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6_20170507sb
happypoint
快樂宗點
2017.05.06
青春痘的煩惱
長青春痘(暗瘡)是很多人於青春期時經歷過的事情,記得年青時第一次臉上長青春痘,我便出現緊張的情緒,因為青春痘影響儀容,擔心其他同學見到問長問短,又不知道應該如何處理,有長輩說暗瘡是因為臉部不潔而引起的,於是我便勤於洗臉,但暗瘡未有在短時間內改善;也有朋友說應該擠暗瘡,我便跟著做,長大後才知道不應該這樣做,否則可能留下疤痕。那段時間,我不知道何時才需要諮詢醫生,所以每天只能帶著煩惱生活,期望暗瘡能不藥而愈,相信這是每位年青人有過的煩惱。 暗瘡除了是皮膚的問題外,還會影響年青人的心理健康,這影響未必跟暗瘡的嚴重程度有關,即使輕微的暗瘡問題,也可引致嚴重的心理問題。介乎十二歲至二十五歲的青少年,有八成多會長暗瘡, 而青少年期是性格形成的關鍵時間,所以暗瘡在這時期對心理發展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首先,暗瘡影響個人形象和自尊, 因為暗瘡影響外表,不少人把外表等同於吸引力和被接受程度。有暗瘡的青少年, 在跟別人溝通時,可能會逃避眼神接觸,有些女孩子可能會以長頭髮或化妝品掩蓋。身體上有暗瘡的人, 可能避免游泳等被別人看到身體的活動。 除了影響個人形象外, 青春痘也可影響人際關係和導致社交退縮,因為害怕別人對自己產生負面評價或嘲諷,也擔心陌生人對自己產生不良的初步印象,所以不敢認識新朋友。假如問題達到嚴重程度,甚至會導致社交恐懼症。另外,暗瘡也可能影響日常功能,例如有青少年因此不上學,病假較多而影響學業成績。父母應留意青少年有沒有因此而導致抑鬱情緒障礙,例如出現情緒持續低落、負面思想、自殺想法、失眠、胃口減少等。假如暗瘡引致心理問題,即使暗瘡不太嚴重,也應向心理學家或醫生諮詢。
kjy06_20170430sb
happypoint
快樂宗點
2017.04.29
孩子零食上癮
有些家長十分關注孩子吃太多零食的問題,例如在學校午餐時間,孩子可能以吃零食為主,放學後又會在晚飯前吃零食,甚至晚飯後再吃。家長擔心零食引致孩子肥胖,影響身體健康,又害怕零食影響孩子在正餐時的胃口,以致減低正常的營養攝取量。遇到孩子的零食問題,家長會使用不同方法來阻止孩子吃零食,例如責罵孩子、限制孩子的零用錢、把家裡的零食扔掉等。家長的這些做法,未必適用於所有的孩子,因為每位孩子都有不同的性格,有些做法可能引致孩子強烈的反應,引起親子間的衝突和爭執。 要處理孩子吃太多零食的問題,首先要檢視問題是否從家庭開始,家長要看看自己或其他家庭成員,有沒有吃零食的習慣,有沒有在家中放置零食,製造了孩子跟從的環境。假如孩子見到父母常常一邊看電視,一邊吃薯片、蝦條,孩子便有機會模仿父母的行為,慢慢建立成習慣。另外,孩子吃零食可能因為肚餓,父母可檢視正餐時間是否規律,另外須避免以糖果來獎勵良好行為,也應避免在正餐前給孩子零食。可設定每天限定的零食時間,以健康的零食取代不健康的,以下是一些較健康的零食建議:  幼兒: 低糖全麥穀物、乳酪、切成小 片的水果、餅乾、切片芝士等。 學前兒童: 切開的水果、切碎的蔬 菜、乳酪、全穀物餅乾等。 學齡兒童: 低糖全麥穀物、低脂牛 奶、低脂芝士、低脂乳酪、水果沙冰、堅果、葡萄乾等。青少年: 新鮮生果、乾果、雞蛋等。 孩子的零食問題,有時候對家長是一大挑戰,也需要時間和耐性處理,假如因為零食問題而影響親子關係,可請教營養師或醫生。  
kjy06_20170423sb
happypoint
快樂宗點
2017.04.22
孩子「唔夠瞓」?
活在這個世代的香港孩子,一方面十分幸福,因為香港的環境算是不錯,在不少事情上都能得到滿足。但另一方面,他們也承受著很大的壓力,今天的孩子,就是少了上一代兒時的童真、爛漫的笑容, 或是表現過分成熟,這現象跟社會環境、教育制度和家庭管教有密切關係。 今天在學的孩子,出現一個可能影響身心的問題,就是「唔夠瞓」,這是值得大家關注的。一般來說,孩子需要的睡眠時間比成年人或長者為多。學前的兒童(三至五歲)每天睡眠十至十三小時;學童(六至十三歲)每天的睡眠時間九至十一小時;青少年(十四至十七歲)每天睡覺八至十小時;成年和中年人(十八歲至六十四歲)每天睡眠七至九小時;不同年齡的人,有不同長短的需要睡眠時間。 有些孩子在上學後,每天花數小時在功課上而感到不少壓力,甚至需要在下課後補習,或參加課外活動,因為密密麻麻的時間表,使一些孩子很晚才能睡覺,第二天卻要一早起牀,然後不斷重複進行同樣的時間表。孩子欠缺足夠睡眠,精神和專注力會下降,有可能影響日間的活動, 更甚是在課堂上睡著;若持續下去,將會大大影響學習進度和成績。此外,長期「唔夠瞓」可引致情緒抑鬱、易激動、記性差,甚至其他身體的不適,如頭痛、肌肉痛和全身乏力等。 有學生因「唔夠瞓」而飲用咖啡提神,但長期以咖啡來處理問題,並不是合適的解決辦法。相反,若學生預知將會缺乏睡眠時,可提早上牀休息,多睡一點, 或在日間小睡作補充。最理想的方法就是定下有規律的睡眠時間,以及妥善管理日間的生活習慣。請謹記:「睡眠很重要, 切記不可少。」
kjy06_20170409sb
happypoint
快樂宗點
2017.04.08
小三TSA
筆者就讀小學的年代,還未有全港性系統評估(簡稱TSA),只有香港學業能力測驗(簡稱學能測驗)。此測驗於1978 至2000年間,於小學六年級進行,原意是配合當時的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由於不同小學可能採用不同的評分標準,學能測驗是用以調整校內成績,以評估學校的水平。學能測驗包括中文和數學的才能傾向評估,跟學校的課程沒有關係,原意是不需要學生為學能測驗而練習,學生在進行測驗後不會得知自己的成績,個別在此測驗的成績也不會影響其派位。但是,實際上不少學生為這學能測驗而增加練習,雖然沒有課程,但卻買了坊間很多有關學能測驗範本操練,這是學校課程以外的功課,實際上也會為學生帶來壓力。 香港的教育制度不斷改革,自2004年起,開始了全港性系統評估(TSA),以評估全港學生在不同學習階段的中英數三科成績,以及某學校的學生能否達到全港水平,但不會計算或公布個別學生的成績。後來,有指TSA程度艱深,偏離制度原意,在不操練的情況下可能難以應付, 形成一股機械式的操練風氣,不但增加了學生的學習壓力,也提高了教師的教學壓力。2014年中,已經出現有關應否檢討和取消TSA的討論,2015年中,有家長提出取消小三TSA,之後社會上就這事情有熱烈討論。 香港的教育制度,一向瀰漫著競爭的氣氛, 不少家長亦過分著重成績, 即使TSA有另外原意,慢慢也可能發展成為另一壓力來源。所以有些家長安排孩子到國際學校念書,以避開香港的傳統教育制度,為孩子提供一個快樂的學習環境。教育局有責任全面檢討TSA的安排,也應推行一些促進快樂學習的措施,最理想是從學生平日的學習表現作評估。家長需要向孩子灌輸正確的學習目的,上學是為了學習怎樣去學習,以達致全人發展。