反貼( 即球拍平滑的一面),擅長跟對手打「多板」(即互相搓球),每星期平均花上4至5小時練習。別以為乒兵球運動員只是站立在桌子前,很少走動,這種想法大錯特錯,事實上乒乓球運動對於運動員的體能要求很高,曉陽每星期均前往銅鑼灣運動場練跑,每次跑800米至1200米,藉此鍛鍊體能。另外, 握球拍的手亦要鍛鍊爆炸力,他通常會練習平板支撐及掌上壓,有助鍛鍊腹部肌肉。若是遇上比賽,則要加倍操練。曉陽補充,練習或比賽時須要留意:必須先進行熱身和拉筋,避免弄傷腰部。 沉著應戰 汲取失敗經驗 自少已學習乒乓球的林曉陽表示,這項運動有助改善自己的心理質素:經常比賽,需要學習控制情緒及處理壓力,保持頭腦冷靜,沉著應戰。曉陽參加過許多比賽,對於當年小五時候參加的十八區學界比賽仍耿耿於懷:當天曉陽代表港島西出賽,晉級至總決賽,對手是西貢區的學校,雙方當時打至加時,曉陽最終因為擊球失誤,輸掉賽事,感到非常失望。曉陽將失敗轉化成動力,每次輸掉賽事時,均會思考自己的過失,努力改善。曉陽在比賽舉行前,亦會翻看賽事片段,以便了解對手的打法,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忠於自己 向夢想進發 林曉陽目前是香港乒乓總會的乙組球員,刻下正努力練習,鑽研及改善發球技術,務求在即將舉行的學界賽事中,取得優異成績及獎牌,累積足夠分數,向躋身成為甲組球員的夢想進發。 就讀中五的林曉陽坦言,同時兼顧學業和運動頗為吃力,只有盡力平衡兩方面。他的志向希望從事跟數學、計算及拆解公式有關的工作,希望能夠繼續深造學業,當然亦不會忘記自己熱愛的乒乓球運動,更笑言或許有一天,自己會擔任乒乓球教練,培育更多出色的運動員。 林曉陽銘記聖若瑟書院「勤勞」和「至善」的校訓,常懷忠信,熱誠待人; 學校以聖若瑟命名,林曉陽效法這位聖人的德行,誠實謙遜,愛主愛人。 (慈)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01_20210509_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21.05.07
天水圍天主教小學 25秒齊運動 校園設施推廣耕種
(本報專題)你會用25秒來做甚麼?天水圍天主教小學六年級生李彩琳用了25秒跳繩40多下; 廖思晴及周欣縈則在25秒內用乒乓球拍控球70多下。給你25秒,你能挑戰她們的紀錄嗎?  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下,天水圍天主教小學連續第二年未能舉行運動會,但為了慶祝25周年校慶,學校便於4月舉行另類的運動會——「25秒網上運動短片」活動,並於7月初頒發獎品。 在這個運動會中,學生不用跑步, 也不用跳遠,只要運用簡單的用品和手機,便可以留在家中開心參與。三項挑戰分別是「拋接迷你袋裝紙巾」、「個人跳前繩」、及「控乒乓球」,學生用25秒參加其中一項挑戰賽,拍攝及上載短片,便大功告成, 每項比賽達指定目標的更可獲證書。 廖思晴能夠控乒乓球70多下,在高級組可獲金獎獎勵。她分享秘訣時說:「控乒乓球時,要集中,眼睛看著乒乓球。」 思晴是學校田徑隊成員,每週要訓練兩次,但疫情下訓練暫停,出外運動的機會亦減少,她便改與妹妹在家中運動。思晴熱愛玩羽毛球及乒乓球,「我曾經與妹妹在家中拿著玩具羽毛球拍對壘, 差點打碎家具, 被媽媽罵。」於是乒乓球便成為她的好玩伴,她會與妹妹在餐桌上打乒乓球,也會對著牆壁自己玩。所以知道有另類運動會,便挑選了自己的心頭好乒乓球參賽。 鼓勵疫情下  保持運動習慣 運動會是要鼓勵學生保持運動的習慣,該校的課外活動主任李樹基指出,今次全校約50 位學生參加運動會,凡繳交短片的學生便可獲25周年校慶紀念品。為呼籲更多學生參加這次運動會,學校於早會播放宣傳片,由教師及學生示範各種運動。 除了思晴,李彩琳與周欣縈也有參與宣傳片的拍攝工作。疫情下,彩琳對運動的熱誠也沒有減退,她每天在家中做伸展運動,也觀看網上影片自學拉丁舞。今次運動會彩琳便參加了「個人跳前繩」,訪問當天她還未拍攝比賽項目,但已為自己訂下跳繩50次的目標,「如果第一次不成功,我會再拍攝挑戰。」 種植五彩蔬果  教導五大核心價值 在日常運動以外,均衡的飲食也是健康的基礎,所以學校一直推行健康飲食及生命教室,學生能於校內自然徑中觀看蝴蝶外,校內的五色果園、溫室及環控種植設備等,也種植了芒果、粟米、羽衣甘藍等多種蔬果,主要由高年級學生及教師組成的「綠色智能小兵團」負責打理,讓學生在體驗種植樂趣的同時,也可以品嚐新鮮的蔬果。 「自己種植的蔬果比較清甜,收成時的開心,也令我喜歡上健康的飲食文化。」六年級生徐達之去年也是「綠色智能小兵團」的成員。他曾在校內種植白菜,每逢小息也要到農田澆水,過程中讓他體會到農夫耕種的艱辛,所以兩個月收成後, 把白菜拿回家品嚐,與家人分享他的喜悅。 為了讓學生更了解天主教教育的五大核心價值,學校的五色果園種植了香蕉、葡萄、茄子、蕃茄和木瓜,分別代表愛德、家庭、真理、生命和義德,並把蔬果稱為「五彩蔬果核心價值」。 愛德香蕉 —— 在德育活動中,學生會在香蕉寫上關愛語句,送給有需要的同學。 家庭葡萄 —— 一串串葡萄就像家庭成員般聚在一起。 真理茄子 —— 茄子於4月(復活期)開始生長得飽滿,茄子就像耶穌穿上紫色外衣的模樣。 生命蕃茄 —— 健康的心臟對生命非常重要,而蕃茄就像鮮紅的心臟。 義德木瓜 —— 木瓜內有很多種子,像很多有義德的人,合力爭取義德的果實。  「在畢業前,每位學生都一定能體驗一次種植。」常識科教師陳穎欣指出該科會安排學生參與全級種植活動,由同學一起施肥、播種、收割,也要輪流灑水,「雖然收成後,每位學生可能只分得一、兩棵菜,但也會讓他們拿回家混著其他菜吃」,學習不同植物的生長環境、條件,體驗種植的樂趣。(吳)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