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3_20121014
icon33
童書的旋律
2012.10.14
如果你想孩子讀書
  七月的某一天,隔壁的同事忽然走來問:「升小二的女孩子,不愛看書,人倒是伶俐。有甚麼好書可以介紹給她?」 我狐疑地打量著友人,記憶中她好像還未結婚的。「那是我外甥女,」她馬上澄清:「她媽媽,也就是我妹妹,擔心她中英文跟不上,所以想讓她多讀書,把語文學好一點。」 我點點頭表示明白。我一直知道,現代的父母不易為,擔心孩子學業又憂心孩子才藝發展。只是我沒想到,現在連當姨媽的也要揹起這些焦慮。 為了表示友好,我馬上給她開列了書單,然後像拿著處方的老中醫一樣嘮叨著:「請鼓勵她媽媽,別把讀這些書的焦點放在改善語文上,那會令書變得沒趣。專注於書中的趣味,她會像你中了咖啡毒一般,不能自拔。」 滿以為事情完結,誰不知兩天後友人帶回她妹妹的質疑:「你們的想法會不會太理想、太不現實呢?」 我對這樣的回應並不陌生,我聽過不少父母表達過類似的看法 ── 讀書應該認真專注,讀有益的書,怎可以只挑有趣好玩的來讀呢? 我理解父母們為甚麼有這樣的立場,尤其是在這個學業成績決定升學命運的教育體制下,在這個標榜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的社會環境裡,父母期望孩子多讀書,從而改善語文、提升學業,原是最平常普遍的想法。 只是,如果你真的想孩子多讀書,你最好不要把焦點放在改善語文這個目的上;如果你真的想孩子多讀書,你最好想方設法幫助孩子領略閱讀的樂趣。 因為,閱讀不僅具備有益的一面。閱讀向來有兩大功能:一曰教化、一曰娛樂,而後者,才是一切閱讀行為的起點。正如兒童文學學者諾德曼(Nodelman)所言,無論小孩或大人,之所以閱讀,是因為樂在其中,而不是因為閱讀能對他們產生甚麼好處。 事實上,這對於兒童閱讀來說尤其關鍵。 兒童天性愛遊戲、愛追求快樂,他們會因為某本書好玩有趣,而產生閱讀的動機,卻甚少因為有益、有教育意義而開卷閱讀。一旦從書本中發現趣味,他們往往樂此不疲,孜孜以求,由一時之感興趣慢慢形成嗜好、習慣。花在書本上的時間多了,自不免會得到閱讀的種種好處。因此兒童閱讀的津要,向在樂趣,而不在教化。 問題是,在娛樂處處的今天,許多人已不視閱讀為娛樂,而僅僅把它當作學習行為。於是,成人指導兒童閱讀,也往往聚焦在教化層面,而摒棄了書的娛樂功能。反映在家長購書心態上,便是多以教育意義為揀選準則;反映在家長伴讀活動上,便是以各種學習果效──汲取知識、培養品德甚或辨識詞彙──作為共讀或討論的重心。 殊不知正是這種強調教化的功利心,讓兒童和閱讀疏遠。因為,過分注重教育信息的話,讀書的樂趣便往往給破壞掉。失去了趣味,對於兒童閱讀而言,是個難以挽回的錯誤。 因此,如果你想孩子讀書,請不要把焦點放在教育效果上;如果你想孩子讀書,請努力讓孩子領略閱讀的趣味與快意;如果你想孩子讀書,請務必用你的行動讓孩子體驗到,讀書不是學習,而是遊戲。 有沒有甚麼書,能讓不常閱讀的孩子領略讀書的趣味?假如你問我,我會向你推薦兒童圖畫書。我深信,無論一歲的幼兒還是一百歲的老人,都能輕易享受到,圖畫書當中那些文字與圖像之間的樂趣。 末尾,還想回到開首那件小事上。機緣巧合,我和友人買了同一齣兒童木偶劇的票。於是,八月的第一個周末,我帶著四歲半的女兒、她帶著外甥女,在劇院附近咖啡店聚頭。我不相信跟小朋友輕鬆讀書有甚麼太理想、太不現實,於是我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繪本,對著兩個小女孩說起故事來。我一口氣讀了兩本,然後女兒也念了一本。就我所見,小外甥女並非不愛看書,她只是還未學會愛看書而已。 以下是我們會面時念過的其中兩部圖畫書,如果你家中的孩子還未愛上看書,不妨找來跟他共讀: 宮西達也(文.圖)《今天運氣怎麼這麼好》 彼德.席斯(文.圖)《我有一隻狗》  
kjy02_20121007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2.10.05
生命教育 優秀童書 聖公教親子閱讀證書獎勵計劃
  (本報專題)優秀的書拉闊生命的深、寬、廣度,開啟孩童的心目,為良好的生命素質奠定基礎。走進香港聖公會宗教教育中心,推開門,眼前鋪陳著色彩繽紛的童書。在童書的世界裡,跟彭培剛牧師及林秋月談聖公會親子閱讀證書獎勵計劃(下稱「閱讀計劃」),不單感受到兩位受訪者心底裡對孩童的厚愛,更能發現推動「閱讀計劃」的原動力,蘊藏著一份對孩子在和諧親子關係中成長、探索和發現生命可貴價值的寄望。 宗教教育中心主任彭培剛牧師表示:「培養孩子閱讀的興趣,等於給他一條鑰匙,讓孩子打開知識的寶庫。我們希望孩子不會覺得拿起書本是沉悶的事,讓他們自發地翻開自己喜歡的書。」   快樂家庭繫於親子關係 該中心自2010年九月(2010-11學年)開始,向全港幼稚園及小學(初小至中小)學生,推行非牟利的「親子閱讀證書獎勵計劃」,為家長及年幼的學生,設計一套透過閱讀,加強親子關係的共讀計劃。這項鼓勵親子共讀的「閱讀計劃」,分為幼稚園、小一、二及小三、四組別,為不同年齡而有不同閱讀能力及心智發展需要的孩子,訂閱精選書籍,通過文學作品,引領孩子探索生命的價值。 父母在引領孩童探索生命的過程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閱讀計劃」每個學年編訂不同的書目,同時為家長提供導讀參考。該中心副總幹事林秋月展示一套兩本的《親子導讀本》及《閱讀記錄冊》,《親子導讀本》內容包括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竅門、親子閱讀技巧及書目導讀。林秋月強調《閱讀記錄冊》的內容,著重情感表達,「親子閱讀是個共享的經驗,我們鼓勵家長給孩子在記錄冊上,以評分的方式,表達孩子的讀後感。剛讀完一本書,小朋友有多喜歡書籍呢?閱讀後心情有多愉快呢,這些方法也是一種思考訓練。」 《閱讀記錄冊》亦預設一些小活動,以幼稚園組為例,以友誼為主題訊息的書籍,安排小朋友繪畫他最要好的朋友,「希望他們能將從故事所學到的,運用於日常生活。」小學組的《閱讀記錄冊》內容則注重自由發揮,強調創意,讓學生多畫多寫,表達他們對故事的回應。林秋月解釋:「看完故事,有互動活動和討論,才能讓孩子思考。在記錄冊上表達,是個深化信息的體會。」此外,這個「閱讀計劃」亦鼓勵家長在閱讀和完成記錄冊的過程中,發現孩子值得稱讚的地方,記下一些稱讚孩子的說話,再由家長親口給孩子讀一遍,「這是家長給孩子作榜樣的過程,讓孩子學習欣賞別人的優點。」   精良選書尋索生命價值 閱讀好書,自然有助發展語文能力。「多看書,文字表達和文字書寫自然會比較出色」,彭牧師表示,「這些書亦包含品德教育、情感教育、社交教育、美學教育等不同範疇的感染力。」為確保書本的質素,「閱讀計劃」的書目經過嚴格篩選。「這些書的文字和圖畫也有一定水平,若不是得獎作品,便是國際名家所著,有國際視野,也有一定的生活信息。」以小三或四組別的書目為例,翻譯圖書《駝鳥樹》以大自然為主題、台灣童書《多少地才夠》則帶出知足常樂的訊息。林秋月表示生命教育的範圍很闊,「以誠信為例,不論有沒有宗教信仰,都會認同誠信的價值。」 學校的合作和支持對推動學生閱讀亦很重要,參與「閱讀計劃」的學校只須負責少量的行政、物流工作等。彭牧師展望「閱讀計劃」更能關注基層家庭的需要:「我們獲得陳一心家族基金會撥款,協助基層家庭的孩子參加。希望通過資助,鼓勵家長為孩子訂閱書本,使小朋友能夠獲得親自擁有書本、隨時翻閱好書的機會。那是不一樣的感覺、不同的經驗啊。」結束這次愉快的訪談前,彭牧師補充:該中心亦考慮支援因工作需要而未能陪伴孩子閱讀的家長,安排「故事媽媽」到學校講故事。「這些婦女是不用上班的義工,經過訓練後,她們可以到學校,陪伴孩子閱讀、給他們講故事。」 (睿 / 澄)  
kjy07a-20120916
icon89
校園隨筆
2012.09.14
淺談尊師重道
隨著時代的轉變,「尊師重道」這個觀念對現今的孩子來說,有時是可有可無的。對家長來說也非理所當然,而對教育工作者來說,更是無奈地隨意隨緣吧了。 還記得兒時的學習生活,忘記了是師長的要求或是父母的叮嚀,我們作為學生必須尊敬師長,愛護同學,待人有禮,因為禮多人不怪。每天都要說上幾句「老師早晨!老師再見!」老師進入課室時,班長必會高聲叫道:「起立,敬禮,坐下。」先舉手,後發問,要不然老師便會提醒學生。禮貌是尊重別人的表現,必須自小養成這良好品德。學生尊敬老師,老師對學生有嚴格的要求,這是常規,也是定律,老師說的話,給的教訓,一定是對的,對自己一定是好的,不用思考,只管遵從便是了。要是被老師責備、懲罰或留堂,回家想向父母家人申訴,結果還未說出事故,馬上換來的就是老師做得對,不對的是你,努力改善好了。父母對老師是無限信任,老師多疼惜學生,甚者願將部份微薄的薪酬為貧困學生支付學費。回想起來,這些老師的心意真是教人感激、感恩和感動!當年的師生情,家長和老師的關係都是親切的,是相互關懷的,確實包含了很多關愛。當年父母師長的教導方法,既簡單亦直接,沒甚麼特別技巧,學生只感受到無限的關愛。  今天的孩子比從前「矜貴了」,也是事實。父母常因工作忙碌,能給予子女的時間十分有限,所以對子女呵護備至,百般遷就、溺愛是真象,是實況。這種行為帶來了很多問題,不少孩子的心靈較脆弱,吃不了苦,受不了師長的責備或在學習上嚴謹的要求。與此同時,家長對老師的期望和要求亦較以前高了,一方面要求老師教導他們的子女時要學有所成,有所進步,但又不要子女們辛苦——默書、考測的次數不要多,家課適可而止,孩子未用心學習,要提醒時不能以責備的方式進行,否則便投訴⋯⋯總之,能順應學生的心意,要求不太嚴格,多點遷就和讚賞,家長和學生便會欣然接受。今天學生學不成功,成績未如理想,究竟是學生的責任?老師的責任?家長的責任?真是難以計算啊!  今天當老師的要有優良的學問基礎,才能在施教時揮灑自如,取得學生的尊重;要有高尚的品格,才能以生命影響生命;言談得體,應對自如,才能取得家長的信任和支持;待人真誠有禮,才能與其他老師合作愉快⋯⋯要求如此高的教育工作,仍然有人願意全情投入,為下一代委身努力,主要因為教育工作委實是任重道遠,別具意義和有價值的。能令老師們在繁重工作及困難重重的教育路上,仍可臉掛笑容,相信他們一定是得到學生和家長的尊重、欣賞和支持了。 在人際關係愈來愈疏離,由求學不是求分數、求學不只求分數、求學日趨求分數等不斷變化的教育氛圍下,我們應該停下來認真地想一想:培養學生尊師重道,待人以禮和博愛忠誠,相信這個該是當下刻不容緩的任務了;否則,怎能令老師們以堅毅的精神和有教無類的教育信念,無怨無悔地為教育付出心力呢?    作者為聖博德天主教小學(蒲崗村道)校長
kjy01_20120520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2.05.20
教育先驅 惠澤柴灣 天主教明德學校 恩情60載
  (本報專訪)小學階段往往是人生中最令人懷念的日子,兒童從幼稚園踏入小學,正式展開學習的新階段:與同學間建立真摯的友誼,接受老師們循循善誘的教導,感受校園生活的樂趣,兒童從中培養良好的品德,逐漸建立人生的方向。本報記者走訪天主教明德學校,與數位分別畢業於1960年代、1980年代、千禧年代的校友及本屆畢業學生見面,一同穿越時空,懷緬小學生活點滴。   愛人如己 薪火相傳  天主教明德學校是柴灣區歷史最悠久的小學,本年慶祝創校六十年。該校原名為瑪利諾小學,由美國天主教傳教會(瑪利諾神父)會士(已故)文顯榮神父(Father Stephen B. Edmonds, M.M., 1911-2005)於1952年創辦。翌年,學校易名為瑪利諾(明德)小學校。天主教香港教區於1975年接手管理該校,校名改為香港柴灣明德小學,直至2006年該校師生遷入校舍原址隔鄰的新校舍,學校易名為天主教明德學校至今。採訪當天,該校丁德貞校長帶領記者登上校舍最高的樓層,俯望鄰近的舊校舍(現為法國國際學校校址)。舊校舍是一座以花崗石建成的平房,風格與別不同,校園內到處是翠綠嫣紅的花草,難怪校友們對舊校舍情有獨鍾。 該校自去年五月已積極籌備慶祝學校鑽禧的活動,而校慶活動的高潮為於今年五月十八日舉行「明德60鑽禧:感恩祈禱暨第五十七屆畢業典禮」,並邀請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湯漢樞機主持祈禱聚會,該校舊生會則於晚上舉行「明德60鑽禧聚餐」,歷屆校友、榮休師長、在校師生聚首一堂。丁校長說:「本學年,我們將校慶活動與學校課程和學習活動融合,如中、英文科組為高年級學生舉辦的徵文比賽,得獎作品將刊登於鑽禧特刊內。2006年師生告別舊校舍,我們在新校舍的禮堂外,矗立『明德之光』(右圖背景),以樹象徵延續本校精神。」 現就讀該校六年級的阮崇暐和周彤有份參與校慶話劇,並在感恩祈禱暨第五十七屆畢業典禮中演出,二人深感榮幸和興奮。校慶話劇結合音樂、舞蹈和多媒體的元素,崇暐擔當劇中的主角,帶領觀眾回顧學校過去的人和事。該劇當中一幕,崇暐碰到一群現已畢業的學兄學姊,從與在他們的對話中,感受到學校悉心培育莘莘學子,讓學生在成長路上發揮個人潛能。在劇中,周彤飾演本屆畢業生代表:「參與演出的本屆畢業生並不多,我有幸被老師挑選成為一份子,十分難得。而且,當日更是我們本屆畢業生的大日子呢!」崇暐表示雖然心情興奮,但想起即將離開母校,難免有不捨的感受。   春風化雨 啟廸童心 校友老師沈珮珊偕三位畢業於2003年的校友陳鈺冰、王家寶和許嘉雯接受訪問,沈老師曾教導這三位女孩子,她們現今已經長大成人,在不同的大學裡讀書,進入人生另一個學習階段。是次相聚,大家談起往昔的校園生活,快樂無比。三位同窗好友,自小學畢業後,各散東西,但這份純真的友誼把三人緊緊聯繫起來,她們每月總會相約見面數次。鈺冰懷念母校校園:「每天上學,我們踏入(舊)校舍,經過拱門,走在小徑上,小徑旁栽種植物和樹木。夏天時,到處蟬鳴聲;秋天時,地上布滿松果。」 三位女孩子與其他同屆畢業生一起參與是次校慶話劇,嘉雯說:「去年十二月,我們回母校參觀開放日,獲老師邀請參與校慶話劇。時光飛逝,我還記起曾參與母校50周年校慶的舞蹈演出,轉眼間,母校已踏入60個年頭了!」家寶補充說:「我在綵排時,遇見曾教導我們的小學老師,回想起與老師相處的片段,師長們關懷備至,至今仍感到十分溫馨。」 沈老師於80年代畢業於該校,1995年重返母校任教,現在她更是舊生會的幹事:「我和弟妹均曾在本校讀書,我對母校的感情深厚,這也是我選擇在這兒教書的原因。當年,校內宗教氣氛濃厚,我最喜歡上宗教課,聆聽聖經故事。舊校舍內設瑪利諾女修會的宿舍,我們經常在校內遇見修女們。」沈老師指出學校另一特色是在六年小學生活中,每位學生需三年在上午時段上課,三年在下午時段上課,老師亦每年跟從學生調配上課時間,此學制沿用至學校轉為全日制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