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4b_20240324_f
400400中學文章
中學文章
2024.03.24
喜樂中學 - 文章
那些獨處的時光   雨停了,空氣還是潮濕的,我沿著梯級上了天臺。同往常一樣,我將手搭在護欄上,靜靜地眺望,眺望繁星,星光點點。   又是獨處的時光啊!我沉浸於想像之中,彷似可以傾聽萬物之聲,與這座城市對話……秋風蕭瑟,月色皎潔,我們從歷史談到人民—─從人煙稀少說到繁華昌盛,多少俗客雅士飲酒、品茗、賞花;多少文人墨客吟詩、賦詞、作畫;討論氣候、環境、發展、現世之多元;對話明月、山水、人民, 歷史之厚重……四周的景物好像提醒著我, 要緊隨時代潮流及思想,提醒我要把握機遇,尊重事實,不忘初心。在那些獨處的時光裡,我與城市之聲對話。   多少獨處的時光裡,我在腦海中一遍遍地演繹著歷史,與歷史對話。我彷彿與歷史進行了千百年的悠久對話,從前人的經驗中總結出無數真理,我們的對話,是血與光,興盛與衰落的壯麗而偉大的史詩……   多少獨處的時光裡,我讀書閱報,如微品沁人之茶香,自在休閒,絲毫不覺孤獨。古語常言曰:「書中自有黃金屋」, 萬卷書中自有萬千世界,閑而閱之,如漫步其中,體驗故事中角色的經歷、想法、愛恨——或歡喜,或憂鬱,或感人肺腑,或熱血勵志……   多少獨處的時光,我有目的或無目的地走,或許隨著候鳥遷徙,一路前行,或許朝著夕陽西下和旭日東昇。既讀了萬卷之書,也便行萬里之路,獨處之時,我遊園, 登攀,行至空中塵埃不甚濃密之地,席地而坐,觀些許星火……也許行至山谷幽靜之處,聽山澗溪水潺潺,微風作伴,愜意而舒適……我雙手合十,微風拂面恍若耳語,我虔誠的—─傾聽自然的召喚,此是天人合一,我與自然對話……   在那些獨處的時光裡,我傾聽萬物之聲,對話萬物之靈,我發掘世界的語句,也探索自己內心的想像。我感悟著生命之美, 生活之美。我緩步下樓,只見身後天際,那蔽月的黑雲裂開了一條破天的痕……   或許僅是對話亦難解獨處之孤獨,就像月光難過黑雲……   但那想像中的對話讓心不老,就像黑雲終散,就像月色永存……   葉壯銘   天主教新民書院   中三  
kjy16_20240324_f
400400中學專題
中學專題
2024.03.24
聖芳濟各書院
堂校合作 關懷社區
(本報專題)粉嶺聖若瑟堂的新翼聖堂擴建工程在今年初峻工,並舉行奉獻禮,聖芳濟各書院共40名師生負責接待來賓及協助禮儀進行。自言喜歡與人聊天、就讀中四的翁家怡向老師自薦在當天負責接待工作,帶嘉賓到留言板簽名和領神父到房間更換祭衣,更把握機會向神父詢問有關聖堂擴建的過程和背後的小故事,「平時在宗教課學到的知識沒有這麼深層, 今次親身去到教堂參與和經歷,令我學到一些在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   負責為來賓戴上襟花的中三學生陳樂詩說,自己很少去聖堂, 恰巧禮儀當天有空,便主動報名在禮儀中幫忙, 順道看看新聖堂。第一次到訪聖若瑟堂,祭台後方的大型十字架讓她感覺震憾,而洗禮池由象徵耶穌所流的血的紅色小瓷磚所貫穿,亦教她印象深刻。   與堂區緊密交流   作為區內的教區學校,聖芳濟各書院一直與聖若瑟堂緊密交流, 在聖堂施工期間,堂區主日彌撒、主保瞻禮、小組會議等,均借用學校的地方舉行。工程完成後,堂區連續三個主日舉行「樂在粉嶺」嘉年華,聖芳濟各書院的學生除參與中國舞等表演,天主教同學會亦擺設攤位,讓參加嘉年華的小朋友體驗擴香石製作。   堂區神父也經常應邀到學校主持禮儀,在去年學校的宗教週,助理主任司鐸龐匡泰神父更聯同來自不同國家的宗座外方傳教會神父,演出「福傳Band Show」,利用多元音樂及文化進行福傳。今年四月的宗教週則會上演「神父廚房」,由主任司鐸戴民禧神父傳授烹調意粉的心得,藉此與同學交流。     翁家怡和陳樂詩雖然不是教友,但兩人均表示透過參與宗教活動,增加了對天主教的認識,也會定期祈禱,獲得內心的平靜。自中一起已加入天主教同學會的翁家怡更稱,參加宗教活動已成為自己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亦考慮日後受洗成為天主教徒。   共同服務社區   除了宗教活動,聖若瑟堂也會邀請聖芳濟各書院的學生一起參與社區義務工作,包括探訪長者、協助籌備皇后山邨社區的聖誕攤位遊戲等。去年九月本港受惡劣天氣影響,粉嶺龍躍頭一帶嚴重水浸,過後瘡痍滿目,堂區關社組遂與學校社會服務組的同學,協助該處的年邁村民清理大型垃圾和被洪水損毀的傢具,例如床褥、沙發、衣櫃和桌子等。   有份參與服務的陳樂詩憶述,「剛到達龍躍頭時覺得垃圾很骯髒、很臭,又有很多蚊,有點想放棄,但覺得既然來了, 就不應放棄,我也不想辜負老人家。」期間還有一段有趣的小插曲,她在暴雨期間看過一位朋友傳來家中水浸的照片,「我一面清理時還在一面想,為甚麼這地方和我朋友的家這樣相似,後來看到他坐小巴回來,原來他真的住在龍躍頭!他看到我時也很震驚,不知道我為甚麼會在他的社區出現。」花了兩小時執拾,過程雖然辛苦,但能幫助別人,她也感到高興,又很有成就感和滿足感。   中四的沈嘉熙亦有參與這次活動,與長者聊起水浸時的情況,激發了她的同理心,稱假如事情在自己家中發生,會感到「崩潰」:「難得家中有整整齊齊的傢具,可能有些還是不便宜的,但水浸時無法把它們搬到高處,令它們被水淹蓋、浸壞了,不能再使用。」她本來跟一起服務的同學並不熟稔,經過這次互相幫忙的體驗,也增進了彼此之間的友誼。   聖芳濟各書院牧民助理李芷晴表示, 堂區和學校在有需要時都會互相邀請幫忙,「我們的同學很願意發揮愛德精神去服務,不會計較星期六、日還要回來⋯⋯ 他們都很享受做服務,可能因為喜歡一班人一起玩。」她認為,這些活動可以培養學生的犧牲精神,讓他們感受到幫助別人的快樂,同時增加滿足感,慢慢使他們願意去做更多的服務。(黎)  
DSE 祝福_2024 banner R
400 400 DSE祝福
為DSE同學打氣祝福
2024.03.24
為 DSE 考生送上祝福・2024
  香港中學文憑試(DSE)將於4月9日開考,《喜樂少年》特別為考生開設專欄,讓應屆考生互相打氣支持,校內師弟妹、老師、家長和教友也可送上祝福。   •內容:為考生送上打氣或代禱訊息; •對象:今屆應考生、師弟妹、老師、家長和教友; •形式:文字(50字以內,可打字或手寫);圖像(JPG 檔案,300dpi); •提交:2024年3月24日起,把祝福、打氣、代禱內容;連同上款和下款,電郵本報 [email protected] •刊登:合適的信息將於2024年4月7日起,在《喜樂少年》刊登(並上載喜樂少年網站 http://jy.catholic.org.hk) •投稿 QR code    
kjy07_20240324 fade
400400體藝傳情jpg
體藝傳情_小學
2024.03.24
天主教聖母聖心小學
家人是最佳後盾 網球小子朱樂天
剛於去年12月遠赴澳洲參與網球比賽的天主教聖母聖心小學五年級學生朱樂天,正密鑼緊鼓備戰3月底在杜拜舉行的網球賽事。矢志成為運動員的樂天積極進行訓練,打網球已成為他與姐姐、爸爸和媽媽的家庭活動—— 姐姐朱蔚晴作為對手與樂天練習;爸爸從旁指正姊弟倆的動作;媽媽幫忙拾球。家人是樂天學習網球路上的強大支援團隊。   天主教聖母聖心小學早年成立網球隊, 並設有小型網球場,方便學生進行訓練。樂天在一年級時與姐姐參與學校網球隊的選拔,成為網球隊的一員,「最初只是覺得網球有趣好玩,但到現在我學習網球只有一個目標,就是成為一名運動員,所以我更認真地對待這項運動。」   與姐姐結伴同行 冀成為網球運動員   樂天現時每週進行四至五天的網球訓練,包括校隊及港青訓練,需要到訪多區的場地接受培訓,鍛鍊網球技術及體能。   他形容網球運動刺激,除了考驗體能,也要求運動員的即時反應及判斷能力,「有時放短球,有時則要打直線,主要視乎對手表現再進行決定。」   樂天表示相對於單人比賽,他更享受進行雙人比賽, 因為過程中有拍檔相伴。當中,剛升讀中一的朱蔚晴是弟弟的拍檔。姐姐的目標也是成為網球運動員,她經常與弟弟一起參與不同賽事及訓練,有時兩人在球場上因為不同的意見而爭拗,但媽媽認為這促使他倆漸漸磨合,建立默契,在學習的路上互相補足,一起進步。   爸爸從最初在場邊陪伴姊弟倆打網球,到近年學習了網球,並考取教練牌,更加融入子女的網球話題;樂天與姐姐偶爾也會教導媽媽打網球,網球運動成為一家人共聚天輪的時間。   感謝家人支持   除了參與本地的網球比賽外,樂天亦曾到深圳、日本、澳洲等地參賽,與不同地方的網球選手切磋,增廣見聞。他認為勝負並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在過程中學習。例如有一次比賽,面對實力旗鼓相當的對手,但自己最終因為體力不足而輸掉比賽。這次的經歷促使他意識到自己的體力問題,勤加鍛鍊,提升體能。   樂天在去年12月在澳洲的比賽中,除了結識了一位印度籍的朋友,最深刻的經歷莫過於在賽事中因為長時間流鼻血,一度被裁判要求退賽。但當時樂天不忿就此放棄, 堅持繼續比賽,最終奪得該項目的冠軍。   在網球運動中,樂天得到了不少收穫,除了認識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媽媽也樂見子女培養出抗逆及抗壓的能力,面對失敗和壓力時都不會輕易放棄。姊弟倆也提高了自理能力,例如自行收拾出國參賽的行李,學會平衡運動及學業的時間。最重要的是,樂天學會感恩,感謝家人、教練、學校在他網球成長路上的無私付出和支持。(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