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6_20221127f
400400中學專題
中學專題
2022.11.27
張振興伉儷書院新設學科
加深自我認識 發揮所長
(本報專題)在喇沙精神中:「孩童們是依天主肖像而創造出來的,是我們的中心。」喇沙會屬校張振興伉儷書院的學生透過校訓「 行健自強 」,學習會祖聖若翰喇沙以「信德熱誠」的仁愛精神為青年服務,透過認識自己及社會服務,願意奉獻愛心,關懷區內孩童。   該校於本學年,在中四年級新設「個人成長與服務學習科」,課程圍繞認識個人、家庭、職業導向、社會及服務等面向,每個循環週共設10個課堂,整個學年合共有190課節,目前全級約一半學生修讀。   副校長何泰安表示,特意為中四級設立有關學科,期望學生藉此深入認識自己的個性,發掘自身品格的強弱項及美德,「學習勇於面對自己的弱項並作出修補,並把強項加以發揮,協助學生找回自己,更了解自己的需要及目標,轉化為學習的原動力。」   他指出,學生透過參與社會服務,發掘自己的仁慈,或從中發掘領導才能;學生在學習不同的個性和品格中, 學習與人相處;此學科亦要求學生寫下自己的「家庭圖」,了解原生家庭如何影響自己的成長等。   「填寫家庭圖,認識與家人的關係,令我反思自己的不足,學會承認問題及作出改善,感到釋懷。」中四學生鍾卓言說,未接觸家庭圖以前,甚少會思考與家人的關係,認為一切也是理所當然,他表示當認真思考與家人關係時,讓他更了解自己。   讓媽媽充電 讓孩子放電   剛在10月中至11月初的四個週末,該校大約45名中四學生,在西灣河聖十字架堂, 與港島東區的兒童一起玩樂,活動由該校與明愛婦女發展計劃合作,為劏房戶婦女及子女提供減壓及活動,當婦女到中心參與活動時,學生負責照顧其子女,提供集體遊戲, 幫助兒童提升社交能力,學生也藉服務貢獻社區,何副校長認為,活動有助學生建立自信心及能力感。   學生參與兒童託管,需要預先學習照顧兒童的技巧並分工合作,有的負責帶領遊戲,或專門照顧年紀較小的兒童。鍾卓言在活動中,不時會稱讚兒童的表現,即使他們在遊戲中落敗,卓言也會說出欣賞之處,並鼓勵他們繼續努力。另一學生郭展搴與兒童一起遊玩時,則會刻意遷就兒童讓他們勝出,希望他們投入其中。   學生吳學林表示,近年因著疫情令他甚少機會參與社會服務,他把握是次服務的機會,珍惜與兒童共聚的時光, 「孩子主動向我說,參與活動很開心,更期待下次再相聚。」   「有小朋友不願與母親分離而哭泣,我便主動陪伴他,拖著他的小手,與他一起玩遊戲,後來得到他的信任,看到他投入活動而感到快樂。」李樂浚同學說,這讓他反思自己與弟弟的關係,他與弟弟年齡相差10 載,過去與弟弟甚少交流, 這次服務他發現「小朋友也喜歡有人陪伴,即使是年紀比我小的人也可以視為朋友。」   這新設的學科藉著義工服務啟發學生不同的長處, 其中陳啟峰同學善用主動的個性,主動接觸較為被動的小朋友;學生王洛文則按兒童的年齡或能力,安排進行適切的活動,「年幼的參加者,會和他們繪畫或摺紙,亦有兒童自備玩具,我會藉此與他們打開話匣子。」   該校於本學年除了關顧基層婦女及兒童外,也計劃服務在港的小數族裔及難民,讓學生在多元的服務體驗中,作出不同形式的社會關懷。   職業導向規劃未來   「個人成長與服務學習科」也為學生提供一系列職業導向,包括到物理治療中心認識物理治療師的工作,前往傢具設計公司及物業管理公司進行考察等。   學生呂啟晉表示,課程為學生提供與職業相關的經驗,幫助他按個人興趣尋找未來路向;學生李樂浚也認為實務的工作經驗分享非常實用,例如自己熱愛足球,當聽到物理治療師經常照顧運動員傷患時,驅使他對該行業產生興趣。   「能夠趁著學生面對公開試的壓力前, 鼓勵他們了解自己,日後在升學及思考未來路向方面均有幫助。」何泰安副校長說,相信學生可以善用天主賦予的能力,在中學階段中培養出正確的價值觀。(高)
kjy16_20221120 f
400400中學專題
中學專題
2022.11.20
天主教母佑會蕭明中學創校50周年
全校分享家庭照 感受愛與被愛
(本報專題)天主教母佑會蕭明中學全校學生正準備一幅她們眼中最美麗的家庭照,於新學年拼製成巨型聖母進教之佑佈景版,於創校50周年彌撒中奉獻。該校校長郭明英修女表示,全校以「共建愛的喜樂家庭」為主題,在教育中向學生傳遞愛與喜樂,「只要學生內心感受到平安,自然懂得與人分享,把平安帶給她們的家人,以至其他地方。」   該校創立於1972年,郭修女指出,校訓「純潔仁愛」正好帶出學生懷著「純樸廉潔律己、仁厚關愛待人」的「蕭明人」特質,她期望學生在中學生涯中,在品德及學術上也有所成長。   全體學生的家庭照除了用於製作聖母進教之佑佈景版,同時也用於班中壁佈,同學們彼此分享家庭中的喜樂。副校長梁佩珊指出,學生除了家人外,在校內也有師長作為學習對象,各班別以愛與家庭的主題帶出家校合作,讓學生感到親子和師生之間愛與被愛的關係。   有學生揀選與家人外遊照片,童年照,亦有與同學歡聚等相片,中五學生吳翠瑤及羅佩珊的班別以同學作為家庭照的主題,吳翠瑤說:「學校也是我的家,我在學習或生活上遇到困難,也會和同學或老師分享,大家的關係很親密。」   全校默禱安頓心靈   踏入11月初,剛好是學校自疫情持續三年後轉回全日制上學,學生在午飯後亦恢復默禱(Meditation): 「噹!噹!」⋯⋯敲磬聲響起,班上同學自覺地安靜下來,放下眼前所有的事務,閉上雙眼,靜待四分鐘⋯⋯ 「噹!噹!」聲響再次響起後,眾人便準備繼續課堂學習。   中六生黃靜晴說,於中一至中三每天進行默禱,事隔三年再次經驗默禱令她感受深刻,「距離考中學文憑試的時間愈近,壓力也愈大,靜默四分鐘時才發現自己的呼吸短促,我提醒自己深呼吸,聆聽內心聲音以調整思緒,心情也放鬆。」她認為默禱有助她緩和學業上的壓力。   寫下感恩日誌 培養正向思維   「應常歡樂,不斷祈禱,事事感謝:這就是天主在基督耶穌內對你們所有的旨意。」(得前五16-18)該校在本學年為全校學生送上《感恩日誌》, 先由宗教科教師在課堂介紹感恩的概念,認識感恩的態度等,學生定期在班主任課堂中使用《感恩日誌》記下值得感恩的事情。   學生每週翻開《感恩日誌》,記下對自己、對家庭或對學校值得感恩的人、事或萬事萬物:學生回想過去一週,一些令自己感到愉快的事情;完成的目標;克服的挑戰;聽到一首動聽的歌曲;吃了一頓美味的飯,也感謝曾經幫助自己的人等。   負責正向教育的副校長方佩芬表示,希望培養學生在生活中常懷感恩的習慣,使身心靈有所成長。為讓同學建立互相欣賞的文化,學校自上學年起,每班的班房內設有「恩賞里」壁佈版, 邀請學生貼上自己欣賞同學的名字、對方的性格特質及鼓勵說話。此外,也由老師為學生作配對,也要求學生讚賞自己,方副校長說:「每人也有良好的品格,藉此鼓勵學生正面看法,懂得欣賞別人也會欣賞自己。」   愛護大地珍惜家園   為響應教宗方濟各在《願祢受讚頌》通諭的呼籲,關注全球生態,珍惜地球資源, 該校剛於11月8日向全校師生派發印有校名的環保餐具,校長郭明英修女表示,鼓勵學生身體力行響應環保,「自備餐具可循環再用,是為維持生態平衡的第一步。」   事實上,該校在硬件及軟件方面也積極推動環保意識,副校長鄧紹龍表示,近年學校參與由政府環境及生態局舉辦的「綠色校園採電學社」,安裝太陽能板,推動可再生能源,校內設有能源使用顯示板,讓學生知道學校用電情況;學校於去年參與賽馬會綠建環評學校計劃,培訓環保大使、向學生提供講座分享綠色節約能源;在學校規劃節能減排的措施,並申請認證綠色校舍等。   該校於12月3及4日,舉辦金禧校慶開放日,展示學生在學科以及學生的才能,各年級也參與其中: 中一學生於開幕禮作啦啦隊表演、中三學生舉行時裝表演、中四及中五同學負責不同科組的攤位,中六同學設有才藝表演。另外,中二級學生將會參與7月的50周年音樂劇演出。金禧校慶籌委之一的梁淑勤表示,藉此展示學生的成果,帶出學校喜樂家庭的元素, 家長與舊生參與表演及設置攤位。她舉例指出,舊生會把該校50年來不同的校服款式製成展板,供公眾拍照,並售賣穿上蕭明校服的布偶公仔等,加強學生的歸屬感。   宗教室壁畫 展現辦學團體使命   1923年,首批共六位母佑會傳教修女從意大利乘船抵達中國的河西,開展在中華大地傳教的使命,1953年母佑會在香港首次開辦教育,創立聖母書院、小學及幼稚園,以及1973年建立天主教母佑會蕭明中學等⋯⋯ 這些事蹟也刻畫於宗教室的外牆壁畫,宗教室內部亦繪畫了耶穌、鮑思高神父及協創會會祖聖女瑪利亞.瑪沙利羅。   壁畫由學生吳翠瑤、羅佩珊、黃靜晴及林倚葶繪畫,她們均表示,透過壁畫創作了解辦學團體的事蹟,每幅作品內也畫有學生,以示同學置身其中。負責設計蕭明中學壁畫的羅佩珊說,畫中展現學生愉快地投入校園生活。畫中亦有聖母進教之佑畫像,倫理與宗教教育科聯絡員黃梓彤是該校舊生, 她稱,聖母進教之佑像是該校的標記之一, 在她當年讀書時經常聽到修女表示,「聖母媽媽拖著每一位學生來到蕭明,也在聖母媽媽的祝福下學習。」   自上學年開始,該校以「共建愛的喜樂家庭」作為該校五年的學校發展目標及創校金禧主題,正好配合慈幼家庭本學年的牧民主題「在喜樂中善盡本份」,也回應教宗方濟各的宗座勸諭《愛的喜樂》(Amoris Laetitia)。郭修女表示,學校透過正向與心靈教育等,讓學生擁有正向思維,希望學生懂得分享天主無條件的愛,善用天主給予的恩寵,將來更有自信地表現自己。(高)
kjy16_20221113 F
400400中學專題
中學專題
2022.11.13
天主教鳴遠中學
MY. Band 我們的銀樂隊
(本報專題)天主教鳴遠中學以雷鳴遠神父的說話「全犧牲、真愛人、常喜樂」作為該校的「鳴遠精神」,學校銀樂隊成立四年以來,樂團的學生一直秉持著這精神合奏音樂,校長袁玉蘭說:「學生為代表學校參與演出,願意犧牲自己的時間練習,透過音樂展現團隊的團結與共融,以及隊員彼此的關懷與愛護,一切也是出於愛。」   天主教鳴遠中學的銀樂隊(M.Y. Band)於2018年2月成立, 現時大約有40名中一至中五學生參與,大部分成員在加入樂隊前從未學習任何樂器,負責M.Y. Band的音樂科教師徐銘堅認為,學生不須擁有音樂底子,只要是對音樂感興趣, 願意付出時間、不怕艱苦與遵守紀律便可參與。 隊名MY既是天主教鳴遠中學「鳴遠」(Ming Yuen) 的簡稱,也解作是「我們的銀樂隊」,總隊長劉敏銳,銀樂隊的學生代表學校出外演出,是一種對學校身份認同的表現。   銀樂隊最初只有12人,以單簧管、色士風、小鼓及大鼓組成的一個小型樂隊。成立約五個月後, 樂團在秀茂坪公共屋邨的一個嘉年華會演出,至2019年獲得優質教育基金資助44萬港元以作發展,用作擴充樂器種類,購買樂器、聘請導師、製作制服等。校長袁玉蘭指出,透過銀樂隊提升學生的專注力、紀律、責任感以及團隊精神,並發揮學生的潛能,增強自信心,達致全人發展。   銀樂隊表演形式多元化   銀樂隊以木管、銅管及敲擊樂的樂器為主,配合花式步操的模式進行。樂團表演形式多元化,有鼓隊的獨立演奏,亦有不同樂器的合奏,表現場地可在室內或戶外進行。   徐銘堅老師認為銀樂隊不受場地限制,按照不同的演出場地設計隊型及花式, 例如該校銀樂隊於去年5月在香港迪士尼樂園參與迪士尼演藝日表演,以定位花式及步操進行演出; 剛於本年9月在伊利沙伯體育館的民安隊樂隊音樂交流會上,便採用了大型花式步操;每逢學校舉辦大型活動也派出銀樂隊演奏。   近年面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銀樂隊需要暫停團隊訓練轉為網上學習時,導師便會個別向一至三位學生教授樂器,從而發掘具潛能的樂手,推薦他們參與英國皇家音樂學院聯合委員會的等級音樂演奏及等級樂理考試。由去年開始,共有11位學生分別參與中音色士風、次中音色士風、小號、長笛及單簧管考試頒發五級樂器證書,當中三人榮獲優異成績;13位考獲五級樂理考試,亦有五人考獲優異成績。   該校銀樂隊剛於聯校音樂大賽中獲得中學步操樂團金獎,多位銀樂隊成員也在獨奏項目獲得11金、12銀及3銅的獎項。其中在中學銅管樂(小號)獨奏中級組獲金獎的中五學生劉敏銳在過去兩年,在小號及樂理考試上考獲五級優異成績,她回想在中一首次吹奏小號時,因氣量不足難以奏出聲音,直到她能夠把小號吹出聲音,後來擔任小號組長以至現在擔當銀樂隊隊長,她說從中提升自信心與成就感,更培養領導才能。她形容參與銀樂隊成為她生命中的一部分,「銀樂隊在整個中學階段陪伴我成長。」她希望能完成小號八級考試,藉此肯定自己的能力。 中五學生洪莎茜是長笛組長,她與中四學生、擔任小號組長的陳倩桐剛在學期初的一個大型演出前,因家人確診新冠肺炎而無法演出,她倆表示, 排練長達半年終未能參與感到失望,但是樂團重視每個成員的參與,演出當日團隊特意空出她倆原本的位置,洪莎茜對此深受感動,陳倩桐認為隊員互相支持展現團隊精神。   樂團成員一起成長在芸芸樂器中,大型樂器蘇沙號╱大號(Sousaphone), 在闊大的圓形喇叭口裝有該校校徽及「M.Y. B a nd」的標誌,負責手持Sousaphone的低音銅管組長、就讀中四的曾詩穎說,起初覺得難以駕馭巨型樂器而想過放棄,直到表現有所改善,滿足感與自信心亦愈來愈大,即使每次排練感到辛苦她也願意繼續練習,她說:「與同學一起練習,一同進步很難得。」   而銀樂隊鼓隊也在聯校音樂大賽中的中學小組合奏(敲擊樂)奪得銀獎, 就讀中五的鼓隊隊長黎俊銘自中一上音樂課時,看見老師播放學生打爵士鼓的片段,深深被當中的動作與節奏吸引,「我覺得師兄打鼓時甚具型格,很想仿效他,因而加入鼓隊。」   黎俊銘自中四起成為全隊唯一負責中鼓(又名Tenor Drum╱Tom-Tom)的鼓手,帶領鼓隊隊員一起演奏,每次練習或演出,也要背著重達30磅的樂器,最初背上中鼓,感到樂器非常重,每次練習後全身肌肉疲勞,後來多作練習才逐漸習慣。他說中鼓共有五個鼓,讓他有更大的發揮空間,加強左右腦的配合,練習時他常會加入個人特色,例如是拋棍或轉棍的動作,以豐富演出。   2023年該校的辦學團體聖母聖心會慶祝會祖南懷義神父(Théophile Verbist)誕生200周年,袁玉蘭校長指出,過去聖母聖心會會士到世界各地傳教,當中不少傳教士神父來港福傳與辦學,向學生傳授知識與宗教價值觀。她引述校監狄和詩神父(Devos Pierre Joseph)常向學生提及愛以及無私奉獻就是福傳,她喜見銀樂隊的學生正彰顯出愛與犧牲的福傳精神。(高)  
kjy16_20221106 f
400400中學專題
中學專題
2022.11.06
香港鄧鏡波書院
保育非物質文化遺產 傳承下一代
(本報專題)八名青年透過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下稱非遺)的保育,去欣賞及珍惜傳統文化, 天主教徒學生李曦賢說:「明白萬物也由天主創造,藉著關注非物質文化遺產,讓我明白更需要保育及珍惜其價值。」學生期望透過保育,世代相傳現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以確保非遺的生命力。   根據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被各社區、群體,有時是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社會實踐、觀念表達、表現形式、知識、技能,以及相關的工具、實物、手工藝品和文化場所。   香港鄧鏡波書院八名中四學生於上學年參與由香港中華文化發展聯合會主辦的「歷史文化學堂──非遺零距離」比賽,派出三組作品均獲獎項,包括李曦賢、利景希、黃孝賢及李泓羲在「茶樓點心與蒸籠」專題報告獲得亞軍;陳業林及張祖爾在「海陸豐麒麟」專題報告,以及勞健朗及賴浚維以「麒麟」為題的手工╱ 模型作品比賽上獲優異獎。   茶樓文化 懷念推車仔情懷   「蝦餃、燒賣⋯⋯叉燒包、奶皇包⋯⋯」上茶樓品茗、吃點心,職員推著點心車叫賣,茶客上前圍著點心車挑選點心;天還未亮,點心老師傅以精湛的手藝,在茶樓廚房製作粵式點心,讓早上到茶樓的食客能夠品嘗熱騰騰的點心。你有沒有經歷過這種情景?該校作「茶樓點心與蒸籠」專題報告的學生,在研究茶樓文化時親身到茶樓品茗,他們形容,現今茶樓品茗文化漸趨息微下,形成一種「頻臨絕種」的體驗。   同學們分別到兩間傳統茶樓——蓮香樓和蓮香居考察後,蓮香樓剛於本年8月宣布結業。他們在接受訪問時表示,在茶樓「買少見少」的情況下,甚至即製點心的傳統手藝也減少,不少酒樓已改用在工廠製成的急凍點心。   住在蓮香樓附近的利景希說,平日甚少到茶樓品茗,主要是家人感到茶樓不及新式酒樓整潔,當他進行專題研習而到茶樓品茗,卻發現在茶樓有不少香港文化特色:茶樓樓高兩層,下層賣餅,上層飲茶,推點心車叫賣及焗茶盅等風格,這些是他在新式酒樓難以看見的特色。   根據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的資料顯示,「茶樓點心製作技藝」以及「蒸籠製作技藝」早於2014年納入香港首份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組長李曦賢表示,在研究上述傳統文化時,才發現「點心」一詞早在唐朝出現,他對於這非遺連繫著每一代人,希望能繼續傳承下去。   黃孝賢及其餘組員也不是修讀中國歷史,在考察非遺的飲茶文化過程中感到很有趣,「我喜歡了解點心的歷史,例如蘿蔔糕出現於抗日戰爭,中國人痛恨日本人,稱他們為『蘿蔔頭』,將蘿蔔剁成蓉,並加以煎炸,成為蘿蔔糕⋯⋯這是很有趣的歷史。」   學生父親傳授紮作工藝 傳承後代   在香港,不少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傳統手工藝隨著時間逐漸息微,其中碩果僅存的麒麟紮作傳統工藝,曾有資深紮作師估計,在香港現只有大約30位麒麟紮作師。在另一專題報告「海陸豐麒麟」中,學生訪問紮作師傅對於保育麒麟紮作的看法, 紮作師慨嘆現今青年追求創新與高科技, 對於保育文化不感興趣,他認為麒麟是中國傳統文化,必須承傳,然而在愈來愈少人認識此工藝下,憂慮技藝總有一天會消失。   住在長洲的學生勞健朗的父親一直對麒麟紮作感興趣,並有多年麒麟紮作的經驗,勞健朗年幼時常見到父親在傳統節慶如太平清醮傳統活動前,忙於紮作海陸豐麒麟。這次他在比賽中與隊友賴浚維以「參半麒麟」為題,參與手工藝的製作, 特意把麒麟紮成一半,只見麒麟的骨架, 另一半已貼上紗紙及上色的麒麟完成品, 帶出紥作麒麟的四個步驟——「紮、撲、寫、裝」:即是先紮骨,遂貼紗紙,後施彩、裝飾。   勞健朗表示,希望藉此讓公眾了解麒麟紮作的過程,同時邀請眾人共同創造未完成的麒麟,吸引大眾了解紮作的傳統工藝。   勞健朗先得到父親教授紮作技巧,再回校教導同學,組員賴浚維首次接觸紮作工藝,他說學習過程中遇到不少困難,例如難以貼穩紗紙,製作每個部驟也要十分細心才能完成。至於參與「麒麟」專題報告的陳業林及張祖爾,從文字帶出麒麟紮作過程、麒麟的由來、紮作傳承等問題。   張祖爾及陳業林在專題報告中提到麒麟象徵吉祥,相傳民間有驅邪趕鬼、麒麟獻瑞之說。在研習時他們從觀察同學製作麒麟紮作,更了解紮作技藝的傳統文化。   電台錄廣播劇 宣揚非遺   同學在「茶樓點心與蒸籠」及「海陸豐麒麟」專題報告上,獲選為50支優秀隊伍的作品,學生早前到新城知訊台錄音,稍後於電台節目中播出。   利景希表示,透過廣播劇形式,闡釋一個家庭到茶樓飲茶時閒話家常,帶出茶樓和點心的歷史,並引用蓮香樓的歷史和建築設計,喚起聽眾重視茶樓與點心的文化遺產。該校中史科主任李曦璇指出,學生在不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中進行考察與探究,深入了解傳統文化的價值,並將傳統保存下來。(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